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0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内蒙古河段凌汛期爆炸破冰的基本方法 被引量:12
1
作者 佟铮 马万珍 王宁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8-9,共2页
介绍了在内蒙古河段凌汛期采用的人工爆炸破冰、82mm迫击炮发射普通炮弹破冰和利用飞机投放重磅炸弹破冰等主要破冰方法,指出了各种方法存在的缺点,提出了利用82mm迫击炮发射远程高能破冰弹破冰的爆炸破冰新设想。利用该技术采用分段成... 介绍了在内蒙古河段凌汛期采用的人工爆炸破冰、82mm迫击炮发射普通炮弹破冰和利用飞机投放重磅炸弹破冰等主要破冰方法,指出了各种方法存在的缺点,提出了利用82mm迫击炮发射远程高能破冰弹破冰的爆炸破冰新设想。利用该技术采用分段成组布弹爆炸破冰,可有效地使后爆的冰凌顺流而下,从而迅速降低上游水位;同时,该技术可有效提高爆炸能量利用率,提高破冰排凌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内蒙古河段 凌汛期 爆炸破冰 破冰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氧盐基稀土发光材料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荣星 高元明 +5 位作者 郑飞 马文 冯雪英 白玉 刘炯 佐同林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0-36,共7页
含氧盐基稀土发光材料因稀土元素独特的电子结构和物理化学特性,在发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近年来,该领域研究取得显著进展,主要集中在材料制备、发光机理及性能优化等方面。通过改进合成方法,如高温固相法、沉淀法等,实现了材料的可... 含氧盐基稀土发光材料因稀土元素独特的电子结构和物理化学特性,在发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近年来,该领域研究取得显著进展,主要集中在材料制备、发光机理及性能优化等方面。通过改进合成方法,如高温固相法、沉淀法等,实现了材料的可控合成。同时,纳米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了材料的发光效率和稳定性。目前,含氧盐基稀土发光材料在照明、显示、生物医学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并持续推动相关产业的创新发展。介绍了稀土发光材料的组成和分类,综述了含氧盐基稀土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氧盐基 稀土发光材料 分类方式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扫描速度对选区激光熔化TiC/AlSi10Mg复合材料微观组织与耐蚀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王晓昕 敖敏 +1 位作者 孙美慧 刘慧敏 《粉末冶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7-414,共8页
使用激光选区熔化技术(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制备TiC/AlSi10Mg复合材料,探索不同激光扫描速度对SLM-TiC/AlSi10Mg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力学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激光扫描速度(600、800、1000、1200 mm/s)的提高,材... 使用激光选区熔化技术(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制备TiC/AlSi10Mg复合材料,探索不同激光扫描速度对SLM-TiC/AlSi10Mg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力学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激光扫描速度(600、800、1000、1200 mm/s)的提高,材料内部缺陷逐渐降低,晶粒尺寸和均匀性得到明显的改善,TiC颗粒弥散分布特性得到显著提升。同时,SLMTiC/AlSi10Mg复合材料硬度从HV(121.1±2.0)提高至HV(132.5±2.0)。随着激光扫描速度的逐渐提高,SLM-TiC/AlSi10Mg复合材料的腐蚀电流密度从1.57×10^(-6)A·cm^(-2)降低至1.57×10^(-7)A·cm^(-2),材料的耐腐蚀性能获得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选区熔化 TiC/AlSi10Mg复合材料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耐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守纪 马万珍 +1 位作者 周蓓霞 张晗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5期162-164,共3页
