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部边疆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崔思朋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6-34,共9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回顾历史可以发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伴随着中国历史发展进程逐渐形成的,战国秦汉以来,中原王朝开始走出农耕区的自然界限,与周边民族的疆土逐渐相接且互有伸缩,形成了各民族因疆土之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回顾历史可以发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伴随着中国历史发展进程逐渐形成的,战国秦汉以来,中原王朝开始走出农耕区的自然界限,与周边民族的疆土逐渐相接且互有伸缩,形成了各民族因疆土之争产生的碰撞与交融历史。北部边疆作为历史上中国疆域波动最为频繁、战略位置又极其重要的区域,自古及今都是多民族聚居之地。战国秦汉以来各中原王朝与生活在北部边疆各民族之间势力的强弱变化,导致双方实际控制疆域范围发生波动,这一过程也促进各民族之间逐渐形成了相互依赖且不可分离的民族关系,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其中发挥了关键性历史作用,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边疆 统一多民族国家 中华民族共同体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重大意义、深刻内涵与实践路径
2
作者 何生海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9-26,F0002,共9页
内蒙古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是中国式现代化在内蒙古的具体实践,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要求,是立足于党和国家交给内蒙古“五大任务”的战略需求,也是躬行以民为本思想的重要实践。其内涵包括建设内容的多维度性、建设... 内蒙古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是中国式现代化在内蒙古的具体实践,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要求,是立足于党和国家交给内蒙古“五大任务”的战略需求,也是躬行以民为本思想的重要实践。其内涵包括建设内容的多维度性、建设主体的多元化和建设手段的多样性。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就是要在夯实各族人民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政治根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动为国家发展大局作贡献和深入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的成效上走在全国的前面,作出表率、树立模范。只有廓清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重大意义、基本内涵、实现路径,才能明白“为谁建设”“谁来建设”“建设什么”“怎样建设”这几个基本问题,才能在实践中找到落脚点,从而促进内蒙古全方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过渡地带与中国环境史学的深化——以北方农牧交错带为例
3
作者 崔思朋 《史学集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4,共6页
在中国的辽阔疆域内存在诸多差异显著的生态系统,在没有极强外力的干扰下,各生态系统通常会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受此影响,人们会长期从事相同或相似的生业活动,自然和社会景观也较为固定。但生态系统的边缘尤其是两种不同生态系统相邻... 在中国的辽阔疆域内存在诸多差异显著的生态系统,在没有极强外力的干扰下,各生态系统通常会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受此影响,人们会长期从事相同或相似的生业活动,自然和社会景观也较为固定。但生态系统的边缘尤其是两种不同生态系统相邻地带的自我修复能力和调控能力均比较弱,极易导致自然环境发生变异,环境问题在这一地带也出现较多,人类日益频繁的活动也增加了环境变迁与环境问题出现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修复能力 北方农牧交错带 生态系统 环境史学 环境变迁 自然环境 调控能力 过渡地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