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HPLC分析柴胡黄芩配伍的主要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戴培慧 马瑞莲 +1 位作者 高佳丽 刘天龙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7期1660-1663,共4页
目的: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分析柴胡黄芩配伍的主要化学成分,阐释中药合理配伍的科学内涵。方法:采用HPLC指纹图谱分析进行精密度试验测试HPLC仪器的精密度;重复性试验测试HPLC指纹图谱方... 目的: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分析柴胡黄芩配伍的主要化学成分,阐释中药合理配伍的科学内涵。方法:采用HPLC指纹图谱分析进行精密度试验测试HPLC仪器的精密度;重复性试验测试HPLC指纹图谱方法的重复性;稳定性试验测试样品的稳定性。HPLC指纹图谱:取10批柴胡黄芩,精密吸取5μL按照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根据色谱条件依次测定并记录10批柴胡黄芩配伍的色谱图。结果:1)柴胡黄芩精密度试验中峰面积大于总峰面积5%的峰有22、30、36和47号峰。2)重复试验和稳定性试验中各主要色峰的相似度均大于0.99,显示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3)10批柴胡黄芩HPLC指纹图谱中大于总峰面积5%的共有峰面积为22、30、36、47号色谱峰,且10批柴胡黄芩配伍的药液相似度均>0.99,显示相似度良好。4)柴胡黄芩配伍的水煎液中,大多数物质归属柴胡,45 min以后的色谱峰是柴胡的特征峰,而15~45 min多集中了黄芩的特征峰;主要化学成分为柴胡皂苷a和黄芩苷。结论:柴胡黄芩配伍的水煎液中主要化学成分为柴胡皂苷a和黄芩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柴胡 黄芩 配伍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碳青酶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和抗菌活性的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周秀岚 武芳 赵建平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5期588-591,共4页
目的通过对耐碳青酶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arbapenem 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CRAB)和碳青酶烯类敏感鲍曼不动杆菌(carbapenem sensitive Acinetobacter baumannii,CSAB)的分离结果和耐药性分析,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 目的通过对耐碳青酶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arbapenem 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CRAB)和碳青酶烯类敏感鲍曼不动杆菌(carbapenem sensitive Acinetobacter baumannii,CSAB)的分离结果和耐药性分析,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2015年1月—2017年6月分离出的729株CRAB和170株CSAB的标本来源、病区分布和耐药性。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6统计软件,差异显著性分析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0软件,耐药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CRAB的分离率为81.09%。病区分布主要为ICU病房、神经内科、呼吸内科、神经外科和干部保健病房,构成比分别为35.53%、17.28%、14.54%、12.48%和10.43%。从ICU病房检出CSAB(6.47%)的构成比明显低于CRAB(35.53%),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CRAB的标本来源主要为痰液,构成比为80.90%。CRAB耐药率较高,除对左氧氟沙星和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分别为36.76%和66.67%外,对其他1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大于92.04%;而CSAB耐药率较低,对所有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小于15.88%。CSAB对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CRAB,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CRAB对左氧氟沙星的中介的比率为60.08%;CSAB对头孢曲松的中介的比率为67.06%。结论 CRAB的分离率和耐药性较高,CRAB的耐药率明显高于CSAB,实验室应及时报告CRAB的分离和耐药性结果,做好细菌耐药监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亚胺培南 碳青酶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乳杆菌S-层蛋白联合抗生素对Escherichia coli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晓晖 王毅 +1 位作者 李慧芳 高佳丽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8-152,共5页