在分析神经网络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列举神经网络在高分子、金属、合金等材料研究中的应用,分析讨论了其在材料领域中的研究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展望了人工神经网络在该领域中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材料科学 应用 材料研究 研究进展 分析讨论 发展前景 高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障涂层材料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失效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高元明 马文 +6 位作者 冯雪英 刘炯 白玉 李扬扬 李浙锋 李荣星 余力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8-268,共21页
热障涂层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和抗高温氧化性能,应用于航空发动机可以显著提高高温部件的使用温度和寿命。先进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对热障涂层陶瓷面层材料的防护效果和使用寿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综述了先进航空发动机热障涂层体系的研究进... 热障涂层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和抗高温氧化性能,应用于航空发动机可以显著提高高温部件的使用温度和寿命。先进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对热障涂层陶瓷面层材料的防护效果和使用寿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综述了先进航空发动机热障涂层体系的研究进展,对近年来国内外热障涂层的陶瓷层和粘结层材料体系、制备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对涂层失效进行了分析,展望了下一代高性能航空发动机热障涂层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热障涂层 制备技术 陶瓷材料 稀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红外辐射材料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扬扬 马文 +3 位作者 李敏 李浙锋 张相龙 白玉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31,共15页
高红外辐射材料在节能、热防护和散热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开展高红外辐射材料研究成为当前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针对高红外辐射材料的性能特点,介绍了其在节能、热防护和散热应用的理论和高红外辐射性能的实现及研究现状。目前,高红外辐... 高红外辐射材料在节能、热防护和散热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开展高红外辐射材料研究成为当前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针对高红外辐射材料的性能特点,介绍了其在节能、热防护和散热应用的理论和高红外辐射性能的实现及研究现状。目前,高红外辐射材料在性能、耐久性、经济性和适用性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提高。有必要在理论基础、制备工艺、稳定性、制备成本、多功能性与辐射性的统筹协调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红外辐射率 节能 热防护 散热 日间被动辐射冷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级时效对喷射沉积7055铝合金疲劳性能和析出相的影响
7
作者 郭洪飞 邬佳芳 +2 位作者 侯小虎 赵敏 曾超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1期194-199,共6页
喷射沉积7055铝合金因其轻质、高强度、良好的耐腐蚀性和韧性而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和国防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铝合金的综合性能特别是疲劳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材料在长期应变和交变载荷的作用下,长时间的积累损伤最终会导致... 喷射沉积7055铝合金因其轻质、高强度、良好的耐腐蚀性和韧性而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和国防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铝合金的综合性能特别是疲劳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材料在长期应变和交变载荷的作用下,长时间的积累损伤最终会导致材料断裂。为改善疲劳失效,研究不同热处理工艺对合金的影响,进而提高合金的应用性能。本工作分析了喷射沉积7055铝合金在欠时效(120℃×1 h)、峰时效(120℃×10 h)与过时效(120℃×44 h)三种状态下的显微组织、析出相疲劳断口形貌。结果表明:三种时效态合金在应力水平300 MPa下,过时效态合金表现出了更好的疲劳性能,疲劳寿命为22.2万次;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基体中的析出相明显粗化长大,析出相由GP区和η′相向η′相和η相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55铝合金 疲劳性能 析出相 时效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变时效对喷射沉积高锌7034铝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郭洪飞 孙数理 +2 位作者 郭文霞 侯小虎 陈晓东 《中国表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5-333,共9页
