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强史学研究,促进学科发展(一)——“教育技术史”学科初探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龙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3-8,共6页
历史研究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事实判断,第二层次是认识判断,第三层次是价值判断。本文从历史的回顾、历史的启示、历史的价值三个方面列举了我国电化教育近90年的发展历史,对几个重要的历史事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电化教育的历史价值,... 历史研究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事实判断,第二层次是认识判断,第三层次是价值判断。本文从历史的回顾、历史的启示、历史的价值三个方面列举了我国电化教育近90年的发展历史,对几个重要的历史事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电化教育的历史价值,进而论述了建立教育技术史学科的意义和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技术 史学研究 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史学研究,促进学科发展(二)——“教育技术史”学科初探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龙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1-26,共6页
历史研究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事实判断,第二层次是认识判断,第三层次是价值判断。本文从历史的回顾、历史的启示、历史的价值三个方面列举了我国电化教育近90年的发展历史,对几个重要的历史事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电化教育的历史价值,... 历史研究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事实判断,第二层次是认识判断,第三层次是价值判断。本文从历史的回顾、历史的启示、历史的价值三个方面列举了我国电化教育近90年的发展历史,对几个重要的历史事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电化教育的历史价值,进而论述了建立教育技术史学科的意义和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技术 史学研究 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教育技术的定位 被引量:16
3
作者 李龙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3-17,共5页
关键词 中国 教育技术学 内涵 发展 物化技术 媒体技术 定位 智能技术 教育思想 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技术人才的专业能力结构——五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46
4
作者 李龙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8,共6页
教育技术人才的专业能力主要包括教学设计的能力,教育信息处理的能力,媒体(资源)开发、应用的能力,构建、维护物态教学系统的能力,研究的能力和管理的能力。其中,教学设计和教育信息处理是教育技术人才的核心能力。教育技术人才的专业... 教育技术人才的专业能力主要包括教学设计的能力,教育信息处理的能力,媒体(资源)开发、应用的能力,构建、维护物态教学系统的能力,研究的能力和管理的能力。其中,教学设计和教育信息处理是教育技术人才的核心能力。教育技术人才的专业能力是由教育技术学专业来培养的,因此,对教育技术学专业进行系统设计是非常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技术 人才 专业能力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技术学科的定义体系——一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30
5
作者 李龙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3-8,共6页
有关教育技术的相关概念应该由不同层面的定义分别来表述 ,然后由它们组成完整的定义体系 ,对教育技术学科作出全面的阐释。教育技术学科的定义体系由教育技术本质的定义、教育技术实践层面的定义和教育技术理论层面的定义所组成 。
关键词 教育技术 学科 定义体系 本质 技术层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技术领域·学科·专业 被引量:31
6
作者 李龙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5-10,共6页
教育技术是恰当地运用相关的手段和方法提高教育绩效的研究领域,它和下属的三个不同层面的概念组成完整的教育技术定义体系。教育技术学是研究在教育中运用相关的技术来提高绩效的理论、规律和方法的一门学科,它是教育学门类中技术学层... 教育技术是恰当地运用相关的手段和方法提高教育绩效的研究领域,它和下属的三个不同层面的概念组成完整的教育技术定义体系。教育技术学是研究在教育中运用相关的技术来提高绩效的理论、规律和方法的一门学科,它是教育学门类中技术学层次的、具有方法论性质的综合应用学科,是教育科学与教育、教学实践之间的连接桥梁。教育技术学科应该是教育学门类中与教育学并列的一级学科。由于其逻辑起点的双重性,教育技术学科自身也具有双重属性,因而作为培养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应该"双重定位、多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技术 领域 学科 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的新阶段(上)——四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33
7
作者 李龙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7,18,共3页
教育技术是随着教育的产生而产生 ,随着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由于媒体 (物化 )技术和智能 (非物化 )技术的相互作用 ,产生了教育技术的不同发展阶段。信息化教育是指在教育技术理论的指导下 ,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所进行的教育... 教育技术是随着教育的产生而产生 ,随着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由于媒体 (物化 )技术和智能 (非物化 )技术的相互作用 ,产生了教育技术的不同发展阶段。信息化教育是指在教育技术理论的指导下 ,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所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它具有新的教育观念、新的教育理论、新的教学环境、新的教学方式、新的教学内容和新的评价体系等特点 ,是教育技术发展的新阶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教育 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 电化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教百年”回眸——继承电化教育优良传统 开创教育技术辉煌未来 被引量:21
8
作者 李龙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15,共8页
