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源硅对羊草幼苗生长和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1
作者 周美玲 韩雯雯 +4 位作者 张颖 贾永琪 王文颖 祁智 亢燕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87-1793,共7页
为明确硅(Si)对羊草(Leymus chinensis)生长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固体培养基培养和水培法,施加5个浓度(0、1、2、5和10 mmol·L^(−1))的Si,比较不同浓度的Si对羊草表型和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Si浓度的升高,培养基培养... 为明确硅(Si)对羊草(Leymus chinensis)生长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固体培养基培养和水培法,施加5个浓度(0、1、2、5和10 mmol·L^(−1))的Si,比较不同浓度的Si对羊草表型和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Si浓度的升高,培养基培养7 d的羊草幼苗的根长、叶长和幼苗鲜重均呈下降趋势。1 mmol·L^(−1)Si条件下,水培培养21 d的羊草的地上部分鲜重增加了27%;但其他Si浓度条件下,羊草地上部分和根鲜重无显著差异(P>0.05)。此外,在添加5 mmol·L^(−1)Si的水培条件下,羊草叶片表皮毛顶端尖锐且表面积显著增加(2倍以上),利用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发现Si在表皮毛内积累。此外,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水培羊草叶片的矿质元素含量,发现施加5 mmol·L^(−1)Si,植物体内的Si含量增加了17倍,钙(Ca)含量增加了42%,但铁(Fe)和锌(Zn)无显著变化(P>0.05)。研究结果表明,施加合适浓度的Si,可提高羊草幼苗的生物量,并增加羊草Si和Ca含量,使叶表皮毛尖锐、面积增加和硅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益元素 必需元素 表皮毛 表型 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调节羊草非生物胁迫耐受性的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赵曼 祁智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8-76,共9页
为了探讨外源钙对提高羊草耐受性的作用,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的羊草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无菌培养方法,研究了补加不同浓度CaCl_(2)对盐、碱、渗透、低温4种非生物胁迫下羊草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50 mmol/L NaC... 为了探讨外源钙对提高羊草耐受性的作用,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的羊草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无菌培养方法,研究了补加不同浓度CaCl_(2)对盐、碱、渗透、低温4种非生物胁迫下羊草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50 mmol/L NaCl胁迫时羊草幼苗的生长受到显著抑制,当补加1 mmol/L CaCl_(2)后羊草种子发芽率显著提高,幼苗的根长、叶长与鲜质量增加。pH值8.5、300 mmol/L Mannitol胁迫时羊草幼苗的生长均会受到显著抑制,当补加1~20 mmol/L CaCl_(2)后未能有效缓解碱胁迫、渗透胁迫对羊草幼苗生长的影响。4℃胁迫时羊草幼苗的生长受到显著抑制,当补加20 mmol/L CaCl_(2)后羊草幼苗叶长、鲜质量增加,叶中丙二醛含量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增强,还原型抗坏血酸含量增加。综上所述,补加外源CaCl_(2)可以提高羊草幼苗的抗盐和抗低温能力,但是对抗碱和抗渗透胁迫能力没有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草 非生物胁迫 生长指标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花苜蓿MfNAC34基因克隆及特性分析
3
作者 张立全 常娜 +1 位作者 赵志远 赵永秀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27,共6页
