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林下资源与林下经济发展思路——以内蒙古呼伦贝尔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孙少辉 唐庆明 于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2期130-131,共2页
阐述了呼伦贝尔市林下资源概况,同时以呼伦贝尔为例,阐述了农林牧结合地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做好林下资源开发的产业定位、集合林下资源开发的要素,提高产品附加值方面探讨如何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并... 阐述了呼伦贝尔市林下资源概况,同时以呼伦贝尔为例,阐述了农林牧结合地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做好林下资源开发的产业定位、集合林下资源开发的要素,提高产品附加值方面探讨如何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并提出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下资源 林下经济 呼伦贝尔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草原主要群丛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孙双红 朱宾宾 +2 位作者 李艳红 景璐 张红蕾 《草学》 2020年第1期42-48,共7页
本调查研究按照《中国植被》的主要分类单位,根据呼伦贝尔草原的植物生长特点将呼伦贝尔草原草本植被划分了1个植被型、2个植被亚型、13个群系和13个群丛;同时,采用现有资料与典型样地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分类了86种植物,隶属19科62属,其... 本调查研究按照《中国植被》的主要分类单位,根据呼伦贝尔草原的植物生长特点将呼伦贝尔草原草本植被划分了1个植被型、2个植被亚型、13个群系和13个群丛;同时,采用现有资料与典型样地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分类了86种植物,隶属19科62属,其中禾本科、豆科、菊科为主,其植物种数占全部物种数的59.72%,这对呼伦贝尔草原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和增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 群丛 植物种 呼伦贝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草原陈巴尔虎旗气候23年变化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朱宾宾 李艳红 +2 位作者 孙双红 骆媛媛 常金财 《草学》 2019年第4期50-56,共7页
为了更好地指导呼伦贝尔草原的开发利用,对其气象变化规律的研究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陈巴尔虎旗1995~2017年的气温和降水数据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滑动平均法、累计距平分析等方法,从不同时间序列对研究区近23年的气象趋势进行... 为了更好地指导呼伦贝尔草原的开发利用,对其气象变化规律的研究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陈巴尔虎旗1995~2017年的气温和降水数据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滑动平均法、累计距平分析等方法,从不同时间序列对研究区近23年的气象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年均气温总体以0.090℃/10a速率呈缓慢上升趋势,除冬季外,其余三个季节平均气温均呈增温趋势,尤其夏季增温速率最快;年降水量总体以-7.82mm/10a速率呈减小趋势,枯水年出现的概率高于丰水年。一年中66.40%的降水集中在夏季,尤其在7月份;经突变分析表明,陈巴尔虎旗可能于1998、2007、2013年附近发生过3次气温和降水的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降水 突变 陈巴尔虎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沙地治理战略布局探讨 被引量:6
4
作者 杜敏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0年第1期54-56,62,共4页
根据呼伦贝尔沙地自然地理条件和生态建设工程的实际状况,将呼伦贝尔沙地治理规划成3大措施区、5大治理类型区,在每个类型区提出了相应的治理重点和主攻方向,并结合工程治理、休牧禁牧、生态移民实现沙地的全面保护和治理,消除沙害,使... 根据呼伦贝尔沙地自然地理条件和生态建设工程的实际状况,将呼伦贝尔沙地治理规划成3大措施区、5大治理类型区,在每个类型区提出了相应的治理重点和主攻方向,并结合工程治理、休牧禁牧、生态移民实现沙地的全面保护和治理,消除沙害,使沙区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实现沙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贝尔沙地 战略规划 类型区 治理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沙区综合治理简述 被引量:2
5
作者 孙双红 朱宾宾 +3 位作者 常金财 王立军 景璐 李艳红 《草学》 2021年第2期79-82,共4页
