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徽菜臭鳜鱼的创新与传承保护 被引量:7
1
作者 吴晓伟 郭爱平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0-53,共4页
臭鳜鱼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是徽菜中的传统名菜,其腌制可分水腌和干腌两种,臭鳜鱼挥发性风味物质有45种,可鉴定的达13种,红烧臭鳜鱼成菜特点:鲜嫩微辣、肉质酥嫩、鲜香入骨。臭鳜鱼蕴含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为发扬光大臭鳜鱼的非物质... 臭鳜鱼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是徽菜中的传统名菜,其腌制可分水腌和干腌两种,臭鳜鱼挥发性风味物质有45种,可鉴定的达13种,红烧臭鳜鱼成菜特点:鲜嫩微辣、肉质酥嫩、鲜香入骨。臭鳜鱼蕴含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为发扬光大臭鳜鱼的非物质文化,应从口味特色化、造型特色化、制作标准化等方面入手,在创新和传承的基础上,加强其专利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 臭鳜鱼 创新 传承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荞面豆制作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郭爱平 温利军 +1 位作者 吴晓伟 杨闯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8-52,共5页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花生荞面豆中花生粉、荞面、椒盐、水的使用量及油炸温度、油炸时间的影响进行感官品质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对花生荞面豆感官评价影响的主要因素为:花生粉与荞面粉的使用量>油炸温度>油炸时间>水...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花生荞面豆中花生粉、荞面、椒盐、水的使用量及油炸温度、油炸时间的影响进行感官品质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对花生荞面豆感官评价影响的主要因素为:花生粉与荞面粉的使用量>油炸温度>油炸时间>水的使用量>椒盐的使用量;花生荞面豆的最佳配方按每克蚕豆计,花生粉量10%、荞面粉20%、水使用量为40%、椒盐使用量为2%,油炸温度160℃,油炸时间6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 花生粉 荞面粉 感官品质 烹饪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瓜面条制作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郭爱平 温利军 +1 位作者 吴晓伟 金家佳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6-50,共5页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南瓜面条中南瓜粉的使用量、食用碱的使用量、水的使用量和食用盐的使用量的影响进行感官品质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对南瓜面条感官品质影响的主要因素为南瓜粉使用量>水使用量>食用碱使用量>食用盐...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南瓜面条中南瓜粉的使用量、食用碱的使用量、水的使用量和食用盐的使用量的影响进行感官品质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对南瓜面条感官品质影响的主要因素为南瓜粉使用量>水使用量>食用碱使用量>食用盐使用加量;南瓜面条制作工艺的最佳配方是:南瓜粉使用量为20%、食用碱使用量为0.2%、食用盐使用量为3%、水的使用量为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 面条 感官品质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度仪在蔬菜手工面色泽评价体系中的运用探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吴晓伟 郭爱平 +1 位作者 寒冰霜 潘冬梅 《扬州大学烹饪学报》 2013年第4期17-21,共5页
用色度仪分别测定添加不同量的盐、植物油、蔬菜汁(以菠菜汁、西兰花汁为例)的手工面的相关参数,并结合感官评价,分析手工面的色泽参数与感官评价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加入盐、植物油、蔬菜汁后对L*、a*、b*都有影响,其中蔬菜(菠菜... 用色度仪分别测定添加不同量的盐、植物油、蔬菜汁(以菠菜汁、西兰花汁为例)的手工面的相关参数,并结合感官评价,分析手工面的色泽参数与感官评价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加入盐、植物油、蔬菜汁后对L*、a*、b*都有影响,其中蔬菜(菠菜汁、西兰花汁)的添加量对蔬菜手工面色泽感官评价影响最大,相关性也最大,存在着线性关系,可以用色度仪a*(绿色)参数取代感官评分中的色泽指标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手工面 色度仪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教学方法的思考 被引量:4
5
作者 郭爱平 潘雅燕 《扬州大学烹饪学报》 2014年第1期58-61,共4页
我国高校的烹饪和营养教育专业属于特色专业,目前正处在发展阶段。在教学方法上应注重课堂实践性教学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在教学内容上应注重专业课与理论课的密切联系;同时还需加强教材与实训基地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推动该专业的持续... 我国高校的烹饪和营养教育专业属于特色专业,目前正处在发展阶段。在教学方法上应注重课堂实践性教学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在教学内容上应注重专业课与理论课的密切联系;同时还需加强教材与实训基地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推动该专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烹饪与营养教育 教育理论 专业实践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糯玉米食品制作工艺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郭爱平 田阳荣 《扬州大学烹饪学报》 2013年第2期23-28,共6页
以新鲜糯玉米籽粒为原料,结合其营养价值及保健功能,再辅以其他原料,对其进行烹饪加工制作糯米食品。试验结果表明,糯玉米汤圆的制作工艺为:先将糯玉米浸泡24h,然后将糯玉米粉与糯米粉按1∶4混合,再包入总重25%的馅料后蒸煮;糯玉米保健... 以新鲜糯玉米籽粒为原料,结合其营养价值及保健功能,再辅以其他原料,对其进行烹饪加工制作糯米食品。试验结果表明,糯玉米汤圆的制作工艺为:先将糯玉米浸泡24h,然后将糯玉米粉与糯米粉按1∶4混合,再包入总重25%的馅料后蒸煮;糯玉米保健粥的制作工艺:糯玉米与糯米按1∶1.5的比例,加入3倍于固形物的水,再分二次依次20min、10min煮制即可;糯玉米饼的制作工艺:糯玉米粉与面粉按2∶1混合,干酵母用量为2%,醒发时间控制在约60min,再经烙制而成。糯玉米的烹饪制品具有风味优良、营养及保健功能高等特点,且操作简便易行,适宜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烹饪工艺 汤圆 保健粥 玉米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美食的“马”元素
7
作者 郭爱平 《中国畜牧业》 2014年第21期88-88,共1页
今年是马年,草原美食中马文化的元素无处不在。这里通过几样脍炙人口的草原传统美食的发展脉络,品位草原美食中马文化之味。酸马奶是蒙古族的传统饮品,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汉书·礼乐志》最早记述了蒙古族嗜饮马奶的历史,称赞它... 今年是马年,草原美食中马文化的元素无处不在。这里通过几样脍炙人口的草原传统美食的发展脉络,品位草原美食中马文化之味。酸马奶是蒙古族的传统饮品,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汉书·礼乐志》最早记述了蒙古族嗜饮马奶的历史,称赞它为"香味醇浓甘美";《马可波罗游记》中有"鞑靼人饮马乳,其色类白葡萄酒,而其味佳,其名曰‘忽迷思’"的记述。据实践和科学研究证明,马奶酒确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不仅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补肾活血、助消化,而且对胃病、气管炎、神经衰弱和肺结核等疾病有明显疗效。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是以"食肉饮酪"著称的。这里的"饮酪"主要是指马奶。但自从茶叶传到北方草原后,因为马奶和茶叶配合不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鞑靼人 酸马奶 忽迷思 马可波罗游记 礼乐志 传统美食 蒙古人 玉浆 营养成分 补肾活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