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层超材料板的带隙特征与隔声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兵飞 郝杨杰 +3 位作者 赵寰宇 肖伟民 盖晓玲 骆岩红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0-277,共8页
通过设计槽形双环共振单元,构造正方点阵、三角点阵双层超材料板,采用有限元法计算他们的弯曲波低频带隙,而局域共振产生负的动态质量密度的频率段与带隙很好地吻合。对于相同晶格常数和材料组分条件下,在弯曲波带隙频率范围分析正方点... 通过设计槽形双环共振单元,构造正方点阵、三角点阵双层超材料板,采用有限元法计算他们的弯曲波低频带隙,而局域共振产生负的动态质量密度的频率段与带隙很好地吻合。对于相同晶格常数和材料组分条件下,在弯曲波带隙频率范围分析正方点阵、三角点阵双层超材料板的双环旋转角β、声波入射角θ对隔声量STL的影响。与常见同质量均质双层板比较,这种新型双层超材料板具有频率低、结构简单、体积小等优点,在减振降噪工程领域有着广阔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双层超材料板 弯曲波 低频带隙 点阵类型 隔声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纳米准晶层合梁的非局部振动、屈曲与弯曲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原庆丹 郭俊宏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8-219,共12页
基于非局部理论,建立了一维纳米准晶层合简支深梁模型,研究了其自由振动、屈曲行为及其弯曲变形问题.采用伪Stroh型公式,导出了纳米梁的控制方程,并通过传递矩阵法获得简支边界条件下纳米准晶层合梁固有频率、临界屈曲载荷及弯曲变形广... 基于非局部理论,建立了一维纳米准晶层合简支深梁模型,研究了其自由振动、屈曲行为及其弯曲变形问题.采用伪Stroh型公式,导出了纳米梁的控制方程,并通过传递矩阵法获得简支边界条件下纳米准晶层合梁固有频率、临界屈曲载荷及弯曲变形广义位移和广义应力的精确解.通过数值算例,分析了高跨比、层厚比、叠层顺序及非局部效应对一维纳米准晶层合简支梁固有频率、临界屈曲载荷和弯曲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固有频率和临界屈曲载荷随着非局部参数增大而减小;外层准晶弹性常数更高时,固有频率和临界屈曲载荷更大;叠层顺序对纳米准晶梁的力学行为有较大影响.所得的精确解可为纳米尺度下梁结构的各种数值方法和实验结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准晶 简支梁 自由振动 屈曲 弯曲 非局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梯度压电界面层在球形压头作用下的接触问题
3
作者 臧炜煜 刘铁军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75-1185,共11页
材料参数的不连续变化是导致界面处裂纹萌生和分层现象的重要原因。将材料参数连续变化的功能梯度压电材料用作界面层是抑制界面处裂纹萌生和分层的重要方法。主要研究了压电涂层-功能梯度压电界面层-压电基底结构在刚性绝缘球形压头作... 材料参数的不连续变化是导致界面处裂纹萌生和分层现象的重要原因。将材料参数连续变化的功能梯度压电材料用作界面层是抑制界面处裂纹萌生和分层的重要方法。主要研究了压电涂层-功能梯度压电界面层-压电基底结构在刚性绝缘球形压头作用下的轴对称无摩擦接触问题。首先,假设涂层和基底为均匀压电材料,建立材料参数沿厚度方向按照指数函数形式变化的功能梯度压电界面层的接触力学分析模型;其次,利用Hankel积分变换方法,将刚性球形压头作用下压电涂层-功能梯度压电界面层-压电基底结构的轴对称无摩擦接触问题转化为奇异积分方程并求解;最后,得到材料非均匀参数对涂层、梯度压电界面层、基底结构内部及界面处的力电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功能梯度压电材料作为界面层连接压电涂层和基底时,可以消除界面处的材料参数不连续导致的界面应力不连续;梯度压电材料参数的变化对界面层的应力与电位移分量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 奇异积分方程 功能梯度压电材料 界面层 力电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超材料板的弯曲波超低频带隙特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肖伟民 李禹昕 +5 位作者 户文成 李贤徽 聂京凯 石磊 张潇 赵寰宇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46-2152,共7页
针对局域共振型双层超材料板,利用有限元法研究了几何参数与材料组分参数对弯曲波带隙的影响。通过优化计算得到较合理的参数,进而设计了附加钢质量块的ABSPMMA材料双层板,结果表明其在亚波长尺寸可以打开超低频54-65 Hz弯曲波带隙。将... 针对局域共振型双层超材料板,利用有限元法研究了几何参数与材料组分参数对弯曲波带隙的影响。通过优化计算得到较合理的参数,进而设计了附加钢质量块的ABSPMMA材料双层板,结果表明其在亚波长尺寸可以打开超低频54-65 Hz弯曲波带隙。将该超材料板建立等效弹簧质量系统,求解等效动态质量的负密度频率段与弯曲波带隙宽度很好地一致,并进一步阐述带隙产生机理。考虑板的隔声性能,分析了不同声波入射角对传声损失的影响,在带隙频率范围内的57 Hz点传声损失(STL)幅值均能取得最大值,这表明超低频带隙能够起到良好减振降噪效果,由此显示这种新型双层超材料板在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超材料板 局域共振 超低频带隙 隔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