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羽扇豆醇调节PI3K/AKT/NF-κB信号通路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Th17/Treg免疫平衡的影响
1
作者 鲁慧东 李艳梅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60-1065,共6页
目的:探究羽扇豆醇(Lupeol)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Th17/Treg免疫平衡的作用,以及对PI3K/AKT/NF-κB信号通路的调节机制。方法:将所有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柳氮磺吡啶)、PI3K抑制剂组(LY294002组)、Lupeol组、Lupeol... 目的:探究羽扇豆醇(Lupeol)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Th17/Treg免疫平衡的作用,以及对PI3K/AKT/NF-κB信号通路的调节机制。方法:将所有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柳氮磺吡啶)、PI3K抑制剂组(LY294002组)、Lupeol组、Lupeol+PI3K激活剂组(Lupeol+740Y-P组),每组15只。对大鼠进行UC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HE染色观察大鼠结肠病理变化,并进行炎症评分;ELISA检测血清中IL-17、IL-10的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结肠固有层黏膜中Th17和Treg细胞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中RORγt、FOXP3及PI3K/AKT/NF-κB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DAI评分、炎症评分、血清中IL-17含量、结肠组织Th17细胞水平、RORγt表达及p-PI3K/PI3K、p-AKT/AKT、p-NF-κBp65/NF-κB p65均升高,IL-10含量、Treg细胞水平和FOXP3表达均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阳性药物组、LY294002组和Lupeol组大鼠DAI评分、炎症评分、血清中IL-17含量、结肠组织Th17细胞水平、RORγt表达及p-PI3K/PI3K、p-AKT/AKT、p-NF-κB p65/NF-κB p65均降低,IL-10含量、Treg细胞水平和FOXP3表达均升高(P<0.05);进一步加入PI3K激活剂740Y-P后发现,740Y-P逆转了Lupeol对Th17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对Treg细胞的促进作用(P<0.05)。结论:Lupeol通过抑制PI3K/AKT/NF-κB信号通路调节UC大鼠Th17/Treg免疫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扇豆醇 PI3K/AKT/NF-κB信号通路 溃疡性结肠炎 TH17/TREG 免疫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和挖除术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艳飞 苏秉忠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3-177,共5页
消化道黏膜下肿瘤( submucosal tumor,SMT),也称上皮下肿瘤( subepithelial tumor,SET),是指来源于黏膜肌层、黏膜下层和固有肌层的肿瘤。SMT一般是良性的,但胃肠道间质瘤( gastrointestinalstromal tumor, GIST)、神经内分泌肿瘤( neur... 消化道黏膜下肿瘤( submucosal tumor,SMT),也称上皮下肿瘤( subepithelial tumor,SET),是指来源于黏膜肌层、黏膜下层和固有肌层的肿瘤。SMT一般是良性的,但胃肠道间质瘤( gastrointestinalstromal tumor, GIST)、神经内分泌肿瘤( neuroendocrine tumor,NET)和颗粒细胞瘤( granularcell tumor,GCT)均有恶变倾向[1]。SMT 通常无特异性临床症状,随着消化内镜检查的普及,越来越多的SMT 被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黏膜下肿瘤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挖除术 神经内分泌肿瘤 治疗 胃肠道间质瘤 消化内镜检查 固有肌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EN和低氧诱导因子-1α在蒙古族、汉族胃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3
作者 贾慧琼 冷雪芹 +1 位作者 李燕 鲁志刚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214-1219,共6页
目的检测PTEN和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蒙古族、汉族胃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比较其在两民族之间的表达差异,及两种因子在胃癌发生中的相互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 目的检测PTEN和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蒙古族、汉族胃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比较其在两民族之间的表达差异,及两种因子在胃癌发生中的相互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科住院的胃癌患者57例,其中蒙古族27例,汉族3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TEN和HIF-1α在胃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蛋白的表达,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PTEN和HIF-1α在胃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mRNA的表达。比较两民族胃癌患者不同组织PTEN和HIF-1α蛋白、mRNA的表达情况,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蒙古族、汉族胃癌患者癌组织中PTEN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组织和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蒙古族与汉族胃癌患者正常组织、癌旁组织中PTEN阳性表达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蒙古族胃癌患者癌组织中PTEN阳性表达率低于汉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蒙古族、汉族胃癌患者癌组织中PTEN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正常组织和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蒙古族与汉族胃癌患者正常组织、癌旁组织中PTEN mRNA相对表达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蒙古族胃癌患者癌组织中PTEN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汉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1α仅在胃癌患者癌组织中有表达,而在正常组织和癌旁组织中不表达。