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乌拉特中旗恐龙足迹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李建军 白志强 +3 位作者 Martin Lockley 周彬 刘疆 宋宇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23-742,共20页
2006年内蒙古地质环境监测院在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西10公里处发现一恐龙足迹化石点。由于恐龙足迹产地的地层研究程度较低,因此这批恐龙足迹的研究在地层年代确定、以及恢复古环境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共识别出脊椎动物足迹化石119个,其... 2006年内蒙古地质环境监测院在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西10公里处发现一恐龙足迹化石点。由于恐龙足迹产地的地层研究程度较低,因此这批恐龙足迹的研究在地层年代确定、以及恢复古环境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共识别出脊椎动物足迹化石119个,其中大部分为恐龙足迹,包括兽脚类恐龙足迹:玫瑰实雷龙足迹(Eubrontes glenrosensis)、海流图卡岩塔足迹(Kayentapus hailiutuensis ichnosp.nov)和鸟脚类恐龙足迹中型异样龙足迹种(Anomoepus intermedius),以及鳄类足迹的蛙步足迹,其中海流图卡岩塔足迹(Kayentapus hailiutuensisichnosp.nov)为新种。根据足迹形态的对比,推断造迹恐龙分别为兽脚类恐龙中的巨齿龙类(Megalosaurus)和双脊龙类(Dilophosaurus)以及鸟脚类恐龙棱齿龙类(Hypsilophodont)。通过对比发现乌拉特与波兰Opatw附近的Podole地区的早侏罗世的足迹组合十分相似,因此建议将乌拉特中旗海流图的足迹及含足迹地层的年代归入侏罗纪早期。根据对足迹产地附近的地层剖面的研究以及足迹组合中含大量鸟脚类恐龙足迹的事实推断:侏罗纪早期研究区古环境为山涧河流环境,雨量充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龙足迹 早侏罗世 乌拉特中旗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西辽河平原植被指数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高萌萌 刘琼 +2 位作者 王轶 李小磊 石鹏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5-182,共8页
西辽河平原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属半干旱气候,发育科尔沁沙地,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开展植被指数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对于预测土地退化风险意义重大,可为该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及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利用2000—201... 西辽河平原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属半干旱气候,发育科尔沁沙地,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开展植被指数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对于预测土地退化风险意义重大,可为该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及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利用2000—2019年MODIS NDVI数据,采用一元线性回归趋势法和Mann-Kendall检验分析了近20年来该地区的植被生长变化趋势及突变情况。从影响植被生长的水热条件出发,分析了NDVI值与气象因素(降水、气温)、土壤湿度、地下水埋深等因子的相关关系;结合人类活动,分析了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NDVI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0—2019年生长季NDVI值整体呈上升趋势,不存在显著突变点,最高值0.56,最低值0.41。(2)NDVI值在空间上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特征,不同用地类型的NDVI值由大到小依次为耕地>林地>沼泽地>滩地>草地>盐碱地>沙地。(3)92.5%的区域植被呈增长趋势,7.5%的区域植被呈减少趋势。(4)NDVI值与降水、气温、土壤湿度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6,0.78,0.81,降水对植被影响最大。(5)最适宜天然植被生长的地下水埋深约为3 m,当地下水埋深大于10 m时,NDVI值会随着埋深的增加剧烈减小。(6)人类活动如土地开垦、植树造林是近20年来NDVI值呈增加趋势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 变化趋势 气温 降水 土壤湿度 地下水埋深 土地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区草型湖泊湿地价值量化评估 被引量:9
3
作者 郝伟罡 魏永富 +2 位作者 张生 李畅游 李馨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2-148,共7页
本文以典型干旱区草型湖泊鸟梁素海湿地为研究区,在实地调查和试验的基础上,依据资源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针对鸟梁索海湿地资源的特点.对鸟梁素海湿地的价值进行了货币化评估。评估结果表明,乌梁索海湿地的总价值为28... 本文以典型干旱区草型湖泊鸟梁素海湿地为研究区,在实地调查和试验的基础上,依据资源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针对鸟梁索海湿地资源的特点.对鸟梁素海湿地的价值进行了货币化评估。评估结果表明,乌梁索海湿地的总价值为28.24×10^8元,其中直接实物产品价值为7164.70×10^4元.直接非实物服务价值为18195.43×10^4元.间接价值为81960+58×10^4元,日前非使用类价值为17.51×10^8元。只有合理开发鸟梁素海湿地资源,保护好这一对区域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的干旱区湿地生态系统,才能实现鸟梁素海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证湖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型湖泊 湿地资源 价值评估 生态系统 乌梁素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淄博洪山、寨里煤矿区闭坑后地下水污染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29
4
作者 张秋霞 周建伟 +3 位作者 林尚华 魏东 张黎明 袁磊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5年第6期23-28,共6页
