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东七一山花岗质杂岩的形成演化及对成矿的贡献:年代学及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善明 胡雅璐 +4 位作者 王根厚 胡二红 胡华斌 周彦波 何泽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91-1816,共26页
内蒙古东七一山钨多金属矿位于北山造山带东段,是一个以钨为主,共伴生锡、钼、铷、铍、铌、钽、铁和萤石的综合型矿床。本次工作对含矿花岗质杂岩开展了岩石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及辉钼矿Re-Os年代学研究。富W-Sn-Mo花岗岩岩性为细粒... 内蒙古东七一山钨多金属矿位于北山造山带东段,是一个以钨为主,共伴生锡、钼、铷、铍、铌、钽、铁和萤石的综合型矿床。本次工作对含矿花岗质杂岩开展了岩石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及辉钼矿Re-Os年代学研究。富W-Sn-Mo花岗岩岩性为细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中细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花岗斑岩,结晶年龄分别为220.6±1.6Ma、220.4±1.3Ma和220.0±1.1Ma。富Rb-Be-Nb-Ta花岗岩岩性为中粗粒钠长石化似斑状二长花岗岩,结晶年龄为219.9±1.9Ma。辉钼矿Re-Os定年获得加权平均年龄为211±1Ma(MSWD=0.83),说明成岩成矿发生在晚三叠世。含矿花岗质杂岩均具有高硅、富碱、贫铁镁钙特征,为高钾钙碱性花岗岩。其中,富W-Sn-Mo花岗岩为准铝质-过铝质花岗岩;而富Rb-Be-Nb-Ta花岗岩为强过铝质花岗岩。杂岩体轻重稀土具一定分馏,呈现显著的负Eu异常,均富集Rb、K、U、Ta,强烈亏损Ba、Nb、Sr、P、Ti、Zr、Hf。与富W-Sn-Mo花岗岩相比,富Rb-Be-Nb-Ta花岗岩具更低的稀土总量,更显著的Eu负异常,并显示微弱的稀土四分组效应,更高的Li、Ta含量,更低的P、Ti、Zr、Hf、W、Mo、Bi含量。时空关系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杂岩体为同一次岩浆活动不同演化阶段的产物,均经历了较高程度的结晶分异和较强的熔体-流体相互作用。相比而言,富Rb-Be-Nb-Ta花岗岩比富W-Sn-Mo花岗岩结晶分异程度更高,熔体-流体作用更强,花岗质岩浆的高程度分离结晶和熔体-流体相互作用是形成该杂岩体并促使成矿的重要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定年 地球化学 辉钼矿RE-OS定年 W-Sn-Mo Rb-Be-Nb-Ta 东七一山 北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煤断裂特征半圆弯曲试验研究——以内蒙古胜利煤田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陈立超 王生维 张典坤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3-71,共9页
褐煤不同方位上断裂力学性质各向异性对储层体积压裂裂缝缝网形成具有重要控制,为探究层面方位对内蒙古胜利煤田褐煤断裂行为特征的影响,利用三点弯曲加载试验对层面角θ分别为90°、60°、45°、30°及divider(切分)5... 褐煤不同方位上断裂力学性质各向异性对储层体积压裂裂缝缝网形成具有重要控制,为探究层面方位对内蒙古胜利煤田褐煤断裂行为特征的影响,利用三点弯曲加载试验对层面角θ分别为90°、60°、45°、30°及divider(切分)5种内蒙古胜利煤田6煤组褐煤半圆弯曲试样静态断裂行为开展研究,结果表明:①层面角θ为90°、60°、45°、30°及divider(切分)情况下,胜利煤田6煤组褐煤Ⅰ型断裂韧度K_(IC)分别为0.045、0.058、0.073、0.084及0.096 MPa·m0.5,整体上切口切分层面型试样断裂韧度高于切口平行层面型试样,且对于切口平行层面型试样而言,随着层面角的减小断裂韧度有递增的趋势,研究区褐煤断裂力学性质具有强烈的各向异性特征;②加载位移−载荷关系显示,层面角θ分别为90°、60°、45°、30°及divider(切分)5种褐煤半圆弯曲试样三点弯加载下其断裂过程均经历孔裂隙缺陷压实阶段、线弹性压缩形变储能阶段、临界断裂破坏阶段以及断后的载荷卸载四大阶段,且全部试样断裂后期载荷迅速卸载表明煤岩断裂形式均为脆性断裂,煤岩具有较高的断裂速率,储层适于开展大规模体积压裂;③层面角θ分别为90°、60°、45°、30°及divider(切分)5种褐煤半圆弯曲试样三点弯加载过程断裂能Γ分别为64.38、80.49、112.50、146.66、及355 J/m^(2),divider(切分)褐煤试样断裂能远大于切口平行层面型褐煤试样,同等条件下沿切分褐煤层面方向造缝耗能高,压裂裂缝延展规模受限;④试验还发现,三点弯加载下研究区褐煤半圆弯曲试样断裂模式主要有拉张断裂和剪切断裂两种形式,褐煤试样的断裂路径受控于外载方向和煤岩层面方位间的空间关系,当层面角θ在45°~60°时试样断裂裂缝的曲折程度最高,在煤层气储层压裂中最易形成裂缝缝网;⑤基于褐煤断裂力学各向异性,认为内蒙古胜利褐煤储层采取水平井+分段压裂能够极大提升压裂裂缝的复杂程度,而且综合颗粒惯性考虑,井眼方向平行最大水平主应力的水平井压裂携砂顺畅、能够避免裂缝内砂堵,裂缝充填效果更好。上述认识有望对研究区下一步储层体积压裂改造与压裂缝网营造提供一定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层面方位 断裂力学 各向异性 压裂裂缝曲折度 内蒙古胜利煤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赵井沟新元古代花岗岩成因:年代学、地球化学及Sr-Nd-Pb-Hf同位素约束 被引量:6
3
作者 密文天 辛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05-518,共14页
