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白桦的三种叶部害虫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军生 戚永强 张金华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80-82,共3页
白桦尺蠖、中带齿舟蛾和梦尼夜蛾是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白桦 3种最重要的叶部害虫 ,近年来在绰源林业局林区猖獗成灾 ,并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为了有效地防治这 3种害虫 ,经调查分析 ,本文报道了上述 3种白桦害虫的分布、寄主、危害情况。
关键词 白桦 白桦尺蠖 中带齿舟蛾 梦尼夜蛾 内蒙古 大兴安岭林区 叶部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蝶类种的记述(一)——凤蝶科和绢蝶科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军生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09年第2期44-46,共3页
本文记述了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鳞翅目凤蝶科的4种:金凤蝶(Papilio machaon Linnaeus)、柑橘凤蝶(Papilio xuthus Linnaeus)、绿带翠凤蝶(Papilio maackii Menetries)、碧凤蝶(Papilio bianor Cramer),以及绢蝶科的6种:微点绢蝶(Parnassi... 本文记述了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鳞翅目凤蝶科的4种:金凤蝶(Papilio machaon Linnaeus)、柑橘凤蝶(Papilio xuthus Linnaeus)、绿带翠凤蝶(Papilio maackii Menetries)、碧凤蝶(Papilio bianor Cramer),以及绢蝶科的6种:微点绢蝶(Parnassius tenedius Eversmann)、冰清绢蝶(Parnassius glacialis Butler)、小红珠绢蝶(Parnassius nomion Fischeret Waldheim)、红珠绢蝶(Parnassius bremeri Brener)、白绢蝶(Parnassius stubbendorfii Menetries)、艾雯绢蝶(Parnassius eversmanni Menetries),并对其形态特征、习性、寄主和分布进行了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翅目 凤蝶科 绢蝶科 内蒙古 大兴安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以鸟治虫工作开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被引量:1
3
作者 伦北平 纪仁艳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02年第2期37-39,共3页
为克服以往单一化学防治带来的种种弊端 ,充分利用自然控制因素来抑制落叶松人工林内的害虫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在人工招引食虫鸟方面做了大量的试验和探索。从 1 984年起逐年加大了以鸟治虫的比重 ,在这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 ,在很大程... 为克服以往单一化学防治带来的种种弊端 ,充分利用自然控制因素来抑制落叶松人工林内的害虫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在人工招引食虫鸟方面做了大量的试验和探索。从 1 984年起逐年加大了以鸟治虫的比重 ,在这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 ,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天敌对害虫种群的自然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虫鸟 生态防治 人工林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落叶松腮扁叶蜂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军生 郝玉山 +2 位作者 伦北平 李国文 沈健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01年第2期19-21,共3页
落叶松腮扁叶蜂[Cephalcia larciphila (Wachtl.)]在内蒙古大兴安岭大面积发生危害,发生面积为1万hm2。根据生产防治工作的需要,通过室内饲养观察及野外定点观察研究,对该虫生物学特性等进行了... 落叶松腮扁叶蜂[Cephalcia larciphila (Wachtl.)]在内蒙古大兴安岭大面积发生危害,发生面积为1万hm2。根据生产防治工作的需要,通过室内饲养观察及野外定点观察研究,对该虫生物学特性等进行了系统研究,搞清楚了该虫在内蒙古大兴安岭牙克石地区一年发生一代,以 3龄至5龄幼虫于当年7月中旬下树,主要在土壤中2~7cm的土层中以老熟幼虫做蛹室越冬,少数在枯枝落叶层下越冬。翌年6月上旬化蛹,蛹期长约10天,成虫的发生期在6月上中旬,并于雌成虫羽化的一两天后交尾产卵,每头雌成虫产卵量约为40~50粒。6月中旬出现幼虫。该虫有滞育现象,预蛹滞育期一般为三个年头,第三年牙季正式化蛹。寄生蜂有3种,寄生蜂一种,虫生真菌一种,食虫蜘蛛4种,食虫鸟4种。通过敌敌畏插管烟剂防治后效果可达95%左右。这些为落叶松腮扁叶蜂的综合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腮扁叶蜂 落叶松害虫 生物学特性 生活史 生活习性 天敌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森林有害生物生态调控策略 被引量:3
5
作者 李菁 骆有庆 +1 位作者 石娟 张军生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3-136,共4页
人工林的增加大大改善了我国的生态环境,但也同时增加了森林有害生物发生的风险。生态调控技术克服了传统控制策略的不足,是目前森林有害生物管理的最佳策略之一。论文回顾了森林有害生物的管理策略思想的发展历程,简述了生态调控(Ecolo... 人工林的增加大大改善了我国的生态环境,但也同时增加了森林有害生物发生的风险。生态调控技术克服了传统控制策略的不足,是目前森林有害生物管理的最佳策略之一。论文回顾了森林有害生物的管理策略思想的发展历程,简述了生态调控(Ecological regulation)策略与森林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Sustainable pest management in forest,SPMF)的理念与核心原则。通过对有害生物的实例研究的概括,从森林生态系统自身特征、调控对象有害物质和森林生态系统的环境条件三个方面,综述了森林有害生物生态调控的相应策略。文章也指出了该策略的发展前景及不足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调控 森林 有害生物 发展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叶松毛虫性引诱剂新型载体林间应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玉玲 张军生 +4 位作者 王鹏 张志华 靳德良 刘春森 宁钰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2年第3期34-37,共4页
