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中部地区绿岩型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远景预测 被引量:29
1
作者 郑翻身 徐国权 +2 位作者 冯贞 张振法 蔡红军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2-248,共17页
内蒙古中部大青山—乌拉山地区发育有太古宙和元古宙两个时代和类型的绿岩带,太古宙绿岩中Au平均含量为2 .8×10 - 9~32×10 - 9,元古宙绿岩中Au平均含量为2 .6×10 - 9~34×10 - 9,与其他岩类相比,绿岩含矿性高,常... 内蒙古中部大青山—乌拉山地区发育有太古宙和元古宙两个时代和类型的绿岩带,太古宙绿岩中Au平均含量为2 .8×10 - 9~32×10 - 9,元古宙绿岩中Au平均含量为2 .6×10 - 9~34×10 - 9,与其他岩类相比,绿岩含矿性高,常赋存有大、中型金矿床。大青山—乌拉山地区金矿可划分为5种类型:1似层状细脉浸染型,如摩天岭金矿;2沉积变质层控型,如卯独庆和油篓沟金矿;3钾长蚀变-石英脉型,如乌拉山金矿;4蚀变岩-石英脉复合型,如东伙房金矿;5石英脉型,如后石花金矿。前两种属于元古宙绿岩型金矿,后三种属于太古宙绿岩型金矿,目前,该区已发现70余处金矿床(点)。根据谢学锦的地球化学找矿理论和本区地质特征,区内选出6个地球化学块体作为找矿远景区,它们是:1西河子—新地沟—红盘;2银号—二道洼—上高台;3阿玛乌素—西山湾—白乃庙;4黑敖包—赛乌素—查干此老;5金盆—麻迷图—满洲窑;6乌拉山—榆树湾。预测6个地球化学块体金金属量6 75 5 0 t,表明本区具有良好的成矿的物质基础和找矿远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绿岩型金矿 地质特征 成矿远景 赋矿地层 控矿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中部绿岩型金矿地球化学及地球物理勘查——以新地沟和卯独庆地区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郑翻身 徐国权 +2 位作者 冯贞 蔡红军 张振法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2-436,共15页
为查清深部隐伏矿体规模和延伸情况,在新地沟和卯独庆化探异常区,开展了激电法(中间梯度装置)和高精度磁法测量。新地沟化探异常区圈出面积约10km2的激电异常和磁异常,异常尚未封闭,有大幅度向外延伸的趋势;卯独庆化探异常区圈出面积约2... 为查清深部隐伏矿体规模和延伸情况,在新地沟和卯独庆化探异常区,开展了激电法(中间梯度装置)和高精度磁法测量。新地沟化探异常区圈出面积约10km2的激电异常和磁异常,异常尚未封闭,有大幅度向外延伸的趋势;卯独庆化探异常区圈出面积约2.5km2的激电异常。激电异常与化探异常基本吻合,应为同源异常。经验证,新地沟和卯独庆激电异常均为原生矿体引起,表明综合物化探方法是寻找隐伏矿体的最廉价、最适用、最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绿岩型金矿 微矿化露头 物探 化探 地球化学块体 新地沟 卯独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宁城县陈家杖子隐爆角砾岩型金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 被引量:2
3
作者 郭利军 董福辰 +2 位作者 蔡红军 孟立军 王忠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594-597,共4页
陈家杖子金多金属矿是内蒙古境内首次发现的隐爆角砾岩型金多金属矿床。在太古宙老基底内,燕山晚期石英斑岩侵入、隐爆角砾岩体的形成以及断裂构造的频繁活动,对矿体形成和形态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隐爆角砾岩筒具有脉动性隐蔽爆破性... 陈家杖子金多金属矿是内蒙古境内首次发现的隐爆角砾岩型金多金属矿床。在太古宙老基底内,燕山晚期石英斑岩侵入、隐爆角砾岩体的形成以及断裂构造的频繁活动,对矿体形成和形态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隐爆角砾岩筒具有脉动性隐蔽爆破性,岩性变化、蚀变具明显的规律性,矿化具有上金下铜多金属的特征。矿(化)体主要赋存于石英斑岩脉两侧,矿体变化较大,矿化不均匀。运用新的物探试验方法(DPEM),在岩筒深部圈出大规模异常,推断为矿化富集区。纳米物质测量,金多金属等多元素异常套合较好,也反映出深部矿化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爆角砾岩 矿床地质特征 陈家杖子金多金属矿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大兴安岭中北段铜铅锌金银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 被引量:153
