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皇甫川流域封育植被土壤保持功能及服务价值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黄和平 杨劼 智颖飙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73-177,共5页
以皇甫川流域五分地沟试验区为背景,运用相关手段和方法,对其土壤保持功能和服务价值进行了研究。(1)研究区土壤保持量已达到89.45 t/(hm2.a),总的土壤保持效率达到77.09%。按从高到低的排序依次为:草地>灌木林>乔木林>无植被... 以皇甫川流域五分地沟试验区为背景,运用相关手段和方法,对其土壤保持功能和服务价值进行了研究。(1)研究区土壤保持量已达到89.45 t/(hm2.a),总的土壤保持效率达到77.09%。按从高到低的排序依次为:草地>灌木林>乔木林>无植被地。(2)每年保持土壤价值为856 779.59元,其中保持土壤养分价值为822 925元,减少土地废弃价值为30 234元,减轻泥沙淤积价值为3 620元。植被类型的贡献顺序为:灌木林>无植被地>草地>乔木林。(3)研究区按单位面积的土壤保持价值量为2 049.71元/hm2,其中保持土壤养分价值为1 968.72元/hm2,减少土地废弃价值为72.23元/hm2,减轻泥沙淤积价值为8.66元/hm2,植被类型的贡献顺序是:灌木林>草地>无植被地>乔木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育植被 土壤保持 服务价值 皇甫川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与GIS的封育植被景观镶嵌结构研究——以皇甫川流域五分地沟试验区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黄和平 杨劼 龚建周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8-32,37,共6页
以皇甫川流域五分地沟试验区为背景,以RS和GIS为技术手段,运用多样性指数、优势度、均匀度、破碎度、分离度等指标研究其景观镶嵌结构的数量特征。运用分形理论和相关数量化方法建立各种景观类型形态的分形结构模型,以分维数为依据分析... 以皇甫川流域五分地沟试验区为背景,以RS和GIS为技术手段,运用多样性指数、优势度、均匀度、破碎度、分离度等指标研究其景观镶嵌结构的数量特征。运用分形理论和相关数量化方法建立各种景观类型形态的分形结构模型,以分维数为依据分析各种景观形态的复杂性。结果表明:(1)草原景观在其斑块数和面积上虽然仍居首要地位,但其优势并不十分明显,而且该区原生植被本氏针茅草原只占很小的比重,呈现出非常明显的人类干扰特征;(2)研究区斑块的多样性程度和均匀度较高,而面积的多样性程度和均匀度较低,同时,典型草原的景观破碎度最大,景观分离度也最大;(3)景观形态上,人工乔木林和耕地的景观形态最为简单,典型草原和人工灌丛这2种景观类型还处于很不稳定的阶段。可以认为,由于研究区的人为干扰比较大,景观结构还不尽合理,因而其原生植被景观的恢复还需要一段较长的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镶嵌结构 分形 封育植被 数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