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尘埃落定》的民族自省意识谈当代蒙古族小说 被引量:1
1
作者 黄薇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49-55,共7页
《尘埃落定》由于深刻批判了民族传统的缺陷而具有自觉、理智的民族自省意识 ,当代蒙古族小说则缺乏这种意识和理性。在前 17年的蒙古族小说中 ,阶级取代了民族 ,人物性格只有阶级的差异性却没有民族的相同性 ,民族性只是作为价值判断... 《尘埃落定》由于深刻批判了民族传统的缺陷而具有自觉、理智的民族自省意识 ,当代蒙古族小说则缺乏这种意识和理性。在前 17年的蒙古族小说中 ,阶级取代了民族 ,人物性格只有阶级的差异性却没有民族的相同性 ,民族性只是作为价值判断出现在小说中。 1984年后的小说开始对民族文化性格中的弱点作出反省 ,虽然更多还是表现在事物表面 ,但民族的理性与反省力开始觉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自省意识 批判精神 民族文化痼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意识的嬗变─—新时期女性电影创作管窥 被引量:8
2
作者 郭培筠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79-83,共5页
女性意识的嬗变─—新时期女性电影创作管窥郭培筠毫无疑问,我国新时期以来所涌现出的令人瞩目的女性导演阵容,不仅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的奇迹,也成为世界影坛的一大奇观。全国八大影厂现拥有女导演50余人,其中数十人已具有不同程... 女性意识的嬗变─—新时期女性电影创作管窥郭培筠毫无疑问,我国新时期以来所涌现出的令人瞩目的女性导演阵容,不仅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的奇迹,也成为世界影坛的一大奇观。全国八大影厂现拥有女导演50余人,其中数十人已具有不同程度的世界知名度,如黄蜀芹、张暖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电影 新时期 女性形象 当代女性 女性导演 女导演 女性命运 主流意识形态 影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舍幽默探源 被引量:6
3
作者 陶长坤 《社会科学辑刊》 1985年第2期153-158,共6页
精神文明的产物和动植物界的产物一样,只能用各自的环境来解释。——丹纳老舍的创作活动发轫于英国.英国是幽默文学之乡,泰晤士河畔肥沃的幽默土壤滋育了不少闻名世界的幽默大师,上自乔叟、莎士比亚,下到狄更斯、肖伯纳等近、现代作家,... 精神文明的产物和动植物界的产物一样,只能用各自的环境来解释。——丹纳老舍的创作活动发轫于英国.英国是幽默文学之乡,泰晤士河畔肥沃的幽默土壤滋育了不少闻名世界的幽默大师,上自乔叟、莎士比亚,下到狄更斯、肖伯纳等近、现代作家,都含有浓郁的幽默味.英国醇厚的幽默文学对初出茅庐的老舍产生了相当的影响,而影响最大的是查理·狄更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舍 幽默作品 狄更斯 幽默文学 幽默大师 莎士比亚 市民社会 幽默风格 现代作家 现实主义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川端康成文学的“死亡”主题 被引量:5
4
作者 王艳凤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65-67,共3页
死亡和生存一样 ,都是人生的重大问题。川端康成创作中不断出现的死亡主题 ,反映着他的人生观和美学观。川端康成笔下的死亡笼罩着恐怖的气氛 ,渗透着悲哀的情愫 ,同时也表现出了人生无常的生死观 ,以及死之亦真亦幻、既悲且美。川端康... 死亡和生存一样 ,都是人生的重大问题。川端康成创作中不断出现的死亡主题 ,反映着他的人生观和美学观。川端康成笔下的死亡笼罩着恐怖的气氛 ,渗透着悲哀的情愫 ,同时也表现出了人生无常的生死观 ,以及死之亦真亦幻、既悲且美。川端康成如此热衷于写死亡的主题 ,是与他的生活经历、人生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文学评论 小说创作 生活经历 人生观 美学观 川端康成 死亡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汉代唐”与《长恨歌》的命意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子广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77-83,共7页
“以汉代唐”与《长恨歌》的命意○李子广“以汉代唐”是唐诗中习见的文化现象,它往往作为常识被许多选本注家揭出而不待详言。然而也正是囿于常识范围之内所导致的对它的学术轻视(或忽视),使得我们迄今未见有人对这一文化现象作擘... “以汉代唐”与《长恨歌》的命意○李子广“以汉代唐”是唐诗中习见的文化现象,它往往作为常识被许多选本注家揭出而不待详言。然而也正是囿于常识范围之内所导致的对它的学术轻视(或忽视),使得我们迄今未见有人对这一文化现象作擘分肌理的研讨,并因而影响到对某些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恨歌》 《长恨歌传》 程千帆 居易 《燕歌行》 王昌龄 《红楼梦》 陈寅恪 文化现象 讽谕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释“库伦”——兼论上古汉语的复辅音问题 被引量:3
6
