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意识变迁的考察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以内蒙古锡林郭勒退化草地为例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笑春 陈智 +4 位作者 刘敏 叶立国 董华 张君 聂馥玲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3-97,共5页
目前 ,内蒙古草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且总体上呈不断恶化的态势。这种状况的持续不仅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本地区经济和社会的总体发展 ,同时也威胁着包括北京在内的整个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其内在的深层次的根源就在于包括生态意识在内的... 目前 ,内蒙古草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且总体上呈不断恶化的态势。这种状况的持续不仅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本地区经济和社会的总体发展 ,同时也威胁着包括北京在内的整个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其内在的深层次的根源就在于包括生态意识在内的人们的文化价值观发生了“扭曲”。本文针对锡林郭勒退化草地现状与历史的分析 ,揭示了其中的文化特征与哲学内涵 ,并且指出生态意识的确立和生态文化的形成对于保护草地、建设草地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 生态意识 草地畜牧业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蒙古生态保护法规 被引量:17
2
作者 奇格 阿拉腾 盛明光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4-36,共3页
古代蒙古民族是游牧民族 ,他们利用草原饲草资源从事畜牧业生产 ;冬春季节 ,他们又以狩猎业为辅作食物补充。由于生产、生活的需要 ,早在习惯法时代 ,他们就非常重视草原的生态保护。进入阶级社会以后 ,蒙古族奴隶主贵族和后来的封建统... 古代蒙古民族是游牧民族 ,他们利用草原饲草资源从事畜牧业生产 ;冬春季节 ,他们又以狩猎业为辅作食物补充。由于生产、生活的需要 ,早在习惯法时代 ,他们就非常重视草原的生态保护。进入阶级社会以后 ,蒙古族奴隶主贵族和后来的封建统治者 ,继承、增补和发展了古代蒙古族的“约孙”(yusun习惯法 ) ,把草原生态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古代蒙古族生态保护的法律规定给我们极大启示 ,蒙古民族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 蒙古族 生态保护法规 元朝 水资源 野生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哲学维度:人口生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17
3
作者 包庆德 董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9-12,共4页
适度人口理论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提供了良好条件。如果进一步考察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内涵 ,不难发现人口特质在可持续发展中居于核心地位 ,特别是其空间分布特征更具有现实意义。认定全方位适度人口的目标追求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 适度人口理论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提供了良好条件。如果进一步考察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内涵 ,不难发现人口特质在可持续发展中居于核心地位 ,特别是其空间分布特征更具有现实意义。认定全方位适度人口的目标追求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条基本实现途径。而全方位适度人口目标的实现则依赖于人口的合理生产 ,如何做到合理生产我们给出生态哲学维度 ,提出人口生态生产 ,即人口在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中在生物学与社会学层面上始终贯彻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人口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度人口理论 可持续发展 人口生态生产 人口承载容量 生态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采人生哲学价值散论 被引量:2
4
作者 赵东海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2-49,共8页
尼采人生哲学的起点是重估一切价值。本文从这一起点出发,分析了尼采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以及他的人生哲学的理想目标———“超人”
关键词 尼采 人生哲学 价值 悲观主义 超人学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哲学视域:绿色科技的时代规范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包庆德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5-20,共6页
科技是把双刃剑,它在给人类带来空前的经济繁荣和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绿色科技正是伴随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不断加大过程中凸现出来的,其实质是一种可保持人类持续发展的科技体系,是当今时代对... 科技是把双刃剑,它在给人类带来空前的经济繁荣和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绿色科技正是伴随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不断加大过程中凸现出来的,其实质是一种可保持人类持续发展的科技体系,是当今时代对科技为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服务的方向性引导和生态化规范,它要求一切有害生态环境的生产技术将受到严格限制直至淘汰出局,而无害生态环境的生产技术将得到高度重视直至推广普及,从而加速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科技 生态时代 环保政策 清洁生产 循环经济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普科学哲学的精髓——批判精神 被引量:1
6
作者 董华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49-51,共3页
波普科学哲学的思想来源于批判精神。波普科学哲学的核心证伪主义 ,猜想与反驳的科学方法论 ,以及非决定论的世界观 ,无一不贯彻批判精神 ,在批判中检验理论的真理性 ,在批判中树立自己的观点。波普科学哲学的具体内容也无处不体现出这... 波普科学哲学的思想来源于批判精神。波普科学哲学的核心证伪主义 ,猜想与反驳的科学方法论 ,以及非决定论的世界观 ,无一不贯彻批判精神 ,在批判中检验理论的真理性 ,在批判中树立自己的观点。波普科学哲学的具体内容也无处不体现出这种批判精神。批判精神是波普科学哲学的精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普 批判 证伪 证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与人态环境的关系是生态哲学的基本问题 被引量:3
7
作者 包和平 包庆德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1-35,共5页
