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初东突厥在内蒙古地区统辖体系初探
1
作者 张文生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5-16,共2页
唐初,东突厥置四面设,其中东、南、西三面设都置于今内蒙古地区。这是东突厥具有本族特色的统辖体系。这个体系为东突厥自身的发展及其同中原政权的交往提供了组织保证。
关键词 唐初 东突厥 内蒙古 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前期对内蒙古地区的赋役征派及其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杨选第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4-68,共5页
关键词 内蒙古地区 清政府 赋役征派 清代前期 《大清会典事例》 《理藩院则例》 内蒙古师范大学 归化城土默特 王公贵族 落地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国玺”与明蒙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曹永年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60-64,共5页
在明史和明代蒙古史上,传国玺以及凝附于传国玺之上的封建正统观念,是一个涉及明蒙关系的重要问题。1984年胡钟达先生发表《明与北元——蒙古关系之探讨》首先提到这个问题,并作了精彩的分析。本文将在胡先生研究的基础上稽构史料,详作... 在明史和明代蒙古史上,传国玺以及凝附于传国玺之上的封建正统观念,是一个涉及明蒙关系的重要问题。1984年胡钟达先生发表《明与北元——蒙古关系之探讨》首先提到这个问题,并作了精彩的分析。本文将在胡先生研究的基础上稽构史料,详作说明。不妥之处,望祈教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玺 阿鲁台 北元 永乐 明代蒙古史 明成祖 魏忠贤 建正 太师 敕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清代蒙古地区的司法制度 被引量:3
4
作者 杨选第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9-61,共3页
清朝在保证国家司法权统一的前提下 ,对蒙古地区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在司法制度方面 :1.中央设理藩院审理蒙古人犯罪案件 ,表现出专制集权特点 ;2 .地方行政机关即审判机关 ,分蒙古为“外藩”、“内属”区别对待 ,表现出因地制宜特... 清朝在保证国家司法权统一的前提下 ,对蒙古地区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在司法制度方面 :1.中央设理藩院审理蒙古人犯罪案件 ,表现出专制集权特点 ;2 .地方行政机关即审判机关 ,分蒙古为“外藩”、“内属”区别对待 ,表现出因地制宜特点 ;3 .在审断过程中 ,保留了“以罚代刑”、“入誓”等审判方式 ,表现出因俗制宜特点 ;4.针对蒙古地区的不同民族 ,设置不同的行政司法组织 ,表现出因族制宜及民族歧视特点 ;5 .注意协调蒙古律例与内地律例之间的关系 ,逐渐出现内地化倾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藩院 三法司 因地制宜 以罚代刑 入誓 内地化倾 清代 蒙古地区 司法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科尔沁部的来源和它在北元历史上的地位 被引量:1
5
作者 胡日查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71-74,共4页
科尔沁部僻处蒙古高原东北一隅,偏离北元政治中心,因而蒙文文献记载比较少。由于当时明蒙关系的限制,与明朝也很少直接接触,所以在汉籍中也缺乏记载。但科尔沁部在北元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研究科尔沁部的历史,探讨这个部落的形成,发展... 科尔沁部僻处蒙古高原东北一隅,偏离北元政治中心,因而蒙文文献记载比较少。由于当时明蒙关系的限制,与明朝也很少直接接触,所以在汉籍中也缺乏记载。但科尔沁部在北元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研究科尔沁部的历史,探讨这个部落的形成,发展以及它的内部结构,是我们蒙古史学中的重要课题,这有助于从整体上综览北元社会的政治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部 北元 哈撒儿家族 统一蒙古 达延汗 《黄金史》 成吉思汗 大汗 《史集》 史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计量法的工作内容及其它
6
作者 张文生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6-60,共5页
关键词 计量法 工作内容 计量史学 史料 历史过程 历史现象 抽样统计分析 数学模型 定量评价 图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蒙古族法律与法医学
7
作者 杨选第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42-47,共6页
古代蒙古族法律与法医学杨选第古代蒙古族法律,经历了习惯法时期、成文法时期直至法典日益完善时期。公元9世纪初──12世纪末,是蒙古民族用习惯行为规范调节和约束人们社会活动的习惯法时期。①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建蒙古帝国... 古代蒙古族法律与法医学杨选第古代蒙古族法律,经历了习惯法时期、成文法时期直至法典日益完善时期。公元9世纪初──12世纪末,是蒙古民族用习惯行为规范调节和约束人们社会活动的习惯法时期。①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建蒙古帝国到13世纪中期,是成文法《大札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蒙古族 《蒙古律例》 《卫拉特法典》 《理藩院则例》 成吉思汗 法医学 元朝法律 伤害案件 蒙古史研究 烧埋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理藩院则例》与《卫拉特法典》的比较看其民族法规的继承性 被引量:5
