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源信息探查中小尺度土地利用变化:内蒙古乌审旗案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弓永利 王耀强 《高技术通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79-486,共8页
以Landsat 8 OLI/TM5数据、DEM数据、ISODATA分类结果等构建多源数据集,采用CART决策树方法提取乌审旗2005年、2010年和2015年三期土地利用数据。基于"3S"技术,利用此三期土地利用数据对研究区2005年~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 以Landsat 8 OLI/TM5数据、DEM数据、ISODATA分类结果等构建多源数据集,采用CART决策树方法提取乌审旗2005年、2010年和2015年三期土地利用数据。基于"3S"技术,利用此三期土地利用数据对研究区2005年~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进行时空变化分析。结果表明:(1)CART决策树分类图的精度分别为86.5%、88%、91.5%,较监督分类精度有所提高,可用于本次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分析;(2)乌审旗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为草地、未利用地和林地;2005年~2015年水域、林地和建设用地的面积均持续上升;耕地与未利用地均先以较快的速度增加后以较快的速度减少,整体为增加趋势;草地面积则先以较快的速度降低,后以较慢的速度增长;(3)未利用地及草地的转化比例占研究区所有土地利用类型转化比例的80.38%,说明未利用地和草地是乌审旗境内极为重要的土地利用现象;(4)2005年~2010年土地利用综合程度减小,而2010年~2015年土地利用综合程度呈现上升趋势。总体来看,2005年~2015年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整体有所增大,说明乌审旗的土地利用正处于发展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信息 土地利用 决策树分类 转移矩阵 变化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公路驾驶员时域分析指标与驾驶疲劳灰关联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秦伟 朱守林 +1 位作者 裴志永 秦艳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2-145,共4页
草原公路具有直线长、纵坡小、景观单一的特点,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极易产生驾驶疲劳。通过采集、分析驾驶员以自由速度实驾试验的心率变异生理指标,通过定量分析得出驾驶员在连续驾驶120 min左右出现驾驶疲劳现象。运用灰度分析理论,分... 草原公路具有直线长、纵坡小、景观单一的特点,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极易产生驾驶疲劳。通过采集、分析驾驶员以自由速度实驾试验的心率变异生理指标,通过定量分析得出驾驶员在连续驾驶120 min左右出现驾驶疲劳现象。运用灰度分析理论,分析驾驶员心率变异指标中时域分析指标与驾驶疲劳的关联性,得出各时域分析指标与驾驶疲劳的关联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草原公路 疲劳 指标选取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沙公路沙柳防护带平茬恢复期辅助沙障设置模式优选 被引量:5
3
作者 裴志永 乔敬伟 +3 位作者 秦伟 段广东 郝少荣 王国忠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7-134,共8页
为防止穿沙公路路侧地表和路面在沙柳防护带平茬恢复期内被风蚀和沙埋,设置纱网沙障予以防护,并探究其发挥阻、输沙能力的最优设置模式。在沙柳防护带迎风侧,设置不同距离和角度的纱网沙障,对各模式下的风速和输沙率进行观测,计算粗糙... 为防止穿沙公路路侧地表和路面在沙柳防护带平茬恢复期内被风蚀和沙埋,设置纱网沙障予以防护,并探究其发挥阻、输沙能力的最优设置模式。在沙柳防护带迎风侧,设置不同距离和角度的纱网沙障,对各模式下的风速和输沙率进行观测,计算粗糙度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设置距沙柳防护带不同距离的纱网沙障,风速流场等值线分布不同,其中距离为3倍障高时风速降低和恢复的速率较其他两个距离更快,且风速衰减幅度最大点所对应位置在沙柳防护带范围内;沙柳防护带内地表粗糙度均大于旷野(7.33倍以上),设置角以45°为最优;减少输沙率随纱网沙障设置角度的增加而减小,且均大于88.08%,距离为3倍障高时各角度减少输沙率均值为89.14%,对近地表风沙流控制效果最为明显。综合对比分析,纱网沙障最优设置模式为:沙柳防护带迎风侧3倍障高处,与地面夹角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沙公路 沙柳防护带 纱网沙障 风蚀 沙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防风效益的毛乌素沙地沙柳灌丛平茬方法优选 被引量:6