为缓解淄博市洪山、寨里煤矿区地下水供需矛盾,满足生产和生活用水以及为闭坑矿区地下水污染治理提供理论依据,通过采集淄博江山、寨里煤矿区近期奥灰含水层水样进行室内检测分析,并以闭坑前煤矿区奥灰水水质资料为背景值,对煤矿区闭坑... 为缓解淄博市洪山、寨里煤矿区地下水供需矛盾,满足生产和生活用水以及为闭坑矿区地下水污染治理提供理论依据,通过采集淄博江山、寨里煤矿区近期奥灰含水层水样进行室内检测分析,并以闭坑前煤矿区奥灰水水质资料为背景值,对煤矿区闭坑后奥灰水进行污染评价,分析了地下水污染特征,并对地下水污染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煤矿区闭坑后地下水污染严重,且沿着补给区、径流区和排泄区地下水污染有逐渐增大的趋势;煤矿闭坑后,停止抽排地下水,造成矿坑水水位大幅上升,通过部分止水不良或无止水措施的供水井、无序开采的小煤井、断层构造,串层污染奥灰水,是本区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原因。该研究成果对该煤矿区地下水污染修复及类似矿区开采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闭坑 矿坑水 奥灰水 地下水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素海湖底沉积物氮磷分布特征及潜在的资源化利用探讨 被引量:8
5
作者 孙标 杨志岩 +2 位作者 赵胜男 朱永华 田卫东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4-200,共7页
为了探讨沉积物中氮磷的分布特征及其资源化利用潜力,采集了哈素海湖底的20个沉积物样品,并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哈素海湖底各采样点表层沉积物中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分别为0.15~2.14 g/kg、49.01~177.14 mg/kg、... 为了探讨沉积物中氮磷的分布特征及其资源化利用潜力,采集了哈素海湖底的20个沉积物样品,并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哈素海湖底各采样点表层沉积物中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分别为0.15~2.14 g/kg、49.01~177.14 mg/kg、0.30~0.45 g/kg、11.91~23.53 mg/kg,其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差异表现较大。从垂向分布特征来看,全氮、碱解氮含量呈现随沉积物深度的增加而减少的趋势,与近年来向湖泊水体中输入的氮量明显增加有关,而全磷、有效磷含量在垂向分布上并无明显变化,表明近年来外源输入的磷没有明显增加的趋势。与其他湖泊对比分析,哈素海湖底泥资源化利用潜力较大,具有一定的农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素海 沉积物 氮磷元素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素海沉积物有机质分布与碳储量估计 被引量:7
6
作者 孙标 杨志岩 +1 位作者 张生 侯波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79-183,共5页
为探究哈素海沉积物中有机质分布与碳储量,分层采集20个沉积物柱心,利用重铬酸钾氧化-外加热法对有机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哈素海表层沉积物有机质含量介于0.90%~5.26%,平均值为3.26%。垂向分布上,表层有机质含量远高于下层。哈素... 为探究哈素海沉积物中有机质分布与碳储量,分层采集20个沉积物柱心,利用重铬酸钾氧化-外加热法对有机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哈素海表层沉积物有机质含量介于0.90%~5.26%,平均值为3.26%。垂向分布上,表层有机质含量远高于下层。哈素海碳储量随埋藏深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表层储量最大,达到21.76万t,沉积物2.1 m深度范围内,总碳储量为64.26万t。哈素海沉积物固碳能力也以表层为最大,达到181.10 t/(km^2·a)。碳源主要以水生植物腐烂分解转化和外源输入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素海 有机质 碳汇 沉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市林业建设现状与发展途径探讨 被引量:4
7
作者 杨茂仁 白丽娟 +1 位作者 崔清涛 杨立忠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07年第2期50-52,共3页
阐述了城市林业的内涵、作用,对我国发展城市林业的意义、建设必要性、发展方向以及实施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城市林业 现状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头市设施农业存在的主要气候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4
8
作者 夏雪莲 高春梅 +1 位作者 高振江 屈永清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1年第6期93-94,共2页
近年来,包头市大力实施"南菜北薯"战略,设施农业快速的发展,在设施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气象问题日显突出,晚秋至早春低温障碍,多云寡照导致品质变差,产出低。文章围绕设施农业的发展,结合包头地区气候,分析找出影响包头地区... 近年来,包头市大力实施"南菜北薯"战略,设施农业快速的发展,在设施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气象问题日显突出,晚秋至早春低温障碍,多云寡照导致品质变差,产出低。文章围绕设施农业的发展,结合包头地区气候,分析找出影响包头地区设施农业的主要气候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为减轻气候灾害风险,提高设施农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提供气象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农业 气候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和浩特盆地地下水演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赵瑞科 曹文庚 +3 位作者 杨会峰 王凤元 李元杰 陈南祥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8-82,88,共6页
利用收集的1985—2015年地下水水位及水质动态监测数据,选取呼和浩特盆地山前至平原中部典型剖面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地貌单元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及其水文地球化学演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深层、浅层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矿化度不断升... 利用收集的1985—2015年地下水水位及水质动态监测数据,选取呼和浩特盆地山前至平原中部典型剖面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地貌单元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及其水文地球化学演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深层、浅层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矿化度不断升高;冲洪积扇与平原交互带深层、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差别逐渐加大,而平原中部深层、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差别逐渐缩小;2005—2015年平原区地下水浓缩程度逐渐增大,受到的侧向径流补给的地下水量由原来的缓慢增加转变为快速减少;2005年以前,浅层地下水氧化还原条件向偏氧化环境转化,2005年以后逐渐向还原环境转化,而深层承压水的氧化还原条件基本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水位 离子比 水文地球化学演化 呼和浩特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