旨在检测嗜酸乳杆菌S-层蛋白以及S-层蛋白与抗生素联用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抑制作用。采用液体发酵培养法获得嗜酸乳杆菌菌体,LiCl法提取S-层蛋白粗提物,凝胶过滤层析法纯化S-层蛋白... 旨在检测嗜酸乳杆菌S-层蛋白以及S-层蛋白与抗生素联用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抑制作用。采用液体发酵培养法获得嗜酸乳杆菌菌体,LiCl法提取S-层蛋白粗提物,凝胶过滤层析法纯化S-层蛋白,分别用E.coli和S.aureus处理Caco-2细胞2 h后,考察S-层蛋白在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条件下对E.coli和S.aureus的抑制作用,并考察S-层蛋白联合抗生素对E.coli和S.aureus的抑制作用,实验分组:(1)空白对照;(2)嗜酸乳杆菌组;(3)S-层蛋白组;(4)抗生素组;(5)嗜酸乳杆菌+抗生素组;(6)S-层蛋白+抗生素组。结果显示,液体发酵得到嗜酸乳杆菌菌体,提取并纯化得到S-层蛋白;S-层蛋白对E.coli和S.aureus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具有浓度依赖性,高浓度下抑制率达到42.2%和31.7%,差异极显著(P<0.01),且在E.coli和S.aureus作用的短时间内干预效果明显,0 h时的抑制率分别达到59.3%和48.4%;S-层蛋白联合抗生素的抑菌率分别达到81.7%和79.3%,差异极显著(P<0.01),效果优于单独使用抗生素。嗜酸乳杆菌S-层蛋白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可以与抗生素联用,有望开发称为一种新型的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乳杆菌 S-层蛋白 致病菌 体外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ZXH-1304S降解肌酐和尿酸的活力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晓晖 关海滨 +1 位作者 冬颖 张爱武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74-177,共4页
体外利用含肌酐和尿酸的MRS培养基诱导植物乳杆菌ZXH-1304S,检测菌株体外降解肌酐和尿酸的能力,并考察其对酸性环境和胆盐的耐受能力。利用氧嗪酸钾和腺嘌呤灌胃建立高尿酸血症的大鼠模型,考察植物乳杆菌ZXH-1304S对模型大鼠血肌酐和尿... 体外利用含肌酐和尿酸的MRS培养基诱导植物乳杆菌ZXH-1304S,检测菌株体外降解肌酐和尿酸的能力,并考察其对酸性环境和胆盐的耐受能力。利用氧嗪酸钾和腺嘌呤灌胃建立高尿酸血症的大鼠模型,考察植物乳杆菌ZXH-1304S对模型大鼠血肌酐和尿酸的影响。体外实验结果表明,菌株可明显降解肌酐和尿酸,且该菌能较好地适应酸性环境,对胆盐有一定耐受性。体内实验结果表明,该菌能够极显著降低模型大鼠体内肌酐和尿酸的含量(p<0.01)。植物乳杆菌具有较强的降解肌酐和尿酸的能力,有望成为治疗高尿酸血症的替代疗法或补充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高尿酸血症 肌酐 尿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研究加味逍遥丸中的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波 乌日根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2期3177-3181,共5页
目的:基于气相色谱-质谱研究方法检测分析加味逍遥丸中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首先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加味逍遥丸供试品溶液中的挥发性成分,以正十八烷为内标物进行参照,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将提取时间9 h、固液比1∶15、浸泡时间10 h... 目的:基于气相色谱-质谱研究方法检测分析加味逍遥丸中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首先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加味逍遥丸供试品溶液中的挥发性成分,以正十八烷为内标物进行参照,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将提取时间9 h、固液比1∶15、浸泡时间10 h时是水蒸馏法提取加味逍遥丸中挥发性成分的最佳提取条件,进一步分析加味逍遥丸中挥发性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图及具体化学成分,GC-MS色谱质谱研究方法色谱条件:选择直径为0. 25μm的Rxi-5ms的色谱柱(规格:30m×0. 25 mm),柱流量为1 m L/min;以氦气(He)为载气,采用30∶1的分流比;进样量:0. 5μL,以260℃为进样口温度,升温程序:首先保持初始柱温60℃3 min,随后以10℃/min的升温速率升至175℃,再下降10倍升温速率以1℃/min缓慢升温至195℃,最后增加5倍升温速率以5℃/min升温至240℃,维持15 min后再缓慢升至250℃的接口温度;溶剂延迟时间为3 min。质谱条件:电子轰击离子源的轰击能量设置为70 e V,离子源温度设置为200℃;以0. 7KV为检测电压;采用全谱扫描,其质量扫描范围为m/z 40~550 amu。结果:气相色谱-质谱研究方法严谨性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试验结果均良好。加味逍遥丸在气相色谱-质谱研究中以正十八烷(S)为内标物,检测到53中挥发性成分。将总离子流色谱图中所检测出的色谱峰与NIST标准质谱数据库中的标准谱图进行参照比较,分析53个挥发性成分的具体化学成分信息,其中芳香族类和萜烯类挥发性成分均有11种,萜醇类挥发性成分有8中种,醛类挥发性成分有6种。结论:气相色谱-质谱方法研究加味逍遥丸中挥发性物质,分析其具体化学成分,为加味逍遥丸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逍遥丸 气相色谱法 质谱法 挥发性成分 正交实验设计 精密度试验 稳定性试验 重复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唑[5,1-c]并三嗪类CDC25B抑制剂的合成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娜 钞智锋 +1 位作者 成日青 鲁源 《化学研究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20-1224,共5页
CDC25B(cell division cyclin 25B)的过度表达与许多肿瘤的发生有关,被认为是新的很有潜力的抗肿瘤药物的靶点。为了寻找抑制CDC25B的抗肿瘤新药,以氰乙酸乙酯、苯肼及不同取代的芳香重氮盐为原料,经关环、重氮化、偶合和分子内环合等... CDC25B(cell division cyclin 25B)的过度表达与许多肿瘤的发生有关,被认为是新的很有潜力的抗肿瘤药物的靶点。为了寻找抑制CDC25B的抗肿瘤新药,以氰乙酸乙酯、苯肼及不同取代的芳香重氮盐为原料,经关环、重氮化、偶合和分子内环合等反应设计并合成了8个含有吡唑[5,1-c]并三嗪母核的嘌呤生物碱类似物。所得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氢谱及质谱确定了其结构,其中化合物4e、4f、4g、4h对CDC25B的抑制率(%抑制率)分别为93.5,92.6,94.5和92.1,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C25B 吡唑[5 1-c]并三嗪 合成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鹦鹉热衣原体重症肺炎1例 被引量:6
7