4
作者 裴志永 段广东 +2 位作者 郝少荣 乔敬伟 秦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53-161,共9页
针对当前毛乌素沙地沙柳灌丛衰退问题,设计维持丛状结构特征可持续的生态平茬方法,研究不同平茬方法下沙柳灌丛的风场结构与防风效益,为今后毛乌素沙地沙柳生态平茬提供理论指导。试验设定6种平茬强度(0、0.2Ф、0.4Ф、0.6Ф、0.8Ф、... 针对当前毛乌素沙地沙柳灌丛衰退问题,设计维持丛状结构特征可持续的生态平茬方法,研究不同平茬方法下沙柳灌丛的风场结构与防风效益,为今后毛乌素沙地沙柳生态平茬提供理论指导。试验设定6种平茬强度(0、0.2Ф、0.4Ф、0.6Ф、0.8Ф、1.0Ф,Ф为灌丛蓬径),3种平茬模式(模式A:按平茬强度沿主风向从灌丛迎风面向背风面平茬、模式B:按平茬强度沿主风向从灌丛两侧向中间同时平茬、模式C:按平茬强度沿主风向从灌丛中间1/2处同时向两侧平茬,下同)来维持灌丛结构的可持续存在,分析平茬后灌丛保留结构的自身形态参数和防风效益的关系,并依此选出最优平茬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平茬强度在0~0.4Ф范围内,模式A和B的灌丛形态参数和防风效益指标均无显著变化,但模式B防风效益优于模式A;而强度为0.6Ф及以上,3种平茬模式下,背风面的风速降幅均明显减小,防风距离逐渐缩短,与原灌丛防风效益差异显著,强度为0.4Ф是防风效益发生突变的临界点。对防风效益影响最大的形态参数是疏透度。研究得出合理的平茬方法为:沙柳灌丛以模式B进行平茬,平茬强度为0.4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蚀 优化 沙柳 平茬 防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错位法施工在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5
作者 颉明军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5-47,共3页
错位法施工是应用于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的一种新型施工工艺。为分析错位法施工工艺的可行性及优越性,结合国内实际工程,对错位法施工与传统施工方案从施工特点、施工工效等方面进行了对比;从挂篮的结构形式、安装移动施工流... 错位法施工是应用于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的一种新型施工工艺。为分析错位法施工工艺的可行性及优越性,结合国内实际工程,对错位法施工与传统施工方案从施工特点、施工工效等方面进行了对比;从挂篮的结构形式、安装移动施工流程等方面介绍了错位法施工,并通过有限元分析进一步验证了错位法施工方案结构的安全性。这种新型施工技术可以减轻挂篮自重、大幅度缩短工期,进而可降低工程造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 错位法 数值分析 波形钢腹板 施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子神经网络拟合法的矿区地表变形监测 被引量:3
6
作者 齐秀峰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4-157,共4页
矿区地表变形监测受到矿区地质构造条件、开采规模、采矿工艺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常规的矿区地表变形监测方法具有流程繁琐、工作量大、监测精度低等不足,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量子神经网络拟合法的矿区地表变形监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将矿... 矿区地表变形监测受到矿区地质构造条件、开采规模、采矿工艺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常规的矿区地表变形监测方法具有流程繁琐、工作量大、监测精度低等不足,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量子神经网络拟合法的矿区地表变形监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将矿区监测点x、y坐标作为神经网络输入层神经元,将监测点的高程异常量(ξ)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出层神经元,经多次迭代获得最优解。基于某矿区GPS监测数据,分别采用二次多项式拟合、BP神经网络拟合以及所提方法进行对比试验,并引入内、外符合精度作为各方法拟合精度的评价标准,结果表明:对于不同分布的监测点以及不同数量的监测点,所提方法相对于其余2种方法而言具有较高的内、外符合精度及较小的残差,对于提高矿区变形监测精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神经网络 二次多项式拟合 变形监测 BP神经网络 残差 内外符合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cSPM-Reranking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检索
