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80—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土地沙化生态敏感性时空演变特征 被引量:4
1
作者 傅强 张海明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17,24,共5页
生态敏感性评价是研判国土空间生态状况、识别各类生态保护空间的重要基础。本文在1 km×1 km空间网格尺度上,开展内蒙古自治区1980、1990、2000、2010、2020年土地沙化生态敏感性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土地沙化敏感性等级... 生态敏感性评价是研判国土空间生态状况、识别各类生态保护空间的重要基础。本文在1 km×1 km空间网格尺度上,开展内蒙古自治区1980、1990、2000、2010、2020年土地沙化生态敏感性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土地沙化敏感性等级呈现东部较低,西部、正北较高的格局;②38.3%网格敏感性等级保持不变,37.9%网格保持在中度敏感以下,38.8%网格保持在中度敏感以上;③大兴安岭北段山区、呼伦贝尔草原北部、西辽河平原、河套-土默川平原及鄂尔多斯高原东部与南部敏感性等级较低或持续降低,阿拉善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北部部分地区敏感性等级较高或持续提高。本文可为划定生态空间及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方法与空间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沙化 生态敏感性 时空演变 内蒙古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热冬冷地区高校教学楼自然通风模拟及优化策略研究——以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新建教学楼为例
2
作者 丁悦 田虹雨 李悦 《绿色科技》 2025年第4期255-265,共11页
高校教学楼是师生交流、教学、实验实训的重要场所。教学楼在使用过程中,以南北向为最佳朝向,人体在该室内物理环境易产生热舒适感。但在实际建造中,往往要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如基地范围的影响。本文以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新建东... 高校教学楼是师生交流、教学、实验实训的重要场所。教学楼在使用过程中,以南北向为最佳朝向,人体在该室内物理环境易产生热舒适感。但在实际建造中,往往要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如基地范围的影响。本文以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新建东西朝向的实验大楼为例,对建筑进行实地调研,发现建筑内部整体风环境有所欠缺,室内过热现象。而自然通风则会有效降低建筑能耗,可引入室外新鲜空气适当提高空气龄,从而改善室内空气条件。本文对新教学楼典型层的室内自然通风状况进行实测,新教学楼室内风环境存在提出优化设计策略,为其他高校新建东西向的教学楼风环境评估和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楼 自然通风 模拟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养老服务机构公共空间物理环境设计策略——以浙中地区为例
3
作者 丁悦 田虹雨 周娟 《绿色科技》 2025年第17期173-180,192,共9页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提升乡村养老服务能力,建设适应于农村老年人需求的养老服务机构是适老化的重要表现。梳理了浙中地区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养老的服务模式、探索养老服务体系现状、剖析养老机构室内公共空间物理环境。对东阳市六所...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提升乡村养老服务能力,建设适应于农村老年人需求的养老服务机构是适老化的重要表现。梳理了浙中地区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养老的服务模式、探索养老服务体系现状、剖析养老机构室内公共空间物理环境。对东阳市六所养老服务机构进行走访,根据其中三所的老年人对其公共空间需求和物理环境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公共空间的现状与问题,并以此作为实际依据。最后以东阳好孝心敬老院走廊空间和公共活动室物理环境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软件模拟进行优化设计策略研究,从建筑物理环境这一视角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浙中地区乡村养老服务机构空间环境设计策略提供一定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养老服务机构 公共空间 物理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实施为导向的街区更新设计策略——以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街综合整治规划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荣丽华 杜明凯 +1 位作者 马慧渊 吕慧芬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3-36,共4页
街区的更新设计只有以实施为导向,形成具有实时性和长效性的技术文件,才能实现街区环境品质的真正改善和有效管理维护。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街综合整治规划探讨了面向实施的街区更新设计策略,包括分析城市街区问题及更新要素,构建适度而... 街区的更新设计只有以实施为导向,形成具有实时性和长效性的技术文件,才能实现街区环境品质的真正改善和有效管理维护。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街综合整治规划探讨了面向实施的街区更新设计策略,包括分析城市街区问题及更新要素,构建适度而严谨的引导图则,建立多元行为主体的管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区更新 实施 设计策略 呼和浩特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常时微动观测的城市建筑物共振效应评价及地震安全韧性提升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那仁满都拉 格根塔娜 +4 位作者 于欣冉 宝音图 郭恩亮 韩晓明 杨永胜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8-74,共7页