随着全球性问题的提出,人、人生存的基础和条件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一常提常新的问题重新成为人们思考的一个焦点。生态哲学的建立可谓是人们在此方面进行艰苦的理论探讨的重大成果之一。但是,作为一门新生的哲学学科其基本问题及相... 随着全球性问题的提出,人、人生存的基础和条件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一常提常新的问题重新成为人们思考的一个焦点。生态哲学的建立可谓是人们在此方面进行艰苦的理论探讨的重大成果之一。但是,作为一门新生的哲学学科其基本问题及相关范畴的涵义至今还不很明确,存在概念运用上的混乱现象,这不利于理论的进一步提高和人们统一认识的形成。因此,本文想就生态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 自然 人态环境 生态哲学 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恢复退化草地生态功能与可持续发展——以浑善达克沙地为例 被引量:9
8
作者 李笑春 仝川 +5 位作者 陈智 叶立国 董华 刘敏 张君 聂馥玲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80-84,共5页
草地生态系统既是我国北方众多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我国北疆一座天然的“绿色生态屏障” ,但这一“绿色生态屏障”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干扰和破坏 ,草地生态系统退化的面积、程度和速度都在进一步加剧。天然草地植被的人... 草地生态系统既是我国北方众多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我国北疆一座天然的“绿色生态屏障” ,但这一“绿色生态屏障”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干扰和破坏 ,草地生态系统退化的面积、程度和速度都在进一步加剧。天然草地植被的人为干扰和破坏是草地退化的根本因素 ,本文基于此对恢复退化草地植被的生态功能进行初步的讨论 ,进而提出 :草 +草≠草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草地 恢复 生态功能 浑善达克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的本性:人类中心主义的不可超越性 被引量:3
9
作者 包庆德 王哲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74-78,共5页
学界对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解歧义纷呈,甚至有原则差异。现实的情形是,关于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解大多停留于对概念作辩证的平衡,而不是解释现实的关系,没有真正揭示其现实格局中的实践本性。实际上从人类的实践本性审视,就其深层实质而言,人... 学界对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解歧义纷呈,甚至有原则差异。现实的情形是,关于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解大多停留于对概念作辩证的平衡,而不是解释现实的关系,没有真正揭示其现实格局中的实践本性。实际上从人类的实践本性审视,就其深层实质而言,人类中心主义具有不可超越性。学界对此问题认识上的差异,归根到底反映了不同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中心主义 深层生态学 生态哲学 实践本性 实践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政府组织:资源配置领域的制度创新——析非政府组织对市场缺陷和非市场缺陷的补充 被引量:20
10
作者 刘银喜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93-97,共5页
众所周知 ,市场机制和国家机制在不同的时期 ,不同的制度背景下 ,以不同的方式 ,或单独作用 ,或组合调控 ,均发挥了自身的优势和功能 ,促进了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但人类的实践活动证明 ,市场机制和国家机制都存在自身不可避免的... 众所周知 ,市场机制和国家机制在不同的时期 ,不同的制度背景下 ,以不同的方式 ,或单独作用 ,或组合调控 ,均发挥了自身的优势和功能 ,促进了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但人类的实践活动证明 ,市场机制和国家机制都存在自身不可避免的缺陷 ,而且不论以何种组合方式进行资源配置 ,都不可能使之达到最优 ,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非政府组织 (Non GovernmentalOrganizations)及其赖以存在的社会体制 ,以其自身特有的性质和秉性 ,现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市场—市场机制和政府—国家机制所无法克服的缺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缺陷 非市场缺陷 非政府组织 制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变论方法及其意义———系统演化路径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吴彤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6-32,39,共8页
突变论是法国数学家R·托姆(RenéThom,1923--)于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的一种拓扑数学理论。该理论为现实世界的形态发生问题中突变现象提供了可资利用的数学框架和工具。突变理论也被普里戈金和协同学研究... 突变论是法国数学家R·托姆(RenéThom,1923--)于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的一种拓扑数学理论。该理论为现实世界的形态发生问题中突变现象提供了可资利用的数学框架和工具。突变理论也被普里戈金和协同学研究者认为是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学的数学工具和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论方法 系统演化路径 突变现象 势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现代领导者的能力结构 被引量:4
12
作者 乌云娜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03-107,共5页
本文试从四个层次上进行探讨,较佳的知识结构即具有时间的“T”型结构,智力和非智力结构,领导者综合能力结构和领导者的创新能力结构。四个层次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各个层次各有其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 领导者 能力结构 知识结构 创新能力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智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50-53,共4页
文章分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依据,设计了一个由多层次构成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导向系统,探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途径:以立为本,加强教育;合理利用传统道德资源,恰当借鉴西方道德理论的合理成分;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道德建设 道德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子社会分工思想的现代阐释 被引量:3
14
作者 郭晓丽 祁润兴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6-41,共6页
