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代内蒙古东部农村的地户 被引量:4
1
作者 王玉海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0-44,共5页
地户是内蒙古东部农业发展起来以后,对租种地东(内蒙古东部地区对出租土地的土地所有者的一种俗称)①土地的人的一种俗称,蒙古语的称呼是tariya-yinerüxe,包括佃户和租户两部分。由于他们租种地东土地的数量和... 地户是内蒙古东部农业发展起来以后,对租种地东(内蒙古东部地区对出租土地的土地所有者的一种俗称)①土地的人的一种俗称,蒙古语的称呼是tariya-yinerüxe,包括佃户和租户两部分。由于他们租种地东土地的数量和对佃权的控制程度各不相同,他们的阶级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内蒙古 佃户 租户 地户 大粮户 农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朝对古代内蒙古部分地区的统治和开发 被引量:4
2
作者 张久和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3-37,共5页
秦朝军事占领古代内蒙古部分地区以后 ,筑长城 ,置郡县 ,修筑道路 ,发展农业 ,实行统一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制度 ,加强古代内蒙古同中原的联系。中原政权如秦朝统治内蒙古的历史同样是古代内蒙古历史重要的组成部分 ;古代内蒙古地... 秦朝军事占领古代内蒙古部分地区以后 ,筑长城 ,置郡县 ,修筑道路 ,发展农业 ,实行统一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制度 ,加强古代内蒙古同中原的联系。中原政权如秦朝统治内蒙古的历史同样是古代内蒙古历史重要的组成部分 ;古代内蒙古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生息繁衍的所在 ,多元文化的相互影响与融合 ,使古代内蒙古成为历史上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朝 内蒙古 统治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旗蒙古与清代的武科及翻译科考试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永江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74-78,共5页
八旗蒙古应武试晚于文试,因为清政府认为骑射为八旗所长,无须应试。故迟至雍正元年(1723),始允旗人考试武科,也设有童生试、乡试、会试三级。 1、武童试 八旗是以骑射著称的,但经过康熙盛世,承平日久的八旗军的索质已大大下降。在这种... 八旗蒙古应武试晚于文试,因为清政府认为骑射为八旗所长,无须应试。故迟至雍正元年(1723),始允旗人考试武科,也设有童生试、乡试、会试三级。 1、武童试 八旗是以骑射著称的,但经过康熙盛世,承平日久的八旗军的索质已大大下降。在这种形势下,雍正元年京师开设了满蒙武科,不与汉人同试。凡蒙古步甲、炮甲、马甲、九品笔帖式、库使、养育兵及闲散人员均准报名应试。定例三年一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科 武科 八旗蒙古 满蒙 蒙文 蒙古旗人 乡试 道光 考试 乾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旗蒙古科举初探 被引量:8
4
作者 张永江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75-79,共5页
清代,满族统治者建立了清王朝,它的重要同盟者八旗蒙古集团也获得了高于其它少数民族的社会地位。这一地位体现在八旗蒙古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自由地参加科举考试并获得较多的优待即是其中之一。 八旗蒙古的科举史既是清史和蒙古史的... 清代,满族统治者建立了清王朝,它的重要同盟者八旗蒙古集团也获得了高于其它少数民族的社会地位。这一地位体现在八旗蒙古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自由地参加科举考试并获得较多的优待即是其中之一。 八旗蒙古的科举史既是清史和蒙古史的组成部分,同时又是科举制度史上独具特色的课题。长期以来,学者们在论及清史或蒙古史时对这一问题每有涉及,但集中的研究尚未见到。本文拟就对“八旗蒙古与清代文科考试”这一问题作一番探讨,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旗蒙古 蒙古旗人 清代科举 乡试 满蒙 汉文 举人 中式 生员 考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吉思汗建国前的金与蒙古诸部 被引量:4
5
作者 宝音德力根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58-61,共4页
