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矸石-粉煤灰多孔骨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1
作者 王萧萧 管雪怡 +2 位作者 荆磊 刘曙光 闫长旺 《建筑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82-789,共8页
将煤矸石和粉煤灰烧结制成多孔骨料,并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压汞仪分析烧结过程中骨料物相组成、微观结构和孔隙结构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在预热温度500℃、预热时间20 min、烧结温度1000℃、烧结时间10 min的工艺条件下所制备... 将煤矸石和粉煤灰烧结制成多孔骨料,并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压汞仪分析烧结过程中骨料物相组成、微观结构和孔隙结构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在预热温度500℃、预热时间20 min、烧结温度1000℃、烧结时间10 min的工艺条件下所制备的煤矸石-粉煤灰多孔骨料,筒压强度为2.50 MPa,导热系数为0.1416 W/(m·K);当烧结温度由1000℃升高至1200℃时,莫来石堆积形成孔径d<1000 nm的孔隙,中孔和大孔被平均厚度约为0.466µm的液相覆盖,大孔体积分数减少34.49%,筒压强度提升,莫来石的高导热性和平均孔径的减小使多孔骨料导热系数增加;1 m³混凝土中多孔骨料的碳排放总量为140.200 kg CO_(2) eq.,较Stalite骨料和粉煤灰轻骨料分别降低了56.2%和56.3%,更具绿色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粉煤灰 多孔骨料 筒压强度 导热系数 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寒区浮石混凝土分级评价与孔结构响应阈值
2
作者 王萧萧 董培森 +2 位作者 闫长旺 刘曙光 张菊 《建筑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26-535,共10页
基于浮石混凝土(PAC)的孔隙率、孔径分布和分形维数计算增益系数(Ygp)、损伤系数(Cgp)。利用阈值指标分类法得到PAC的水化程度、损伤程度各阶段临界点,根据分级评价和宏观性能确定PAC孔结构的增益阈值与损伤阈值。结果表明:0.947gp≤1.... 基于浮石混凝土(PAC)的孔隙率、孔径分布和分形维数计算增益系数(Ygp)、损伤系数(Cgp)。利用阈值指标分类法得到PAC的水化程度、损伤程度各阶段临界点,根据分级评价和宏观性能确定PAC孔结构的增益阈值与损伤阈值。结果表明:0.947gp≤1.000为充分水化、0.927gp≤0.947为一般水化、0.912≤Ygp≤0.927为不良水化;1.00≤Cgp≤1.07为轻微损伤、1.07gp≤1.16为中度损伤、1.16gp≤1.51为严重损伤。该研究为严寒区浮石混凝土水化程度和损伤程度的分级、定量评价提供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石混凝土 养护阶段 冻融循环 孔隙预测 阈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灰石粉复合磷酸镁水泥的高温性能及机理
3
作者 蒋晚晚 朱金才 +1 位作者 孟晓凯 王湘君 《建筑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99-507,共9页
为扩大磷酸镁水泥(MPC)在高温环境的应用,研究了高温作用后石灰石粉(LP)复合磷酸镁水泥(LP-MPC)的高温性能及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LP-MPC的质量损失率增大,抗压强度呈先下降后平稳的趋势,孔结构特征趋于劣化;当温度低于600℃... 为扩大磷酸镁水泥(MPC)在高温环境的应用,研究了高温作用后石灰石粉(LP)复合磷酸镁水泥(LP-MPC)的高温性能及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LP-MPC的质量损失率增大,抗压强度呈先下降后平稳的趋势,孔结构特征趋于劣化;当温度低于600℃时,LP-MPC主要以MgKPO_(4)·6H_(2)O脱水为主,LP对提高MPC的抗压强度有利;当温度高于600℃时,CaCO_(3)高温分解,随着LP掺量的增加,LP-MPC质量损失率增大,抗压强度减小,温度及LP掺量对孔隙结构的劣化影响显著;高温后LP-MPC相同分形区域下的孔隙结构随着温度的升高复杂程度降低,有害孔与多害孔的分形维数与抗压强度的相关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镁水泥 石灰石粉 高温作用 抗压强度 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