概述了呼伦贝尔沙区综合治理工程和科学治沙技术,重点介绍了"三北"防护林工程、"樟子松"良种基地建设工程、围封禁牧工程和"呼伦贝尔公共公益一号工程"在呼伦贝尔沙区的推广与应用。结合呼伦贝尔沙地的特... 概述了呼伦贝尔沙区综合治理工程和科学治沙技术,重点介绍了"三北"防护林工程、"樟子松"良种基地建设工程、围封禁牧工程和"呼伦贝尔公共公益一号工程"在呼伦贝尔沙区的推广与应用。结合呼伦贝尔沙地的特点,因地制宜地研究与改进了封山育林育草技术、飞播造林治沙技术和樟子松治沙技术,并阐述了科技治沙所取得的成效,以期为内蒙古其他沙区综合治理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贝尔沙地 工程 技术 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食用菌为例浅析呼伦贝尔林下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被引量:1
6
作者 佟俊英 唐庆明 《防护林科技》 2013年第4期55-58,共4页
介绍了呼伦贝尔的林业新形势,分析了呼伦贝尔林下资源状况,阐述了林下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必要性,并对今后林下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呼伦贝尔 林下资源 保护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机耕防火隔离带技术在森林草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南海涛 刘礴霏 宋来萍 《森林工程》 2013年第5期73-75,共3页
介绍目前3种较先进的免机耕防火隔离带技术,对防火隔离带在森林草原应用的可行性和局限性进行探讨。得出结论:森林草原防火剂隔离带使用方法简单,不破坏植被,对环境友好,但是防火剂也因喷洒工作量大,造价较高,影响大面积使用;生物防火... 介绍目前3种较先进的免机耕防火隔离带技术,对防火隔离带在森林草原应用的可行性和局限性进行探讨。得出结论:森林草原防火剂隔离带使用方法简单,不破坏植被,对环境友好,但是防火剂也因喷洒工作量大,造价较高,影响大面积使用;生物防火林带是典型的绿色防火方法,但是需要选择树种、对林地进行抚育管理等措施比较繁琐;化学除草剂隔离带使用方法简单、成本低,适合大面积应用,但是由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较大,使用时需要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机耕 森林草原防火 隔离带 生物防火林带 化学除草剂隔离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火灾动态监测预警技术方案的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南海涛 《森林工程》 2012年第6期57-61,共5页
采用基于视频图像分析技术的林区烟火智能处理技术,无缝融合智能图像识别技术、面向对象的3D GIS技术和大型网络监控技术等高新技术,结合森林防火的理论,构建林火智能监测预警及应急指挥系统,当出现火情时能自动识别并预警,在现场采集... 采用基于视频图像分析技术的林区烟火智能处理技术,无缝融合智能图像识别技术、面向对象的3D GIS技术和大型网络监控技术等高新技术,结合森林防火的理论,构建林火智能监测预警及应急指挥系统,当出现火情时能自动识别并预警,在现场采集的视频未经压缩的情况下进行林火识别,以保证烟火识别的响应速度和准确率,从而实现林区视频的自动监控、烟火准确识别、火点精确定位、火情蔓延趋势推演、扑救指挥的辅助决策和灾后评估等多方面功能,建立森林防火的完整业务链,并针对性地解决用户的各种个性化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灾 监测 预警 技术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区干雷暴及雷电监测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孙少辉 南海涛 《森林工程》 2008年第1期16-17,共2页
通过对雷击易发区的调查,对气候、可燃物、火源种类等特征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每年4月下旬至5月初为雷暴发生期,5月份以后强对流天气进一步增强,进入5月中旬后,为干雷暴发生最为频繁时段也是极易发生林火的危险时期。安装雷电监测系... 通过对雷击易发区的调查,对气候、可燃物、火源种类等特征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每年4月下旬至5月初为雷暴发生期,5月份以后强对流天气进一步增强,进入5月中旬后,为干雷暴发生最为频繁时段也是极易发生林火的危险时期。安装雷电监测系统,可以探测雷电发生的时间、方位、密度和强度等雷电特性;结合气象雷达和卫星资料,分析引发森林火灾的可能位置,作出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雷暴 防火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丛枝菌根与土壤碳截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艳红 李艳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2期6-9,13,共5页