为研究内蒙古中部新元古代的地质作用过程与岩浆演化,在详细的野外调查和岩相学观察的基础上,对华北板块北缘大青山赵井沟地区发现的新元古代花岗岩开展了全岩主微量元素、锆石年代学及Sr-Nd-Pb-Hf同位素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该区域新元... 为研究内蒙古中部新元古代的地质作用过程与岩浆演化,在详细的野外调查和岩相学观察的基础上,对华北板块北缘大青山赵井沟地区发现的新元古代花岗岩开展了全岩主微量元素、锆石年代学及Sr-Nd-Pb-Hf同位素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该区域新元古代花岗岩具有高硅(72.54%~75.67%)、富碱(8.70%~10.15%),贫Ca及低Fe、Mg的特点,Ga/Al(2.90~3.44)较高,具有明显的负Eu异常,其稀土配分曲线呈“海鸥型”展布,Rb、Th、U、Ta等元素较为富集,Ba、Sr、P和Ti等元素强烈亏损,显示出造山后A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具有震荡环带结构的岩浆成因锆石的LA-ICP-MS谐和年龄为(765±5.0)Ma,表明该花岗岩为新元古代岩浆结晶演化的产物;样品εNd(t)变化于-7.3^-2.7,εHf(t)为-15.9^-6.3,与负的εHf(t)对应的TDM2(地壳二阶段模式年龄)介于2045~2662 Ma,暗示该花岗岩的初始物质源于较为古老的地壳物质,但存在幔源混入,这可能是伸展构造背景下地幔岩浆上涌所致。综合区域研究成果及地球化学特征,内蒙古赵井沟新元古代A型花岗岩的形成主要与华北板块北缘古元古代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有关,是对Rodinia超大陆裂解的岩浆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A型花岗岩 新元古代 地球化学 Sr-Nd-Pb-Hf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自治区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十年回顾与思考 被引量:1
4
作者 许燕 刘颖璠 +1 位作者 孙少槐 刘宴文 《中国矿业》 2021年第3期25-30,共6页
2020年是《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2011—2020年)》的收官之年。十年来,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实施使得内蒙古自治区实现了找矿重大突破,新发现百余个大中型矿产地,部分矿产新增资源储量增长近10倍,形成一批能源资源基地,为自治区经济高质... 2020年是《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2011—2020年)》的收官之年。十年来,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实施使得内蒙古自治区实现了找矿重大突破,新发现百余个大中型矿产地,部分矿产新增资源储量增长近10倍,形成一批能源资源基地,为自治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其中的经验是:统筹联动,政策支持是基础;加强指导,整装勘查、集中勘查做抓手;积极推动综合勘查、综合评价,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新思想,积极调整勘查结构布局;支撑国家能源资源安全,突出清洁能源勘查。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地质找矿新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地勘投入逐年下降,整装勘查成效不佳;地质科技创新不足,专业人才结构不合理;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对地质勘查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在此过程中,内蒙古自治区不断创新机制,形成了地质勘查多元化投资格局。“十四五”期间,内蒙古自治区将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需求为驱动、以问题为导向,努力实现新一轮地质找矿重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自治区 找矿突破 矿产资源 地质勘查 地质找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额济纳旗辉森乌拉西金矿成矿特征及成矿模式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辛杰 密文天 +2 位作者 关瑜晴 席忠 张雪松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8年第6期718-728,共11页
辉森乌拉西金矿位于阿拉善地块北缘,是一处具有大型规模远景的金矿床,探讨该金矿床的成矿特征和成矿模式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和区域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结合微量元素分析及流体包裹体研究,对矿床成因和成矿模式进行... 辉森乌拉西金矿位于阿拉善地块北缘,是一处具有大型规模远景的金矿床,探讨该金矿床的成矿特征和成矿模式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和区域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结合微量元素分析及流体包裹体研究,对矿床成因和成矿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微量元素分析显示研究区为一高背景的金地球化学块体,二叠系哈尔苏海组为矿源层。