喷射沉积7034铝合金具有比强度高、韧性好、密度低等优点,但在汽车、飞机等零部件领域的应用中力学性能还达不到要求。在时效前引入预变形,改善时效态7034铝合金的力学性能。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表征... 喷射沉积7034铝合金具有比强度高、韧性好、密度低等优点,但在汽车、飞机等零部件领域的应用中力学性能还达不到要求。在时效前引入预变形,改善时效态7034铝合金的力学性能。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表征手段对合金晶粒状态及析出相演变进行分析,并借助力学仪器测试合金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经10%预变形后,合金平均晶粒尺寸降低,小角度晶界占比与位错密度增加。与未预变形峰时效态合金相比,预变形峰时效态合金硬度由212 HV提升至248 HV,抗拉强度由667.5 MPa提升至781.1 MPa,延伸率由7.8%降至7.6%,提前6 h达到时效硬度峰值,且η′相的数密度高于未预变形峰时效态合金。预变形引入的位错能为沉淀相形核提供形核质点,提高合金内析出相析出速率,能有效改善合金的力学性能,为形变时效在铝合金中的应用提供试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34铝合金 形变热处理 显微组织 时效析出相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物和氯化物活性激光焊接钛合金焊缝成形及组织性能
9
作者 侯继军 董俊慧 武晓芳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6-144,共9页
为提高母材对激光的吸收率、改善焊缝成形,选取氧化物(SiO_(2)、TiO_(2))和氯化物(NaCl、KCl)作为活性剂对5 mm厚的TC4钛合金进行活性激光焊接。以活性剂对焊缝成形的影响为基础,进而分析了活性剂的作用机制和活性剂对接头组织性能的影... 为提高母材对激光的吸收率、改善焊缝成形,选取氧化物(SiO_(2)、TiO_(2))和氯化物(NaCl、KCl)作为活性剂对5 mm厚的TC4钛合金进行活性激光焊接。以活性剂对焊缝成形的影响为基础,进而分析了活性剂的作用机制和活性剂对接头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选活性剂对焊缝的宏观成形无显著影响,4种活性剂均可通过提高母材对激光的吸收率影响焊缝的形状尺寸,影响程度与焊接热输入有关。SiO_(2)主要是通过降低光致等离子体对激光的吸收和散射作用,TiO_(2)主要是通过激光束在细小颗粒间多次反射传播作用,NaCl和KCl则是通过以上两种作用提高母材对激光的吸收率。涂敷SiO_(2)和TiO_(2)接头由于焊缝组织变化造成接头抗拉强度下降分别为14%和10%,涂敷NaCl和KCl接头抗拉性能不低于未涂敷接头,可以作为有效的活性剂用于TC4钛合金激光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激光焊 TC4钛合金 焊缝成形 组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氯化作用富集稀土精矿中钍和铈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珂 张丽奇 +2 位作者 张旭 杨育圣 赵增武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5,39,共9页
通过MgCl_(2)和AlCl_(3)与稀土精矿的反应热力学计算、X射线衍射仪(XRD)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AES)等,比较了MgCl_(2)和AlCl_(3)的氯化能力,测定了白云鄂博稀土精矿与MgCl_(2)和AlCl_(3)反应产物的物相组成和产物经过... 通过MgCl_(2)和AlCl_(3)与稀土精矿的反应热力学计算、X射线衍射仪(XRD)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AES)等,比较了MgCl_(2)和AlCl_(3)的氯化能力,测定了白云鄂博稀土精矿与MgCl_(2)和AlCl_(3)反应产物的物相组成和产物经过水浸后滤液中稀土和钍的含量,并研究了MgCl_(2)和AlCl_(3)对稀土氧化物(La_(2)O_(3)、CeO_(2)、Nd_(2)O_(3)、Pr6O11等)和ThO_(2)的氯化作用,以及对钍和铈的富集效果。结果表明,AlCl_(3)对稀土精矿的氯化能力大于MgCl_(2),但反应产物中有氟化稀土和磷酸稀土形成,无法实现铈和钍的有效富集。利用焙烧-浸出法分离白云鄂博稀土精矿中稀土和钍的最佳条件为:稀土精矿中RE与MgCl_(2)的物质的量之比1∶1.3、焙烧时间4 h、焙烧温度700℃、水浸时间1 h。在此条件下,钍的富集率达到82.5%,铈的富集率达到9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精矿 焙烧 浸出 氯化 MgCl_(2) AlCl_(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_2O_3与Gd_2O_3共掺杂SrZrO_3热障涂层材料的热物理性能 被引量:14
