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共同体美学视域下内蒙古民族电影的创作与实践研究 |
帅立伟
王苹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专业硕士少数民族班的探索与实践--以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少数民族班为例 |
冯福林
王俊玲
冯译萱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3
|
内蒙古民族文化出版现状及策略研究 |
刘艳婧
|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4
|
试论近现代内蒙古报刊的“蒙汉合璧”编刊形式 |
张丽萍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5
|
新时代乡土文学及其生态书写 |
孙恒存
|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美学冲击与心理召唤——内蒙古当代诗歌生态价值论析 |
鄢冬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
2019 |
1
|
|
7
|
坚守与超越:内蒙古散文60年 |
高建新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8
|
现代性经验与地方品质——新时期内蒙古先锋诗歌的诗学路径 |
范云晶
贺仲明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9
|
文化秩序与新闻传播的价值 |
高炜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10
|
情绪传播研究的历时演进、热点议题与智能转向 |
张丽萍
张立涛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5
|
|
11
|
清代都邑社会与蒙古文学家族的转型 |
米彦青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2
|
晚近变局中的“局内人”与“局外人”——以蒙古王公家族文学变迁为例 |
米彦青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13
|
空间·时间·仪式:传播形态与先秦口传文学体式的早期生成 |
冯海霞
耿战超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14
|
“寻根”郑万隆的生成 |
李旺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5
|
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第十二届青年论坛暨“民族记忆与艺术想象”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
鄢冬
|
《文艺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6
|
一首诗创造世界——张继《枫桥夜泊》的接受与传播 |
高建新
李树新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1
|
|
17
|
从审美动员到社会动员:时尚传播的文化政治指向 |
赵振祥
刘国慧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9
|
|
18
|
达斡尔族文学及其研究现状分析 |
托娅
阿茹汉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6
|
|
19
|
符号学视野下的媒介竞争与传播策略研究 |
高欢欢
谢誉元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20
|
网络文学IP热的成因、本质及影响——一种“注意力经济”的解释视角 |
闫伟华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