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放牧强度下内蒙古典型草原土壤团聚体线虫群落特征
1
作者 张丽 张卫青 +4 位作者 关海波 袁亚楠 春风 万志强 郭芳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531-2540,共10页
目前,关于土壤团聚体线虫群落的研究多集中于农田和森林生态系统,而放牧对典型草原土壤团聚体线虫群落结构的影响知之甚少。本研究采用浅盘法提取禁牧、轻度放牧、中度放牧和重度放牧草场>2 mm,0.25~2 mm和<0.25 mm土壤团聚体中... 目前,关于土壤团聚体线虫群落的研究多集中于农田和森林生态系统,而放牧对典型草原土壤团聚体线虫群落结构的影响知之甚少。本研究采用浅盘法提取禁牧、轻度放牧、中度放牧和重度放牧草场>2 mm,0.25~2 mm和<0.25 mm土壤团聚体中的线虫,并分析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线虫群落对放牧强度的响应。结果表明:土壤团聚体线虫总数及其营养类群数量随着团聚体粒径的增大而增加,粒径>2 mm的团聚体线虫总数最多,达到536~1252条·(100 g干土)^(-1);土壤团聚体线虫群落以食细菌线虫为优势类群。中度放牧显著提高了土壤团聚体线虫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线虫富集指数均以禁牧草场最低,结构指数在中度放牧下达到峰值。土壤pH值、含水量、有机碳和碳氮比是影响土壤线虫群落数量的重要环境因子。综上所述,在中度放牧和>2 mm粒径团聚体更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线虫群落结构,这可为内蒙古典型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线虫 土壤团聚体 放牧强度 典型草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