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蒙药那如-3味丸对普瑞巴林联合神经阻滞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越娜 澈力木格 +4 位作者 李辉 吕亮亮 郎海云 铁植 都义日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68-1072,共5页
目的探究蒙药那如-3味丸对普瑞巴林联合神经阻滞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NP)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确诊为NP的疼痛科住院患者41例,男20例,女21例,年龄40~80岁,BMI≥18.5 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蒙... 目的探究蒙药那如-3味丸对普瑞巴林联合神经阻滞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NP)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确诊为NP的疼痛科住院患者41例,男20例,女21例,年龄40~80岁,BMI≥18.5 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蒙药那如-3味丸组(观察组,n=20)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n=21)。对照组为常规治疗,口服普瑞巴林胶囊联合超声引导下疼痛区域神经阻滞;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蒙药那如-3味丸(2 g/10粒),每晚临睡前口服3~5粒,共2周。记录治疗前1 d、治疗后2周、1个月、2个月数字评分量表(NRS)疼痛评分、简化McGill疼痛问卷(SF-MPQ)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分别于治疗前1 d、治疗后2周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6、IL-8、IL-1β、TNF-α浓度。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如恶心、呕吐、腹胀、心悸、嗜睡和头晕等。结果与治疗前1 d比较,治疗后2周、1个月、2个月两组NRS疼痛评分、SF-MPQ评分、PSQI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2周两组血清IL-6、IL-1β、TNF-α浓度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2周、1个月、2个月观察组NRS疼痛评分、SF-MPQ评分、PSQI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2周观察组IL-6、IL-1β、TNF-α浓度明显降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蒙药那如-3味丸联合常规疗法可有效减轻NP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且可能具有调节神经炎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药那如-3味丸 神经病理性疼痛 疼痛评分 睡眠质量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腰脊神经根阻滞治疗骶1~2间盘突出症1例
2
作者 吕亮亮 弓剑敏 +2 位作者 郎海云 李淑雯 都义日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76-878,共3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国外相关研究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2%~3%,多数在35岁以上发病[1],其中脊柱结构异常是重要的易发因素[2]。腰骶椎先天性异常可使腰椎承受的应力发生改变,导致椎间盘内部结构和代谢功能出现异常,...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国外相关研究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2%~3%,多数在35岁以上发病[1],其中脊柱结构异常是重要的易发因素[2]。腰骶椎先天性异常可使腰椎承受的应力发生改变,导致椎间盘内部结构和代谢功能出现异常,加之现代人工作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椎间盘可提早发生退变和损伤而出现腰椎间盘突出症[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异常 腰椎间盘突出症 易发因素 腰骶椎 椎间盘 代谢功能 临床常见病 内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射频联合神经阻滞C2背根神经节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10
3
作者 郎海云 吕亮亮 都义日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72,共5页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急性期皮损消退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以顽固的持续的自发性疼痛伴阵发性射击样或电击样疼痛为临床特征[1],并在患区内出现明显的神经损伤后遗症状,给病人身心带...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急性期皮损消退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以顽固的持续的自发性疼痛伴阵发性射击样或电击样疼痛为临床特征[1],并在患区内出现明显的神经损伤后遗症状,给病人身心带来极大的痛苦,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常用的PHN治疗方法包括:口服药物(镇痛药联合抗病毒药和营养神经药等)、介入治疗(神经阻滞、硬膜外镇痛及经皮电刺激等)及其他物理治疗(超短波、高电压长时程脉冲射频、针灸等),但上述治疗方式均存在各自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射频 皮损消退 神经阻滞 自发性疼痛 后遗症状 电击样 抗病毒药 带状疱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癌痛病人持续静脉吗啡泵注快速滴定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吕亮亮 杨阳 +2 位作者 李淑雯 王稳 樊碧发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14-716,共3页