为了掌握呼和浩特市区建筑结构与场地的共振效应,以代表性钢筋混凝土结构和整体城区场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和常时微动观测收集数据,①分析不同建设年代、楼层和形状的431栋建筑物的结构自振周期及其振动特性,并通过214个场地的固... 为了掌握呼和浩特市区建筑结构与场地的共振效应,以代表性钢筋混凝土结构和整体城区场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和常时微动观测收集数据,①分析不同建设年代、楼层和形状的431栋建筑物的结构自振周期及其振动特性,并通过214个场地的固有周期,推测整体城区场地固有周期及其分布规律。②对未来地震中观测建筑物的潜在共振风险进行等级划分,发现高、中、低风险等级的建筑物分别占21%、15%、64%。③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地震安全韧性提升方法,从而为呼和浩特市区地震安全与防震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效应 地震安全韧性 钢筋混凝土结构 常时微动观测 呼和浩特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防灾公园的规划方法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扬 《现代园艺》 2021年第23期145-147,共3页
城市防灾公园在城市灾害的防御和救灾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分析城市防灾公园的规划建设原则,确定了城市防灾公园的类型及选址要求,并提出了城市防灾公园的规划方法,为新时期城市防灾公园的建设和管理等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防灾公园 规划方法 城市建设 功能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级过滤对复合型微污染地下水净化效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赵玉华 闫谞 +1 位作者 程洁 王頔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36-541,共6页
目的研究接触氧化法的工艺过程与运行参数,以使复合型微污染地下水达到饮用水标准.方法用地下水配加MnSO4·5H2O,FeSO4·7H2O,NH4Cl和腐植酸、尿素、淀粉,模拟复合型微污染地下水,采用锰砂-陶粒-锰砂三级接触氧化过滤法处理,滤... 目的研究接触氧化法的工艺过程与运行参数,以使复合型微污染地下水达到饮用水标准.方法用地下水配加MnSO4·5H2O,FeSO4·7H2O,NH4Cl和腐植酸、尿素、淀粉,模拟复合型微污染地下水,采用锰砂-陶粒-锰砂三级接触氧化过滤法处理,滤层总厚度1.5 m,滤速1 m/h.结果经过三级曝气、过滤后,出水主要指标达到饮用水标准.Fe2+氧化还原电位低,只采用跌水曝气DO值已满足要求,平均去除率为95.36%.CODMn质量浓度相对较低,在只跌水曝气时已达标,平均去除率为44.21%,增大曝气量后出水质量浓度更低,平均去除率为53.69%.采用简单的跌水曝气方式时,出水锰和氨氮质量浓度均较高,经增加曝气强度后,出水氨氮、锰逐渐开始达标,达标后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7.22%和96.50%.结论三级曝气、过滤接触氧化法处理复合型微污染地下水能取得良好的净化效果,其中DO对锰和氨氮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型微污染地下水 接触氧化法 三级过滤 曝气 D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翅片管换热器积灰对空气侧传热和压降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马广兴 杨伟杰 +2 位作者 田晓焱 孙煜光 王志颖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11-617,共7页
文章选取室外实际运行的翅片管换热器,在采样分析其表面沉积粉尘粒度的基础上,搭建换热器积灰实验台,以平直翅片管换热器为测试样件,研究积灰对换热器空气侧传热和压降的影响。结果表明,换热器表面不同位置沉积粉尘的粒径分布规律相近,... 文章选取室外实际运行的翅片管换热器,在采样分析其表面沉积粉尘粒度的基础上,搭建换热器积灰实验台,以平直翅片管换热器为测试样件,研究积灰对换热器空气侧传热和压降的影响。结果表明,换热器表面不同位置沉积粉尘的粒径分布规律相近,沉积粉尘的粒径集中分布在1~100μm;换热器空气侧积灰对压降的影响大于对换热的影响;高风速能够减小积灰对换热器空气侧传热和压降的影响,当风速从1.5 m/s增大到3.0 m/s,空气侧污垢热阻减小54%,压降增幅减小18.3%;换热器稳定后的空气侧污垢热阻及压降增幅,在低风速时随粉尘粒径的增大而减小,高风速时随粉尘粒径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翅片管换热器 粉尘沉积 污垢热阻 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生境保护与连通性维护的鄂温克族自治旗生态空间划定 被引量:2
9
作者 傅强 张海明 +2 位作者 张月蓉 陈亚男 康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95-2307,共13页
在人类活动及气候变化影响下,自然生境萎缩与破碎化现象严重,生境保护与生境间连通性维护增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以鄂温克族自治旗为例,基于MaxEnt模型对物种分布数据与环境因子变量进行训练,支持物种基质阻力面构... 在人类活动及气候变化影响下,自然生境萎缩与破碎化现象严重,生境保护与生境间连通性维护增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以鄂温克族自治旗为例,基于MaxEnt模型对物种分布数据与环境因子变量进行训练,支持物种基质阻力面构建和生境斑块识别,为最小成本路径模型(Least Cost Path Model,LCM)生境网络建模提供基础数据,并在模拟路径有效性筛选、廊道宽度生成等方面改进LCM,通过物种生境网络集成与验证,为面向生境保护与连通性维护的生态空间划定提供新的方法与思路。结果表明:(1)生态空间发挥重要的栖息地保护作用,对重点表征物种栖息地保护率为100%,对其他物种栖息地保护率均值达到88%;(2)根据关联长度指数评价,生态空间对各物种的生境连通性维护作用明显,对凤头鸊鷉、大山雀、大斑啄木鸟、天鹅、赤狐、雀鹰等物种生境连通性的提升作用显著,最高可提升626%;(3)生态空间面积仅为鄂温克旗总面积的25.1%,为农牧业等人类活动留有较大发展空间;(4)伊敏河既是鄂温克旗重要生态主轴,也是社会经济发展主轴,应注意协调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5)鄂温克旗东南部生境间连通性较差,应依托伊敏河上游各支流提升这一区域生境连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网络 生态空间 生境连通性 物种分布模型 最小成本路径模型 鄂温克族自治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景观地域特色的营造理念原则与方法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扬 康春雨 《农业与技术》 2023年第8期91-93,共3页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乡村景观地域特色的营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乡村景观地域特色的营造理念分析,总结出了乡村地域特色景观的营造原则和方法。研究认为,地域特色的乡村景观营造归根到底是将地域元素融入乡村景观的过程,对乡村地...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乡村景观地域特色的营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乡村景观地域特色的营造理念分析,总结出了乡村地域特色景观的营造原则和方法。研究认为,地域特色的乡村景观营造归根到底是将地域元素融入乡村景观的过程,对乡村地域元素的挖掘和如何发挥这些地域元素在乡村景观营造中的作用是乡村景观营造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景观 地域文化 营造理念 景观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