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向日葵螟成灾原因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总泽 刘双平 +1 位作者 罗礼智 江幸福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76-178,共3页
本文就近年来向日葵螟种群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剧烈长消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认识不足与防治缺失,向日葵螟为害的隐蔽性、种植制度不当以及适宜的气候条件是造成2006年向日葵螟暴发成灾的主要原因。近两年来,有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措施,... 本文就近年来向日葵螟种群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剧烈长消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认识不足与防治缺失,向日葵螟为害的隐蔽性、种植制度不当以及适宜的气候条件是造成2006年向日葵螟暴发成灾的主要原因。近两年来,有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措施,尤其是种植抗虫品种、调整播期和使用性引诱剂等方法使向日葵螟种群数量迅速回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螟 成灾原因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加工型番茄晚疫病、日灼病发生情况及流行原因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双平 赵廷昌 +3 位作者 胡俊 李登云 黄俊霞 张静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7-159,共3页
2007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种植的加工型番茄大面积发生晚疫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发生面积1.43万hm2,造成产量损失63.89万t。本文介绍了晚疫病、日灼病发生概况,对其大流行及成灾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气象因素是该病害大流行的主要原因... 2007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种植的加工型番茄大面积发生晚疫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发生面积1.43万hm2,造成产量损失63.89万t。本文介绍了晚疫病、日灼病发生概况,对其大流行及成灾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气象因素是该病害大流行的主要原因,连续10d的阴雨是诱发晚疫病大流行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型番茄 晚疫病 发生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巴彦淖尔地区向日葵螟的种群动态与生活史 被引量:8
3
作者 张总泽 刘双平 +2 位作者 罗礼智 江幸福 王凯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08-714,共7页
为了制定科学、有效的向日葵螟Homoeosoma nebulellum Denis et Schiffermller(鳞翅目:螟蛾科)测报和防治对策,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对内蒙古巴彦淖尔地区向日葵螟的发生为害规律及生活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地向日葵螟的... 为了制定科学、有效的向日葵螟Homoeosoma nebulellum Denis et Schiffermller(鳞翅目:螟蛾科)测报和防治对策,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对内蒙古巴彦淖尔地区向日葵螟的发生为害规律及生活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地向日葵螟的寄主有菊科的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茼蒿Chrysanthemum coronarium Mill.、刺儿菜Cephalanoplos segetum(Beg.)Kitam和苣荬菜Sonchus brachyotus DC.,其中苣荬菜作为向日葵螟的寄主在我国是首次报道。应用性信息素监测结合田间调查的结果表明,当地向日葵螟一年发生2代,其中越冬幼虫4月下旬开始化蛹,5月中旬开始羽化,但此时羽化的成虫由于缺乏开花寄主而无法产卵为害。第1代幼虫在6月末为害茼蒿、7月下旬开始为害开花的向日葵。第1代幼虫于7月下旬开始羽化产卵形成第2代,其中有9.2%的老熟幼虫直接滞育越冬。第2代幼虫自8月中旬起为害晚开花的向日葵,9月中旬老熟后陆续入土越冬,至10月上旬收获时仍有30.0%的幼虫未老熟而随收获的葵花盘转至筛选出的杂质中越冬。在24℃,RH70%和L16:D8光照条件下测定第2代向日葵螟卵、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分别为4.2、15.9和11.1d,雌、雄蛾寿命分别为14.9d和15.1d。综合观察结果,绘制了巴彦淖尔地区向日葵螟的生活史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螟 向日葵 发育历期 种群动态 发育进度 生活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苹果树腐烂病病原菌鉴定 被引量:3