作者 章也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8年第5期87-92,共6页
《辞海》收“库伦”一词(ku lun),释为,“北方方言。四周有墙而无房屋的空场。多用于地名。山西山阴县有薛家库伦”。 (该词尚有其他字形,本文均写作“库伦”) 在内蒙古西部方言中,有“库伦”一词,音[k’a ky](为方便,准确,声调省略,... 《辞海》收“库伦”一词(ku lun),释为,“北方方言。四周有墙而无房屋的空场。多用于地名。山西山阴县有薛家库伦”。 (该词尚有其他字形,本文均写作“库伦”) 在内蒙古西部方言中,有“库伦”一词,音[k’a ky](为方便,准确,声调省略,似下记音均如此),其意义与《辞海》所释有吻合的地方。比如,四周用于打垒筑墙围起来的空地叫“土库伦’,呼市东边有“小场库伦”村,南边有“羊库伦”村,乌盟兴和县有“大库伦”乡等等。 但是,“库伦”的词义并不限于《辞海》所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辅音 上古汉语 《辞海》 内蒙古西部方言 北方方言 词义 山阴县 记音 声调 复辅音声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的书法与新文化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树天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75-77,共3页
鲁迅是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和主将 ,在书法上成就斐然。观鲁迅先生的书法作品 ,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其风格质朴自然 ,大方劲健 ,线条造型含蓄丰富 ,具有典雅的大家风范。而他的书法特色 ,与他的文化人格是分不开的 。
关键词 鲁迅 书法 文化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日新感觉派与表现主义文学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艳凤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6-79,共4页
中国新感觉派是在日本新感觉派的直接影响下产生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从中日新感觉派与表现主义文学的关系来看 ,日本的新感觉派在理论与实践上与西方的表现主义是一脉相通的 ,而中国新感觉派与其说是与表现主义相近 ,莫如说更趋同于印... 中国新感觉派是在日本新感觉派的直接影响下产生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从中日新感觉派与表现主义文学的关系来看 ,日本的新感觉派在理论与实践上与西方的表现主义是一脉相通的 ,而中国新感觉派与其说是与表现主义相近 ,莫如说更趋同于印象主义。就感觉的悟性和文学作品的主题而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日本 新感觉派 表现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佛禅美学与刘禹锡的诗学思想 被引量:1
9
作者 高林广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81-85,共5页
刘禹锡诗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虚静成诗论、境生于象外说和崇尚自然清丽之风格。而这三方面均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佛禅美学的影响。虚静成诗与定慧思想有涉,境生象外说与佛学识有境无论关系密切,而自然清丽的审美追求又明显受到佛学本末... 刘禹锡诗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虚静成诗论、境生于象外说和崇尚自然清丽之风格。而这三方面均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佛禅美学的影响。虚静成诗与定慧思想有涉,境生象外说与佛学识有境无论关系密切,而自然清丽的审美追求又明显受到佛学本末清净观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禅美学 刘禹锡 诗学思想 虚静成诗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情论:文章必根乎性情 被引量:1
10
作者 万奇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2期67-71,共5页
“性情论”是中国古典写作理论独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演变轨迹是:性情(秦汉)→情性(魏晋南北朝)→性情(明清至近代)。长期以来,论及“性情”,学界多言袁枚的“性灵说”,不谈桐城派的“性情论”,这是不公允的。虽然桐城... “性情论”是中国古典写作理论独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演变轨迹是:性情(秦汉)→情性(魏晋南北朝)→性情(明清至近代)。长期以来,论及“性情”,学界多言袁枚的“性灵说”,不谈桐城派的“性情论”,这是不公允的。虽然桐城派的“性情论”有些粗疏,但它毕竟总结了一条不易的写作法则,即“文章必根乎性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情 情性 桐城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苏轼的艺术辩证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林广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9-73,共5页