我国电化教育从诞生到现在,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厘清历史轨迹,还原历史本来面目,是教育技术事业发展的基础;通过对历史的分析研究,总结给予我们的启示,将会为今后的发展提供方向的指引和精神的支持;分析发展中存在的根本性问题,找出深层... 我国电化教育从诞生到现在,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厘清历史轨迹,还原历史本来面目,是教育技术事业发展的基础;通过对历史的分析研究,总结给予我们的启示,将会为今后的发展提供方向的指引和精神的支持;分析发展中存在的根本性问题,找出深层次的原因,是当前教育技术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从历史的回顾出发,分析了电化教育产生的条件和动因,展示了电化教育产生与发展的几个关键性新史料;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出了"开放的视野、包容的心态、进取的信念、独立的品格、奉献的精神"五项启示;认为当前我国教育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教育技术地位被边缘化、教育技术在实践中未取得令人信服的成就、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教育技术学学科面临生存危机。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对教育技术价值的正确认识、缺乏对历史的了解和传承、缺乏对教育技术学科基本问题的深入研究、缺乏对中西文化差别的理解。文章据此提出:树立全面教育技术观,处理好继承与发展、借鉴与创新的关系,认真研究问题,以及拓宽思路、多元发展的四项对策性建议,以促进我国教育技术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教育 历史 启示 对策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技术学科的定位——二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61
9
作者 李龙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8-22,共5页
正确的定位是每个学科赖以存在的前提条件。它不仅影响到该学科当前的地位和作用的发挥 ,也影响到将来的健康发展。教育技术定位在“技术”;教育技术学根据它的逻辑起点的双重性 ,既是教育学学科的分支学科 ,又是技术学学科的分支学科... 正确的定位是每个学科赖以存在的前提条件。它不仅影响到该学科当前的地位和作用的发挥 ,也影响到将来的健康发展。教育技术定位在“技术”;教育技术学根据它的逻辑起点的双重性 ,既是教育学学科的分支学科 ,又是技术学学科的分支学科。正是这种双重定位 ,为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机遇和可能 ,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和担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技术 学科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的新阶段(下)——四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李龙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2-36,共5页
教育技术是随着教育的产生而产生 ,随着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由于媒体 (物化 )技术和智能 (非物化 )技术的相互作用 ,产生了教育技术的不同发展阶段。信息化教育是指在教育技术理论的指导下 ,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所进行的教育... 教育技术是随着教育的产生而产生 ,随着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由于媒体 (物化 )技术和智能 (非物化 )技术的相互作用 ,产生了教育技术的不同发展阶段。信息化教育是指在教育技术理论的指导下 ,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所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它具有新的教育观念、新的教育理论、新的教学环境、新的教学方式、新的教学内容和新的评价体系等特点 ,是教育技术发展的新阶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教育 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 电化教育 教育发展 教育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技术学科知识体系的构成——三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24
11
作者 李龙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8,共6页
教育技术学科的知识体系可以从学科的内涵、理论框架和研究领域三方面来进行讨论。学科的内涵用“学科树”形象地表示 ,理论框架由本体论、核心论、过程论、资源论和绩效论五部分构成 。
关键词 教育技术 学科 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派建设与学科繁荣——兼论教育技术“原生学派”的创建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龙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18,25,共15页
在某一学术研究领域中,由于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的差异,常常会出现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在思辨、实践、反思、探究的过程中,经过分解和提炼、分析和综合,逐步形成不同的学术群体,进而聚合成各种学术流派。一门学科如果没有形成几个学派... 在某一学术研究领域中,由于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的差异,常常会出现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在思辨、实践、反思、探究的过程中,经过分解和提炼、分析和综合,逐步形成不同的学术群体,进而聚合成各种学术流派。一门学科如果没有形成几个学派来引领学科的发展,显然缺乏创新力、凝聚力、支撑力和影响力,就不能算作是一个成熟的学科。文章介绍了"原生学派"的初步创建、基本纲领、主要观点和建设思路,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引发更多的、有实力的学派正式登场亮相,"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大家共同努力,以期为教育技术学科的健康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派建设 学术繁荣 原生学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镇江民众教育馆巡回电化教学的实践及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杜光胜 冯立昇 李龙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4-120,共7页
本文详细阐述了镇江民众教育馆巡回电化教学实践活动,讨论了电播巡回施教和教育电影巡回施教过程中的方法及有关措施,探讨了电化教学巡回施教的作用,对电化教育思想方法本土化进行了一定的历史研究。
关键词 电化教学 巡回施教 技术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环境对“学与教”方式的支持 被引量:17
14
作者 刘雍潜 李龙 谢百治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7-21,共5页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学理念、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依托信息技术构建的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环境,为多元"学与教"方式的实现,提供了理想的场所和技术的支持。文中论述了...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学理念、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依托信息技术构建的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环境,为多元"学与教"方式的实现,提供了理想的场所和技术的支持。文中论述了信息技术对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的影响,给出了"学与教"方式基本类型对教学环境的要求,为选择相对应的教学环境提出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环境 “学与教”方式 影响与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和方法 被引量:37
15
作者 李龙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3-78,共6页
