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专业硕士少数民族班的探索与实践--以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少数民族班为例 |
冯福林
王俊玲
冯译萱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2
|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创新思考——以内蒙古绿色化转型发展模式为例 |
孙傲
莫富荣
|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3
|
生活者视角下村民参与生态治理多维机制构建——基于内蒙古B嘎查草原生态补偿实践 |
孟和乌力吉
白云飞
|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4
|
牧区社会政策建构的需求约束及适应路径分析──以内蒙古牧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为例 |
于存海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6
|
|
5
|
北洋政府的民族政策与内蒙古的民族问题 |
李玉伟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5
|
|
6
|
草原工矿开发与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研究——以内蒙古为例 |
何生海
哈斯巴根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6 |
1
|
|
7
|
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化进程的社会生态负效应 |
阿拉坦宝力格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8
|
民族地区资源开发中的文化参与——对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的发展战略思考 |
阿拉坦宝力格
|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
2011 |
3
|
|
9
|
新时期内蒙古文学批评与理论建设 |
高明霞
|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3 |
1
|
|
10
|
生态意识变迁的考察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以内蒙古锡林郭勒退化草地为例 |
李笑春
陈智
刘敏
叶立国
董华
张君
聂馥玲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1
|
|
11
|
内蒙古西部地区族际婚姻的流动模式研究——以阿拉善左旗为例 |
何生海
白哲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8
|
|
12
|
蒙古族大学生国家认同调查研究 |
张群
徐平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3 |
4
|
|
13
|
内蒙古荒漠化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
包庆德
|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2 |
11
|
|
14
|
族群的文化交融及其国家认同——基于内蒙古牧区的田野调查 |
何生海
|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7
|
|
15
|
游牧知识视域下“山—原”复合理解范式的应用思考——基于内蒙古的田野调查 |
孟和乌力吉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4
|
|
16
|
“正当性”理论视角下的草场管理政策认同研究——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B嘎查为例 |
哈斯额尔敦
苏米雅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7
|
资产建设与防止脱贫牧民返贫——基于内蒙古S嘎查的考察 |
张群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18
|
清代内蒙古东部农业村落的规模和布局 |
王玉海
|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1 |
3
|
|
19
|
传统环保文化与草原和谐发展——以内蒙古新巴尔虎左旗巴彦贡嘎查水文化为例 |
孟和乌力吉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1 |
2
|
|
20
|
蒙古族资源环保知识的传承与应用——兼论内蒙古牧区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
孟和乌力吉
|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
2014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