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呼和浩特市不同植被指数与地表温度的定量遥感关系 被引量:4
1
作者 魏宝成 银山 +1 位作者 宋洁 王月红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9-85,共7页
利用Landsat 8影像数据,提取呼和浩特市地表温度(LST)、4种典型植被参数: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修正土壤植被指数(MSAVI)、比值植被指数(RVI)及植被覆盖度(FV),并结合研究区土地覆被信息,探讨了LST与4种典型植被参数的定量... 利用Landsat 8影像数据,提取呼和浩特市地表温度(LST)、4种典型植被参数: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修正土壤植被指数(MSAVI)、比值植被指数(RVI)及植被覆盖度(FV),并结合研究区土地覆被信息,探讨了LST与4种典型植被参数的定量遥感关系,不同下垫面类型对地表温度—植被参数的影响及其二者之间的空间尺度效应。结果表明:地表温度—植被参数呈现出显著负相关关系,NDVI,RVI,MSAVI,FV每增加0.1,对应的LST分别下降:0.99℃,0.83℃,1.02℃,0.64℃;不同土地覆被类型中二者相关性差异显著,其中林地LST与4种植被参数相关性最强,RVI与LST相关性最稳定;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下(30-1 920m),地表温度—植被参数空间相关性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NDVI,FV,MSAVI,RVI与LST的空间相关性分别在120m,240m,60m,120m达到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指数 地表温度 呼和浩特市 LANDSAT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初期气候波动下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动态变化分析 被引量:22
2
作者 李春兰 朝鲁门 +6 位作者 包玉海 银山 张继权 阿拉腾图雅 包刚 胡日查 罗娟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56-564,共9页
基于EOS-MODIS遥感数据,利用GIS计算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植被覆盖指数(PV),计算得到荒漠化指数(DI)对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进行识别,根据像元数统计不同荒漠化类型的面积及其变化数据,再分析荒漠化面积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进而得出近... 基于EOS-MODIS遥感数据,利用GIS计算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植被覆盖指数(PV),计算得到荒漠化指数(DI)对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进行识别,根据像元数统计不同荒漠化类型的面积及其变化数据,再分析荒漠化面积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进而得出近13 a在气候波动下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浑善达克沙地年平均气温呈下降趋势,年平均降水量呈增加趋势,且平均降水量对荒漠化动态变化的影响比平均气温对荒漠化动态变化的影响大。在气候波动影响下浑善达克沙地以荒漠化面积缩小为主,中度荒漠化,重度荒漠化和极重度荒漠化对荒漠化的演替贡献较大,表现为高程度荒漠化向低程度荒漠化转换。空间分布上,表现为西部极重度荒漠化面积明显减少,主要转化为重度荒漠化类型,东中部重度荒漠化明显减少,主要转化为未荒漠化和轻度荒漠化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波动 浑善达克沙地 荒漠化指数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7年锡林浩特市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春兰 包玉海 +3 位作者 包刚 阿拉腾图雅 胡日查 银山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57-260,265,共5页
该文运用滑动平均法、累积距平法、Morlet小波分析法和Yamamoto方法,分析了锡林浩特市1953—2009年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平均最高、最低气温线性倾向率分别是3.47℃/10a,6.26℃/10a,存在明显的非对称变化;... 该文运用滑动平均法、累积距平法、Morlet小波分析法和Yamamoto方法,分析了锡林浩特市1953—2009年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平均最高、最低气温线性倾向率分别是3.47℃/10a,6.26℃/10a,存在明显的非对称变化;年较差呈弱减小趋势,其中平均最低气温的贡献最大;90年代变暖程度明显;在57a尺度上,平均最高气温主要存在50a和30a左右的震荡周期,平均最低气温主要存在50a,30a和18a左右的震荡周期;平均最高气温的阶段性和突变性均不明显,平均最低气温存在3个较为明显的变化阶段,且1987年出现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化特征分析 平均最高气温 平均最低气温 锡林浩特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程的浑善达克沙地典型区正镶白旗的荒漠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春兰 银山 +5 位作者 包玉海 张继权 胡日查 阿拉腾图雅 包刚 魏宝成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95-299,306,共6页
以浑善达克沙地典型区正镶白旗为研究对象,应用GIS空间分析功能,从高程的角度分析该旗荒漠化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时间的推移,浑善达克沙地典型区正镶白旗,荒漠化土地面积随高程的增加比重减少;在高程为1级、3级和4级处,荒漠化土地... 以浑善达克沙地典型区正镶白旗为研究对象,应用GIS空间分析功能,从高程的角度分析该旗荒漠化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时间的推移,浑善达克沙地典型区正镶白旗,荒漠化土地面积随高程的增加比重减少;在高程为1级、3级和4级处,荒漠化土地面积变化幅度较大,在高程为2级、5级和6级处,荒漠化土地面积变化幅度较小,在荒漠化防治工作进行时重点关注1级、3级和4级,将荒漠化程度较高的土地转换成程度较低的土地,使荒漠化的程度得以缓解;在1989,2000,2007年三个年份,浑善达克沙地典型区正镶白旗整体均是以荒漠化扩展为主,不同高程荒漠化土地的变化程度不同,除高程为2级处出现一定程度缓解外,其余高程均出现很大程度的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程 浑善达克沙地典型区 正镶白旗 荒漠化变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