蒙古族与汉族胃癌患者癌组织中HIF-1α阳性表达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F-1αmRNA仅在胃癌患者癌组织中可见电泳条带,而在正常组织和癌旁组织中未见显像。蒙古族与汉族胃癌患者癌组织中HIF-1αmRNA相对表达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EN与HIF-1α在蒙古族、汉族胃癌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均呈负相关(rs值分别为-0.424、-0.408,P<0.05)。结论 PTEN在蒙古族、汉族胃癌患者中均呈低表达,而且在蒙古族胃癌患者中的表达低于汉族;HIF-1α仅在蒙古族、汉族胃癌患者癌组织中有表达。PTEN失活是导致胃癌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HIF-1α是促进肿瘤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二者共同促进了胃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PTEN基因 低氧诱导因子-1Α 蒙古 汉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道结核临床及内镜特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格日乐 李艳梅 赵丽萍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5期517-521,共5页
消化道结核(gastrointestinal tuberculosis,GITB)是肺外结核(extrapulmonary tuberculosis,EPTB)的一种常见形式,结核病变可累及消化道的任何部位。由于临床表现可能与其他消化系统疾病或恶性肿瘤的症状相似,内镜和组织学病理表现常显... 消化道结核(gastrointestinal tuberculosis,GITB)是肺外结核(extrapulmonary tuberculosis,EPTB)的一种常见形式,结核病变可累及消化道的任何部位。由于临床表现可能与其他消化系统疾病或恶性肿瘤的症状相似,内镜和组织学病理表现常显示非特异性炎症改变,因此其诊断具有挑战性。笔者对消化道结核临床及内镜特征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类疾病的认识,避免误诊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胃肠 疾病特征 综述文献(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的病因及防治策略 被引量:2
5
作者 奇丽娜 陈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09-2115,共7页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发病率逐年上升,具有年轻化、病情重、易复发和预后差等特点。复发性HLAP已成为临床亟须解决的难题。本文重点总结了HLAP复发的危险因素以及相应的防治策略。HLAP反复发作的危险因素主要有血脂异常、糖代谢...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发病率逐年上升,具有年轻化、病情重、易复发和预后差等特点。复发性HLAP已成为临床亟须解决的难题。本文重点总结了HLAP复发的危险因素以及相应的防治策略。HLAP反复发作的危险因素主要有血脂异常、糖代谢异常、肥胖、吸烟和饮酒等。除了急性期的早期治疗,HLAP还需要长期管理,包括有效地控制血糖和血脂,调节饮食,戒烟限酒。对于不明原因反复发作的HLAP患者,基因检测及基因治疗另辟蹊径,将为此类患者提供新的诊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高脂血症 复发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脑区变化的fMRI研究进展
6
作者 金志健 陈平 +3 位作者 尚敏 张铭麟 王珏 侯叶廷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73-1678,共6页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脑-肠互动异常引起的功能性胃肠病,显著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从而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脑-肠轴概念的提出,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逐渐应用于检测IBS患者脑区功能活动的变化。fMRI分为任务态和静息...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脑-肠互动异常引起的功能性胃肠病,显著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从而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脑-肠轴概念的提出,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逐渐应用于检测IBS患者脑区功能活动的变化。fMRI分为任务态和静息态两种实验模式,可分别检测IBS患者受到特定任务或特殊内脏刺激时和静息状态时的脑区功能活动变化。本文对fMRI在IBS患者功能脑区的检测、IBS分型及IBS疗效评估等方面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脑-肠轴 功能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双弯曲双孔道内镜行隧道法黏膜下剥离术切除胃黏膜下肿瘤 被引量:7
7
作者 熊英 胡海清 +4 位作者 王爱民 令狐恩强 李元平 张志伟 耿焱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55-458,共4页