金朝建立之初便与蒙古高原对立。1124—1130年耶律大石控制漠北。1130年可敦城之役,金朝将耶律大石驱出蒙古高原,但蒙古高原各部与金朝的关系并未缓和。就在1130年可敦城之役时,金将耶律余覩为了追击大石,向蒙古各部征兵,结果遭到拒绝,... 金朝建立之初便与蒙古高原对立。1124—1130年耶律大石控制漠北。1130年可敦城之役,金朝将耶律大石驱出蒙古高原,但蒙古高原各部与金朝的关系并未缓和。就在1130年可敦城之役时,金将耶律余覩为了追击大石,向蒙古各部征兵,结果遭到拒绝,金兵无功而还。蒙古高原各部中除漠南鞑靼和塔塔儿部外都不在金朝控制之下。 1135年金熙宗即位。此时金宋间的大规模战争基本缩束,金朝有条件集中力量对付蒙古高原了。但金朝面临的蒙古高原与辽初不同,这时的蒙古高原各部已很强大。当金熙宗想用武力征服蒙古高原时,就与蒙古、克烈等部发生了连年的战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朝 蒙古高原 成吉思汗 北征 《金史》 明昌 榷场 建国前 大定 皇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17世纪蒙古编年史所谓转轮王的概念 被引量:6
6
作者 希都日古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5-48,共4页
转轮王的概念是随着黄教的传入而逐渐为 1 7世纪蒙古史家所接受的古印度的政治历史概念。1 7世纪蒙古编年史的作者们依据俺答汗拥有的转轮王的尊号 ,借鉴元代成吉思汗、忽必烈曾被说成转轮王的先例把他们加以神化 。
关键词 17世纪蒙古编年史 俺答汗 转轮王 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十五世纪也先对蒙古的统一及其与明朝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薄音湖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5年第2期34-39,共6页
风云一时的明代蒙古可汗也先这个名字,经常出现在有关历史论著中.他的事迹或者作为蒙古史的一个组成部分被叙述,或者在论及明朝政治腐败而招致外患和称颂于谦保卫北京之功时被提到.那么也先曾经成功地统一了蒙古而后却遽然失败、他与明... 风云一时的明代蒙古可汗也先这个名字,经常出现在有关历史论著中.他的事迹或者作为蒙古史的一个组成部分被叙述,或者在论及明朝政治腐败而招致外患和称颂于谦保卫北京之功时被提到.那么也先曾经成功地统一了蒙古而后却遽然失败、他与明朝的通贡贸易在突然演变为一场大战之后又立即恢复了和平,其原因究竟如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蒙古 黄金家族 通贡贸易 十五世纪 成吉思汗 蒙古社会 达延汗 战争 太师 明代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孛斡勒”等所体现的早期蒙古社会的性质
8
作者 吉日嘎拉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54-57,共4页
由“孛斡勒”等所体现的早期蒙古社会的性质○吉日嘎拉“孛斡勒”(bool)一词常见于《元朝秘史》等古代蒙古文文献,《秘史》旁译作“奴婢”。“奴婢”无疑是指没有任何社会地位,在政治上没有任何权利的奴隶,说明“孛斡勒”一... 由“孛斡勒”等所体现的早期蒙古社会的性质○吉日嘎拉“孛斡勒”(bool)一词常见于《元朝秘史》等古代蒙古文文献,《秘史》旁译作“奴婢”。“奴婢”无疑是指没有任何社会地位,在政治上没有任何权利的奴隶,说明“孛斡勒”一词的概念在古代和现代基本相同。“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吉思汗 古代蒙古社会 家庭奴隶制 《元朝秘史》 游牧民族 中国北方 《史集》 恩格斯 蒙古人 一夫一妻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校本《蒙古游牧记》述评 被引量:1
9
作者 哈斯达赖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51-54,共4页
关键词 《蒙古游牧记》 点校本 杜尔伯特 标点法 述评 林丹汗 哈撒儿 喀喇沁 札萨克 科尔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封禁蒙古的几个不同层次及其目的 被引量:1
10
作者 哈斯达赖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9-44,共6页
清对蒙古的封禁,是按不同的封禁范围,分层次进行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层次。(一)在蒙古各旗之间的封禁;(二)在蒙古各部之间的封禁;(三)在蒙古与其它备族之间的封禁;(四)在蒙古与俄国之间的封禁。兹就《大清会典》、《大清会典事... 清对蒙古的封禁,是按不同的封禁范围,分层次进行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层次。(一)在蒙古各旗之间的封禁;(二)在蒙古各部之间的封禁;(三)在蒙古与其它备族之间的封禁;(四)在蒙古与俄国之间的封禁。兹就《大清会典》、《大清会典事例》和几种《理藩院则例》及有关史料,对这几个层次分别加以叙述,以期说明清封禁蒙古的基本目的。 (一)在蒙古各旗之间的封禁。清在蒙古各旗之间的封禁,是清封禁蒙古的第一个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漠南蒙古 清王朝 蒙古人 喀尔喀 汉人 蒙古地区 厄鲁特蒙古 蒙古王公 兵器 章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翁独健先生与蒙元史及民族史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薄音湖 罗贤佑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6年第6期57-61,共5页