8
作者 杨选第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28-32,共5页
《理藩院则例》是清朝治理蒙古、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专门法规。它是清朝制定的民族法规中“体系最为庞大”、“内容最为丰富”、“适用范围最为广泛的一部”。它对蒙古族及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军事、宗教、司法等... 《理藩院则例》是清朝治理蒙古、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专门法规。它是清朝制定的民族法规中“体系最为庞大”、“内容最为丰富”、“适用范围最为广泛的一部”。它对蒙古族及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军事、宗教、司法等诸多方面都有详细的规定。它把行政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藩院则例》 《卫拉特法典》 民族法规 蒙古地区 漠南蒙古 蒙古族 蒙古王公 中央政府 当事人 喇嘛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拓跋鲜卑南迁匈奴故地时间和契机考 被引量:16
9
作者 曹永年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7年第4期79-84,共6页
一、问题的提出 《魏书·序纪》云: 献皇帝讳阾立。时有神人言于国曰:“此土荒遐,未足以建都邑,宜复徙居。”帝时年衰老,乃以位授子。 圣武皇帝讳诘汾。献帝命南移,山谷高深,九难八阻,于是欲止。有神兽,其形似马,其声类牛,先行导... 一、问题的提出 《魏书·序纪》云: 献皇帝讳阾立。时有神人言于国曰:“此土荒遐,未足以建都邑,宜复徙居。”帝时年衰老,乃以位授子。 圣武皇帝讳诘汾。献帝命南移,山谷高深,九难八阻,于是欲止。有神兽,其形似马,其声类牛,先行导引,历年乃出。始居匈奴之故地。其迁徙策略,多出宣献二帝,故人并号曰“推寅”,盖俗云“钻研”之义。 这是现存关于拓跋鲜卑第二次南迁的唯一的一条历史记载。这条出诸“人相传授”的史料,极为简略,拓跋部南迁匈奴故地的许多重要情况都是迷离恍忽,看不清楚。1980年嘎仙洞北魏太平真君四年李敞石刻祝辞的发现,宣帝率众“南迁大泽,方千余里,厥土昏冥沮洳”之大泽为呼伦池,已可成为定论;但,第二推寅(阾)——诘汾南迁的时间,契机等,还有待索隐考订,才能求得近似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匈奴故地 拓跋鲜卑 拓跋部 《魏书·序纪》 神人 公元 《魏书》 乌桓 夫余 后汉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汉武帝对匈奴的征服战争 被引量:5
10
作者 白音查干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0-55,共6页
匈奴是我国秦汉时期的北方游牧民族,对秦汉王朝的历史进程产生过极为重要的影响。秦始皇北击匈奴,争夺河套地区,修筑万里长城,防御匈奴南下,结果耗尽了民力,造成深重的社会危机,公元前209年的大泽乡起义说明匈奴问题最终成为强秦短命的... 匈奴是我国秦汉时期的北方游牧民族,对秦汉王朝的历史进程产生过极为重要的影响。秦始皇北击匈奴,争夺河套地区,修筑万里长城,防御匈奴南下,结果耗尽了民力,造成深重的社会危机,公元前209年的大泽乡起义说明匈奴问题最终成为强秦短命的直接原因。西汉王朝的兴衰同样与匈奴有着密切的联系。汉初国力所限,对匈奴推行妥协退让的和亲政策,赢得社会经济发展的时间和机会,从而汉初和亲成为出现“文景之治”的外部原因。从汉武帝开始改和亲政策为战争政策,虽然击败匈奴取得军事上的胜利,但国力空虚,中原农耕经济再也无法承受空前巨大的军事开支,西汉由鼎盛趋向衰落,汉武帝几乎步秦始皇的后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匈奴 汉武帝 公元前 和亲政策 征服战争 将军 汉匈战争 单于 河套地区 汉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傅作义的“整体思想” 被引量:2
11
作者 舒励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52-55,共4页
关键词 傅作义 整体思想 阎锡山 整体干部办法 蒋介石 河套地区 绥远省 军事集团 国民党新军阀 干部队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筚路蓝缕,开前人之所未开——谈王应麟在文献学方面的贡献和成就 被引量:2
12
作者 布仁图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60-65,共6页
人们一般认为宋代史学和文献学并不发达,宋代的学术乃是以理学为中心,主要是空谈心性。其实不然,有宋一代,是中国史学的繁荣时期,在这一时期,修史制度之严、历史学家之众、官私史书之多是过去各朝所不能比拟的。诚如张舜徽先生所言:“... 人们一般认为宋代史学和文献学并不发达,宋代的学术乃是以理学为中心,主要是空谈心性。其实不然,有宋一代,是中国史学的繁荣时期,在这一时期,修史制度之严、历史学家之众、官私史书之多是过去各朝所不能比拟的。诚如张舜徽先生所言:“宋代学者气象博大,学术途径至广,治学方法至密,凡举清代朴学家所矜为条理缜密、义据湛深的整理旧学的方式与方法,悉不能超越宋代学者治学的范围,并且每门学问的讲求,都已由宋代学者创辟了途径,准备了条件。宋代学者这种功绩,应该在中国学术史上大书特书,而不容忽视或湮没的。”①王应麟正是这一时期涌现出的众多优秀史学家及文献学家的一位代表。然而学术界有关其人其事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应麟 困学纪闻 文献学家 考史 《玉海》 筚路蓝缕 郊赦 图书目录 《四库全书总目》 冠盖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让县自明本志令》看裴松之《三国志注》的史料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布仁图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52-55,共4页