4
作者 佘宏全 李红红 +6 位作者 李进文 赵士宝 谭刚 张德全 金俊 董英君 丰成友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56-1472,共17页
本文根据内蒙古大兴安岭中北段地质构造演化、成矿特征、中俄蒙邻近地区矿产分布和近年来的地质和找矿工作进展,划分了地质构造单元和成矿区带,总结了该地区主要矿床类型和成矿时代分布规律,提出了多金属矿的找矿方向。本文将大兴安岭... 本文根据内蒙古大兴安岭中北段地质构造演化、成矿特征、中俄蒙邻近地区矿产分布和近年来的地质和找矿工作进展,划分了地质构造单元和成矿区带,总结了该地区主要矿床类型和成矿时代分布规律,提出了多金属矿的找矿方向。本文将大兴安岭中北段划分为额尔古纳地块、鄂伦春晚华力西褶皱带和东乌旗早华力西褶皱带3个Ⅲ级构造单元,细分为满洲里-新右旗中生代火山-深成岩隆起区等14个Ⅳ级构造单元。工作区主要矿床类型有矽卡岩型、斑岩型、热液型,其次为海相沉积型、岩浆熔离型、砂矿型和云英岩型,其中斑岩型和热液型矿床是主要矿床类型,热液型矿床可以细分为6个子类型。矿床的分布总体上具有北东呈带、北西成行特点,根据矿床的分布和区域构造特征可以分为德尔布干和东乌旗-兴安两个北东向Ⅲ级成矿带,13个Ⅳ级成矿区。从成矿时代上看,矿床的形成经历了从早古生代至晚中生代的很长时间,而以晚中生代为主。但不同类型矿床的成矿时代分布有很大差异。单一的斑岩型铜(钼金)矿从早古生代延续至燕山期,而其他类型矿床均形成于燕山期。提示在大兴安岭今后的找矿工作中对于矽卡岩型和热液型矿床主要集中于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区,而斑岩型矿床找矿则应同时注意古生代和中生代等构造岩浆活动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大兴安岭 斑岩铜矿 多金属矿 成矿规律 成矿区带 找矿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敖尔盖铜矿中-酸性侵入岩体SHRIMP锆石U-Pb定年与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24
5
作者 郭志军 周振华 +6 位作者 李贵涛 李进文 武新丽 欧阳荷根 王挨顺 向安平 董旭舟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86-1500,共15页
敖尔盖铜矿位于内蒙古巴林右旗幸福之路苏木,大地构造归属大兴安岭南段晚古生代增生造山带。本次研究所采样品为矿区大面积出露的中-酸性侵入岩体。锆石SHRIMP U-Pb定年结果表明,岩体的成岩年龄为(245.4±1.8)Ma(MSWD=1.4),为该区... 敖尔盖铜矿位于内蒙古巴林右旗幸福之路苏木,大地构造归属大兴安岭南段晚古生代增生造山带。本次研究所采样品为矿区大面积出露的中-酸性侵入岩体。锆石SHRIMP U-Pb定年结果表明,岩体的成岩年龄为(245.4±1.8)Ma(MSWD=1.4),为该区印支早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敖尔盖中-酸性侵入岩体具有与埃达克岩类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其SiO2≥56%(65.03%-70.11%),Al2O3≥15%(14.45%-15.49%),MgO<3%(1.18%-1.61%),Y<18×10-6(5.85×10-6-6.83×10-6),Yb≤1.9×10-6(0.416×10-6-0.637×10-6),Sr>400×10-6(380×10-6-642×10-6),LREE/HREE=11.60-12.24,δEu=1.00-1.18。说明其来源较深,形成压力较大。Sr-Nd同位素结果表明岩体的εNd(t)值(+3.9-+4.4)较高,同时(87Sr/86Sr)i值(0.70380-0.70412)较低,且Nd同位素模式年龄(TDM)较年轻,为578-657 Ma,指示源岩物质可能来源于新元古代形成的亏损地幔。结合区域构造背景综合分析认为,古亚洲洋在本区消失后,该岩体是在挤压构造背景下,由新元古代亏损地幔部分熔融形成。同时通过对比区域岩浆活动并结合大地构造研究认为,大兴安岭南段印支期岩体随着年龄由老到新,其形成构造环境从挤压转为伸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RIMP U-PB定年 地球化学 Sr-Nd同位素特征 埃达克岩 印支期 敖尔盖铜矿 大兴安岭南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潮水盆地西部侏罗系煤的岩石学、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7
6