4
作者 马强 鞠明岫 +3 位作者 刘庆岩 张磊 李正男 孙平平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14-722,共9页
【目的】明确内蒙古地区引起苹果树腐烂病的病原种类。【方法】采用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周边果园的苹果腐烂病病菌进行分离、鉴定和致病力测定。【结果】从感病’金红’苹果树上分离到2株苹果腐烂病病菌,命名... 【目的】明确内蒙古地区引起苹果树腐烂病的病原种类。【方法】采用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周边果园的苹果腐烂病病菌进行分离、鉴定和致病力测定。【结果】从感病’金红’苹果树上分离到2株苹果腐烂病病菌,命名为QH1和QH2。QH1与QH2的致病力与分离自陕西杨凌的参照菌株YL1相同;菌落、分生孢子及子实体的形态特征均符合Cytospora属的特征;基于内转录间隔区、核糖体大亚基片段、转录延长因子和β微管蛋白4个基因的序列一致性和系统发育的分析证明,QH1属于Cytospora schulzer,QH2属于Cytospora mali。【结论】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苹果腐烂病病菌为C.schulzer和C.mali两种致病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树腐烂病 内蒙古 病原菌 分离 鉴定 致病力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植物保护技术的综合措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周磊 《农业与技术》 2017年第14期19-19,共1页
植保新技术的出现改革创新了植物保护工作,促使农业生产力得到提升,生态农业生产领域中广泛运用"三诱一防"技术不仅农产品质量得到保证,还优化升级了农业结构,环境污染也可以得到显著控制。
关键词 农业植物 病虫害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生防菌株BW-6的筛选和鉴定 被引量:15
6
作者 吴丽媛 刘宝玉 +3 位作者 王钰杰 刘双平 赵廷昌 胡俊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3-47,53,共6页
甜瓜细菌性果斑病是由西瓜嗜酸菌(Acidovorax citrulli Schaad et al.)引起的一种毁灭性病害。本研究以西瓜嗜酸菌为指示菌,采集97个土样,采用土壤稀释平板法和对峙培养进行拮抗菌的分离和筛选,获得19株细菌可以抑制西瓜嗜酸菌生长。通... 甜瓜细菌性果斑病是由西瓜嗜酸菌(Acidovorax citrulli Schaad et al.)引起的一种毁灭性病害。本研究以西瓜嗜酸菌为指示菌,采集97个土样,采用土壤稀释平板法和对峙培养进行拮抗菌的分离和筛选,获得19株细菌可以抑制西瓜嗜酸菌生长。通过离体叶片、盆栽试验进行生测,BW-6菌株对甜瓜果斑病的生防效果最好,且比较稳定,防效达80.3%。在甜瓜叶面进行室外定殖试验表明,BW-6菌株可以在甜瓜叶面上大量定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菌数逐渐减少。根据菌株BW-6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rDNA序列分析综合考察,鉴定其为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 Coh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细菌性果斑病 生物防治 枯草芽胞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药剂对葡萄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5
7
作者 门光耀 任毓忠 +4 位作者 吉丽丽 张涛 刘培源 韩宏伟 李国英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77-682,共6页
【目的】葡萄白粉病(Uncinula necator)是造成新疆葡萄减产的重要病害之一,杀菌剂的应用是控制该病的主要方法,确定几种杀菌剂对葡萄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方法】通过室内药剂筛选、田间保护与治疗试验等方法,了解各供试杀菌剂之间对白... 【目的】葡萄白粉病(Uncinula necator)是造成新疆葡萄减产的重要病害之一,杀菌剂的应用是控制该病的主要方法,确定几种杀菌剂对葡萄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方法】通过室内药剂筛选、田间保护与治疗试验等方法,了解各供试杀菌剂之间对白粉病防治效果的异同,并采用Duncan新复极差法对不同处理的防效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从而选出防效较好的药剂。【结果】2.00 g/L石硫合剂结晶、0.50 g/L冠信WP0、.15 g/L三唑酮WP能明显抑制分生孢子的萌发,对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为96.57%、93.71%和85.71%。无论是田间预防还是治疗效果0.15 g/L三唑酮WP、2.00 g/L石硫合剂结晶和0.06 g/L敌力康WP均显著高于其它供试药剂;田间预防和治疗效果分别为88.85%和70.17%、87.88%和77.05%、82.86%和78.62%,0.50 g/L冠信WP和0.11 g/L好力克SC的防治效果也较好。