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音华一号露天矿东帮南北侧大变形治理研究
1
作者 于明宇 《露天采矿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84-87,共4页
为了解决白音华一号露天矿大变形和底鼓治理问题,以露天煤矿东帮为工程背景,综合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和刚体极限平衡法,分析了原设计东帮边坡稳定性,对东帮北侧大变形和南侧底鼓区域进行了优化,并提出了合理的变形治理方案。结果表明:东帮... 为了解决白音华一号露天矿大变形和底鼓治理问题,以露天煤矿东帮为工程背景,综合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和刚体极限平衡法,分析了原设计东帮边坡稳定性,对东帮北侧大变形和南侧底鼓区域进行了优化,并提出了合理的变形治理方案。结果表明:东帮北侧大变形主要受1^(#)煤顶板弱层影响,坡体沿1^(#)煤顶板贯通的剪切面滑出;东帮南侧底鼓的主要原因为二号矿外排土场上部排弃物料持续堆载,边坡下滑力增大,造成下部坡体发生剪胀破坏;东帮北侧大变形区域上部坡体削坡量为63.2万m^(3),下部压帮量为70.9万m^(3),剥离与排土工程量相差较小;东帮南侧排土压脚工作量为318.3万m^(3),治理后变形区边坡稳定性可满足安全储备系数,治理方案可有效缓解东帮大变形对生产带来的影响,保证正常的生产接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 形态优化 数值模拟 极限平衡 三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斜基底排土稳定分析及边坡角优化
2
作者 白宇 闫杰 +1 位作者 钟晓勇 王志权 《露天采矿技术》 CAS 2023年第6期72-75,79,共5页
针对倾斜基底排土及排土场稳定性问题,以黑山露天煤矿北帮倾角15°~17°基底为工程背景,开展了排土方案与稳定性研究;分析了倾斜基底排土变形特征与滑动模式;开展倾斜基底15 m单台阶排土、组合台阶排土及最优排土角度分析研究;... 针对倾斜基底排土及排土场稳定性问题,以黑山露天煤矿北帮倾角15°~17°基底为工程背景,开展了排土方案与稳定性研究;分析了倾斜基底排土变形特征与滑动模式;开展倾斜基底15 m单台阶排土、组合台阶排土及最优排土角度分析研究;根据运输道路宽度与排土收纳能力,选取最优排土方案。结果表明:组合台阶宽度>20 m,排土台阶之间互不影响;排土边坡角<21°,边坡整体稳定性大于1.3;最终方案组合为台阶距离20 m,边坡角2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排土场 滑动模式 稳定系数 边坡角 组合台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工程地质条件下露天矿采区转向过渡接续方案
3
作者 刘光伟 涂俊雄 +5 位作者 郭伟强 韩雨轩 李春林 白羽 于明宇 贾瑞军 《煤炭科学技术》 2025年第3期450-460,共11页
大型近水平煤田采用露天开采时,为实现安全高效生产、尽快回收投资成本,通常采取分区开采方式。因此在旧采区即将到界之前,必然要考虑新旧采区过渡接续的问题。露天煤矿采区转向方案的制定关系到转向期间产能的顺利接续,直接影响到矿山... 大型近水平煤田采用露天开采时,为实现安全高效生产、尽快回收投资成本,通常采取分区开采方式。因此在旧采区即将到界之前,必然要考虑新旧采区过渡接续的问题。露天煤矿采区转向方案的制定关系到转向期间产能的顺利接续,直接影响到矿山的经济效益。针对实际生产中,部分矿山受限于征地制度、开采强度及复杂地质条件等问题,迫使露天煤矿采区提前转向,研究通过调节转向期间局部工作线长度、推进速度等关键参数,优化转向期间的剥采方案,保证矿山接续顺利。白音华一号露天煤矿由于采场北帮东侧发生严重变形影响,为保障产能接续顺利,首采区被迫提前向二采区转向。但二采区征地范围有限,缓帮工作线无法全线展开,导致原有开采程序发生变化。为保证白音华一号露天煤矿首采区向二采区转向过渡接续顺利完成,提出了一种改进L形工作线采区转向过渡接续方式,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不同工作线长度与推进度的约束关系。通过工程模拟推演,确定了白音华一号露天煤矿首采区向二采区转向过渡期为6a;转向期间可采煤量7294.07万t,剥离量43141.29万m^(3),生产剥采比5.91 m^(3)/t。成果为白音华一号露天煤矿首采区向二采区转向提供了充分的技术支持,并为复杂工程地质条件下露天采区转向过渡接续提供了相关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煤矿 采区转向 过渡接续 工作线长度 推进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