作者 庞起发 庄新国 +3 位作者 李建伏 付黎明 钢特穆尔 徐永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7-32,共6页
潮水盆地位于内蒙古西南部和甘肃省东部地区,是我国中新生代含煤断陷盆地。采用粉晶X衍射、ICP-MS、ICP-AES方法,从煤的岩石学、煤化学及煤地球化学的理论出发,对潮水盆地西部煤样进行了煤化学、显微组分、矿物学及地球化学分析。其研... 潮水盆地位于内蒙古西南部和甘肃省东部地区,是我国中新生代含煤断陷盆地。采用粉晶X衍射、ICP-MS、ICP-AES方法,从煤的岩石学、煤化学及煤地球化学的理论出发,对潮水盆地西部煤样进行了煤化学、显微组分、矿物学及地球化学分析。其研究结果表明潮水盆地西部煤以中等水分、低-中灰分和硫质量分数、高挥发分产率为特征,煤级为烟煤—亚烟煤;煤中有机显微组分以镜质组为主,惰性组次之,煤相类型以潮湿森林沼泽相为主,其次为较浅覆水森林沼泽相;煤中的常量矿物以石英和高岭石为主,部分样品中含有黄铁矿、方解石、菱铁矿和少量的微斜长石;煤中除Sr、B和Cs质量分数相对较高外,其他微量元素质量分数普遍较低。Cr、Ga、Pb、Li、Cu、Ge、V、Sc、Be、W、Th和As,以及Ti和Nb主要与硅铝酸盐矿物有好的亲和性;B和Sr可能主要以碳酸盐矿物的形式存在;S和Mo可能主要以硫化物矿物的形式存在;另外,Ti、Zr、Nb和Ta有好的相关性,可能与重矿物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水盆地 煤岩学 煤化学 煤地球化学 煤相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东乌旗索纳嘠铅锌银矿区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与成矿意义 被引量:28
7
作者 梁玉伟 余存林 +6 位作者 沈国珍 孙庆茹 李进文 杨郧城 佘宏全 张斌 谭刚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67-779,共13页
内蒙古东乌旗索纳嘠铅锌银矿区赋矿侵入岩为一由中粗粒花岗岩、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和似斑状钾长花岗岩组成的杂岩体。三种岩石的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依次为(319.6±4.1)Ma、(172.5±1.4)Ma和(165.5±1.8)Ma。三者均以高钾、富... 内蒙古东乌旗索纳嘠铅锌银矿区赋矿侵入岩为一由中粗粒花岗岩、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和似斑状钾长花岗岩组成的杂岩体。三种岩石的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依次为(319.6±4.1)Ma、(172.5±1.4)Ma和(165.5±1.8)Ma。三者均以高钾、富碱、贫镁为特征,均属钙碱性、准铝质—弱过铝质岩石,分异程度较高。岩石稀土总量较高,轻稀土相对富集,均具负铕异常;均富集U、Th,Rb/Sr值大于壳源Rb/Sr值,应属S型花岗岩。根据花岗岩地球化学和区域地质特征分析认为,中粗粒花岗岩形成于晚石炭世后碰撞伸展构造环境;中侏罗世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和似斑状钾长花岗岩产于板内伸展构造环境,为同源岩浆演化不同阶段的产物。似斑状钾长花岗岩富含成矿元素Pb和Zn,而且其成岩年龄与辉钼矿(163.4±2.4)Ma~(166.6±2.4)Ma的Re-Os同位素年龄基本一致,可能为成矿母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岩石年龄 地球化学 构造背景 金属成矿 内蒙古东乌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察右中旗油篓沟绿岩型金矿勘探方法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田玉川 徐子东 师学明 《黄金科学技术》 2011年第3期30-35,共6页
油篓沟金矿是内蒙古中部地区首次发现的绿岩型金矿,因此,根据勘探成果对该地区绿岩型金矿的找矿方法和技术进行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通过研究内蒙古察右中旗油篓沟地区金矿勘查中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综合探测技术的应用... 油篓沟金矿是内蒙古中部地区首次发现的绿岩型金矿,因此,根据勘探成果对该地区绿岩型金矿的找矿方法和技术进行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通过研究内蒙古察右中旗油篓沟地区金矿勘查中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综合探测技术的应用情况,总结该区绿岩型金矿的找矿经验和成矿规律,有助于提高物化探在金矿勘查中的精确度和准确性,对绿岩型金矿找矿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篓沟金矿 绿岩型金矿 地球物理 地球化学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内蒙古第四纪冰川和冰臼群的成因 被引量:22