【结论】在葡萄白粉病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可优先选用上述防效较好的药剂进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白粉病 杀菌剂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哈密瓜品种对细菌性果斑病抗病性及发展动态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胡俊 黄俊霞 +4 位作者 刘双平 杨利国 翟艳霞 李勇 路妍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7-110,共4页
为明确不同哈密瓜品种对果斑病的抗病能力,采用人工接种和田间自然发病2种方法测定了13个哈密瓜不同品种对细菌性果斑病的抗病性。结果表明,供试的13个哈密瓜品种对细菌性果斑病的抗病性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中超早丰F1为高抗品种,华夏密... 为明确不同哈密瓜品种对果斑病的抗病能力,采用人工接种和田间自然发病2种方法测定了13个哈密瓜不同品种对细菌性果斑病的抗病性。结果表明,供试的13个哈密瓜品种对细菌性果斑病的抗病性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中超早丰F1为高抗品种,华夏密宝、甘密宝、西域甘露IIF1、红脆宝、泰丰密和玉金香为中抗品种,骄密二号、早皇后、金龙花为中感品种,新密杂十一号、新密雅7号、金8_4为感病品种,没有对果斑病完全免疫的品种。通过田间发病情况系统调查分析得知,生产中感病品种发病早,病情发展速度快,病情指数高;抗病品种发病晚,病情发展缓慢,病情指数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密瓜 果斑病 抗病性 发展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草根际固氮菌的分离及其生长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郑红丽 庞保平 +1 位作者 樊明寿 刘双平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2-177,共6页
为了获得禾本科牧草羊草根际土壤固氮菌分布的基本情况及优势菌株,于羊草生长旺盛季节,在内蒙古锡林郭勒天然草地的羊草根际土壤、原土体以及羊草根内进行了固氮细菌的分离,并统计了数量分布。通过分离和筛选共获得14个固氮菌株,这些固... 为了获得禾本科牧草羊草根际土壤固氮菌分布的基本情况及优势菌株,于羊草生长旺盛季节,在内蒙古锡林郭勒天然草地的羊草根际土壤、原土体以及羊草根内进行了固氮细菌的分离,并统计了数量分布。通过分离和筛选共获得14个固氮菌株,这些固氮菌的分布表现为离根系越近,土壤中固氮菌的数量越多。从14个固氮菌株中筛选出4个固氮能力相对较强的菌株,对其进行了形态观察以及碳源、pH值、温度等生长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供试的碳源中,4个菌株能很好地利用蔗糖和葡萄糖,但不能利用纤维素;适宜生长的pH范围为7~8;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为25~35℃,其中分离自原土体土壤的2个菌株耐受温度变化的能力相对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氮细菌 分离 形态学特征 生长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日葵螟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总泽 刘双平 罗礼智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8-23,共6页
向日葵螟是向日葵上的重要害虫。近年来,欧洲向日葵螟在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大。本文综述了向日葵螟的两个种—欧洲向日葵螟和美洲向日葵螟的生物学研究进展。最后对向日葵螟的综合防治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向日葵螟 欧洲向日葵螟 生物学 生态学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日葵抗列当品种(系)筛选及其应用评价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宝玉 刘晨光 +6 位作者 王玉杰 赵中华 赵君 孙昌 米志恒 闫素珍 周洪友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74-179,共6页
为了全面评价不同向日葵品种(系)对列当的抗寄生性和其在生产中的应用价值,对‘TP3313’等50个食葵品种(系)、‘内蒙杂4号’等6个油葵品种(系)进行了田间自然寄生试验,结果表明:食葵‘TP3313’为对列当免疫的品种,且病虫害发生较轻,产... 为了全面评价不同向日葵品种(系)对列当的抗寄生性和其在生产中的应用价值,对‘TP3313’等50个食葵品种(系)、‘内蒙杂4号’等6个油葵品种(系)进行了田间自然寄生试验,结果表明:食葵‘TP3313’为对列当免疫的品种,且病虫害发生较轻,产量相对较高(261.11kg/667m^2),因而具有极高的推广应用价值;‘TP3314’为高抗列当品种,但是受向日葵菌核病危害较重,产量为219.64kg/667m^2;‘SH361-L’、‘SH338-M’等8个品种表现为中感,属耐列当品种(系),并且产量相对较高,在生产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列当 抗性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皮甜瓜细菌性果斑病标准化综合防控技术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宝玉 王玉杰 +5 位作者 赵廷昌 刘双平 郑直 王永俊 王真 胡俊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24-229,共6页