NAC转录因子具有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应答非生物胁迫的功能。本研究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野生黄花苜蓿材料中克隆获得1个NAC家族蛋白基因MfNAC34(GenBank登录号为MH481768),分析MfNAC34基因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和转录激活特... NAC转录因子具有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应答非生物胁迫的功能。本研究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野生黄花苜蓿材料中克隆获得1个NAC家族蛋白基因MfNAC34(GenBank登录号为MH481768),分析MfNAC34基因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和转录激活特性。结果显示:MfNAC34基因开放阅读框序列为621 bp,编码亲水性蛋白质,分子量为23.52 kD,理论等电点为4.09。MfNAC34为定位在细胞核内的胁迫诱导的转录因子,且转录激活域位于其C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苜蓿 MfNAC34 特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莎豆茎叶代谢物与块茎形态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麻剑南 单成彬 +7 位作者 冯旭 马越 王力伟 张向前 赵小庆 路战远 张德健 马超美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71,共10页
为研究油莎豆表型差异与茎叶代谢物间的关联,比较分析了10份油莎豆样本的叶宽、块茎宽度、块茎厚度、块茎高度等表型参数,同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技术定性定量分析其茎叶代谢物。10份油莎豆样本分为2个表型,即宽... 为研究油莎豆表型差异与茎叶代谢物间的关联,比较分析了10份油莎豆样本的叶宽、块茎宽度、块茎厚度、块茎高度等表型参数,同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技术定性定量分析其茎叶代谢物。10份油莎豆样本分为2个表型,即宽叶圆粒型和窄叶长粒型,其叶宽与块茎宽度和块茎厚度呈正相关。用UHPLC-MS/MS对油莎豆茎叶中28个主要代谢物,包括黄烷-3醇、咖啡酸衍生物和黄酮类成分的相对含量进行测定分析比较。结果表明,4个黄酮类化合物即木犀草素-7-二葡萄糖醛酸苷、荭草苷、木犀草素-7-葡萄糖醛酸苷和木犀草素在宽叶圆粒型油莎豆茎叶中的含量显著高于窄叶长粒型油莎豆茎叶。利用KEGG和PlantCyc推导绘制了4种差异黄酮代谢物在油莎豆茎叶中的生物合成途径,并预测宽叶圆粒型油莎豆相较于窄叶长粒型更具有耐旱性,可为油莎豆的品种鉴定、选育和茎叶资源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 表型 二次代谢产物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瓜BZR转录因子家族基因的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模式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臧文蕊 马明 +1 位作者 砗根 哈斯阿古拉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3-171,共9页
【目的】油菜素唑抗性因子(brassinazole-resistant,BZR)是植物特有的转录因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甜瓜全基因组范围内鉴定CmBZR基因家族成员,分析其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为进一步探究甜瓜BZR基因家族的生物学功能... 【目的】油菜素唑抗性因子(brassinazole-resistant,BZR)是植物特有的转录因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甜瓜全基因组范围内鉴定CmBZR基因家族成员,分析其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为进一步探究甜瓜BZR基因家族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基础。【方法】基于甜瓜全基因组数据,通过BLAST对甜瓜BZR家族基因进行鉴定,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了该家族蛋白的理化性质、基因染色体分布、基因结构、蛋白质结构域、系统进化以及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并利用荧光定量PCR验证BZR家族基因在甜瓜不同组织及不同生长发育时期果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甜瓜中共鉴定到6个BZR基因,系统进化分析可将其分为5个亚家族,CmBZR基因分布于第3、7、8、11和12染色体上。所有的BZR蛋白质都具有保守的结构域。CmBZR基因启动子区域显著富集与生长发育、激素信号转导和非生物逆境胁迫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CmBEH1-4在茎、两性花以及子房中高表达,在生长期、成熟期、呼吸跃变期和呼吸跃变后期果实中也均有表达。【结论】在全基因组范围内从甜瓜中系统鉴定出6个甜瓜CmBZR基因家族成员,不同基因在甜瓜的各个组织和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均有表达,且表达模式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BZR 转录因子 全基因组鉴定 表达分析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贮时间对不同品种玉米青贮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7
6
作者 郑美 李娟 +2 位作者 王玉芬 白岚方 张德健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2-211,共10页