在对文艺基本问题进行判断和解析的过程中 ,苏轼常常以哲理思辨代替直觉感悟 ,以开掘物理代替经验描述。因此 ,尽管他不可能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来揭示文艺的一般规律 ,但仍能以朴素的辩证思维来分析和总结自身的创作感受。他充分注重了... 在对文艺基本问题进行判断和解析的过程中 ,苏轼常常以哲理思辨代替直觉感悟 ,以开掘物理代替经验描述。因此 ,尽管他不可能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来揭示文艺的一般规律 ,但仍能以朴素的辩证思维来分析和总结自身的创作感受。他充分注重了“形”与“神”之间的层次性及其不即不离的相互依存关系 ,以一种辩证的艺术认知范式阐释了“形神皆备”的创作原则 ;他深刻揭示了“道”与“技”的相关特质 ,并艺术地发现和把握了两者之间的逻辑关联 ,进而提出了“道技两进”、“心手相应”的观点 ;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外枯而中膏 ,似淡而实美”、“精能之至 ,反造疏淡”等一系列见解 ,充分注重了对平淡与绚烂审美范畴各个因子之间逻辑联系的细微把握 ,从而揭示出了其内在结构的丰富性和生动性 ;苏轼还坚持“尽其自然之理 ,而断之于中”的为学之道 ,在尊重和重视前人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 ,力主求新达变、革故鼎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文艺思想 艺术辩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孙犁早期小说的审美选择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亚明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60-64,共5页
作家总是把自己的审美情感注入审美对象 ,创造出符合自己审美理想的艺术形象。孙犁早期小说创作中的众多女性形象表现了作家对“美的极致”的审美理想的追求。同时孙犁也很善于从日常生活现象中透视和捕捉新生活的美质。用炽热的感情去... 作家总是把自己的审美情感注入审美对象 ,创造出符合自己审美理想的艺术形象。孙犁早期小说创作中的众多女性形象表现了作家对“美的极致”的审美理想的追求。同时孙犁也很善于从日常生活现象中透视和捕捉新生活的美质。用炽热的感情去追求、讴歌美 ,构成了孙犁审美观的独特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犁 早期小说 审美情感 独特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释三五九
13
作者 章也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84-88,共5页
也释三五九○章也彭仲铎先生作《释三五九》已指出:“三五九在西周原为度数之一,不意至东周变为套数之一。……自战国以降,乃纷起效尤,人也、事也,本无一定之数可指者,纷纷套此三数而强云某也三,某也五,某也九。而后之注者,不... 也释三五九○章也彭仲铎先生作《释三五九》已指出:“三五九在西周原为度数之一,不意至东周变为套数之一。……自战国以降,乃纷起效尤,人也、事也,本无一定之数可指者,纷纷套此三数而强云某也三,某也五,某也九。而后之注者,不知其为虚套,不可执泥,竟依数强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毕达哥拉斯学派 《洪范》 元思想 五行说 内蒙古师范大学 三辰 黑格尔 “中人” 三皇五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语言中所反映的婚姻礼俗
14
作者 王建莉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7-61,共5页
礼仪习俗是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与语言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中国的婚姻礼俗源远流长,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它早期的状况如何,我们可以循着语言中留下的痕迹,擦去历史的尘灰,考察有关婚姻礼俗方面的词语,窥视夫从妻居向妻从夫... 礼仪习俗是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与语言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中国的婚姻礼俗源远流长,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它早期的状况如何,我们可以循着语言中留下的痕迹,擦去历史的尘灰,考察有关婚姻礼俗方面的词语,窥视夫从妻居向妻从夫居的转型,早期“妾”、“媵”等一夫多妻制,“蒸”、“报”、“嫁殇”等特殊婚姻礼制及其夫妻地位的不平等。通过以上分析较深入地从语言这个角度窥探到中国古代的婚姻概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婚姻礼俗 中国 夫妻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派艺术与现代精神