为有效防控厚皮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的发生,提出一套综合防控技术,通过田间开展各单项防控技术的重要性试验,建立标准化综合防控技术体系。结果表明:各单项技术可提高对细菌性果斑病的防效。与对照相比,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粉剂浸种可使... 为有效防控厚皮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的发生,提出一套综合防控技术,通过田间开展各单项防控技术的重要性试验,建立标准化综合防控技术体系。结果表明:各单项技术可提高对细菌性果斑病的防效。与对照相比,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粉剂浸种可使防效提高16%,病果率降低3%;标准化喷药能使防效提高17%以上,病果率降低3.1%;整枝打杈前后进行防控能使防效提高39%以上;厚皮甜瓜整个生育期不浇水,能够减少病果的数量;在此基础上组装而成的标准化综合防控技术体系防效达89.2%以上,病果率仅为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果斑病 标准化综合防控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耕作方式对河套灌区湿地春小麦田杂草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慧敏 苏元红 +2 位作者 李有良 郝水源 宝格日乐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14期127-131,共5页
田间杂草是农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为明确不同耕作及秸秆还田方式对春小麦田杂草群落结构及作物生产的影响,设置免耕秸秆还田(no-till with residue retention,简称NT)、旋耕秸秆还田(rotary... 田间杂草是农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为明确不同耕作及秸秆还田方式对春小麦田杂草群落结构及作物生产的影响,设置免耕秸秆还田(no-till with residue retention,简称NT)、旋耕秸秆还田(rotary tillage with residue incorporation,简称RT)、翻耕秸秆还田(plow tillage with residue incorporation,简称PT)、翻耕秸秆不还田(plow tillage with residue removed,简称PT0)4种耕作处理对春小麦田杂草种类、密度、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以及春小麦产量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河套灌区春小麦田杂草群落结构以野燕麦所占比例最大,平均占比达到80%;免耕处理各生育期杂草密度较翻耕处理显著提高54%~73%(P<0.05),而PT与PT0处理之间杂草密度差异不显著.NT和RT处理春小麦田2017年杂草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达0.453、0.342,较PT处理分别提高29.1%、19.3%,而春小麦生物产量较翻耕处理减少22.7%、10.3%.内蒙古河套灌区湿地免耕及秸秆还田技术具有促进春小麦田多年生杂草增生的特征,而翻耕具有降低一年生杂草密度的特征;杂草多样性与作物高产性相悖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套灌区 春小麦 耕作方式 杂草群落 生物多样性 环境友好型 农作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酸盐对黄瓜白粉病菌的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军义 王玉杰 +4 位作者 刘晨光 张静 董强 黄晔 刘宝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5期100-101,105,共3页
[目的]了解硅酸盐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方法]以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和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为对照药剂,研究硅酸钾和硅酸钠对黄瓜白粉病的病菌毒力及田间药效。[结果]硅酸钾和硅酸钠均对黄瓜白粉病菌生长有抑制作用,EC50分别为3... [目的]了解硅酸盐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方法]以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和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为对照药剂,研究硅酸钾和硅酸钠对黄瓜白粉病的病菌毒力及田间药效。