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金矿形成于中温(240~260℃)环境,成矿流体为低盐度、低密度流体。区内褶曲、揉皱、片理化带和构造蚀变带为金矿床的导矿及容矿构造。金矿成因类型为受中温岩浆热液影响的蚀变岩型金矿床,成矿模式为古蒙古洋壳向阿拉善地块俯冲时引发Au元素活化富集并形成矿源层,晚二叠世岩浆侵入时金活化、迁移最终富集成矿,后期受构造变形和风化剥蚀作用影响发生次生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流体包裹体 二叠纪 金矿 成矿特征 成矿模式 辉森乌拉西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改性磷酸镁水泥性能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朱金才 李超众 +1 位作者 闫长旺 孟晓凯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2-268,共7页
以粉煤灰、MgO和KH_(2)PO_(4)为原料制备磷酸镁水泥(MPC)。测定MPC在不同粉煤灰掺量下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凝结时间、孔隙率,并分析其微观结构。研究结果表明:MPC抗压强度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掺量为20%时强度最大为34 M... 以粉煤灰、MgO和KH_(2)PO_(4)为原料制备磷酸镁水泥(MPC)。测定MPC在不同粉煤灰掺量下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凝结时间、孔隙率,并分析其微观结构。研究结果表明:MPC抗压强度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掺量为20%时强度最大为34 MPa,抗折强度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降低,韧性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降低;粉煤灰改善了MPC孔结构,粉煤灰掺量为40%时MPC孔隙率降低了67.2%;粉煤灰延长了MPC凝结时间,粉煤灰掺量为40%时MPC凝结时间延长至13.7 min;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水化产物MgKPO_(4)·6H_(2)O(MKP)生成量先增多后减少,粉煤灰掺量20%时MKP生成量最大。粉煤灰对MPC强度的影响主要取决于MKP生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镁水泥 粉煤灰 抗压强度 微观结构 MKP生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增强超高强混凝土拉压比试验研究 被引量:28
7
作者 闫长旺 贾金青 张菊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3-238,共6页
在超高强混凝土(C100级)中掺入螺纹型钢纤维,通过立方体抗压强度与劈裂抗拉强度试验,研究钢纤维对超高强混凝土增强增韧效果和拉压比性能的影响.立方体试件尺寸为100mm×100mm×100mm,钢纤维掺量为0、0.50%、0.75%、1.00%、1.5... 在超高强混凝土(C100级)中掺入螺纹型钢纤维,通过立方体抗压强度与劈裂抗拉强度试验,研究钢纤维对超高强混凝土增强增韧效果和拉压比性能的影响.立方体试件尺寸为100mm×100mm×100mm,钢纤维掺量为0、0.50%、0.75%、1.00%、1.50%.试验结果表明,掺入钢纤维后,超高强混凝土立方体试件裂缝开展路径较多,裂而不散,坏而不碎,抗压韧性显著增强;抗压强度提高10.6%~15.5%,劈裂抗拉强度提高38.2%~91.9%;掺入钢纤维的超高强混凝土拉压比为0.060 5~0.084 6,拉压比提高24.08%~73.46%.提出了钢纤维超高强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与劈裂抗拉强度预测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值误差分别在±1.79%、±17.84%范围内.掺入钢纤维可使超高强混凝土脆性大、韧性小的缺点得到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 超高强混凝土 拉压比 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A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与钢筋粘结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曙光 邓轶涵 +2 位作者 张菊 王玉清 成芳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10-1116,共7页