采用普通船型诱捕器,对落叶松毛虫人工合成性引诱剂不同载体诱蛾效果进行了林间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常规橡胶塞诱芯诱蛾时间多为3~5 d,之后需要更换新诱芯,诱蛾规律性不强,无法准确判断虫情发生趋势。而PVC微管型诱芯诱蛾效果明显优于... 采用普通船型诱捕器,对落叶松毛虫人工合成性引诱剂不同载体诱蛾效果进行了林间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常规橡胶塞诱芯诱蛾时间多为3~5 d,之后需要更换新诱芯,诱蛾规律性不强,无法准确判断虫情发生趋势。而PVC微管型诱芯诱蛾效果明显优于前者,诱蛾期长达1个月,落叶松毛虫成虫发生趋势明显,为掌握松毛虫发生趋势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还大大节省人工及材料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毛虫 性引诱剂载体 发生期 发生量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桦尺蠖和中带齿舟蛾大发生原因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军生 尹传玉 曹瑛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5-25,27,共2页
关键词 白桦尺蠖 中带齿舟蛾 发生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眉柳莺的人工巢箱利用率及对落叶松鞘蛾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军生 《野生动物学报》 2014年第3期311-315,共5页
2000-2012年间在设置人工巢箱条件下,对内蒙古甘河林业局的黄眉柳莺繁殖生态进行了研究,收集了窝卵数、占巢率及对落叶松鞘蛾的防治效果等。统计分析表明:黄眉柳莺每年5月初返迁占巢,5月下旬产卵,窝卵数5-8枚,卵淡白色,具赤青色斑纹,... 2000-2012年间在设置人工巢箱条件下,对内蒙古甘河林业局的黄眉柳莺繁殖生态进行了研究,收集了窝卵数、占巢率及对落叶松鞘蛾的防治效果等。统计分析表明:黄眉柳莺每年5月初返迁占巢,5月下旬产卵,窝卵数5-8枚,卵淡白色,具赤青色斑纹,且钝端密集。卵长径(14.75±0.56)mm,短径(11.78±0.59)mm。育雏期15-18 d,锥鸟存活率93.98%,建立了占巢率与落叶松鞘蛾虫口密度间、占巢率与窝卵数之间的一元关系式,黄眉柳莺人工巢箱防治区平均防治效果达到48.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巢箱 黄眉柳莺 占巢率 防治效果 落叶松鞘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林区森林病虫鼠害成灾特点与减灾对策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军生 伦北平 +1 位作者 沈健 曹英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01年第3期46-48,50,共4页
森林病虫鼠害是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林业生产的重要自然灾害 ,是制约培育高效人工林以及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子之一。本文回顾总结林业生物灾害综合防治技术在已往林业生产中的减灾作用 ,针对林区森林病虫鼠害发生危害此起彼伏、关键... 森林病虫鼠害是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林业生产的重要自然灾害 ,是制约培育高效人工林以及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子之一。本文回顾总结林业生物灾害综合防治技术在已往林业生产中的减灾作用 ,针对林区森林病虫鼠害发生危害此起彼伏、关键防治技术落后、预警及预测预报能力差、应用基础研究薄弱以及科研与实际应用脱节严重等现象 ,分析了林区生物灾害研究面临的新挑战 ,从加强人员管理及资金投入力度、开展重大森林病虫鼠害中长期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关键技术研究、重视高新技术应用研究等角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综合防治 生物灾害 减灾技术 对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鸟巢箱防治落叶松鞘蛾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军生 王鹏 王茜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4年第3期13-17,共5页
通过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落叶松鞘蛾发生区悬挂的鸟巢箱招引到食虫鸟的种类、取食量、筑巢率等基础性工作开展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落叶松鞘蛾的主要食虫鸟的种类有大山雀等8种,其中大山雀、沼泽山雀、普通?的筑巢... 通过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落叶松鞘蛾发生区悬挂的鸟巢箱招引到食虫鸟的种类、取食量、筑巢率等基础性工作开展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落叶松鞘蛾的主要食虫鸟的种类有大山雀等8种,其中大山雀、沼泽山雀、普通?的筑巢率超过4%。甘河和乌尔旗汉年度食虫鸟平均筑巢率分别为32.7%和29%。每只益鸟每天取食落叶松鞘蛾30头,在一个育雏期间能消灭害虫约93 120头。首次证实了人工巢箱在自然状态下可有效使用6年。人工鸟巢箱防治区与未防治对照区相比,落叶松鞘蛾虫口减退率在14.53%~70%之间,平均达48.95%,经方差分析差异达5%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巢箱 食虫鸟 防治 落叶松鞘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色—马尔科夫模型对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量的预测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军生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7年第2期34-38,共5页