目的尽管胃黏膜下肿瘤大多数是良性的,但是一些仍然有潜在的恶变可能,切除肿瘤不但可以通过病理诊断确诊,而且可以完全治愈病变。本研究是通过双孔道双弯曲内镜经胃黏膜下隧道,切除黏膜下肿瘤后完全封闭切口,从而观察该方法是否为一种... 目的尽管胃黏膜下肿瘤大多数是良性的,但是一些仍然有潜在的恶变可能,切除肿瘤不但可以通过病理诊断确诊,而且可以完全治愈病变。本研究是通过双孔道双弯曲内镜经胃黏膜下隧道,切除黏膜下肿瘤后完全封闭切口,从而观察该方法是否为一种新颖的安全、有效及实用的技术,并分析术中双孔道双弯曲内镜的优缺点。方法 2012年1月~2013年8月在本内镜中心通过内镜及超声内镜检查考虑为胃黏膜下肿瘤共50例。术中应用CO2气体,在病变一侧行弧形切开黏膜1/3~2/3周,内镜分离黏膜下层建立隧道,暴露病变后完整切除,利用内镜双孔道边钳拉胃黏膜边夹闭对位的弧形切口,直至创面完整闭合。观察术中、术后穿孔、出血的发生率,临床转归以及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切除的黏膜下肿瘤标本直径1.1±0.6 cm(范围0.5~2.5 cm),28例位于胃底,17例位于胃窦,5例位于胃体。所有病例均成功完整切除。手术时间35.3±16.2 min(范围23~76 min)。5例出现穿孔(10%),在切除病变完毕以钛夹完全夹闭弧形切口后成功封闭穿孔,经内科保守治疗后出院。16例出现术中出血,均内镜下成功止血,无内镜无法控制的大出血。无术后迟发性出血及穿孔病例。48例术后1年随访均无复发,2例失访。结论本研究显示该技术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切除胃黏膜下肿物的内镜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内镜黏膜下隧道剥离术 胃黏膜下肿瘤 双孔道双弯曲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术内酯Ⅲ通过调节JAK2/STAT3信号通路减轻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肠道损伤 被引量:36
8
作者 鲁慧东 李艳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2-149,共8页
目的:探究白术内酯Ⅲ调节Janus激酶2(Janus kinase 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信号通路缓解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模型小鼠肠道损伤的机制。方法:C57B... 目的:探究白术内酯Ⅲ调节Janus激酶2(Janus kinase 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信号通路缓解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模型小鼠肠道损伤的机制。方法:C57BL/6小鼠分为正常组(正常饲养)、模型组(建立UC模型)、白术内酯Ⅲ(低、中、高)剂量组(建立UC模型同时分别给予5 mg/kg、10 mg/kg、15 mg/kg白术内酯Ⅲ)和白术内酯Ⅲ+JAK2激活剂组(建立UC模型同时给予15 mg/kg白术内酯Ⅲ和1 mg/kg香豆霉素A1),每组8只。连续自由饮用7 d 2.5%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ct sodium,DSS)水溶液构建UC模型。观察大鼠一般情况,计算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评分;测量结肠长度;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检测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过碘酸雪夫(Periodic Acid-Schiff,PAS)染色检测结肠组织中杯状细胞;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闭锁小带蛋白-1(zonula occludens-1,ZO-1)和闭合蛋白(occludin)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结肠组织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4、IL-6及IL-10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组织中JAK2、pJAK2、STAT3及p-STAT3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精神萎靡,结肠组织出现明显病理损伤,杯状细胞数量减少;体重以及结肠组织中ZO-1、occludin蛋白表达和IL-4、IL-10水平显著降低(P<0.05),DAI评分、组织病理学评分以及结肠组织中IL-1β、IL-6水平和JAK2、p-JAK2、STAT3、p-STAT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肠长度显著缩短(P<0.05)。与模型组相比,白术内酯Ⅲ(低、中、高)剂量组小鼠精神状态及结肠组织病理损伤有所改善,杯状细胞数量增多;体重以及结肠组织中ZO-1、occludin蛋白表达和IL-4、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5),DAI评分、组织病理学评分以及结肠组织中IL-1β、IL-6水平和JAK2、p-JAK2、STAT3、p-STAT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肠长度显著增加(P<0.05),且呈现剂量依赖性。此外,JAK2激活剂可激活JAK2/STAT3信号通路,同时减弱白术内酯Ⅲ对UC小鼠肠道损伤的治疗作用。结论:白术内酯Ⅲ能够减轻UC小鼠肠道损伤,且可能与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激活,减轻局部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内酯Ⅲ 溃疡性结肠炎 肠道损伤 JANUS激酶2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的预后研究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张艳飞 陈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57-461,共5页
自1969年Rosch等通过动物实验首次提出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 stent-shunt,TIPS),经过大量临床研究验证,20世纪90年代初TIPS开始被广泛接受并不断应用于临床,因其创伤小、降低门静脉压力... 自1969年Rosch等通过动物实验首次提出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 stent-shunt,TIPS),经过大量临床研究验证,20世纪90年代初TIPS开始被广泛接受并不断应用于临床,因其创伤小、降低门静脉压力效果显著,手术适应证也从最初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和腹水发展到现在的难治性肝性胸腔积液、肝肾综合征、布加综合征、门静脉血栓等,被誉为“肝移植”的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顾性研究 死亡率 预测因素 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 肝硬化患者 颈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碳青酶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和抗菌活性的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周秀岚 武芳 赵建平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5期588-591,共4页