PVA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与钢筋之间的粘结性能,是二者安全、稳定、耐久工作的前提和保证。通过中心拉拔实验,探讨了PVA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和钢筋粘结滑移研究中影响因素及本构关系问题,测试得到了粘结滑移曲线,通过对加载到破坏全过程的... PVA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与钢筋之间的粘结性能,是二者安全、稳定、耐久工作的前提和保证。通过中心拉拔实验,探讨了PVA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和钢筋粘结滑移研究中影响因素及本构关系问题,测试得到了粘结滑移曲线,通过对加载到破坏全过程的受力分析及基材中纤维的特性分析,在已有模型的基础上,根据振动阻尼的理论提出一种新的粘结-滑移本构关系模型。并与实验结果和已有模型比较。新构建的粘结-滑移本构关系能较好地反映PVA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和钢筋的受力全过程,与实验结果比较吻合。可为PVA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与钢筋性能的非线性有限元法分析提供参考和依据;为有关规程的修订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A纤维 水泥基复合材料 钢筋 粘结性能 本构关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纤维对盐冻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刘曙光 尹立强 +2 位作者 闫长旺 张菊 闫敏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92-97,共6页
通过聚乙烯醇纤维增强混凝土(PVA-FRC)试件和素混凝土试件28d弯曲抗折试验和300次盐冻后弯曲抗折试验,考察盐冻对混凝土试件弯曲抗折强度的损伤和纤维对盐冻前后混凝土试件弯曲抗折强度的增强作用。设置了3种纤维体积掺量的PVA-FRC试件... 通过聚乙烯醇纤维增强混凝土(PVA-FRC)试件和素混凝土试件28d弯曲抗折试验和300次盐冻后弯曲抗折试验,考察盐冻对混凝土试件弯曲抗折强度的损伤和纤维对盐冻前后混凝土试件弯曲抗折强度的增强作用。设置了3种纤维体积掺量的PVA-FRC试件,并在纤维体积掺量为1.5%的基础上,分别以10%硅灰和20%粉煤灰替代等量水泥试图提高PVA-FRC试件盐冻前后抗折强度。结果表明,PVA-FRC试件盐冻前后抗折强度均大于素混凝土试件盐冻前后抗折强度,纤维体积掺量为1.5%的PVA-FRC试件盐冻前后增益比最大;PVA-FRC试件盐冻后抗折强度损伤量远小于素混凝土试件抗折强度损伤量,纤维体积掺量为1.5%的PVA-FRC试件损伤量最低;硅灰和粉煤灰的掺加没有提高PVA-FRC试件盐冻前后的抗折强度,也没能降低PVA-FRC试件盐冻后抗折强度损伤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A纤维增强混凝土 盐冻 弯曲抗折强度 硅灰 粉煤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A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氯离子浓度分布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闫长旺 张华 +2 位作者 刘曙光 张菊 尚君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8-41,共4页
氯离子侵蚀是导致结构耐久性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氯离子浓度沿水泥基材料深度的变化规律对正确评估材料的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在试验研究基础上,应用灰色模型对氯离子浓度沿PVA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深度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氯离子侵蚀是导致结构耐久性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氯离子浓度沿水泥基材料深度的变化规律对正确评估材料的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在试验研究基础上,应用灰色模型对氯离子浓度沿PVA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深度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氯离子浓度随侵入深度的增加呈减小的趋势;PVA掺量为0.5%的水泥基复合材料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最好;模拟值与试验值之间的平均误差小于3.5%,具有较高的精度。GM(1,1)模型可以用于模拟和预测PVA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中氯离子浓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A纤维 氯离子 GM(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A纤维混凝土抗盐侵蚀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闫长旺 曹云飞 +2 位作者 刘曙光 王萧萧 庞鹏飞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6-60,共5页
为了研究PVA纤维对混凝土抗盐侵蚀性能的影响,以纤维长度和纤维体积掺量为参数,通过对不同龄期下纤维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抗氯盐侵蚀试验以及抗硫酸盐侵蚀试验研究分析,发现纤维混凝土较普通混凝土有显著的抗盐侵蚀性能。结果表明:掺入... 为了研究PVA纤维对混凝土抗盐侵蚀性能的影响,以纤维长度和纤维体积掺量为参数,通过对不同龄期下纤维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抗氯盐侵蚀试验以及抗硫酸盐侵蚀试验研究分析,发现纤维混凝土较普通混凝土有显著的抗盐侵蚀性能。结果表明:掺入长度为12 mm的PVA纤维对混凝土的抗盐侵蚀性能有更好的改善效果;并且当纤维体积掺量为1.2 kg/m^3时,抗氯盐侵蚀性能的最大改善率可达55%以上,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最大改善率可达20%以上;最终得出,在混凝土中掺入12 mm PVA纤维,并且当纤维体积掺量为1.2 kg/m^3时,纤维混凝土的抗盐侵蚀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混凝土 纤维长度 纤维体积掺量 抗氯盐侵蚀 抗硫酸盐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氯盐渍土介质中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性 被引量:5
