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气候性滴状角膜变性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4
1
作者 其其格 邓世靖 +6 位作者 郭振山 殷晓棠 苏日娜 王智群 乌云 崔凯 孙旭光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978-981,共4页
目的调查气候性滴状角膜变性(CDK)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的发病情况,并初步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对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牧业四旗进行人群抽样调查,共调查2558人,其中游牧人群1210人,农耕人群1348人,并对可能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 目的调查气候性滴状角膜变性(CDK)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的发病情况,并初步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对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牧业四旗进行人群抽样调查,共调查2558人,其中游牧人群1210人,农耕人群1348人,并对可能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人群中发病年龄最小为20岁,总患病率为21.6%,男性为21.7%,女性为21.6%,男女患病率和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8,1.87,P=0.090,0.3929);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38.9%;20岁以上人群中1级病变311人,占15.3%,2级病变242人,占11.9%,未发现3级病变患者;牧业四旗之间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12,P=0.00);游牧人群患病率和严重程度明显高于农耕人群,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0.41,P=0.00);调查发现:巴尔虎蒙古族患病率最高(52.8%),其次为布力亚特蒙古族(46.5%)、鄂温克族(40.8%),达斡尔族(1.6%)、汉族(1.3%)和科尔沁蒙古族(0.8%)最低,各民族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6.19,P=0.00);通过相关因素分析发现CDK与年龄、放牧时间、民族及生活方式相关。结论CDK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患病率较高,游牧人群高于农耕人群;不同民族患病率不同,其发生及严重程度与放牧时间、年龄、民族及生活方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性滴状角膜变性 患病率 致病因素 呼伦贝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