15
作者 李文军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79-81,共3页
西方现代主义艺术丰富多采 ,流派纷呈 ,且已形成一股强大的洪流 ,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本文旨在通过对五花八门的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流派的研究 ,探讨其共同的精神实质 ,即它们的反叛性、创新性和多样性 。
关键词 现代派艺术 现代精神 反叛 创新 颠覆 多元 自由 现代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格尔美学与中国传统绘画理论
16
作者 张树天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0-73,共4页
黑格尔将全部人类艺术的发展纳入到了由象征而古典而浪漫的庞大体系 ,其核心是绝对精神表现论。真正的艺术评价和艺术理论应该构建在唯物的、客观的历史事实之上 ,运用相互补充的方法 。
关键词 黑格尔 艺术评价 美学 中国 传统绘画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端康成文学主题论
17
作者 王艳凤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79-82,共4页
描写爱与情、孤独、死亡是贯穿川端康成一生创作的主题。
关键词 主题 爱与情 孤独 死亡 川端康成 文学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新诗的形式美与现代汉语的特点 被引量:2
18
作者 郑福田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92-96,共5页
吟咏的、耳治的诗,出乎此人之口,入乎彼人之耳,存在形式是在时间链条上线性伸展的语流,其形式美就是语流的声音动听悦耳,在这方面,音乐美无疑是最高境界;写作的、目治的诗以吟咏的、耳治的诗为基础,其形式与后者相比,增加了文字的形体... 吟咏的、耳治的诗,出乎此人之口,入乎彼人之耳,存在形式是在时间链条上线性伸展的语流,其形式美就是语流的声音动听悦耳,在这方面,音乐美无疑是最高境界;写作的、目治的诗以吟咏的、耳治的诗为基础,其形式与后者相比,增加了文字的形体、语词排列组合时的经营位置,以及组合排列后的整体格局或印象,这些,可以称之为建筑美。我们可以把诗的音乐美与建筑美看成是诗的形式美的两个指标。本文论述汉语新诗的形式美,就将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诗歌 形式美 音节结构 声调 节奏
全文增补中
后稷见弃考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黎玲 章也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1-56,共6页
《诗经·大雅·生民》记载了周族始祖后稷的身世。其中谈到他在出生后几次被其母抛弃的经过,此事成为古史研究中的一大疑案。本文指出,在我国古代社会从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的时期,由于权力和财产的继承问题,发生了抛弃不能... 《诗经·大雅·生民》记载了周族始祖后稷的身世。其中谈到他在出生后几次被其母抛弃的经过,此事成为古史研究中的一大疑案。本文指出,在我国古代社会从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的时期,由于权力和财产的继承问题,发生了抛弃不能确定父系血缘的长子的习俗,后稷正是由于这一原因而被抛弃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稷 诗经 母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春恨主题初探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立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6年第1期77-83,共7页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的艺术长廊中,悲怨之作的表现模式之一就是“春恨”。春恨主题寄寓着历代诗人、作家观物反思,借与自然界的物我关系对社会人生的广泛思考。春恨主题主要存在于诗,赋、词、曲等抒情文学中,又逐渐向戏曲、小说等叙事文学...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的艺术长廊中,悲怨之作的表现模式之一就是“春恨”。春恨主题寄寓着历代诗人、作家观物反思,借与自然界的物我关系对社会人生的广泛思考。春恨主题主要存在于诗,赋、词、曲等抒情文学中,又逐渐向戏曲、小说等叙事文学渗透。它虽变体繁多,但自成系统,为创作者代代沿袭、充实、发展,不仅给文学创作及其理论以深远影响,而且给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结构和审美习惯以潜移默化的作用。本文不是就某篇作品,哪个时代,何种体裁的文学现象谈春恨,而是试从古代抒情文学流脉的总体出发对春恨主题进行初步的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恨主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 抒情文学 自我意识 爱情 伤春 自然物候 戏曲小说 作品 创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