作者 郭瑛 周燕 杜晓红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1-213,共3页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感染性疾病,尽管抗感染药物发展及治疗手段不断进步,但其病死率并没有显著下降,普通病房患者和入住ICU患者的死亡率分别高达12%和40%[1]。我国成人CAP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肺炎支原体和肺炎衣...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感染性疾病,尽管抗感染药物发展及治疗手段不断进步,但其病死率并没有显著下降,普通病房患者和入住ICU患者的死亡率分别高达12%和40%[1]。我国成人CAP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肺炎支原体和肺炎衣原体是引起CAP的重要病原体[2]。虽然目前病原体的检测手段越来越多,但仍有很大一部分CAP患者不能明确病原,而对于重症CAP患者来说,延迟治疗显著增加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鹦鹉热衣原体 二代测序 重症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三萜皂苷对心肌重构细胞模型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8
作者 寿鸿飞 刘晶 +2 位作者 刘天龙 张铭杰 刘小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70-1374,共5页
目的研究黄芪三萜皂苷(AST)对血管紧张素II(AngII)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和心肌成纤维细胞活化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AngII、原代心肌细胞和心肌成纤维细胞建立心肌重构细胞模型并使用AST进行干预,检测心肌细胞中A型心房钠尿肽(ANP)和B型尿... 目的研究黄芪三萜皂苷(AST)对血管紧张素II(AngII)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和心肌成纤维细胞活化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AngII、原代心肌细胞和心肌成纤维细胞建立心肌重构细胞模型并使用AST进行干预,检测心肌细胞中A型心房钠尿肽(ANP)和B型尿钠肽(BNP)的表达水平及心肌细胞肥大程度;检测心肌成纤维细胞中α-SMA、Collagen 1α1(Col1α1)和Col3α1表达水平以评价其活化水平。检测Wnt信号在心肌细胞中的活化水平和TGF-β在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心肌细胞比较,10-6mol/L的AngII诱导心肌细胞24 h后,心肌细胞中ANP和BNP表达水平及心肌细胞表面积较对照组细胞均显著增加,而AST对此具有显著地抑制作用。10^(-6)mol/L的AngII诱导成纤维细胞24 h后,其活化水平显著增加,主要表现为α-SMA,Col1α1和Col3α1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细胞显著增加,而AST对AngII诱导的成纤维细胞活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此外,AST对AngII诱导的Wnt信号相关蛋白Wnt-1、Wnt-3α、fz2、Dvl1、Dvl2和β-Catenin在心肌细胞中的表达及TGF-β在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 AST对AngII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和成纤维细胞活化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与抑制Wnt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三萜皂苷 心肌重构 细胞模型 治疗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柏八味胶囊中主要药味的薄层色谱鉴别 被引量:1
9
作者 张芳 张波 《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S1期95-96,共2页
目的建立黄柏八味胶囊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黄柏八味胶囊中不同组分进行鉴别,并对影响色谱分离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优化。结果黄柏、栀子、甘草、红花和荜拨主要成分分离较好,色谱清晰。结论建立了专属性强、分离效... 目的建立黄柏八味胶囊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黄柏八味胶囊中不同组分进行鉴别,并对影响色谱分离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优化。结果黄柏、栀子、甘草、红花和荜拨主要成分分离较好,色谱清晰。结论建立了专属性强、分离效果好的鉴别方法,结果可靠,可用于黄柏八味胶囊的定性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柏八味胶囊 黄柏 栀子 甘草 红花 荜拨 薄层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诱导对鼠李糖乳杆菌cspc mRNA基因表达和生长速率的影响
10
作者 董至恒 郭楠 +4 位作者 石瑞文 包小妹 王玉华 张烨 关海滨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7-140,共4页
通过在发酵过程中对鼠李糖乳杆菌(LGG)进行温度诱导处理,考察其冷休克蛋白C(cold shock proteins C,cspc) mRNA基因的表达和菌体生长速率的变化。在不同温度、不同时间条件下进行诱导,检测cspc mRNA基因的表达量;在发酵培养的第4、8 h... 通过在发酵过程中对鼠李糖乳杆菌(LGG)进行温度诱导处理,考察其冷休克蛋白C(cold shock proteins C,cspc) mRNA基因的表达和菌体生长速率的变化。在不同温度、不同时间条件下进行诱导,检测cspc mRNA基因的表达量;在发酵培养的第4、8 h温度诱导菌体,检测其生长速率,并且考察其诱导后菌体的冻干存活率。结果表明:高于37℃温度诱导可使cspc mRNA基因的表达量明显降低,且经43℃、30 min诱导后cspc mRNA基因的表达量最低,并且在生长过程中进行43℃、30 min诱导后菌体的生长速率明显提高且菌体的冻干存活率未降低。综上,高于37℃温度诱导可降低LGG的cspc mRNA基因表达量并提高生长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李糖乳杆菌 冷休克蛋白C 温度诱导 生长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