信息素养是一个人应用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生产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对技术的意识、态度,以及对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的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指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系统中各要素有效地融合在一起,经过科学的教学设计,以改... 信息素养是一个人应用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生产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对技术的意识、态度,以及对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的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指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系统中各要素有效地融合在一起,经过科学的教学设计,以改善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进而达到优化学科知识体系和促进学生发展的实践过程。根据信息技术所发挥的作用不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关注技术应用的层次,把技术作为学生学习工具的层次,以及关注学生素养形成的层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以相关标准为依据,以教学设计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改善评价方法为契机,以实现学科教学目标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 课程 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记载电化教育在我国孕育和诞生历程的活教材——评《中国电影,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儿——中国早期电影高等教育史料文献拾穗》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龙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7-120,共4页
今年6月,购得孙健三先生的新作《中国电影,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儿——中国早期电影高等教育史料文献拾穗》,惊喜之余连夜捧读,既为那些熟悉而又被逐渐淡忘的人和事,也为那些久违了的历史史实。 孙明经先生是我国早期电化教育发展进程中的... 今年6月,购得孙健三先生的新作《中国电影,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儿——中国早期电影高等教育史料文献拾穗》,惊喜之余连夜捧读,既为那些熟悉而又被逐渐淡忘的人和事,也为那些久违了的历史史实。 孙明经先生是我国早期电化教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人物,他拍摄了大量具有科学教育与历史价值的电影和照片,主持了早期电影播音专业与课程的创建工作,创刊并主编了《电影与播音》月刊历时七年,撰写了大量有关电影、电视、摄影、播音、电影教育与电化教育的理论性和技术性的文章及教材,不仅影响了我国电化教育事业和专业的发展,也影响了中国电影高等教育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早期电影 电化教育发展 中国电影 高等教育 教材 文献 史料 记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创办最早的电化教育专业期刊——《电化教育》 被引量:3
17
作者 曹静 冯立昇 李龙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4-120,共7页
1936年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上海分会创办的《电化教育》(月刊),是中国创办最早的电化教育专业期刊。文章以该刊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对文献的整理、分析,阐述该期刊的办刊背景和创刊理念,分析该刊的内容,总结其办刊特点。
关键词 《电化教育》 教育技术史 中国教育电影协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学与教”方式与日常教学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雍潜 李龙 谢百治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1-98,共8页
多元"学与教"方式应用于日常教学,一般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基于课堂教学的形式,另一种是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形式。文中论述了相关的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给出了"学与教"方式基本类型与日常教学的对应关系,为学科... 多元"学与教"方式应用于日常教学,一般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基于课堂教学的形式,另一种是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形式。文中论述了相关的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给出了"学与教"方式基本类型与日常教学的对应关系,为学科教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深化教学改革提供便利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与教”方式 日常教学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微型学习”的设计与实施 被引量:64
19
作者 李龙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4-83,共10页
微型学习是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来讲的,它具有目标明确、时间短、内容精炼等特点,是日常教学方式的一种选择。微型学习过去就存在,只不过由于当时的教学环境无法支持学生对学习资源的大量需求,因而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了限制。当前由于信... 微型学习是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来讲的,它具有目标明确、时间短、内容精炼等特点,是日常教学方式的一种选择。微型学习过去就存在,只不过由于当时的教学环境无法支持学生对学习资源的大量需求,因而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了限制。当前由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创造了适合网络学习和移动学习的环境,使得微型学习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当前微课程、微视频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可汗学院(Khan Academy)、颠倒课堂(Flipped Classroom),以及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等理念与实践的引入,引起了教育工作者极大的兴趣。这些教学实践无疑会对我国教学改革起到促进作用,加速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但是由于对相关概念和对不同的实施条件下各个要素作用理解的差异,也在不同程度上导致了思想的混乱和教学实践的偏颇。目前大家都在谈论其优势,而很少有人关注其局限性,并明确提出上述理论和实践的限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风险,从而能够给学科教师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的正确方法。本文想从"微型学习"这一上位概念展开论述,将微课、微课程、微视频、可汗学院、颠倒课堂、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等诸多概念放在同一语境下进行考察,以期对学科教师的教学实践和专业发展以系统的、明确的辨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学习 内涵 设计 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