为探究内蒙古高原(东华北地区)玉米(Zea mays)青贮时间对青贮品质的影响,确定最适玉米青贮用品种及青贮时间,促进畜牧业发展。选用‘先锋38P05’、‘先玉1409’、‘海玉11’、‘利合228’和‘A6565’5个品种,设置青贮0、15、30、45、60... 为探究内蒙古高原(东华北地区)玉米(Zea mays)青贮时间对青贮品质的影响,确定最适玉米青贮用品种及青贮时间,促进畜牧业发展。选用‘先锋38P05’、‘先玉1409’、‘海玉11’、‘利合228’和‘A6565’5个品种,设置青贮0、15、30、45、60和90 d,测定其青贮发酵品质及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各品种青贮30 d后pH小于4.00;青贮过程中不同品种间乳酸(LA)、乙酸(AA)存在显著差异(P<0.05),丙酸(PA)、氨态氮/总氮(AN/TN)差异不显著(P>0.05),‘先玉1409’青贮45 d的LA最高占鲜物质(FM)的6.18%。各品种青贮45 d后营养成分变化趋于稳定;青贮90 d后‘先玉1409’的干物质(DM)、粗脂肪(EE)和相对饲喂价值(RFV)最高,干物质为21.73%,EE和RFV分别占干物质(DM)的5.43%、170.36%,粗蛋白(CP)损失率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最低,CP损失率为36.63%,ADF占干物质的23.21%。综上,玉米青贮45 d后品质基本达到稳定状态,内蒙古高原(东华北地区)选用‘先玉1409’作为青贮原材料,青贮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过程 乳酸 营养成分 相对饲喂价值 干物质 粗蛋白 粗脂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Fe^(2+)与Zn^(2+)对羊草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孟令博 赵曼 +1 位作者 亢燕 祁智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681-1690,共10页
以羊草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整全营养培养基(CK,0.05 mmol/L Fe^(2+)、0.015 mmol/L Zn^(2+))中铁或者锌含量设置0、10倍、20倍Fe^(2+)(Zn^(2+))浓度处理Fe_(0)(Zn_(0))、Fe_(10)(Zn_(10))、Fe_(20)(Zn_(20)),以及在高铁培养基中单独添... 以羊草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整全营养培养基(CK,0.05 mmol/L Fe^(2+)、0.015 mmol/L Zn^(2+))中铁或者锌含量设置0、10倍、20倍Fe^(2+)(Zn^(2+))浓度处理Fe_(0)(Zn_(0))、Fe_(10)(Zn_(10))、Fe_(20)(Zn_(20)),以及在高铁培养基中单独添加0.15 mmol/L Zn^(2+)或同时添加10 mmol/L Ca^(2+)、5 mmol/L Mg^(2+)、20 mmol/L K^(+)处理,测定培养6 d后幼苗生长指标和矿质元素含量、以及高铁(Fe_(20))处理下幼苗根中抗氧化指标和相关基因表达量,探究不同浓度Fe^(2+)、Zn^(2+)对羊草幼苗生长、矿质元素吸收积累及抗氧化指标、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1)缺锌(Zn0)显著抑制羊草幼苗鲜重的增加和Zn元素的积累,但促进Fe、Mg元素的积累;高浓度锌(Zn_(10)、Zn_(20))显著促进幼苗叶片生长和Zn元素的积累;缺铁(Fe0)显著抑制幼苗的根长、鲜重和Fe元素的积累,促进Mg、Zn元素的积累;高浓度铁(Fe_(10)、Fe_(20))显著抑制羊草幼苗根叶生长、根毛发育和Ca、Zn、Mg、K元素的积累。(2)增加Zn^(2+)和Ca^(2+)、Mg^(2+)、K^(+)浓度无法恢复高铁胁迫对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3)高浓度铁(Fe_(20))处理羊草幼苗48 h后,根部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和丙二醛、抗坏血酸、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显著升高;烟酰胺合成酶基因、过氧化物酶基因表达量显著下调,植物类萌发素蛋白基因表达量显著上调。研究发现,羊草幼苗生长发育和矿质元素积累对环境中Zn^(2+)浓度变化不敏感,却受到环境中高浓度Fe^(2+)的显著抑制,并造成严重的氧化胁迫伤害,这种伤害无法在添加Zn^(2+)或同时添加Ca^(2+)、Mg^(2+)、K^(+)的条件下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草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牧和施肥模式对轻度退化天然羊草草原羊草叶钙、铁、锌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闫春霞 赵曼 +3 位作者 李浩 张林 张晓严 祁智 《北方农业学报》 2022年第4期83-95,共13页
