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智力支持系统能力演化的时序性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陈佩文 郭喜 +1 位作者 郭世英 智颖飙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125-128,共4页
智力支持系统能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水平、科研水平、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应用教育投入指数、科技资源指数和政府效率对近20年来内蒙古智力支持系统综合水平与产出效应进行时序性和地区间差异与关... 智力支持系统能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水平、科研水平、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应用教育投入指数、科技资源指数和政府效率对近20年来内蒙古智力支持系统综合水平与产出效应进行时序性和地区间差异与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智力支持系统指数从1995年的94.3上升到2013年的108.4,2013年在我国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中列第24位。其中,教育能力指数从基期的99.7上升到2014年的120.6,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科技能力指数从基期的87.4上升到2013年的104.2,但科技资源指数、科技产出指数和科技贡献指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管理能力指数从基期的95.8上升到2013年的109.5,但政府效率指数和经济社会调控指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我国其他少数民族地区比较,1995年内蒙古地区智力支持系统能力(94.3)低于新疆(97.2)和宁夏(95.9),但高于,广西(93.2)和西藏(83.1)。到2013年,内蒙古智力支持系统水平(108.4)低于宁夏(108.8),高于广西(107.8)、新疆(106.9)和西藏(98.0),但与我国东、中平均水平仍有巨大的差距。内蒙古综合现代化水平居全国第15位,第一次现代化水平均位居全国第12位,列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首。该研究结果可以为我国其它区域和少数民族地区智力支持系统能力提升提供案例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力支持系统 科技资源指数 归一化系数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教育的孕育与诞生 被引量:20
2
作者 阿伦娜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1-120,共10页
辛亥革命的成功,使中国进入了社会形态的转型期。当时中国的现实状况是:政治动荡、经济落后、文盲遍地、民族工商业举步维艰。如何运用最有效的手段尽快唤起民众、提高国民的素质,成为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众多的仁人志士与各... 辛亥革命的成功,使中国进入了社会形态的转型期。当时中国的现实状况是:政治动荡、经济落后、文盲遍地、民族工商业举步维艰。如何运用最有效的手段尽快唤起民众、提高国民的素质,成为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众多的仁人志士与各种"救国强国理论"纷纷登场;五四运动催生的新文化传播,促进了教育救国思想的进一步发展。经过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孕育过程,1915年,金陵大学除使用电影幻灯进行教学外,还建立了"校园专用电影放映场地",用广播配合电影来进行校园和民众教育;1918年商务印书馆开始拍摄教育影片,晏阳初用幻灯教在法华工读书识字;1920年金陵大学使用电影、幻灯、留声机、挂图在广大农民中推广良种棉花种植技术;1923年晏阳初使用幻灯进行平民识字教育;从20世纪初开始,为无声电影配音和使用无线电广播进行教育活动。这几件事情构成了我国电影教育和播音教育诞生的标志性事件。《电影检查法》的制定为电影的生产和发行建立了法规;"电影检查委员会"的建立为《电影检查法》的实施提供了权威的组织手段;"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的成立,为教育电影运动的开展提出了理论依据与组织保障、构建了必要的政治氛围和社会环境;而社会民众教育的开展,特别是高等学校对于电影教育和播音教育的推广及其学科的创建,则为我国电化教育运动的兴起提供了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必要环境。1936年,由当时的国民政府教育部决定把电影教育与播音教育合并管理,至此"电化教育"的名称与学术内涵在我国正式确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电影 电影检查 播音教育 电影教育 电化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教育事业的初创——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史研究成果之二 被引量:5
3
作者 阿伦娜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0-120,共11页
正当"电化教育"正式成为官方确定的包括电影教育与播音教育的专用术语,在全国普遍推广之际,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这一时期的电化教育首先承担了动员民众、唤起全民族"抗战救亡"的重任,在极端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坚持工... 正当"电化教育"正式成为官方确定的包括电影教育与播音教育的专用术语,在全国普遍推广之际,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这一时期的电化教育首先承担了动员民众、唤起全民族"抗战救亡"的重任,在极端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坚持工作并得到了发展。中华教育电影制片厂的建立,为教育电影的生产增添了力量;金陵大学理学院教育电影部的卓越工作,为电影教育谱写了新的篇章;学校电化教育和民众电化教育在抗战中和抗战胜利后得到了迅速发展;解放区广播和电影机构的建立和活动的开展,为新中国广播事业和电影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教育 电影教育 播音教育 教育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