今年五月二十八日,我国著名的蒙元史专家翁独健先生因病不幸谢世。翁独健先生从事学术动半个世纪之久,成绩卓著,饮誉中外,德厚流光,众人景仰。先生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学术和精神财富。 先生原名翁贤华,一九○六年十一月二... 今年五月二十八日,我国著名的蒙元史专家翁独健先生因病不幸谢世。翁独健先生从事学术动半个世纪之久,成绩卓著,饮誉中外,德厚流光,众人景仰。先生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学术和精神财富。 先生原名翁贤华,一九○六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生于福建省福清县坑边村。先生自幼家境贫寒,三岁时不幸患小儿麻痹症,从此终身一足残废。先生自幼勤奋读书。在小学四年级时越格升入本县融美中学,后至福州英华书院,各门功课每试辄冠侪辈,文章尤受师友赞赏,当时的几篇作文至今尚作为范文保存在融美中学。 在英华书院求学期间,先生为了表明自己一足虽跛,仍要实现行万里路的凌云壮志,为自己另取了一个富有个性的名字——翁独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元史 民族史研究 翁独健 斡脱 元史研究 《元史》 蒙古史研究 《元典章》 英华书院 法典编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室韦语言的几个问题——室韦史研究之二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久和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96-100,共5页
文献记载的室韦语系属,前后颇有柢牾之处。研究者的根据不同,导致结论不一。分析各种记载的关系,指出某些史书的错记并加以摈弃,是确定室韦语归属的关键,也是得出较为可靠结论的前提.室韦、契丹同鲜卑在历史上有直接的源流关系;... 文献记载的室韦语系属,前后颇有柢牾之处。研究者的根据不同,导致结论不一。分析各种记载的关系,指出某些史书的错记并加以摈弃,是确定室韦语归属的关键,也是得出较为可靠结论的前提.室韦、契丹同鲜卑在历史上有直接的源流关系;鲜卑语、契丹语和蒙古语有着共同的渊源。循此脉络来研究室韦语的系属应是正确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论 研究者 途径 历史 脉络 语言 前提 契丹 史书 文献记载
全文增补中
南北朝隋唐时期室韦地域考——室韦史研究之一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久和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57-61,共5页
一、南北朝时期的失韦地域 南北朝时期的失韦大致方位,可从《魏书》所记失韦四邻部族的地域确定。 据《魏书》卷100记载,“失韦国,在勿吉北千里,去洛六千里。”“豆莫娄国,在勿吉国北千里,去洛六千里,旧北扶余也。在失韦之东,……于... 一、南北朝时期的失韦地域 南北朝时期的失韦大致方位,可从《魏书》所记失韦四邻部族的地域确定。 据《魏书》卷100记载,“失韦国,在勿吉北千里,去洛六千里。”“豆莫娄国,在勿吉国北千里,去洛六千里,旧北扶余也。在失韦之东,……于东夷之域最为平敞”。“地豆于国,在失韦西千余里”。“乌洛侯国,在地豆于之北”。据此,失韦、豆莫娄、地豆于大致在同一横向地带,乌洛侯则在失韦西北。关于勿吉地域,《魏书·勿吉传》说其“国有大水,阔三里余,名速末水(今第二松花江),”“国南有徒太山,魏言‘大白’(今长白山)”,则勿吉南起长白山,缘第二松花江流域而居。豆莫娄,《新唐书·东夷传》载曰:“高丽灭其国,遗人渡那河,因居之”。那河,即今嫩江及第一松花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朝时期 隋唐时期 室韦地域 失韦 历史地理
全文增补中
一九八六年日本西藏史研究概况
14
作者 福田洋一 张永江 《西藏研究》 1988年第2期111-113,共3页
去年(指1986年,——译者),公开刊行了三册部头相当大的藏学研究专门著作,其中可以说是纯粹西藏史的成果的不多。首先,山口瑞风编的《西藏的佛教与社会》是现在日本二十七名核心的西藏学学者的论文集。每一篇论文的质和量都可说是越世界... 去年(指1986年,——译者),公开刊行了三册部头相当大的藏学研究专门著作,其中可以说是纯粹西藏史的成果的不多。首先,山口瑞风编的《西藏的佛教与社会》是现在日本二十七名核心的西藏学学者的论文集。每一篇论文的质和量都可说是越世界水平。其中佛学理论性的研究十八篇,语言、历史关系四篇,可分类为含有佛教史在内的历史学论文有欧洲文字两篇和日文三篇。如果与历史、民族、语言研究和宗教、哲学研究几乎各占半数的各外国的藏学论文集比较,其不平衡是很明显的。在展示了日本的西藏佛教研究质量之高的同时,也可以看到历史研究的贫乏。而且,日文三篇中,宫协淳子的《卫拉特高僧咱雅班第达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卫拉特 佛教史 历史学 研究质量 格鲁派 藏学研究 历史研究 佛学理论 语言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辇谷和古连勒古 被引量:10
15
作者 亦邻真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88-91,共4页
