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极近距离煤层群回采巷道矿压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王立兵 李朋 +2 位作者 姚勇华 金鑫 高峰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7-70,共4页
针对六家煤矿极近距离煤层群回采巷道变形严重、支护困难等问题,采用理论分析、现场监测等研究手段,对SIIS16-7工作面运输巷道矿压进行监测与分析。研究表明:巷道两帮及顶底板围岩松软,受到采动影响围岩破碎严重,支承压力升高,巷道支护... 针对六家煤矿极近距离煤层群回采巷道变形严重、支护困难等问题,采用理论分析、现场监测等研究手段,对SIIS16-7工作面运输巷道矿压进行监测与分析。研究表明:巷道两帮及顶底板围岩松软,受到采动影响围岩破碎严重,支承压力升高,巷道支护困难;现场实测巷道两帮最大移近量0.56m,顶底板最大移近量0.42m,故现有支护存在不足,需对原有的梯形架棚进行二次补强支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近距离煤层群 回采巷道 矿压显现 采动影响 围岩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煤层高强度重复采动下公路保护煤柱留设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飞宇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1-83,共3页
分析了利用移动角参数留设保护煤柱的局限性。针对六家煤矿多煤层高强度重复采动的开采特点,以《采空区公路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中采空区一级公路地基允许变形标准作为赤平公路允许变形限值,采用地表移动计算的方法留设公路保护煤柱。... 分析了利用移动角参数留设保护煤柱的局限性。针对六家煤矿多煤层高强度重复采动的开采特点,以《采空区公路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中采空区一级公路地基允许变形标准作为赤平公路允许变形限值,采用地表移动计算的方法留设公路保护煤柱。各可采煤层保护煤柱线与赤平公路水平距离为218m,保护煤柱内可采压煤量约7. 35Mt,六家煤矿东一采区2014—2017年生产实践表明:保护煤柱以外区域的开采,并不会威胁到赤平公路的安全运营,公路保护煤柱留设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煤层 重复采动 公路保护煤柱 地表移动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