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信息时代下多媒体辅助功能在《艺术概论》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惠熙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4年第4期110-111,共2页
如今多媒体辅助教学逐渐成为《艺术概论》新的教学模式,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中的运用可以有效整合教材的结构与内容,把艺术理论的重点、难点以及主要环节都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上一一展示出来,充分发挥了课堂教学的资源价值与示例价值。但多... 如今多媒体辅助教学逐渐成为《艺术概论》新的教学模式,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中的运用可以有效整合教材的结构与内容,把艺术理论的重点、难点以及主要环节都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上一一展示出来,充分发挥了课堂教学的资源价值与示例价值。但多媒体辅助教学并不能替代传统的教学方式,应与传统板书教学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 艺术概论 辅助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批评学缺席的现实反思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树榕 《阴山学刊》 2003年第3期14-17,共4页
艺术学由艺术理论、艺术史和艺术批评学构成。艺术批评学又应包括艺术批评原理、艺术批评史和门类艺术批评研究。艺术批评原理尚属空白有其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能进入各门类艺术本体批评的"通才"匮乏;艺术学基础理论原创... 艺术学由艺术理论、艺术史和艺术批评学构成。艺术批评学又应包括艺术批评原理、艺术批评史和门类艺术批评研究。艺术批评原理尚属空白有其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能进入各门类艺术本体批评的"通才"匮乏;艺术学基础理论原创范畴匮乏;艺术批评价值体系匮乏;艺术批评思想性、科学性追求匮乏。艺术批评原理是艺术批评实务的思想基础,是艺术批评学的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批评 艺术批评学 艺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时尚”艺术与“经典”艺术的价值取向
3
作者 葛丽英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31-34,共4页
艺术的“时尚”与“经典”之别,就艺术存在形式而言,代表着两种不同的艺术价值取向。时尚艺术注重艺术作品价值的时效性,而经典艺术则更注重艺术作品价值的恒久性。今天,当艺术领域的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当审美活动几近文化快餐,慎重... 艺术的“时尚”与“经典”之别,就艺术存在形式而言,代表着两种不同的艺术价值取向。时尚艺术注重艺术作品价值的时效性,而经典艺术则更注重艺术作品价值的恒久性。今天,当艺术领域的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当审美活动几近文化快餐,慎重审视时尚艺术与经典艺术各自的特点,正确看待时尚艺术与经典艺术的关系,对于我们不断丰富自己的审美视野、全面发展个人的审美能力极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尚艺术 经典艺术 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席慕容诗歌创作中的现代女性意识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淑梅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73-78,共6页
席慕容作为当代女性诗人,她构筑的属于女性的世界表达着对于女性生命的哲思:她的诗中,无瑕的美丽,无怨的青春,无悔的错误,一切都成了绝对的美,成了应该感激和追怀的恩赐。如果说爱是席慕容诗歌的主旨,那么美便是其诗的主要色彩。她的诗... 席慕容作为当代女性诗人,她构筑的属于女性的世界表达着对于女性生命的哲思:她的诗中,无瑕的美丽,无怨的青春,无悔的错误,一切都成了绝对的美,成了应该感激和追怀的恩赐。如果说爱是席慕容诗歌的主旨,那么美便是其诗的主要色彩。她的诗歌创造的就是这个温暖的爱与美的女性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慕容 诗歌创作 女性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斯洛人性理论的再认识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敬超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 2008年第1期89-92,共4页
马斯洛倾其毕生精力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奠定的人性理论基础,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的问题十分庞杂,是对人性问题的十分广泛和比较深入的研究与探索。我国20世纪80年代开始关注、介绍、研究马斯洛的理论,一度出现"马斯洛热"。十七大... 马斯洛倾其毕生精力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奠定的人性理论基础,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的问题十分庞杂,是对人性问题的十分广泛和比较深入的研究与探索。我国20世纪80年代开始关注、介绍、研究马斯洛的理论,一度出现"马斯洛热"。十七大把人的问题提到了一个新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高度,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有必要对马斯洛的人性理论进行再认识,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评价马斯洛的人性论,对准确理解马斯洛人性理论的内涵,整体把握马斯洛人性理论的内容,充分估计马斯洛人性理论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论 自我实现 人的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劲直忠臣节 孤高烈女心——从朱淑真作品看其自主意识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燕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 2008年第1期62-65,共4页
作为断肠诗人,朱淑真的作品中并不都是哀怨情愁。她一改以往女性的柔弱哀怨,不再命定的满足于社会结构中预订好的地位和权益,真正从自我心理需求去看待自己的命运,其生命意识的呈现、情感生命的构建和自由性灵的抒发都呈现出强烈的自主... 作为断肠诗人,朱淑真的作品中并不都是哀怨情愁。她一改以往女性的柔弱哀怨,不再命定的满足于社会结构中预订好的地位和权益,真正从自我心理需求去看待自己的命运,其生命意识的呈现、情感生命的构建和自由性灵的抒发都呈现出强烈的自主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意识 生命意识 封建妇道 生命情感 志同道合 自由性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琵琶传统曲目《阳春白雪》的审美情趣
7
作者 张惠熙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3年第6期76-77,共2页
琵琶传统曲目《阳春白雪》借描写自然的勃勃生机来象征人的内心情怀,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对“自然”的追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这种对自然的审美态度,也表现出了自然对于人类是不可或缺的精神诉求,人与自然达到一种审美互动的效果。
关键词 《阳春白雪》 审美情趣 曲目 琵琶 传统文化艺术 人生态度 “自然” 审美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