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贺兰山啮齿动物种类组成及海拔梯度分布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石锐 张致荣 +5 位作者 高惠 李俊乐 庞博 燕永彬 滕丽微 刘振生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73-278,共6页
贺兰山独特的地势地貌和植被垂直分布特点,为啮齿类动物的群落结构和分布特征研究提供了良好条件。在2013年分春、夏、秋3个季节,采用铗日法对内蒙古贺兰山的啮齿动物种类组成和海拔梯度分布情况进行了细致研究。调查选取了8条典型沟道... 贺兰山独特的地势地貌和植被垂直分布特点,为啮齿类动物的群落结构和分布特征研究提供了良好条件。在2013年分春、夏、秋3个季节,采用铗日法对内蒙古贺兰山的啮齿动物种类组成和海拔梯度分布情况进行了细致研究。调查选取了8条典型沟道,共布设有效铗日18 748个,捕获啮齿动物235只,隶属2目5科11属13种。捕获种类最多的为哈拉乌沟(11种),最少的是雪岭子沟和甘树湾沟,各捕获2种。啮齿动物多样性垂直分布特点总体上呈现中间高两头低的趋势,符合"驼峰形"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西坡 啮齿类 种类组成 海拔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生态保护意识 实现科学化管理 呼伦湖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2
作者 《内蒙古林业》 2022年第5期4-7,共4页
呼伦湖又名达赉湖,是内蒙古第一大湖,位于呼伦贝尔草原中部,是中国北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数千公里内唯一的大泽。历史记载其最大水域面积(1964年)曾达到2339平方公里。以呼伦湖为中心的呼伦贝尔草原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治荒漠化、保... 呼伦湖又名达赉湖,是内蒙古第一大湖,位于呼伦贝尔草原中部,是中国北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数千公里内唯一的大泽。历史记载其最大水域面积(1964年)曾达到2339平方公里。以呼伦湖为中心的呼伦贝尔草原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治荒漠化、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维系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我国北方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治荒漠化 呼伦贝尔草原 生态保护意识 呼伦湖 生态环境 达赉湖 生态屏障 科学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贺兰山西坡啮齿动物消化道形态比较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石锐 刘鹏 +3 位作者 滕丽微 庞博 燕永彬 刘振生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17-621,共5页
为从生理生态学角度探讨啮齿动物对贺兰山环境的适应对策,以及同域分布啮齿动物之间的竞争状况。对贺兰山西坡啮齿动物进行了调查研究,选择不同生境中4种鼠类进行解剖,对其各项消化道形态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4种啮齿动物的总消化道... 为从生理生态学角度探讨啮齿动物对贺兰山环境的适应对策,以及同域分布啮齿动物之间的竞争状况。对贺兰山西坡啮齿动物进行了调查研究,选择不同生境中4种鼠类进行解剖,对其各项消化道形态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4种啮齿动物的总消化道长度、总鲜重、总净鲜重的种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4种啮齿动物中,大林姬鼠和阿拉善黄鼠的胃长度和净鲜重与社鼠和子午沙鼠的差异性为极显著;与社鼠、子午沙鼠、大林姬鼠相比,阿拉善黄鼠的小肠、大肠和盲肠各项指标的差异性均显著,在胃鲜重差异性上为极显著;其他3种啮齿动物之间的小肠长度差异极其显著,而在鲜重不显著;子午沙鼠与社鼠、大林姬鼠在小肠净鲜重无显著差异;子午沙鼠与社鼠在盲肠和大肠的长度与鲜重上的差异不存在显著性。结果表明,啮齿动物通过改变消化道的形态特征响应环境条件,从而达到对贺兰山环境胁迫适应;在与同域分布物种竞争中,消化道形态变化最明显的物种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 竞争 贺兰山 同域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贺兰山西坡鼠种内脏重量与海拔梯度关系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石锐 滕丽微 +5 位作者 张致荣 高惠 刘鹏 庞博 燕永彬 刘振生 《林业科技》 2019年第2期16-19,共4页
采用铗日法对贺兰山西坡鼠类的内脏重量与海拔梯度关系情况进行了细致研究。选取8条典型沟道为样线,共布设有效铗日18 748个,捕获鼠类235只。阿拉善黄鼠和大林姬鼠在所有海拔梯度均有分布,其次是社鼠、灰仓鼠和短尾仓鼠,海拔分布范围最... 采用铗日法对贺兰山西坡鼠类的内脏重量与海拔梯度关系情况进行了细致研究。选取8条典型沟道为样线,共布设有效铗日18 748个,捕获鼠类235只。阿拉善黄鼠和大林姬鼠在所有海拔梯度均有分布,其次是社鼠、灰仓鼠和短尾仓鼠,海拔分布范围最小的是高山鼠兔和东方田鼠。阿拉善黄鼠的肺脏和肾脏重量高海拔重量远高于低海拔重量,显示出了其对外界环境的超强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西坡 鼠类 内脏重量 海拔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