9
作者 赵国龙 朱洪森 +2 位作者 李泊洋 王友 朱慧忠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00-205,T002,共7页
通过内蒙古林东地区第四纪冰川地质和冰臼群成因专项调查工作,发现了晚更新世冰碛泥砾层和龟背石、熨斗石、龟裂石等典型的冰碛砾石及冰斗、刃脊、角峰、冰川槽谷中的表皮构造等山谷冰川遗迹。在花岗岩体中发育的岩臼群,可划分为冰期... 通过内蒙古林东地区第四纪冰川地质和冰臼群成因专项调查工作,发现了晚更新世冰碛泥砾层和龟背石、熨斗石、龟裂石等典型的冰碛砾石及冰斗、刃脊、角峰、冰川槽谷中的表皮构造等山谷冰川遗迹。在花岗岩体中发育的岩臼群,可划分为冰期冰雪融水形成的冰臼、现代季节性降水形成的瓯穴和风蚀作用为主形成的风龛3种类型。本区冰臼同山谷冰川相伴随,未发现远源巨型漂砾等大陆冰盖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更新世 山谷冰臼 冰雪融水 内蒙古 第四纪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矿产预测地质解译空间信息集成 被引量:4
10
作者 叶水盛 乔金海 +2 位作者 叶育鑫 郭利军 蔡红军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14-1222,共9页
利用我国海量地质标准基础数据库中的数字地质图和矿产图,通过基于GIS的地质解译空间集成地质信息,将其用于综合信息矿产预测。以地质解译系统对内蒙大兴安岭南段1∶20万成矿预测的应用为案例,阐述地质信息的空间提取与集成过程:首先在... 利用我国海量地质标准基础数据库中的数字地质图和矿产图,通过基于GIS的地质解译空间集成地质信息,将其用于综合信息矿产预测。以地质解译系统对内蒙大兴安岭南段1∶20万成矿预测的应用为案例,阐述地质信息的空间提取与集成过程:首先在建立地质字典库实现地质空间信息共享的基础上,通过矿化密集区对地质模型的分类图层进行空间分析,建立地质成矿空间信息库和图库;然后,基于典型矿床圈定模型单元,通过模型单元与地质成矿空间信息库和图库的空间分析,建立地质找矿模型;最后,基于地质单元对地质成矿空间信息库和图库的二次空间集成,完成预测模型的地质空间信息提取与集成。将本方法应用在银矿案例的综合信息矿产预测靶区评价上,得到可供进一步查证的新增靶区比已知靶区增加了近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预测 地质解译 地质空间信息集成 地质找矿空间信息库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罗山金城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洪 吕新彪 +6 位作者 尚世超 王玉奇 李春诚 刘阁 杨永胜 胡二红 黄基汉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69-878,共10页
河南省金城金矿床位于桐柏—商城韧性剪切带南部、大别山西北侧。矿床赋存于中元古界苏家河群浒湾岩组变质岩中。在详细分析金城金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共生花岗斑岩脉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共生石英的氧同位素、共生... 河南省金城金矿床位于桐柏—商城韧性剪切带南部、大别山西北侧。矿床赋存于中元古界苏家河群浒湾岩组变质岩中。在详细分析金城金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共生花岗斑岩脉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共生石英的氧同位素、共生石英流体包裹体中CO2的碳同位素及共生黄铁矿的硫、铅同位素组成特征,并与老湾金矿和燕山晚期灵山花岗岩体对比。研究发现,本区花岗斑岩脉的稀土配分曲线和微量元素蛛网图与灵山花岗岩体几乎完全重叠,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参数较为一致,结合区域资料推断本区与矿体共生的花岗斑岩脉来源于燕山晚期岩浆活动。黄铁矿δ34S值变化范围为-6.9‰~5.5‰,均值为2.3‰,与区域上地层和岩浆岩硫同位素对比,认为金城矿床载金黄铁矿的硫主要来源于浒湾岩组围岩。载金黄铁矿铅同位素和浒湾岩组地层铅同位素范围相当,均有下地壳铅源的特征,结合硫同位素分析,认为金城金矿床载金黄铁矿的铅主要来源于浒湾岩组围岩。