11
作者 马文 宋峰雨 +3 位作者 董红英 许萍 伦文山 郑学斌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9-213,共5页
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5mol%Y2O3与5mol%Gd2O3共掺杂SrZrO3(Sr(Zr0.9Y0.05Gd0.05)O2.95,SZYG)粉末.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别研究了SZYG粉末在1450℃长期热处理后以及200~1400℃范围内的相稳定性.采用高温热... 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5mol%Y2O3与5mol%Gd2O3共掺杂SrZrO3(Sr(Zr0.9Y0.05Gd0.05)O2.95,SZYG)粉末.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别研究了SZYG粉末在1450℃长期热处理后以及200~1400℃范围内的相稳定性.采用高温热膨胀仪测量了SZYG块材的热膨胀系数,结果表明:通过Y2O3与Gd2O3共掺杂改性可以明显抑制SrZrO3的相转变.在1000℃下SZYG块材的热导率是~1.36 W/(m.K),与SrZrO3和8YSZ块材相比降低~35%SZYG分别与8YSZ和Al2O3在1250℃热处理24 h表现出很好的化学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障涂层 钙钛矿 热物理性能 稀土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TC18钛合金组织定量分析及性能影响规律研究
12
作者 朱永成 杜赵新 +3 位作者 巩天浩 马琰 曾强 程军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2,共6页
为探究固溶+时效工艺对TC18钛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控制(α+β)两相区固溶温度来控制合金中初生相(αp)的体积分数,通过控制时效温度调控次生相(αs)的占比及尺寸,在定性分析工艺-组织-性能演变规律的基础上,通过MIPAR的深度... 为探究固溶+时效工艺对TC18钛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控制(α+β)两相区固溶温度来控制合金中初生相(αp)的体积分数,通过控制时效温度调控次生相(αs)的占比及尺寸,在定性分析工艺-组织-性能演变规律的基础上,通过MIPAR的深度学习模块对其进行高精度定量表征。结果表明:500℃时效时,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710~860℃),初生相(αp)体积分数降低约为45.03%,合金强度提高273.66 MPa,塑性降低了9.39%;550℃时效时,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710~860℃),初生相(αp)体积分数降低约为58.78%,合金强度提高367.72 MPa,塑性降低9.89%。结论:固溶处理可以控制初生相(αp)含量,从而影响合金塑性,而时效处理可以控制合金的次生相(αs)尺寸和含量,影响合金强度,通过制定高固溶温度和低时效温度来提升合金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热处理 显微组织 定量分析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反应近液相线铸造TiC_p/7075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慧敏 由国艳 +1 位作者 李峰 许萍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8-21,共4页
采用原位反应近液相线铸造方法制备含有少量原位TiC颗粒的7075铝基复合材料,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合金中的原位TiC颗粒的分布与形貌,并利用平均截线法测量晶粒尺寸,研究原位颗粒对近液相线铸造7075铝合金铸态组织形成机制的影响。结果发现,... 采用原位反应近液相线铸造方法制备含有少量原位TiC颗粒的7075铝基复合材料,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合金中的原位TiC颗粒的分布与形貌,并利用平均截线法测量晶粒尺寸,研究原位颗粒对近液相线铸造7075铝合金铸态组织形成机制的影响。结果发现,原位TiC颗粒比较均匀地分布于基体合金中,尺寸分布于0.3~0.9μm范围内,形貌呈多边形。随着原位TiC颗粒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铸态组织由蔷薇状组织逐渐转变为等轴晶组织,当原位TiC颗粒的体积分数达到2.5%时,复合材料的平均晶粒尺寸为35.6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液相线铸造 原位TiC颗粒 7075铝合金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溶温度对EBSM成形Mar-M247合金显微组织及硬度的影响
14
作者 赵学平 李新新 +5 位作者 王青 柯尊东 田银俊 侯小虎 崔晓明 白朴存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80-1593,共14页