目的通过对耐碳青酶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arbapenem 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CRAB)和碳青酶烯类敏感鲍曼不动杆菌(carbapenem sensitive Acinetobacter baumannii,CSAB)的分离结果和耐药性分析,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 目的通过对耐碳青酶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arbapenem 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CRAB)和碳青酶烯类敏感鲍曼不动杆菌(carbapenem sensitive Acinetobacter baumannii,CSAB)的分离结果和耐药性分析,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2015年1月—2017年6月分离出的729株CRAB和170株CSAB的标本来源、病区分布和耐药性。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6统计软件,差异显著性分析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0软件,耐药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CRAB的分离率为81.09%。病区分布主要为ICU病房、神经内科、呼吸内科、神经外科和干部保健病房,构成比分别为35.53%、17.28%、14.54%、12.48%和10.43%。从ICU病房检出CSAB(6.47%)的构成比明显低于CRAB(35.53%),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CRAB的标本来源主要为痰液,构成比为80.90%。CRAB耐药率较高,除对左氧氟沙星和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分别为36.76%和66.67%外,对其他1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大于92.04%;而CSAB耐药率较低,对所有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小于15.88%。CSAB对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CRAB,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CRAB对左氧氟沙星的中介的比率为60.08%;CSAB对头孢曲松的中介的比率为67.06%。结论 CRAB的分离率和耐药性较高,CRAB的耐药率明显高于CSAB,实验室应及时报告CRAB的分离和耐药性结果,做好细菌耐药监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亚胺培南 碳青酶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克罗恩病误诊肠结核一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牛海静 李艳梅 袁宏伟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4期419-421,共3页
肠克罗恩病是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一种,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肠克罗恩病发病原因不明,与免疫紊乱相关[2],呈慢性病程,主要靠口服药物治疗,目前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的升阶梯或降阶梯治疗如何选择... 肠克罗恩病是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一种,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肠克罗恩病发病原因不明,与免疫紊乱相关[2],呈慢性病程,主要靠口服药物治疗,目前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的升阶梯或降阶梯治疗如何选择仍存在争议[3]。随着病情进展,肠克罗恩病可并发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需接受外科手术[4]。肠克罗恩病临床症状、检查化验及病理表现均可不典型,易并发结核分枝杆菌、巨细胞病毒(CMV)等感染,此时更易误诊。笔者报道1例肠克罗恩病误诊为肠结核的诊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肠结核 降阶梯治疗 慢性病程 口服药物治疗 免疫紊乱 结核分枝杆菌 炎症性肠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结核误诊腹腔肿瘤一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牛海静 李艳梅 +2 位作者 张平平 袁宏伟 金凤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1期1216-1218,共3页
胃结核临床罕见,极易误诊[1]。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1例胃结核误诊为腹腔肿瘤的患者,经手术后病理检查确定诊断。为避免临床误诊,笔者将患者诊治过程报告如下。病例资料患者,女,47岁,因"左上腹部疼痛不适9d"于2017年5... 胃结核临床罕见,极易误诊[1]。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1例胃结核误诊为腹腔肿瘤的患者,经手术后病理检查确定诊断。为避免临床误诊,笔者将患者诊治过程报告如下。病例资料患者,女,47岁,因"左上腹部疼痛不适9d"于2017年5月22日收治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患者于2017年5月13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腹持续性胀痛,平卧或久坐时加重,无放射痛,无恶心、呕吐,无发热、黄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肿瘤 胃结核 左上腹部 持续性胀痛 临床误诊 肝胆外科 病例资料 术后病理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转运体8对结肠癌奥沙利铂耐药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艳梅 王超 +2 位作者 张宁 瞿文豪 贾立周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66-973,共8页