土壤碳截获一直是研究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领域,而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简称AM)广泛存在于陆地生态系统中,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有着重要作用。近年来,AM真菌在土壤碳截获中的应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综述了丛枝菌根... 土壤碳截获一直是研究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领域,而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简称AM)广泛存在于陆地生态系统中,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有着重要作用。近年来,AM真菌在土壤碳截获中的应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综述了丛枝菌根在土壤碳截获功能中的作用机制,主要围绕AM与根系的关系、AM与光和碳截获、AM与土壤碳截获、环境因子对AM在土壤碳截获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介绍。由于AM真菌对于调控碳循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全球气候变化下,AM真菌土壤碳截获的潜力研究、菌丝在土壤结构中的功能及菌丝网在生态系统碳固持中的作用必将成为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 碳循环 土壤碳截获 陆地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沙柳种质资源居群表型多样性 被引量:15
11
作者 郝蕾 张国盛 +5 位作者 穆喜云 韩胜利 王颖 宁瑞些 白玉荣 张磊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12-1021,共10页
该研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巢式方差分析、群落多样性指数分析等方法,以国家北沙柳种质资源库内13个居群的494个无性系为实验材料,通过表型性状(叶面积、叶周长、叶柄长、叶长、叶宽、长宽比、开枝角度、株高和地径)比较分析,探讨居群... 该研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巢式方差分析、群落多样性指数分析等方法,以国家北沙柳种质资源库内13个居群的494个无性系为实验材料,通过表型性状(叶面积、叶周长、叶柄长、叶长、叶宽、长宽比、开枝角度、株高和地径)比较分析,探讨居群间和居群内表型分化程度、表型多样性和地理变异,为北沙柳种质资源遗传改良和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1)北沙柳表型性状变异丰富,变异系数范围为17.64%~28.79%,平均为22.53%。(2)在13个居群中,居群P2的Simpson、Shannon和Brilliouin平均多样性指数最高,居群P13最低;表型性状中分枝角度多样性指数最大,地径多样性指数最小。(3)表型性状分化系数为0.265 4,即北沙柳种质资源居群间表型变异为26.54%,居群内表型变异为73.46%。(4)主成分分析表明,叶面积、叶周长、叶长、叶柄长和叶宽对分组的贡献率较大;聚类分析将13个北沙柳居群可划分为四组;Mantel检验表明,地理距离与表型距离(欧氏距离)相关性不显著(r=0.192 3,P=0.082)。研究认为,居群内不同无性系的选育是北沙柳定向育种的主要研究方向;边缘居群的表型性状具有形成地理变异的趋势;遗传多样性高是北沙柳适应性强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沙柳 居群间 居群内 表型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兴安岭3种阔叶红松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邹莉 郭静 +4 位作者 于洋 孙婷婷 张健 张国权 唐庆明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944-1947,共4页
采用BIOLOG微平板法对小兴安岭3种阔叶红松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平均吸光值(AWCD)在春季表现为,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红松林>椴树(Tilia amurensis)红松林>白桦(Betula platyphylla)人工林;夏季,蒙古栎... 采用BIOLOG微平板法对小兴安岭3种阔叶红松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平均吸光值(AWCD)在春季表现为,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红松林>椴树(Tilia amurensis)红松林>白桦(Betula platyphylla)人工林;夏季,蒙古栎红松林>椴树红松林>白桦人工林;秋季,椴树红松林>蒙古栎红松林>白桦人工林;冬季,椴树红松林>蒙古栎红松林>白桦人工林。微生物多样性指数随土层深度变化表现为:物种丰富度指数(SW)、物种优势度指数(SP)和群落物种均匀度指数(McIntosh)均以蒙古栎红松林最高,且显著高于白桦人工林。由此可见,原始阔叶红松林较人工林土壤相比具有更丰富的微生物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LOG 微生物多样性 多样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典型地区森林火灾状况与防火技术展望 被引量:11
13
作者 孙少辉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08年第3期10-12,共3页
论述了世界主要国家森林火灾的发展趋势和分布特点,揭示了森林火灾对人类和自然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介绍了世界各国在森林防火领域的技术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 世界 典型地区 森林火灾 防火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额尔古纳湿地资源及其保护利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焦玲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10年第10期15-17,共3页