本文使用电子束选区熔化(EBSM)技术制备Mar-M247镍基高温合金,并对沉积态Mar-M247合金进行固溶热处理。分别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能谱仪(EDS)、电子背散射衍射仪(EBSD)和维氏硬度计表征沉积态及不同固溶温度热处理Mar-M24... 本文使用电子束选区熔化(EBSM)技术制备Mar-M247镍基高温合金,并对沉积态Mar-M247合金进行固溶热处理。分别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能谱仪(EDS)、电子背散射衍射仪(EBSD)和维氏硬度计表征沉积态及不同固溶温度热处理Mar-M247合金的微观组织与硬度。结果表明:沉积态合金主要由γ基体和γ′相组成,晶粒形态以柱状晶为主,且存在明显的立方织构;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γ′相的含量逐渐降低,小角度晶界和亚结构占比先增加后降低;当固溶温度高于1190℃后,晶粒开始长大并出现过烧现象,立方织构减弱并消失;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合金硬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经1170℃固溶处理后,合金的硬度最高(为411.5HV),硬度的变化主要与固溶过程中γ′相的含量、晶粒尺寸、再结晶晶粒含量及晶界特征的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M247合金 电子束选区熔化 固溶处理 微观组织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烷基化吲哚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污损生物的抑制活性评价
15
作者 程亚杰 郑纪勇 +5 位作者 邵长伦 孟娇 孙雯婧 孙智勇 邱峥辉 蔺存国 《涂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8,16,共8页
【目的】设计并合成N-烷基化吲哚衍生物(NAID),考察其对污损生物的抑制活性。【方法】采用N-烷基化反应在吲哚的氨基位引入不同长度的碳链;通过红外光谱仪和核磁共振波谱仪表征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评价目标化合物对小舟形藻、贻贝足丝及... 【目的】设计并合成N-烷基化吲哚衍生物(NAID),考察其对污损生物的抑制活性。【方法】采用N-烷基化反应在吲哚的氨基位引入不同长度的碳链;通过红外光谱仪和核磁共振波谱仪表征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评价目标化合物对小舟形藻、贻贝足丝及藤壶幼虫的抑制活性;运用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吲哚氨基位烷基化与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N-烷基化显著提高了吲哚衍生物的抑制活性。当碳链长度为6时化合物NAID.e的活性最好,其抑制小舟形藻附着活性EC50为0.8μg/mL,藤壶幼虫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为1.3μg/mL,质量浓度为10μg/mL时贻贝足丝附着抑制率为77%。分子对接研究表明,NAID.e可与AChE活性中心的PHE331和TYR334残基形成双重π-烷基相互作用。【结论】本研究成功合成了一类具有显著污损生物抑制活性的吲哚衍生物,为新型防污剂的研发提供了候选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烷基化 吲哚衍生物 防污性能 乙酰胆碱酯酶 污损生物 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C/Mo-Si系金属硅化物纳米复合粉体的直接熔盐电化学合成
16
作者 覃世玉 宋伟豪 +2 位作者 刘红霞 马文 白玉 《粉末冶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3-169,179,共8页
为实现ZrC/Mo-Si系金属硅化物复合材料的短流程、低能耗、低成本制备,以ZrSiO_(4)、MoO_(3)和C为原料,采用熔盐电化学法一步制备出了ZrC/Mo-Si系金属硅化物纳米复合粉体,并研究了固体阴极制备工艺、碳含量(质量分数)和碳源类型对电化学... 为实现ZrC/Mo-Si系金属硅化物复合材料的短流程、低能耗、低成本制备,以ZrSiO_(4)、MoO_(3)和C为原料,采用熔盐电化学法一步制备出了ZrC/Mo-Si系金属硅化物纳米复合粉体,并研究了固体阴极制备工艺、碳含量(质量分数)和碳源类型对电化学合成ZrC/Mo-Si系金属硅化物纳米复合粉体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以CaCl_(2)-NaCl共晶熔盐作为电解质,在800℃、3.1 V电化学还原15 h可制备出ZrC/Mo-Si系金属硅化物复合粉体材料,其由粒径小于50 nm的近球形颗粒组成。小尺寸、无定型结构的碳粉更适合作为电化学合成ZrC/Mo-Si系金属硅化物复合材料的碳源,原料中的碳含量会影响ZrC与金属硅化物的比例,并影响最终产物中金属硅化物的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盐电化学 金属硅化物 复合材料 纳米粉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纺丝制备掺氮多孔炭纳米纤维布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被引量:5
17
作者 楠顶 黄正宏 +1 位作者 康飞宇 沈万慈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93-398,共6页