[结果]硅酸钾和硅酸钠均对黄瓜白粉病菌生长有抑制作用,EC50分别为3.525、3.865 g/L;硅酸钾在稀释400、300倍,喷施1次条件下防治效果较低,分别为32.0%、53.8%,通过增加施用次数(2次)防治效果大幅上升,分别为83.2%、87.3%;硅酸钠在稀释400、300倍,喷施1次条件下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2.8%、71.6%,喷施2次后分别上升到78.2%、89.3%。田间试验过程中发现,喷施硅酸钠、硅酸钾200倍稀释液后黄瓜植株开始产生药害现象,而喷施300-400倍稀释液处理10 d内分别施药2次,对黄瓜植株生长安全。[结论]试验结果为生产中硅酸盐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白粉病菌 硅酸盐 毒力测定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条件下向日葵列当和弯管列当在三种不同寄主上寄生能力的比较
15
作者 柳慧卿 刘志达 +3 位作者 王娜 石胜华 张键 赵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8-82,94,共6页
以向日葵列当Orobanche cumana Wallr.和弯管列当O.cernua Loefl.为研究对象,利用已有的室内寄生体系来研究两种列当在向日葵、烟草、番茄3种寄主上的寄生能力。结果表明,向日葵列当在室内条件下不仅能够寄生在向日葵上,同时也可以在烟... 以向日葵列当Orobanche cumana Wallr.和弯管列当O.cernua Loefl.为研究对象,利用已有的室内寄生体系来研究两种列当在向日葵、烟草、番茄3种寄主上的寄生能力。结果表明,向日葵列当在室内条件下不仅能够寄生在向日葵上,同时也可以在烟草与番茄上寄生;但其寄生效率在上述不同的寄主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而在相同寄主的不同品系间没有差异。交互侵染的结果表明,在寄主番茄上,弯管列当平均每株寄生的瘤结数量为16.3个,向日葵列当只有2.5个;在寄主向日葵上,向日葵列当的平均寄生瘤结数量为25.2个,弯管列当为27.6个,预示着弯管列当在番茄上寄生效率均显著高于向日葵列当,而在寄主向日葵上,二者寄生效率差异不显著,均能高效寄生在向日葵根系上。上述研究结果将为向日葵列当和弯管列当发生严重地区作物轮作对象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列当 弯管列当 不同寄主 寄生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用向日葵“巴葵29”播种密度筛选试验
16
作者 柴玉鑫 李军 +5 位作者 温埃清 王利军 王刚 任志远 张俊峰 杜超 《宁夏农林科技》 2017年第6期15-16,共2页
油用向日葵杂交种"巴葵29"是由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院选育,含油率高、产量高。通过对"巴葵29"进行5个不同播种密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巴葵29"在当地最佳播种密度为6.00万~6.75万株/hm2时,向... 油用向日葵杂交种"巴葵29"是由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院选育,含油率高、产量高。通过对"巴葵29"进行5个不同播种密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巴葵29"在当地最佳播种密度为6.00万~6.75万株/hm2时,向日葵单盘数、结实率、百粒重等指标均表现最好,可以增加产量、节约种子,提高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用向日葵 播种密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杀菌剂对番茄病害的防效比较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国庆 门光耀 +3 位作者 王军义 刘宝玉 王玉杰 郑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5期10294-10294,10298,共2页
测定了10%苯醚甲环唑WG、50%异菌脲WP和70%代森锰锌WP 3种杀菌剂对番茄病害(早疫病、叶霉病和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种杀菌剂对番茄早疫病和叶霉病的防治效果表现为苯醚甲环唑>异菌脲>代森锰锌,对番茄灰霉病防治效果表现... 测定了10%苯醚甲环唑WG、50%异菌脲WP和70%代森锰锌WP 3种杀菌剂对番茄病害(早疫病、叶霉病和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种杀菌剂对番茄早疫病和叶霉病的防治效果表现为苯醚甲环唑>异菌脲>代森锰锌,对番茄灰霉病防治效果表现为异菌脲>苯醚甲环唑>代森锰锌。代森锰锌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效低,为24.3%,对番茄叶霉病和早疫病的防效较高,分别为79.5%和7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病害 杀菌剂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晚疫病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5
18
作者 木仁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2期101-101,共1页
阐述了番茄晚疫病发生、发展、症状表现;并针对番茄晚疫病的为害特点,提出防治方法。
关键词 番茄晚疫病 发生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