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X-ray CT技术研究混凝土内部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7
1
作者
李娜
赵燕茹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21169-21177,共9页
使用X射线断层扫描(X-ray CT)方法可以观测混凝土的内部微观结构并据此分析混凝土的内部损伤,这对研究混凝土材料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CT分辨率高低和试件尺寸大小之间的矛盾以及加载设备的局限阻碍了其在混凝土材料研究中的推广应用。...
使用X射线断层扫描(X-ray CT)方法可以观测混凝土的内部微观结构并据此分析混凝土的内部损伤,这对研究混凝土材料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CT分辨率高低和试件尺寸大小之间的矛盾以及加载设备的局限阻碍了其在混凝土材料研究中的推广应用。随着CT设备的不断优化,CT用于混凝土的研究逐渐由定性分析发展为定量分析,为进一步研究混凝土材料的性能提供了可靠方法。近五年来,CT用于混凝土的研究由孔的分布、裂缝扩展形态及位置、纤维分布、纤维腐蚀状态等定性分析发展为定量分析。使用CT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计算各相在不同条件下的体积,以此分析混凝土损伤变化规律;二是分析孔隙参数,如孔的尺寸、孔径分布、不同孔体积占比等,以此研究孔隙与混凝土损伤之间的关系;三是分析裂缝宽度、体积变化,以此分析混凝土断裂变化规律;四是定量评估纤维在混凝土内部的分散状态及方向,以此研究纤维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五是基于CT图像构建三维模型进行模拟,获得弹性模量及应力应变分布并与试验结果作对比分析。本文基于孔结构和裂缝变化规律对X-ray CT应用于混凝土材料内部损伤的研究进行综述,对近些年来,特别是近五年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分析X-ray CT用于混凝土研究的优劣势,为混凝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ray
CT
混凝土
CT设备
定量分析
内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核磁共振法的纳米TiO_(2)混凝土抗冻性能研究
被引量:
10
2
作者
赵燕茹
张建新
+1 位作者
李娜
关鹤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15-2026,共12页
孔结构演化对混凝土抗冻性能至关重要,为研究纳米TiO_(2)对混凝土孔结构及抗冻性能的影响,本文选取替代率分别为0%、1%、3%、5%(质量分数,下同)的纳米TiO_(2)混凝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快冻法试验、抗压强度试验、核磁共振试验及扫描电子...
孔结构演化对混凝土抗冻性能至关重要,为研究纳米TiO_(2)对混凝土孔结构及抗冻性能的影响,本文选取替代率分别为0%、1%、3%、5%(质量分数,下同)的纳米TiO_(2)混凝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快冻法试验、抗压强度试验、核磁共振试验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试验。通过纳米TiO_(2)混凝土冻融循环前后质量、动弹模量、抗压强度、孔结构及微观形貌的变化,评估-18~5℃条件下的冻融损伤并分析纳米TiO_(2)对混凝土性能的改善机理;同时建立抗压强度、相对动弹模量、自由水饱和度及裂缝占比响应模型以确定纳米TiO_(2)的最佳掺量。结果表明:适量的纳米TiO_(2)可有效改善混凝土微观形貌,增加混凝土微孔及中孔的比例,减小大孔及裂缝的比例,过量的纳米TiO_(2)会使混凝土中大孔和裂缝的比例增大,不利于混凝土抗冻性能的提高;纳米TiO_(2)掺量为1%时,混凝土抗冻性能最佳。基于抗冻性能指标与孔隙测试结果建立响应模型,确定纳米TiO_(2)最佳掺量接近1%,这与试验结果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_(2)
混凝土
抗冻性能
核磁共振
孔结构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X-ray CT技术研究混凝土内部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7
1
作者
李娜
赵燕茹
机构
内蒙古
工业大学理
学院
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内蒙古
工业大学土木工程
学院
出处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21169-21177,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762015,11362013)。
文摘
使用X射线断层扫描(X-ray CT)方法可以观测混凝土的内部微观结构并据此分析混凝土的内部损伤,这对研究混凝土材料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CT分辨率高低和试件尺寸大小之间的矛盾以及加载设备的局限阻碍了其在混凝土材料研究中的推广应用。随着CT设备的不断优化,CT用于混凝土的研究逐渐由定性分析发展为定量分析,为进一步研究混凝土材料的性能提供了可靠方法。近五年来,CT用于混凝土的研究由孔的分布、裂缝扩展形态及位置、纤维分布、纤维腐蚀状态等定性分析发展为定量分析。使用CT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计算各相在不同条件下的体积,以此分析混凝土损伤变化规律;二是分析孔隙参数,如孔的尺寸、孔径分布、不同孔体积占比等,以此研究孔隙与混凝土损伤之间的关系;三是分析裂缝宽度、体积变化,以此分析混凝土断裂变化规律;四是定量评估纤维在混凝土内部的分散状态及方向,以此研究纤维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五是基于CT图像构建三维模型进行模拟,获得弹性模量及应力应变分布并与试验结果作对比分析。本文基于孔结构和裂缝变化规律对X-ray CT应用于混凝土材料内部损伤的研究进行综述,对近些年来,特别是近五年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分析X-ray CT用于混凝土研究的优劣势,为混凝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X-ray
CT
混凝土
CT设备
定量分析
内部损伤
Keywords
X-ray CT
concrete
CT equipment
quantitative analysis
internal damage
分类号
TU528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核磁共振法的纳米TiO_(2)混凝土抗冻性能研究
被引量:
10
2
作者
赵燕茹
张建新
李娜
关鹤
机构
内蒙古
工业大学土木工程
学院
内蒙古
工业大学理
学院
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出处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15-2026,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162025,11762015)。
文摘
孔结构演化对混凝土抗冻性能至关重要,为研究纳米TiO_(2)对混凝土孔结构及抗冻性能的影响,本文选取替代率分别为0%、1%、3%、5%(质量分数,下同)的纳米TiO_(2)混凝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快冻法试验、抗压强度试验、核磁共振试验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试验。通过纳米TiO_(2)混凝土冻融循环前后质量、动弹模量、抗压强度、孔结构及微观形貌的变化,评估-18~5℃条件下的冻融损伤并分析纳米TiO_(2)对混凝土性能的改善机理;同时建立抗压强度、相对动弹模量、自由水饱和度及裂缝占比响应模型以确定纳米TiO_(2)的最佳掺量。结果表明:适量的纳米TiO_(2)可有效改善混凝土微观形貌,增加混凝土微孔及中孔的比例,减小大孔及裂缝的比例,过量的纳米TiO_(2)会使混凝土中大孔和裂缝的比例增大,不利于混凝土抗冻性能的提高;纳米TiO_(2)掺量为1%时,混凝土抗冻性能最佳。基于抗冻性能指标与孔隙测试结果建立响应模型,确定纳米TiO_(2)最佳掺量接近1%,这与试验结果相符合。
关键词
纳米TiO_(2)
混凝土
抗冻性能
核磁共振
孔结构
响应面分析
Keywords
nano-TiO2
concrete
frost resistanc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pore structure
response surface analysis
分类号
TU528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X-ray CT技术研究混凝土内部损伤的研究进展
李娜
赵燕茹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核磁共振法的纳米TiO_(2)混凝土抗冻性能研究
赵燕茹
张建新
李娜
关鹤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