选取聚丙烯腈和三聚氰胺为碳前驱体和氮前驱体,通过电纺丝和后续的炭化和水蒸气活化过程,制备了一种具有自支撑结构,无需任何导电剂和粘结剂,直接用作电极的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的掺氮多孔炭纳米纤维布。结果表明,此多孔炭纳米纤维布具... 选取聚丙烯腈和三聚氰胺为碳前驱体和氮前驱体,通过电纺丝和后续的炭化和水蒸气活化过程,制备了一种具有自支撑结构,无需任何导电剂和粘结剂,直接用作电极的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的掺氮多孔炭纳米纤维布。结果表明,此多孔炭纳米纤维布具有无纺交联的纳米纤维形态、独特的微孔结构、较高的比容量(856 m Ah·g-1)和较好的功率性能,是一种非常有使用前景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纺丝 掺氮 自支撑 负极 多孔炭纳米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S高分子粉末材料的成型工艺参数及质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小城 王鹏程 +2 位作者 肖军杰 朱福顺 杨艳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6-71,76,共7页
介绍了选用PS基3种高分子粉末材料,在AFS-320快速成型机上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预热温度、激光功率、分层厚度、扫描速度等工艺参数对可烧结性能和烧结件质量的影响,获得了各材料的优化烧结工艺参数。并测试试样拉伸强度,比较了3种粉体的... 介绍了选用PS基3种高分子粉末材料,在AFS-320快速成型机上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预热温度、激光功率、分层厚度、扫描速度等工艺参数对可烧结性能和烧结件质量的影响,获得了各材料的优化烧结工艺参数。并测试试样拉伸强度,比较了3种粉体的工艺性能、成型质量、优缺点和用途范围,可为合理选用SLS高分子粉末材料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S技术 高分子粉末材料 烧结工艺参数 成型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PE/CaCO_3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5
19
作者 何智慧 马万珍 +1 位作者 高志生 郭洪飞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5-97,共3页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HDPE/纳米CaCO3复合材料,并通过TEM观察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纳米CaCO3基本以纳米级均匀分散在HDPE基体中,HDPE/纳米CaCO3复合材料的熔体指数比纯HDPE有所下降,并且当纳米CaCO3含量为5份时,复合材料的冲击...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HDPE/纳米CaCO3复合材料,并通过TEM观察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纳米CaCO3基本以纳米级均匀分散在HDPE基体中,HDPE/纳米CaCO3复合材料的熔体指数比纯HDPE有所下降,并且当纳米CaCO3含量为5份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提高约26.2%;而纳米CaCO3含量为3份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约2%,同时热分解温度比纯HDPE提高了49.8℃;热失重残余量在纳米CaCO3含量为8份时提高到了6.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纳米复合材料 纳米碳酸钙 制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Al/_2O_(3P)/7075复合材料微观组织与磨损行为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慧敏 杨树青 +1 位作者 许萍 李进福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5,共5页
采用原位反应近液相线铸造法制备具有不同质量分数的Al2O3P/7075复合材料,并对其进行干滑动磨损实验研究,通过OM,SEM,TEM等材料分析方法测试了材料的微观组织和磨损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原位Al2O3颗粒对7075铝合金的晶粒组织有明显细化效... 采用原位反应近液相线铸造法制备具有不同质量分数的Al2O3P/7075复合材料,并对其进行干滑动磨损实验研究,通过OM,SEM,TEM等材料分析方法测试了材料的微观组织和磨损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原位Al2O3颗粒对7075铝合金的晶粒组织有明显细化效果,Al2O3P/7075复合材料的耐磨性比基体7075铝合金有明显的提高。原因是原位合成的复合材料界面结合良好,原位Al2O3颗粒在摩擦过程中起着抑制金属流动和支撑的双重作用。磨损表面形貌显示,原位Al2O3颗粒的加入,使磨损机制由黏着磨损变为磨粒磨损,从而改善了材料的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Al2O3颗粒 铝基复合材料 组织 耐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