7
作者 弓永利 朱盼盼 王跃宾 《高技术通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35-341,共7页
为了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获取详细的地表地物信息,为城市规划、环境监测以及灾情分析提供可靠的数据,进行了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检索研究,包括对图像的特征提取和图像之间相似度的描述。为了提高图像检索精度,运用了采用稀疏编码(Sc)的... 为了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获取详细的地表地物信息,为城市规划、环境监测以及灾情分析提供可靠的数据,进行了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检索研究,包括对图像的特征提取和图像之间相似度的描述。为了提高图像检索精度,运用了采用稀疏编码(Sc)的空间塔式匹配(Sc SPM)技术和重排序(Reranking)技术,提出了基于Sc SPM结合Reranking(ScSPM-Reranking)的遥感高分辨率影像的检索方法。该方法首先使用Sc SPM提取空间场景的特征,然后结合这些特征使用cityblock距离进行初步检索,最后对初步检索的结果进行Reranking排序,获得高精度的检索结果。同其他检索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检索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 图像特征描述 图像检索 RERANKING 稀疏编码(Sc) 空间塔式匹配(SP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性皆伐抚育作业对沙柳林地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李阳 裴志永 +2 位作者 秦伟 朱守林 黄萨仁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161-165,共5页
针对毛乌素沙地沙柳林以区域性皆伐作业为主的采伐方式,研究皆伐干扰对林地土壤养分和有机质含量的空间变异特性的影响,为开展灌木林生态采伐理论奠定前期基础。在对照设立皆伐和未采伐两组样地上,按照空间格局分析技术中多样点、小支... 针对毛乌素沙地沙柳林以区域性皆伐作业为主的采伐方式,研究皆伐干扰对林地土壤养分和有机质含量的空间变异特性的影响,为开展灌木林生态采伐理论奠定前期基础。在对照设立皆伐和未采伐两组样地上,按照空间格局分析技术中多样点、小支撑的取样原则,用土钻取样地表层(0-15 cm)土样,实验室测定土样的全氮、全磷、全钾和有机质碳的含量;运用SPSS和G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数据结果如下:受皆伐干扰的样地养分含量高于未采伐样地,受皆伐干扰的样地的土壤全氮和有机质含量升高最为明显,平均值为未采伐样地的1.47和1.12倍。两者表层全氮、全磷和全钾的含量均能很好地拟合成球状模型;皆伐扰动并未使土壤养分的空间自相关度降低,空间自相关性引起的异质性占总异质性的75%以上;采伐干扰使磷、钾养分的变程减小(分别降低26.5%和27%),林地养分呈现出中小尺度的空间变异特征;通过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分析得出:对沙柳灌木林进行区域性皆伐的抚育措施,可使林地的土壤环境得以改善,利于沙柳林的可持续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皆伐作业 沙柳林 土壤养分 空间异质性 扰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法去除地下水中硝酸盐用电极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董丽 刘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21-224,共4页
地下水的硝酸盐污染日趋严重,尤其在广大农村地区以及城市近郊区问题更加严重。长期饮用硝酸盐含量超标的地下水,会影响人体健康引发疾病。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对地下水中的硝酸盐进行处理使其达到饮用水水质标准要求。在众多的去... 地下水的硝酸盐污染日趋严重,尤其在广大农村地区以及城市近郊区问题更加严重。长期饮用硝酸盐含量超标的地下水,会影响人体健康引发疾病。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对地下水中的硝酸盐进行处理使其达到饮用水水质标准要求。在众多的去除硝酸盐的方法中,电化学法因反应设备简单、操作简便易控、无剩余污泥产生及投资成本低等优势而被人们所关注,而电极材料在去除硝酸盐的过程中起着最关键的作用。对近年来电化学法去除地下水中硝酸盐反应过程中使用的电极材料进行了研究,发现使用多金属复合纳米电极材料去除硝酸盐的效果较好且是未来研究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极 材料 电化学 硝酸盐 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