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沙棘和俄罗斯沙棘的ISSR分析
被引量:8
- 1
-
-
作者
刘瑞香
杨劼
高丽
-
机构
内蒙古大学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内蒙古草地生态学重点实验室
-
出处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71-677,共7页
-
基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4-0260)
-
文摘
采用ISSR标记,对中国沙棘和俄罗斯沙棘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1)13个随机引物共检测到96个位点,其中95个位点具有多态性.(2)中国沙棘雌、雄株的多态位点分别为57和56,多态位点百分率为59.38%和58.33%;俄罗斯沙棘雌、雄株的多态位点均为72,多态位点百分率为75%.(3)Nei指数和Shannon指数估计的遗传多样性表现为俄罗斯沙棘雄株最高,其次为俄罗斯沙棘雌株,然后是中国沙棘雌株,最小的是中国沙棘雄株.表明俄罗斯沙棘因其为蒙古沙棘和中亚沙棘的杂交后代,在遗传上更具有多样性,而中国沙棘由于种群单一,其遗传多样性低;从种间遗传关系来看,中国沙棘的雌株与雄株及俄罗斯沙棘的雌株与雄株的遗传距离近,而中国沙棘与俄罗斯沙棘的遗传距离较远.
-
关键词
中国沙棘
俄罗斯沙棘
ISSR
遗传多样性
-
Keywords
Chinese seabuckthorn
Russian seabuckthorn
ISSR
genetic diversity
-
分类号
Q346.5
[生物学—遗传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