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19年全国癌症报告预计:到2020年我国癌症新发病例将增至400余万人,且由于种种因素限制,绝大部分癌症病人确诊时已是中晚期。晚期癌症病人疼痛发生率大于60%,其中三成左右为重度癌痛病人。晚期癌痛机制复杂,各种原... 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19年全国癌症报告预计:到2020年我国癌症新发病例将增至400余万人,且由于种种因素限制,绝大部分癌症病人确诊时已是中晚期。晚期癌症病人疼痛发生率大于60%,其中三成左右为重度癌痛病人。晚期癌痛机制复杂,各种原因引起外周神经敏化导致病人痛阈下降[1]。同时原发病往往未得到有效的控制,各种治疗过程中伴随的疼痛程度较重,疼痛未能及时、有效的缓解加重了病人及家属的心理和精神负担,长期用药也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2],以至于相当数量的病人无法耐受,会有放弃生命的想法[3]。所以晚期癌痛的治疗重点逐渐从病因治疗为主过渡到以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为主。晚期癌痛病人疼痛程度重,口服用药调整周期长,疼痛控制到病人可耐受的状态往往需要1~2周的时间,且大剂量用药容易出现一些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如何安全、快速、有效的镇痛,成为临床重度癌痛治疗中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4]。以往研究报告吗啡静脉给药,可安全、快速的缓解病人的疼痛症状[5]。本研究采用药物输注装置持续静脉吗啡泵注快速滴定缓解病人重度癌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癌症病人 晚期癌痛 重度癌痛 长期用药 口服用药 癌症中心 疼痛控制 快速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电压脉冲射频联合奇神经节药物毁损治疗阴部神经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吕亮亮 郎海云 +1 位作者 刘晨辉 都义日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2-155,共4页
阴部神经痛是指发生在会阴部周围组织器官以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1]。目前涉及到会阴部器官的各学科均对阴部神经痛有本专业的定义与治疗方法,但前提是临床检查、化验有明确的原发性疾病。但还有部分会阴部疼痛是找不到明确病... 阴部神经痛是指发生在会阴部周围组织器官以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1]。目前涉及到会阴部器官的各学科均对阴部神经痛有本专业的定义与治疗方法,但前提是临床检查、化验有明确的原发性疾病。但还有部分会阴部疼痛是找不到明确病因的,其临床表现多有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特点,疼痛科多将其归为原发性阴部神经痛(primary pudenda neuralgia)[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部神经痛 原发性疾病 会阴部疼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 疼痛科 临床观察 奇神经节 临床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机理论干预在鞘内给药镇痛病人管理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婧 樊玉霞 李岩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7-151,共5页
疼痛是一种与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情感体验,或与此相似的经历[1],疼痛病人遭受生理侵害的同时,也面临着焦虑、抑郁情绪等心理痛苦及社交退缩及机体失能[2]。1986年WHO推出3阶梯镇痛后此模式在全球范围内逐渐普... 疼痛是一种与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情感体验,或与此相似的经历[1],疼痛病人遭受生理侵害的同时,也面临着焦虑、抑郁情绪等心理痛苦及社交退缩及机体失能[2]。1986年WHO推出3阶梯镇痛后此模式在全球范围内逐渐普及,但该模式仍存在不良反应大、药物耐受等问题,尤其对于难治性癌痛及顽固性疼痛效果不佳,而《难治性癌痛专家共识(2017)》指出,癌症病人爆发痛高达33%~95%,10%~20%癌痛病人为难治性癌痛[3],因此近年来介入镇痛成为发展的新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疼痛 心理痛苦 药物耐受 组织损伤 社交退缩 鞘内给药 爆发痛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利多卡因凝胶贴膏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7
作者 努尔比亚·阿布拉 杨旭 +3 位作者 吕亮亮 王稳 杨阳 樊碧发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03-306,共4页
5%利多卡因凝胶贴膏(lidocaine medicated plaster,LMP)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相关临床指南建议将这种治疗方式作为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一线选择,尤其在体弱和/或老年病人,以及接受多种药物治疗的病人中,其有效性和安... 5%利多卡因凝胶贴膏(lidocaine medicated plaster,LMP)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相关临床指南建议将这种治疗方式作为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一线选择,尤其在体弱和/或老年病人,以及接受多种药物治疗的病人中,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良好。然而,5%利多卡因凝胶贴膏的临床使用率较低,本文将对5%利多卡因凝胶贴膏治疗PHN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利多卡因凝胶贴膏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