孟子社会分工思想是否论证了剥削制度的合理性,其立场和观点是否同劳动人民相对立,这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无法避开的重大学术问题。作者借鉴现代管理哲学的辩证思路,通过对《孟子》文本的系统解读,澄清了一系列似是而非的西洋化评析... 孟子社会分工思想是否论证了剥削制度的合理性,其立场和观点是否同劳动人民相对立,这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无法避开的重大学术问题。作者借鉴现代管理哲学的辩证思路,通过对《孟子》文本的系统解读,澄清了一系列似是而非的西洋化评析和教科书定论,比较深刻地阐释了孟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命题主张中所蕴涵的真知灼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社会分工思想 阶级存在 社会分工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波普尔的科学知识进化论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君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45-48,共4页
波普尔的知识进化论主要将知识特别是科学知识的增长描述成达尔文式进化理论式的过程 ,科学知识如同生物进化一样 ,也经受着“选择”和“淘汰”。猜想与反驳 (批判或证伪 )好比选择与进化 。
关键词 知识进化论 批判 逼真性 发生认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笑春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9-25,共7页
“知识经济”的基本内容与核心概念可以表述为:“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与核心概念为:“生态、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持续性、共同性和公正... “知识经济”的基本内容与核心概念可以表述为:“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与核心概念为:“生态、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持续性、共同性和公正性”。本文从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立脚点———经济系统出发,探讨二者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从而为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经济 可持续发展 智力资源 经济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世纪物理学对近代物理学的影响——以惯性定律的研究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聂馥玲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37-41,共5页
中世纪科学在科学史上占据什么样的地位 ?近代科学是绕过中世纪以古代科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还是在中世纪科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这一问题在科学史学家之间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争论的结果是 ,一般科学史学家认为中世纪与近代科学之... 中世纪科学在科学史上占据什么样的地位 ?近代科学是绕过中世纪以古代科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还是在中世纪科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这一问题在科学史学家之间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争论的结果是 ,一般科学史学家认为中世纪与近代科学之间既有连续性 ,又有间断性。上述观点谁是谁非很难定论 ,事实上这一问题的答案可能永远可望不可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阻力 冲力 阻滞媒质 倾向 连续 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合作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3
18
作者 叶立国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7-71,共5页
“就研究本身而言 ,就研究成果而言 ,任何科学研究都离不开科学合作。”没有科学合作 ,科学事业寸步难行。因此 ,对于科学工作者来说 ,认清科学合作的本质是进行科学合作的基础 ;理清科学合作的类型是进行各种形式科学合作的保障 ;看清... “就研究本身而言 ,就研究成果而言 ,任何科学研究都离不开科学合作。”没有科学合作 ,科学事业寸步难行。因此 ,对于科学工作者来说 ,认清科学合作的本质是进行科学合作的基础 ;理清科学合作的类型是进行各种形式科学合作的保障 ;看清科学合作的形势又是燃眉之急。否则 ,必然会落后于科学发展的时代。尤其对于我国这样的科学发展整体落后、科学合作水平整体不高的国家的科学工作者来说 ,更应该提高科学合作的水平 ,利用各种形式的科学合作 ,推进我国科学事业向前迈进 ,赶上并超过科技先进国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 科学合作 大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刻、系统理解邓小平的科技思想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彤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8-12,共5页
20年前,邓小平同志在拨乱反正之际发表了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和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的论断,当时曾极大地鼓舞和振奋了处于压抑状态下的中国科学技术界和知识分子阶层。由于观察到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及对于社会生产力的作用... 20年前,邓小平同志在拨乱反正之际发表了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和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的论断,当时曾极大地鼓舞和振奋了处于压抑状态下的中国科学技术界和知识分子阶层。由于观察到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及对于社会生产力的作用,10年后邓小平同志及时发表了科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科技思想 系统理解 第一生产力 社会生产力 科学家 科学研究 马克思 生产力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尔·波普尔的证伪主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金柱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42-44,共3页
波普尔在批判逻辑实证主义的理论过程中建立起了以证伪主义为核心的科学哲学系统。证伪主义的基本概念是可证伪性 ,波普尔抓住了可证伪性概念 ,把它用作划分科学与非科学的判据 ,并通过可证伪性概念解决了分界问题而导致了归纳问题的解... 波普尔在批判逻辑实证主义的理论过程中建立起了以证伪主义为核心的科学哲学系统。证伪主义的基本概念是可证伪性 ,波普尔抓住了可证伪性概念 ,把它用作划分科学与非科学的判据 ,并通过可证伪性概念解决了分界问题而导致了归纳问题的解决 ,从而引起了以证伪性为实质的方法论 ,进而借助于四段图式把可证伪性概念带到科学哲学的几乎一切方面 ,并将科学的观点推广到社会政治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划界问题 归纳问题 可证伪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