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态意识变迁的考察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以内蒙古锡林郭勒退化草地为例 |
李笑春
陈智
刘敏
叶立国
董华
张君
聂馥玲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1
|
|
2
|
古代蒙古生态保护法规 |
奇格
阿拉腾
盛明光
|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1 |
17
|
|
3
|
生态哲学维度:人口生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 |
包庆德
董华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7
|
|
4
|
尼采人生哲学价值散论 |
赵东海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2
|
|
5
|
生态哲学视域:绿色科技的时代规范与研究进展 |
包庆德
|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6
|
波普科学哲学的精髓——批判精神 |
董华
|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2 |
1
|
|
7
|
人与人态环境的关系是生态哲学的基本问题 |
包和平
包庆德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3
|
|
8
|
恢复退化草地生态功能与可持续发展——以浑善达克沙地为例 |
李笑春
仝川
陈智
叶立国
董华
刘敏
张君
聂馥玲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9
|
|
9
|
实践的本性:人类中心主义的不可超越性 |
包庆德
王哲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3
|
|
10
|
非政府组织:资源配置领域的制度创新——析非政府组织对市场缺陷和非市场缺陷的补充 |
刘银喜
|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2 |
20
|
|
11
|
突变论方法及其意义———系统演化路径研究 |
吴彤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0
|
|
12
|
论现代领导者的能力结构 |
乌云娜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4
|
|
13
|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 |
陈智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3
|
|
14
|
孟子社会分工思想的现代阐释 |
郭晓丽
祁润兴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3
|
|
15
|
浅析波普尔的科学知识进化论 |
张君
|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2 |
3
|
|
16
|
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
李笑春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2
|
|
17
|
中世纪物理学对近代物理学的影响——以惯性定律的研究为例 |
聂馥玲
|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2 |
2
|
|
18
|
科学合作若干问题探讨 |
叶立国
|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3 |
3
|
|
19
|
深刻、系统理解邓小平的科技思想 |
吴彤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1
|
|
20
|
卡尔·波普尔的证伪主义 |
王金柱
|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2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