12
作者 闫长旺 李杰 +1 位作者 张菊 刘曙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60-2066,共7页
为研究西部氯盐渍土介质中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性,采用实验分析、微观扫描、理论预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与分布规律、氯离子对流区深度与峰值含量、表层氯离子含量时变规律以及试件表层微观形貌,预测既定混凝土保护层... 为研究西部氯盐渍土介质中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性,采用实验分析、微观扫描、理论预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与分布规律、氯离子对流区深度与峰值含量、表层氯离子含量时变规律以及试件表层微观形貌,预测既定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处达到钢筋锈蚀临界氯离子浓度所需时间。研究结果表明,沿扩散深度混凝土中自由氯离子含量与总氯离子含量均呈现出先增长后降低的趋势,二者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存在明显的氯离子含量峰值,随浸泡时间的变化较小;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对流区深度逐渐加大,表层氯离子含量逐渐增加,混凝土中Friedel’s和Cl元素逐渐增多。理论分析结果显示,氯离子扩散系数随着扩散深度增加而增大,随浸泡时间增加而减小,使用寿命预测结果与工程实际混凝土结构腐蚀情况吻合较好,预测模型可用于西部氯盐渍土介质中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预测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混凝土 自由氯离子 微观扫描 扩散系数 使用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拉压比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曙光 郑德路 +3 位作者 闫长旺 张菊 张华 王志伟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34-138,共5页
立方体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是研究聚乙烯醇纤维对水泥基复合材料拉压比性能影响的最直接的方法。立方体试件的尺寸为100mm×100mm×100mm,PVA纤维掺量分别为0、0.5%、1.0%、1.5%、2.0%,粉煤灰掺量为30%、50%。试验结果... 立方体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是研究聚乙烯醇纤维对水泥基复合材料拉压比性能影响的最直接的方法。立方体试件的尺寸为100mm×100mm×100mm,PVA纤维掺量分别为0、0.5%、1.0%、1.5%、2.0%,粉煤灰掺量为30%、50%。试验结果表明,掺入PVA纤维对立方体抗压强度影响不显著,而劈裂抗拉强度则提高了42.64%~135.12%,拉压比提高36.82%~134.27%;30%粉煤灰掺量的水泥基复合材料比50%粉煤灰掺量的水泥基复合材料抗压强度高20%以上,但对劈裂抗拉强度影响不明显。PVA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立方体抗压试块裂缝开展路径较多,不易破碎,抗压韧性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压比 聚乙烯醇 抗压强度 劈裂抗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钙粉煤灰PVA-ECC拉伸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曙光 张栋翔 +1 位作者 闫长旺 邓轶涵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2-60,共9页
目前配制PVA-ECC(Polyvinyl Alcohol-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采用的粉煤灰主要是低钙粉煤灰,为进一步提高高钙粉煤灰的利用效率,采用当地I级高钙粉煤灰配制出拉伸应变稳定达到3%的PVA-ECC,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更多的材料选... 目前配制PVA-ECC(Polyvinyl Alcohol-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采用的粉煤灰主要是低钙粉煤灰,为进一步提高高钙粉煤灰的利用效率,采用当地I级高钙粉煤灰配制出拉伸应变稳定达到3%的PVA-ECC,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更多的材料选择。从配合比设计开始,研究了粉煤灰掺量、水胶比以及试件形式对PVA-ECC直接拉伸性能以及裂缝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新拌PVA-ECC的流动性增大,立方体试块的抗压强度越小,拉伸开裂强度、极限抗拉强度降低,拉伸应变增大,试件断裂面不平,纤维拔出长度增长;随着水胶比的增大,拉伸开裂强度、极限抗拉强度降低,裂缝模式由横向等宽度变为轴线处细密边缘处较宽;哑铃型试件标距范围内的最大等应力区更有利于应变硬化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A-ECC 直接拉伸 高钙粉煤灰 裂缝模式 应变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神经网络预测氯盐渍土环境中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 被引量:4