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是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波动必然会引起整个林业产业经济的波动。因此,人们在努力提高防控林业有害生物的能力的同时,也期望知道未来一段时间内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量的变化情况,以便为科学决策提... 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是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波动必然会引起整个林业产业经济的波动。因此,人们在努力提高防控林业有害生物的能力的同时,也期望知道未来一段时间内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量的变化情况,以便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本文基于内蒙古大兴安岭1979-2012年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量数据,采用灰色GM(1,1)预测模型动态模拟该区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量的变化态势,并运用马尔科夫方法修正的灰色模型大大提高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量的模拟精度。模型修正后的模拟发生量的相对误差较之修正前下降了16%,将灰色GM(1,1)模型和马尔科夫状态转移矩阵相结合用于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量预测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预测结果表明未来几年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量将呈上升,防控压力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1 1)模型 马尔科夫链 转移矩阵 林业有害生物 发生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好医生
12
《内蒙古林业》 2017年第5期20-20,共1页
王敬梅1992年毕业于内蒙古林业职业中专森保专业,毕业后,来到根河林业局森防站从事预测预报工作。她不仅业务技术过硬,而且责任心强,在监测预报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25年。
关键词 医生 森林 预测预报工作 职业中专 业务技术 监测预报 林业局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海深处的坚守
13
《内蒙古林业》 2017年第4期18-18,共1页
2000年,薛旗来到库都尔林业局从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他刻苦勤奋、甘于奉献、精于钻研、善于合作,以对森防事业无限的热爱和饱满的工作热情,为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平衡默默地奉献着。
关键词 海深 有害生物防治 保护森林资源 生态平衡 林业局 都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毒蛾的种群动态与生活史
14
作者 张军生 《林业科技》 2014年第3期56-59,共4页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对模毒蛾的发生为害规律及生活史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在阿尔山林区模毒蛾的寄主有兴安落叶松和樟子松。田间调查的结果表明:当地模毒蛾1年发生1代,其中以卵在枯枝落叶层下越冬为主,也有少量在树皮缝等处越冬;第2...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对模毒蛾的发生为害规律及生活史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在阿尔山林区模毒蛾的寄主有兴安落叶松和樟子松。田间调查的结果表明:当地模毒蛾1年发生1代,其中以卵在枯枝落叶层下越冬为主,也有少量在树皮缝等处越冬;第2年5月下旬卵开始孵化为幼虫,幼虫期共5龄;老熟幼虫于7月初开始化蛹,7月9日为化蛹盛期;7月20日开始羽化为成虫,平均产卵量为110粒;雌雄蛾寿命分别为7天和5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毒蛾 兴安落叶松 发育历期 种群动态 生活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线蛱蝶卵空间格局及抽样技术初步研究
15
作者 张军生 王琪 +1 位作者 王连一 王继华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04年第1期18-21,共4页
本文采用 Iwaox* x回归关系、Taylor幂法则和频次分布拟合 3种方法测定了红线蛱蝶卵在杨树上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 :频次分布拟合红线蛱蝶卵在林间的空间分布型为负二项分布 ,实测 x2 =13.0 3*<理论 x20 .0 5=18.387。根据各种聚... 本文采用 Iwaox* x回归关系、Taylor幂法则和频次分布拟合 3种方法测定了红线蛱蝶卵在杨树上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 :频次分布拟合红线蛱蝶卵在林间的空间分布型为负二项分布 ,实测 x2 =13.0 3*<理论 x20 .0 5=18.387。根据各种聚集度指标 ,测定结果为卵在林间呈聚集分布。根据各样地 x·值作 Iwao的 x*x线性回归得 x· =0 .0 0 0 6 + 1.3334x,说明红线蛱蝶卵在林间属聚集分布 ,分布的基本成份为单个个体。将各样地平均密度和方差 S2 作 Taylor幂法则得 lg S2 =1.6 8+ 1.0 0 37lgx,说明红线蛱蝶卵在一切密度下都是聚集的 ,但其聚集度不因种群密度的改变而变化。同时计算了林间调查的理论抽样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线蛱蝶 空间格局 序贯抽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叶松腮扁叶蜂蛹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研究
16
作者 张军生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02年第2期22-23,共2页
经测定 ,落叶松腮扁叶蜂蛹在自然条件下发育起点温度为 8.3 85 6℃± 0 .5 5 0 2℃ ;有效积温为 1 0 2 .5 41 9± 2 6.5 2 2 9日度。
关键词 落叶松腮扁叶蜂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叶松鞘蛾科学管理研究
17
作者 张军生 刘荣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01年第z1期75-78,共4页
根据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气候和森林特点 ,以及落叶松鞘蛾发生、发展历史、危害程度、发生频率对其进行区划。在研究落叶松鞘蛾种群动态消长规律的基础上 ,提出切合实际的预测模式 ,在研究防治指标的基础上 ,根据动态测报 。
关键词 落叶松鞘蛾 预测预报 科学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