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椎椎基静脉孔的CT影像学观测 被引量:4
1
作者 康小燕 李洁 +3 位作者 王星 张少杰 刘路 李志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41-645,共5页
目的:通过对胸椎椎基静脉孔(BF)的数字化观测,明确其解剖位置、形态特点,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40例成人胸椎CT扫描数据,运用Mimics15.0软件重建测量BF宽(BFW)、高(BFH)、深(BFD);BF距椎体上、下终板(VHU、VHB)... 目的:通过对胸椎椎基静脉孔(BF)的数字化观测,明确其解剖位置、形态特点,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40例成人胸椎CT扫描数据,运用Mimics15.0软件重建测量BF宽(BFW)、高(BFH)、深(BFD);BF距椎体上、下终板(VHU、VHB)和左、右缘(VWL、VWR)间距;观察其在椎体中的位置与形态。结果(1)胸椎BFW总体呈V形分布,T6为最小值(3.69±1.29 mm);BFH在T1~3趋于平稳, T4~6渐减,T7~11渐增;BFD在T1~3渐增,T3~10趋于平稳,T10~12渐减。(2)BF距上终板与下终板间距总体呈上升趋势,T1最小:VHU为(7.05±1.27)mm,VHB为(7.21±0.87)mm,T12最大:VHU为(11.00±1.10) mm, VHB为(11.37±1.48) mm;距左、右缘间距在T1~4渐减,T5~12渐增,T4最小:VWL为(10.50±1.40) mm,VWR为(10.81±1.66) mm,T12最大:VWL为(15.74±2.55)mm,VWR为(16.23±2.82)mm。结论胸椎椎体后壁近中央处均存在BF,其形态结构复杂且在不同个体、不同节段中均存在差异。BF在T1~8、T10、T11位于椎体后壁近中央,T9和T12稍偏向左侧。BF在T1~3、T10~12形似棱锥体形,而T4~9形似长方体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椎基静脉孔 数字化测量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对人性化管理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29
2
作者 孟爱荣 孟爱清 郭小慧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11期50-51,共2页
目的探讨护士对人性化管理的真实体验。方法对10名护士进行深入访谈,将访谈内容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护士认为人性化管理使科室氛围和谐,护理差错减少,护患关系融洽,护理队伍稳定。结论人性化管理体现了制度管理与情感管理的和谐交融,可... 目的探讨护士对人性化管理的真实体验。方法对10名护士进行深入访谈,将访谈内容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护士认为人性化管理使科室氛围和谐,护理差错减少,护患关系融洽,护理队伍稳定。结论人性化管理体现了制度管理与情感管理的和谐交融,可促进临床护理工作,但还需要不断完善,将这一管理理念持续应用于护理工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人性化管理 真实体验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