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内蒙古锡林河流域草地生态系统土壤保持功能及其空间分布
被引量:
31
1
作者
张雪峰
牛建明
+2 位作者
张庆
董建军
张靖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20,共9页
草地生态系统是陆地表面最大的生态系统类型,其土壤保持功能对于维持敏感而脆弱的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具有重要意义。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采用改进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对内蒙古锡林河流域的土壤保持功能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
草地生态系统是陆地表面最大的生态系统类型,其土壤保持功能对于维持敏感而脆弱的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具有重要意义。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采用改进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对内蒙古锡林河流域的土壤保持功能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全流域年土壤保持总量为1.65×108 t/a,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为168.18t/hm2;流域土壤保持功能从上游至下游呈递减趋势;草甸草原的土壤保持功能最高,农田和典型草原其次,沙地植被和草甸最差;草地生态系统的土壤保持功能随植被覆盖度的增加呈非线性增长。可见,提高草地植被覆盖度,保持典型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有助于维持锡林河流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和区域生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
土壤保持功能
土壤侵蚀
锡林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放牧对克氏针茅草原植物群落与种群格局的影响
被引量:
25
2
作者
赵登亮
刘钟龄
+4 位作者
杨桂霞
辛小平
梁存柱
王炜
王立新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13,共8页
在内蒙古草原区中部的克氏针茅草原,连续4年(2006-2009年)进行了夏秋季划区轮牧实验;利用摄影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方法,研究了不同放牧强度对植物群落和种群格局的生态作用效应。摄影图像和测定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放牧实验小区...
在内蒙古草原区中部的克氏针茅草原,连续4年(2006-2009年)进行了夏秋季划区轮牧实验;利用摄影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方法,研究了不同放牧强度对植物群落和种群格局的生态作用效应。摄影图像和测定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放牧实验小区形成了大小不一、结构不同的群落斑块,并显示出不同放牧强度与放牧周期的植物群落及种群斑块结构的生态梯度格局。在不放牧的围封对照小区内(G5)保持原有的克氏针茅群落斑块和羊草群落斑块,二者的斑块数量、斑块面积之比、斑块的植物组成与生物量都比较稳定;在不同放牧强度的实验小区(G1、G2、G3),群落斑块的数量、面积、种群结构、植物多度、株丛冠幅、生物量等都形成了相对应的梯度差异。不同放牧强度导致克氏针茅群落与种群斑块的不同破碎化程度和植物个体(株丛)小型化。适度放牧使得斑块结构与生物量表现出中度干扰下植物补偿性生长的效应。结果表明植物群落斑块结构与种群格局的变化是草原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拓殖与衰退的基本形式,也是生态演替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针茅草原
放牧强度
摄影图像分析
植物群落与种群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蒙古锡林河流域草地生态系统土壤保持功能及其空间分布
被引量:
31
1
作者
张雪峰
牛建明
张庆
董建军
张靖
机构
内蒙古大学
生命
科学
学院
内蒙古大学中美生态、能源与可持续性科学研究中心
大连民族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
出处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20,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2CB722201)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1BAC07B01)
+1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60320)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资助
文摘
草地生态系统是陆地表面最大的生态系统类型,其土壤保持功能对于维持敏感而脆弱的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具有重要意义。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采用改进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对内蒙古锡林河流域的土壤保持功能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全流域年土壤保持总量为1.65×108 t/a,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为168.18t/hm2;流域土壤保持功能从上游至下游呈递减趋势;草甸草原的土壤保持功能最高,农田和典型草原其次,沙地植被和草甸最差;草地生态系统的土壤保持功能随植被覆盖度的增加呈非线性增长。可见,提高草地植被覆盖度,保持典型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有助于维持锡林河流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和区域生态安全。
关键词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
土壤保持功能
土壤侵蚀
锡林河流域
Keywords
grassland ecosystem services
soil conservation function
soil erosion
Xilin River Basin
分类号
S812.2 [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放牧对克氏针茅草原植物群落与种群格局的影响
被引量:
25
2
作者
赵登亮
刘钟龄
杨桂霞
辛小平
梁存柱
王炜
王立新
机构
内蒙古大学
生命
科学
学院
中
国农业
科学
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
研究
所
内蒙古大学
环境与资源学院
内蒙古大学中美生态、能源与可持续性科学研究中心
出处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13,共8页
基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及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No.20090306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0360016,No.40861002)资助
文摘
在内蒙古草原区中部的克氏针茅草原,连续4年(2006-2009年)进行了夏秋季划区轮牧实验;利用摄影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方法,研究了不同放牧强度对植物群落和种群格局的生态作用效应。摄影图像和测定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放牧实验小区形成了大小不一、结构不同的群落斑块,并显示出不同放牧强度与放牧周期的植物群落及种群斑块结构的生态梯度格局。在不放牧的围封对照小区内(G5)保持原有的克氏针茅群落斑块和羊草群落斑块,二者的斑块数量、斑块面积之比、斑块的植物组成与生物量都比较稳定;在不同放牧强度的实验小区(G1、G2、G3),群落斑块的数量、面积、种群结构、植物多度、株丛冠幅、生物量等都形成了相对应的梯度差异。不同放牧强度导致克氏针茅群落与种群斑块的不同破碎化程度和植物个体(株丛)小型化。适度放牧使得斑块结构与生物量表现出中度干扰下植物补偿性生长的效应。结果表明植物群落斑块结构与种群格局的变化是草原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拓殖与衰退的基本形式,也是生态演替的机制。
关键词
克氏针茅草原
放牧强度
摄影图像分析
植物群落与种群格局
Keywords
Stipa krylovii steppe
grazing intensity
photographic image analysis
plant community and population pattern
分类号
S812 [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Q948.158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内蒙古锡林河流域草地生态系统土壤保持功能及其空间分布
张雪峰
牛建明
张庆
董建军
张靖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
3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放牧对克氏针茅草原植物群落与种群格局的影响
赵登亮
刘钟龄
杨桂霞
辛小平
梁存柱
王炜
王立新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
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