从成吉思汗开始,蒙古汗国和元朝的历代皇帝都埋葬在起辇谷之地。《元史》明确记载,成吉思汗、窝阔台汗、贵由汗、元世祖忽必烈、成宗铁穆耳、武宗海山、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英宗硕德八刺、泰定帝也孙铁木儿、明宗和世(王束)、文宗图帖... 从成吉思汗开始,蒙古汗国和元朝的历代皇帝都埋葬在起辇谷之地。《元史》明确记载,成吉思汗、窝阔台汗、贵由汗、元世祖忽必烈、成宗铁穆耳、武宗海山、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英宗硕德八刺、泰定帝也孙铁木儿、明宗和世(王束)、文宗图帖睦尔、宁宗懿璘质班,都是安葬在那里的。蒙哥汗的葬地,《元史》里没有提到。但《史集》上说,蒙哥汗安葬在成吉思汗和拖雷的墓旁,所以蒙哥汗无疑也葬在起辇谷。元惠宗妥十留帖睦尔1370年死在应昌,《元史》上说,“太尉完者,院使观音奴奉梓宫北葬”,看来还是送往起辇谷安葬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吉思汗 《史集》 伯希和 蒙古汗国 《元史》 《黄金史》 陵墓 历代皇帝 漠北 蒙古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朝至唐末五代室韦部落的构成和演替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久和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6-43,共8页
室韦部落的历史发展和演变流向是室韦史乃至北方民族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这里,我们侧重探讨北朝至唐末五代文献记载的室韦部落的构成和发展演变。 北朝时的室韦部落 北朝的室韦部落首先以乌洛侯一名见载于史籍。据载,公元443年,乌洛侯... 室韦部落的历史发展和演变流向是室韦史乃至北方民族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这里,我们侧重探讨北朝至唐末五代文献记载的室韦部落的构成和发展演变。 北朝时的室韦部落 北朝的室韦部落首先以乌洛侯一名见载于史籍。据载,公元443年,乌洛侯派使者与北魏王朝建立联系①,入贡北魏的乌洛侯使者“称其国西北有国家先帝旧墟”。同年,北魏派中书侍郎李敞等人前往乌洛侯居地内的祖先“石室”进行祭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韦 乌洛侯 部落 头室 《隋书》 黄室 唐末五代 《魏书》 《旧唐书》 蒙兀室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胡系各族发式考辨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久和 傅宁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71-75,共5页
东胡系各族,是指东胡、乌桓,鲜卑、柔然、契丹、室韦和蒙古。一方面,东胡系各族的发式常作为各自习俗的一部分见载史籍,考古图象资料也清晰地反映了部分部族的发式;另方面,有关的文献资料既有矛盾之处,又嫌零星分散、笼统片面。许多相... 东胡系各族,是指东胡、乌桓,鲜卑、柔然、契丹、室韦和蒙古。一方面,东胡系各族的发式常作为各自习俗的一部分见载史籍,考古图象资料也清晰地反映了部分部族的发式;另方面,有关的文献资料既有矛盾之处,又嫌零星分散、笼统片面。许多相关的考古资料还不全面或尚未经见;一些研究者的见解或有偏颇和不当之处。所以,甄别史书记载的正误,还东胡系各族的发式以历史面目,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根据文献记载,结合考古资料,对东胡系各族的发式这一在一定程度上表现民族特征的习俗做一简略考辨,就此求正于方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式 东胡系各族 鲜卑后裔 室韦 柔然 辫发 乌桓 契丹 考辨 鲜卑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吉思汗葬地“大斡秃克”及相关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6
18
作者 宝音德力根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9-35,共7页
关键词 成吉思汗 《元朝秘史》 《黄金史纲》 斡脱克 《蒙古源流》 肯特山 外喀尔喀 萨满教 蒙古人民 《蒙古游牧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韦的经济和社会状况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久和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8-51,共4页
关键词 室韦 牲畜饲养业 社会状况 部落 唐末五代 社会发展阶段 乌洛侯 游牧业 游牧经济 一夫一妻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朝至唐末五代时期室韦的物质民俗及其经济类型的转变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久和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50-54,共5页
北朝至唐末五代时期室韦的物质民俗及其经济类型的转变张久和本文试图叙述北朝至唐末五代室韦人的物质民俗(包括居住、生产、饮食、服饰、交通等习俗)及其变化过程,并从中阐明室韦的经济类型及其转变。这对理解蒙古高原各部统一前后... 北朝至唐末五代时期室韦的物质民俗及其经济类型的转变张久和本文试图叙述北朝至唐末五代室韦人的物质民俗(包括居住、生产、饮食、服饰、交通等习俗)及其变化过程,并从中阐明室韦的经济类型及其转变。这对理解蒙古高原各部统一前后室韦──达旦人的经济状况或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韦 物质民俗 经济类型 五代时期 牲畜饲养业 《辽史》 蒙古高原 居住方式 游牧业 部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