介绍了额尔古纳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动物以及旅游资源情况,分析了湿地目前存在的草甸开垦过度、放牧严重,动物疫病与森林、草原病虫害严重等问题,提出了湿地保护、修复措施和适度开发及合理利用的建议,以充分发挥湿地多种功能。
关键词 额尔古纳河 湿地保护 科学研究 生态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伯利亚红松种子繁殖育苗技术浅谈 被引量:2
15
作者 韩照日格图 敖日格勒 席青虎 《南方农业》 2016年第9期117-119,共3页
阿里河林业局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率先进行西伯利亚红松的研究,为使引种的西伯利亚红松能够在该地区正常生长,进行了种子育苗试验。首先,对西伯利亚红松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繁育、造林的意义进行了阐述,然后详细介绍了西伯利亚红... 阿里河林业局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率先进行西伯利亚红松的研究,为使引种的西伯利亚红松能够在该地区正常生长,进行了种子育苗试验。首先,对西伯利亚红松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繁育、造林的意义进行了阐述,然后详细介绍了西伯利亚红松种子的播前处理及育苗技术,最后简要分析了引种西伯利亚红松的各种效益,以期能够为西伯利亚红松在该地区进行大面积育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伯利亚红松 种子繁殖 育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固定沙地植苗造林治理模式 被引量:1
16
作者 佟俊英 《防护林科技》 2012年第6期34-35,共2页
呼伦贝尔沙地扩展和危害日益严重,为了保护呼伦贝尔大草原,有效治理草原沙漠化土地,在呼伦贝尔沙地不同分布区、不同类型立地进行了3个试验区的沙地造林试验,结果表明:3个试验区造林成活率都很高,固沙效果明显;陈巴尔虎旗和新巴尔虎旗... 呼伦贝尔沙地扩展和危害日益严重,为了保护呼伦贝尔大草原,有效治理草原沙漠化土地,在呼伦贝尔沙地不同分布区、不同类型立地进行了3个试验区的沙地造林试验,结果表明:3个试验区造林成活率都很高,固沙效果明显;陈巴尔虎旗和新巴尔虎旗试验区因牲畜啃食和浇水不及时而致保存率偏低;鄂温克旗采取网围栏全封措施,而保存率较高;3个试验区都有天然樟子松和杨树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固定沙地 植苗造林 治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扎兰屯地区五角枫引种试验
17
作者 景璐 常金财 +4 位作者 钟贵廷 牟亚男 宁心哲 齐雅静 马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4期144-145,共2页
[目的]研究五角枫在扎兰屯市的引种成功率。[方法]2015年4月从通辽市大青沟引进当地五角枫,测定平茬育苗和扦插育苗的成活率、树高生长量和冠幅生长量。[结果]五角枫扦插育苗成活率高,达85%,生长高峰期出现在7—9月,全年观叶期为197 d;... [目的]研究五角枫在扎兰屯市的引种成功率。[方法]2015年4月从通辽市大青沟引进当地五角枫,测定平茬育苗和扦插育苗的成活率、树高生长量和冠幅生长量。[结果]五角枫扦插育苗成活率高,达85%,生长高峰期出现在7—9月,全年观叶期为197 d;冠幅生长量17.89 cm,树高生长量15.22 cm。[结论]五角枫适宜在扎兰屯地区推广栽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角枫 引种 生长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伯利亚红松引种造林试验
18
作者 韩照日格图 白玉荣 常艳 《南方农业》 2016年第9期109-112,共4页
阿里河林业局在种子育苗试验成功的基础上,2003年进入造林试验阶段,选地范围包括了海拔500~1 000m的不同垂直地段,并针对阿里河林业局的气候特点及西伯利亚红松的生态、生物学特性,选定造林试验地3处,参试种源4个(分别为山地阿尔泰、... 阿里河林业局在种子育苗试验成功的基础上,2003年进入造林试验阶段,选地范围包括了海拔500~1 000m的不同垂直地段,并针对阿里河林业局的气候特点及西伯利亚红松的生态、生物学特性,选定造林试验地3处,参试种源4个(分别为山地阿尔泰、蒙古、托木斯克和新西伯利亚),进行造林试验,以期能够为西伯利亚红松在该地区进行大面积造林推广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伯利亚红松 引种 造林 内蒙古阿里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便携式应急移动调频中继系统的开发
19
作者 孙少辉 南海涛 张景忠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07年第7期29-30,共2页
"便携式应急移动调频中继系统"作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森林草原防火指挥通讯设备,近年来在扑救森林草原火灾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主要介绍了该设备的应用情况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 森林防火 便携式 应急移动 通讯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