从《让县自明本志令》看裴松之《三国志注》的史料价值布仁图裴松之(公元372──451年),南朝刘宋时人,乃是著名的史学家,尤以注释陈寿《三国志》而闻名。《宋书》中说他“年八岁,学通<论语>,<毛诗>。博览故籍。”①他... 从《让县自明本志令》看裴松之《三国志注》的史料价值布仁图裴松之(公元372──451年),南朝刘宋时人,乃是著名的史学家,尤以注释陈寿《三国志》而闻名。《宋书》中说他“年八岁,学通<论语>,<毛诗>。博览故籍。”①他同《后汉书》的作者范晔为同一时代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让县自明本志令》 《三国志注》 裴松之 《三国志》 史料价值 《资治通鉴》 曹操 《三国演义》 《隋书·经籍志》 内蒙古师范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来清朝《理藩院则例》的整理研究概况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选第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76-81,共6页
本文将近年来学术界对清朝《理藩院则例》的资料整理、研究概况,作一简要回顾,主要对其名称出现的时间、与《蒙古律例》的关系、体例版本、性质等有争议的问题作了阐述,以期引起更多学者对《理藩院则例》的关注。
关键词 理藩院则例 蒙古律例 清朝 民族法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启超的《读<史记>法》
15
作者 布仁图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77-78,共2页
梁启超先生不但是著名的政治家,同时还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他一生著述甚丰,本文仅就他有关读《史记》的方法问题,做一简要介绍。 梁启超先生在其《要籍解题及其读法》(见《饮冰室专集》之七十二)一文中说,读《史记》的方法有两条,一是... 梁启超先生不但是著名的政治家,同时还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他一生著述甚丰,本文仅就他有关读《史记》的方法问题,做一简要介绍。 梁启超先生在其《要籍解题及其读法》(见《饮冰室专集》之七十二)一文中说,读《史记》的方法有两条,一是常识的读法,一是专究的读法,但不管是哪一种读法,一定要有一个共同的入门准备。这就是:(1)先读《史记·太史公自序》以及《汉书·司马迁传》,其目的是“明了作者年代、性行、经历及全书大概”。(2)读《汉书·叙传》论《史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梁启超 《汉书》 司马迁 要籍 太史公 世家 本纪 方法问题 编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普鲁士面临危亡而改革强国的促成因
16
作者 丁平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63-67,共5页
18 0 6年的拿破仑战争使普鲁士陷入全面崩溃的境地。在面临亡国危险的关头 ,普鲁士一批自由主义贵族领导进行了一场社会改革运动 ,使普鲁士转入资本主义发展轨道 ,进而跨入强国之列。促使其改革的原因分别是 :180 6年的拿破仑战争 ;康... 18 0 6年的拿破仑战争使普鲁士陷入全面崩溃的境地。在面临亡国危险的关头 ,普鲁士一批自由主义贵族领导进行了一场社会改革运动 ,使普鲁士转入资本主义发展轨道 ,进而跨入强国之列。促使其改革的原因分别是 :180 6年的拿破仑战争 ;康德哲学思想的传播 ;封建农奴制的落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耶拿战役 《提尔西特和约》 康德哲学 自由主义贵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古代《益智图》考述 被引量:1
17
作者 考古 佳莎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73-77,53,共6页
我国民间流传着一种十分古老而有趣的七巧板。也称七巧图,是一种把正方形薄板分截成七块。可以拼制成多种多样事物图形的游戏之具。这种图具为我国所独创,也曾流传于世界各国,被称作“唐图”,意即中国的图板。七巧板的出现由来已久。它... 我国民间流传着一种十分古老而有趣的七巧板。也称七巧图,是一种把正方形薄板分截成七块。可以拼制成多种多样事物图形的游戏之具。这种图具为我国所独创,也曾流传于世界各国,被称作“唐图”,意即中国的图板。七巧板的出现由来已久。它的前身是《燕几图》,起于北宋,以后经过各代文人的不断探索改进,逐步演变发展。到清末又形成为《益智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戏 我国古代 七巧板 图板 善用 两仪 图谱 四象 封建文人 图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进化史观与民生史观述评
18
作者 蒋至静 《江汉论坛》 1987年第9期70-74,共5页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进化史观与民生史观不直接来自中国本土,而是源于西方资产阶级的进化论.这种思想理论在马克思主义诞生前,代表了西方一种最进步的思想理论,具有相当强烈的感染力.一部分先进的中国资产阶级学者接受了这种思想理论,创...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进化史观与民生史观不直接来自中国本土,而是源于西方资产阶级的进化论.这种思想理论在马克思主义诞生前,代表了西方一种最进步的思想理论,具有相当强烈的感染力.一部分先进的中国资产阶级学者接受了这种思想理论,创立了他们的进化史观与民生史观,并运用这种史观为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开出了他们"治世"的药方;这就是震撼大地的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本文拟就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与革命派如何用进化论思想开出他们"治世"之药方问题,作一个简略地分析,以就正于同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史观 康有为 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 进化论 孙中山 戊戌变法 中国资产阶级 辛亥革命 西方资产阶级 社会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