目的:筛选结肠癌中奥沙利铂耐药相关基因,并验证其对奥沙利铂治疗结肠癌疗效的影响。方法:从NCBI⁃GEO数据库下载并综合分析数据集GSE42387,筛选奥沙利铂耐药相关基因;通过Ualcan和GEPIA数据库检测耐药相关基因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和对预后... 目的:筛选结肠癌中奥沙利铂耐药相关基因,并验证其对奥沙利铂治疗结肠癌疗效的影响。方法:从NCBI⁃GEO数据库下载并综合分析数据集GSE42387,筛选奥沙利铂耐药相关基因;通过Ualcan和GEPIA数据库检测耐药相关基因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和对预后的影响;转染siRNA⁃ZIP8干扰结肠癌细胞SW620中锌转运体8(zinc transporter 8,ZIP8)表达;CCK⁃8实验检测ZIP8表达降低后奥沙利铂对结肠癌细胞增殖抑制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ZIP8表达降低后奥沙利铂对结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对化疗前结肠癌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估ZIP8与化疗效果的关系。结果:筛选出ZIP8、NUPR1、SLC43A1和TEME73共4个耐药相关基因;ZIP8在结肠癌组织中高表达(P<0.05),且与患者预后相关(P=0.005);在相同药物浓度下,siZIP8组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明显高于siNC组(P<0.05),siZIP8组中奥沙利铂诱导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siNC组(P<0.05);ZIP8低表达的患者有更长的总生存期(P=0.001)和无病生存期(P<0.001)。结论:ZIP8促进了结肠癌患者的奥沙利铂耐药性,可作为预测患者化疗预后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沙利铂 结肠癌 耐药 锌转运体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畸胎瘤并发食管破裂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14
作者 马丽丽 牛海静 +1 位作者 苏秉忠 李艳梅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95-998,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1例食管畸胎瘤并发食管破裂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疗效,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患者因进食后胸疼急诊入院,上消化道造影、胸部CT及胃镜均提示食管破裂,行急诊胸腔探查术。术中见食管破裂口长且坏死无法修补,改... 目的:探讨1例食管畸胎瘤并发食管破裂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疗效,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患者因进食后胸疼急诊入院,上消化道造影、胸部CT及胃镜均提示食管破裂,行急诊胸腔探查术。术中见食管破裂口长且坏死无法修补,改行食管切除、胃与食管颈部吻合术。结果:该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病理提示食管畸胎瘤破裂出血。随访至今无术后并发症。结论:食管畸胎瘤并发食管破裂临床罕见,临床医师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降低误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胎瘤 皮样囊肿 食管破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米沙坦在动脉粥样硬化中对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TMAO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天翔 李素娟 +2 位作者 郝祥宇 祝志波 郭建强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0年第11期1233-1241,共9页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在动脉粥样硬化中对肠道菌群及代谢产物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 N-Oxide,TMAO)的影响。方法:将17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ontrol,CTL)(n=8)和替米沙坦(10 mg·kg-1·d-1,灌胃)治疗组(telmisarta...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在动脉粥样硬化中对肠道菌群及代谢产物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 N-Oxide,TMAO)的影响。方法:将17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ontrol,CTL)(n=8)和替米沙坦(10 mg·kg-1·d-1,灌胃)治疗组(telmisartan,TLM)(n=9)。喂食高脂饮食12周,3%水合氯醛麻醉处死,从眶后窦处采集静脉血,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TMAO,油红“O”染色法测量主动脉根部斑块的面积,免疫组化法检测斑块内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巨噬细胞表面因子(mac-3),留取结肠粪便进行肠道菌群16S-rRNA,V3-V4区测序。结果:与CTL组相比,TLM组的主动脉根部斑块面积明显减少,炎性因子IL-6、MCP-1和mac-3表达水平下降、血浆TMAO水平明显降低;肠道菌群功能差异分析提示两组小鼠在细胞转运及代谢、能量与转换、信号转导等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丰度差异分析提示TLM组较CTL组产生TMAO的肠道菌群(Anaeroplasmataceae,Bacteroidaceae,Clostridiaceae,Lachnospiraceae,Ruminococcaceae,Proteus)明显减少。结论:替米沙坦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除与阻断血管紧张素II 1型受体(AT1R)有关外,还可能与改变肠道菌群组成使得TMAO血浆含量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阻断剂 动脉粥样硬化 肠道菌群 氧化三甲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除幽门螺杆菌四联疗法对胃肠道微生态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姚敏 李艳梅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3期268-271,共4页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lyori,Hp)的感染及治疗是全球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全球多数地区Hp耐药性增加且根除率下降。目前根除Hp的一线疗法为四联疗法,使用的抗生素比三联疗法剂量更大、疗程更长,这会造成胃肠道菌群失调,胃肠...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lyori,Hp)的感染及治疗是全球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全球多数地区Hp耐药性增加且根除率下降。目前根除Hp的一线疗法为四联疗法,使用的抗生素比三联疗法剂量更大、疗程更长,这会造成胃肠道菌群失调,胃肠道微生态系统的组成发生改变,优势菌群减少,甚至导致小肠细菌过度生长、艰难梭菌的定植等。上述改变很可能与在根除Hp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及根除后感染复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四联疗法 胃肠道微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