【目的】探索轻度退化天然羊草草原更加合理的放牧和施肥模式,为提高牧草饲用品质提供参考。【方法】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别测定了不同放牧强度[不放牧(CK)、轻度放牧、中度放牧、重度放牧],不同放牧模式[不放牧(CK)、单独牧牛、单... 【目的】探索轻度退化天然羊草草原更加合理的放牧和施肥模式,为提高牧草饲用品质提供参考。【方法】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别测定了不同放牧强度[不放牧(CK)、轻度放牧、中度放牧、重度放牧],不同放牧模式[不放牧(CK)、单独牧牛、单独牧羊、牛羊混牧]及不同施肥模式[不施肥(CK)、施加氮磷钾复合肥、施加腐殖酸肥、施加硝酸铵]的轻度退化天然羊草草原羊草的株高、鲜重及羊草叶Ca、Fe、Zn含量。【结果】重度放牧能够促进羊草叶Fe含量的增加,与CK相比增加了76%(P<0.05);单独牧牛、单独牧羊、牛羊混牧能够促进羊草叶Fe含量增加,与CK相比分别增加了36%、174%和164%(P<0.05);轻度放牧、中度放牧,施加氮磷钾复合肥、腐殖酸或硝酸铵对羊草叶Ca、Fe、Zn含量积累无影响;与CK相比,施加75、150、225 kg/hm^(2)氮磷钾复合肥和1500 kg/hm^(2)腐殖酸时,羊草的株高分别提高了10.0%、22.1%、28.5%和13.0%。施加150、225 kg/hm^(2)氮磷钾复合肥时,羊草的鲜重分别增加了35.0%和63.0%(P<0.05)。与CK相比,施加75 kg/hm^(2)氮磷钾复合肥和1500 kg/hm^(2)腐殖酸均对羊草鲜重无显著影响(P>0.05)。施加不同浓度的硝酸铵对羊草的株高、鲜重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对于轻度退化的天然羊草草原,重度放牧、单独牧牛、单独牧羊及牛羊混牧的模式均会促进羊草叶Fe含量的积累,使羊草的饲用品质有所提高;施加氮磷钾复合肥和腐殖酸能够促进羊草株高、鲜重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羊草草原 羊草 放牧强度 放牧模式 施肥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刈割频率对天然羊草草原羊草叶钙、铁、锌及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闫春霞 赵曼 +2 位作者 宝音陶格涛 赵一安 祁智 《北方农业学报》 2022年第2期86-93,共8页
【目的】明确不同刈割频率对天然羊草草原羊草叶中Ca、Fe、Zn及氨基酸含量的影响,以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刈割方式。【方法】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连续19年对样地羊草进行不同频率的刈割,集中采样后对羊草叶中Ca、Fe、Zn及14种氨基酸的... 【目的】明确不同刈割频率对天然羊草草原羊草叶中Ca、Fe、Zn及氨基酸含量的影响,以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刈割方式。【方法】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连续19年对样地羊草进行不同频率的刈割,集中采样后对羊草叶中Ca、Fe、Zn及14种氨基酸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与不刈割相比,刈割2年休1年、1年刈割1次、1年刈割2次羊草叶的Ca含量分别提高了13.6%、21.8%、11.8%,且差异显著(P<0.05);不刈割及不同刈割频率间羊草叶的Fe、Zn含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与不刈割相比,刈割1年休1年、刈割2年休1年、1年刈割1次的羊草叶中14种氨基酸总量分别提高了30.95%、40.19%、33.76%,且差异显著(P<0.05)。在不同刈割频率下,羊草叶的Ca含量以1年刈割1次最高,刈割2年休1年次之;14种氨基酸总量以刈割2年休1年最高,1年刈割1次次之。【结论】1年刈割1次和刈割2年休1年是提高天然羊草草原羊草品质较为科学合理的刈割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羊草草原 刈割频率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硫石膏对紫花苜蓿生长发育及饲用品质的影响
10
作者 闫春霞 娜日苏 +1 位作者 高洁 祁智 《宁夏农林科技》 2022年第5期24-31,47,共9页
【目的】探究施用不同质量比混合的营养土与脱硫石膏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inn.)的生长发育及饲用品质的影响,为提高工业废弃物脱硫石膏的利用率、提高紫花苜蓿的产量、改善紫花苜蓿的饲用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全营养土... 【目的】探究施用不同质量比混合的营养土与脱硫石膏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inn.)的生长发育及饲用品质的影响,为提高工业废弃物脱硫石膏的利用率、提高紫花苜蓿的产量、改善紫花苜蓿的饲用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全营养土为对照组,以9∶1、8∶2、7∶3、6∶4、5∶5、4∶6(质量比)混合的营养土与脱硫石膏为试验组,分别种植紫花苜蓿,测定对照组和试验组紫花苜蓿的平均株高及鲜重,Ca、Fe、Zn、K、S元素含量,以及氨基酸、糖类化合物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①试验组紫花苜蓿平均株高及鲜重均有显著(P<0.05)或者极显著(P<0.01)提高;②试验组紫花苜蓿的Ca、Fe、Zn、K、S元素含量均有显著(P<0.05)或者极显著(P<0.01)积累;③试验组紫花苜蓿的氨基酸、糖类化合物含量均有显著(P<0.05)或者极显著(P<0.01)增加。【结论】施加脱硫石膏能够促进紫花苜蓿的生长发育,改善紫花苜蓿的饲用品质,在苜蓿种植中施加6∶4的营养土与脱硫石膏,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工业废弃物脱硫石膏以及促进农牧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石膏 紫花苜蓿 生长发育 饲用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