δ18OSMOW变化范围为5.5‰~11.4‰,极差为5.9‰,均值为8.4‰,具有岩浆热液石英的特征;δ18CPDB变化范围为-6.3‰~-2.8‰,极差为3.5‰,均值为-4.4‰,具有岩浆源或深部源碳(-7‰)和沉积碳酸盐岩来源碳(0)混合的特征;综合研究表明,本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浒湾岩组含金岩石建造,部分来源于燕山晚期岩浆热液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柏—大别 金城金矿 稀土元素 微量元素 同位素 河南罗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得尔布干成矿带西南段金属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进文 张德全 +3 位作者 赵士宝 关继东 佘宏全 丰成友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19-22,共4页
文章总结了得尔布干成矿带西南段金属成矿规律,认为区内金属矿床(点)受NW向和NE向"行、列、汇"构造样式控制,沿隆起、拗陷交接部位产出。其中,斑岩、矽卡岩型矿床多分布在隆—拗交接部位的隆起一侧,次火山热液、浅成低温热液... 文章总结了得尔布干成矿带西南段金属成矿规律,认为区内金属矿床(点)受NW向和NE向"行、列、汇"构造样式控制,沿隆起、拗陷交接部位产出。其中,斑岩、矽卡岩型矿床多分布在隆—拗交接部位的隆起一侧,次火山热液、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多分布在隆—拗交接部位的拗陷一侧。据此提出了得尔布干成矿带西南段金属矿床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规律 找矿方向 得尔布干成矿带西南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金激励能提高公司绩效吗——来自2010年沪深两市制造业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保良 方兴博 赵雨薇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8期82-85,共4页
文章以2010年沪深两市制造业公司的截面数据为研究对象,考查了公司核心高管现金薪酬(董事长和总经理现金报酬之和)与经营业绩(加权净资产收益率)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1)在公司外部治理结构日趋规范的形势下,高管现金报酬与公司绩效... 文章以2010年沪深两市制造业公司的截面数据为研究对象,考查了公司核心高管现金薪酬(董事长和总经理现金报酬之和)与经营业绩(加权净资产收益率)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1)在公司外部治理结构日趋规范的形势下,高管现金报酬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相关性,但相关系数不大,现金激励作用不明显;(2)公司核心高管的现金报酬与公司规模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研究建议:应改变激励结构,即减少现金报酬并抑制高额在职消费等隐性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金激励 公司绩效 制造业 经验证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容量法测定方铅矿中高含量银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茂荣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7-149,共3页
报道了采用HNO3-H2 SO4-HF溶样 ,KI容量法测定硅、铅含量较高样品中高含量银的方法。试验了滴定反应的酸度条件。在 1 .6mol/LHNO3介质中 ,银与碘化钾反应 ,生成碘化银沉淀。银的标准加入回收率为 97.8%~ 1 0 0 .4%。精密度试验 ,相对... 报道了采用HNO3-H2 SO4-HF溶样 ,KI容量法测定硅、铅含量较高样品中高含量银的方法。试验了滴定反应的酸度条件。在 1 .6mol/LHNO3介质中 ,银与碘化钾反应 ,生成碘化银沉淀。银的标准加入回收率为 97.8%~ 1 0 0 .4%。精密度试验 ,相对标准偏差为 0 .92 % (n =1 1 )。该法可溶解含硅银矿及角银矿中的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量法 方铅矿 角银矿 滴定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