15
作者 荆磊 闫长旺 +2 位作者 刘曙光 张菊 段连钧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10,15,共4页
为预测氯盐渍土环境中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根据长期浸泡试验结果,建立基于Fick扩散定律的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模型。当假定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30 mm,Fick模型的预测结果大约为50年,再结合Fick模型中参数统计特征,生成供BP神经网络应用... 为预测氯盐渍土环境中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根据长期浸泡试验结果,建立基于Fick扩散定律的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模型。当假定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30 mm,Fick模型的预测结果大约为50年,再结合Fick模型中参数统计特征,生成供BP神经网络应用的训练样本和预测样本。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模型,BP模型的预测结果也在50年左右,若以Fick模型的预测结果为标准,BP模型的平均误差率仅为3.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混凝土 氯盐渍土 Fick扩散定律 BP神经网络 使用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A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单轴受压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姜海军 刘曙光 +1 位作者 闫长旺 张菊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1-83,111,共4页
聚乙烯醇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Polyvinylalcoholfiber reinforc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简称PVA-FRCCs)是一种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采用棱柱体试件(150 mm×150 mm×550 mm)研究其单轴受压力学性能。单轴受压... 聚乙烯醇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Polyvinylalcoholfiber reinforc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简称PVA-FRCCs)是一种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采用棱柱体试件(150 mm×150 mm×550 mm)研究其单轴受压力学性能。单轴受压试验直接获得了棱柱体试件的应力-应变全曲线,从而获得峰值应力、峰值应变、弹性模量,并系统分析了纤维体积掺量对上述参数的影响。通过对试验数据和已存模型比较获得一个能够描述其应力-应变曲线的非线性本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纤维 水泥基复合材料 单轴受压 应力-应变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力墙结构中钢筋混凝土楼板膜效应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刚 王清湘 +1 位作者 李中军 闫长旺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6-73,共8页
以剪力墙结构中的连续楼板为研究对象,设计了12个剪力墙约束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试件,试验研究了侧向约束条件下楼板的承载力.试验结果表明,受压力膜效应影响,当侧向约束刚度与试件自身刚度之比为0.022∶1时,试件的极限承载力较上限方法计... 以剪力墙结构中的连续楼板为研究对象,设计了12个剪力墙约束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试件,试验研究了侧向约束条件下楼板的承载力.试验结果表明,受压力膜效应影响,当侧向约束刚度与试件自身刚度之比为0.022∶1时,试件的极限承载力较上限方法计算的结果平均提高了38.3%.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对比研究了支座与中间板带的刚度比、支座轴压力、跨高比、配筋率以及侧向约束力等参数对试件受力性能的影响,得到了压力膜效应和拉力膜效应临界点与跨中挠度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力墙结构 压力膜效应 钢筋混凝土板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软化拉-压杆模型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框架节点抗剪承载力计算 被引量:2
18
作者 闫长旺 吕海锋 +2 位作者 贾金青 张菊 刘曙光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4-59,共6页
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框架节点是一种新型组合结构.为计算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剪承载力,基于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软化拉-压杆模型,以钢骨和超高强混凝土为压杆,以钢骨、纵筋、箍筋为拉杆,建立了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框架节点软化拉-压... 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框架节点是一种新型组合结构.为计算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剪承载力,基于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软化拉-压杆模型,以钢骨和超高强混凝土为压杆,以钢骨、纵筋、箍筋为拉杆,建立了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框架节点软化拉-压杆模型,进行了框架节点抗剪承载力计算,并与试验值进行了比较,分析了轴压比和配箍率对计算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抗剪承载力试验值与计算值的比在1.2左右,吻合较好,且计算值偏于安全;随着轴压比的增大,计算值增大;随着配箍率的增大,计算值亦增大.所提出的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框架节点软化拉-压杆模型很好地反映出轴压比和配箍率对抗剪承载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骨超高强混凝土 框架节点 软化拉-压杆模型 抗剪承载力 轴压比 体积配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型风机功率波动的影响因素及量化指标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璇 贾彦 +3 位作者 任哲 赵文武 李飞 尚进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0-43,47,共5页
风电系统输出功率波动导致电能品质下降,并影响系统设备的使用寿命。风电输出功率的波动主要来源于非恒定转矩的变化,为研究中小型风机转矩波动的影响因素,文章从风速特性和机组自身结构特性两方面入手,在时域范围内,研究风速的变化对... 风电系统输出功率波动导致电能品质下降,并影响系统设备的使用寿命。风电输出功率的波动主要来源于非恒定转矩的变化,为研究中小型风机转矩波动的影响因素,文章从风速特性和机组自身结构特性两方面入手,在时域范围内,研究风速的变化对功率波动幅值的影响,根据实测数据计算得出湍流强度与功率幅值波动随时间尺度的增大而增大;在频域范围内,利用Matlab仿真,得出风剪切和塔影对风速变化均有周期性影响,引起的波动频率为风轮转速频率的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波动 湍流强度 风剪切 塔影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OES分析低钙粉煤灰在NaOH溶液中离子浸出规律 被引量:8
20
作者 尹博 康天合 +1 位作者 康健婷 陈月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943-2950,共8页
低钙粉煤灰潜在的火山灰活性释放缓慢限制了其大规模利用,通过碱激发提高粉煤灰中Si^(4+),Al^(3+)和Ca^(2+)等离子浸出率对于加快低钙粉煤灰活性释放具有积极作用。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扫描... 低钙粉煤灰潜在的火山灰活性释放缓慢限制了其大规模利用,通过碱激发提高粉煤灰中Si^(4+),Al^(3+)和Ca^(2+)等离子浸出率对于加快低钙粉煤灰活性释放具有积极作用。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测试和分析了5种浓度NaOH溶液对低钙粉煤灰激发过程中Si^(4+),Al^(3+)和Ca^(2+)的浸出规律、化学基团变化、水化产物生成及微观形貌演化。结果表明:碱激发作用显著提高了低钙粉煤灰中Si^(4+),Al^(3+)和Ca^(2+)浸出率,三种离子浸出率大小为:Si^(4+)>Al^(3+)>Ca^(2+),其中Si^(4+)和Al^(3+)浸出率随NaOH浓度增加而增加,随浸出时间延长呈对数规律升高;Ca^(2+)由于在NaOH溶液中生成Ca(OH)_2沉淀,其浸出率大小表现为在水中高,在NaOH溶液中低。红外光谱清晰地表征出低钙粉煤灰受碱激发作用后化学基团在指纹区(波数1 300cm^(-1)以下)的变化,且随碱激发时间的延长和碱浓度的增加变化愈加明显。水化产物和微观形貌的结果显示出粉煤灰颗粒表面受到碱侵蚀发生解聚,在OH^-催化下,硅铝单体分子重新排列形成硅酸盐和铝酸盐低聚络合物,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形成铝硅酸盐的低聚态溶胶,并进一步与碱金属阳离子通过配位键或静电键的作用缩聚形成水化凝胶类产物。采用ICP-OES测试粉煤灰中离子浸出率可作为评价粉煤灰火山灰活性的一种快速和准确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P-OES 低钙粉煤灰 氢氧化钠溶液 离子浸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