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3
1
作者 闫骏 朱小军 +3 位作者 斯钦布和 王国强 黄勇 吴莉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10期129-132,共4页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2月至2014年2月于本院泌尿外科接受治疗的155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观察组(74例)和对照组(81例),对...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2月至2014年2月于本院泌尿外科接受治疗的155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观察组(74例)和对照组(8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冲洗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手术前后残余尿量、生活质量评分及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冲洗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01)。两组患者术前生活质量评分、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及残余尿量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042,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冲洗时间短、导尿管留置时间短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可有效减少残余尿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前列腺增生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侧隐睾症合并睾丸网腺瘤样增生1例 被引量:3
2
作者 施琳 刘霞 +4 位作者 袁宏伟 云芬 王雨 陈利刚 贾永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48-749,共2页
患者男性,52岁。2019年3月1日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阴囊下坠感伴疼痛就诊。专科检查:左侧阴囊内未触及睾丸,左侧腹股沟区触及肿物,大小2 cm×1.5 cm,右侧睾丸未触及异常,临床诊断左侧隐睾症。遂行左侧隐睾切除术,术中见左侧睾丸位... 患者男性,52岁。2019年3月1日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阴囊下坠感伴疼痛就诊。专科检查:左侧阴囊内未触及睾丸,左侧腹股沟区触及肿物,大小2 cm×1.5 cm,右侧睾丸未触及异常,临床诊断左侧隐睾症。遂行左侧隐睾切除术,术中见左侧睾丸位于腹股沟区,大小3 cm×2.5 cm,发育欠佳,分离鞘状突至内环处并结扎,游离精索,将睾丸切除,送病理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睾症 睾丸网 腺瘤样增生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杂合性嗜酸细胞/嫌色细胞肿瘤合并肾乳头状癌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3
作者 袁宏伟 韦玄 +5 位作者 贾永峰 云芬 宝鲁日 张军 乌新林 施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4-216,共3页
目的探讨肾杂合性嗜酸细胞/嫌色细胞肿瘤(hybrid oncocytic/chromophobe tumors,HOCT)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免疫表型。方法对1例肾HOCT合并肾乳头状癌(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PRCC)病变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相... 目的探讨肾杂合性嗜酸细胞/嫌色细胞肿瘤(hybrid oncocytic/chromophobe tumors,HOCT)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免疫表型。方法对1例肾HOCT合并肾乳头状癌(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PRCC)病变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眼观:右肾中段见2个肿物。镜检:肿物大者由嗜酸细胞瘤和嫌色细胞癌(chromophobe renal cell carcinoma,CRCC)组成,两种成分混杂或镶嵌排列;免疫表型:CK7局灶弥漫强阳性或强弱不等,EMA、E-cad和P504S阳性,vimentin阴性,Ki-67增殖指数<3%。肿物小者瘤细胞呈乳头状排列,局部浸润性生长,纤维血管轴心内见砂粒体。免疫表型:CK7、P504S、EMA、CD10、vimentin和E-cad均阳性,CD117阴性,Ki-67增殖指数<5%。结论肾HOCT诊断主要依据病理组织学和免疫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嗜酸细胞瘤 嫌色细胞癌 乳头状癌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F2α促进肾细胞癌769-P细胞的增殖侵袭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斯钦布和 王国强 +1 位作者 闫骏 易发现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4期130-134,共5页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2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2α,HIF2α)促进肾细胞癌(肾癌)769-P细胞的增殖侵袭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方法以肾癌769-P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慢病毒干扰HIF2α载体,转染肾癌769-P细胞,依据转染剂量不同分为空白...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2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2α,HIF2α)促进肾细胞癌(肾癌)769-P细胞的增殖侵袭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方法以肾癌769-P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慢病毒干扰HIF2α载体,转染肾癌769-P细胞,依据转染剂量不同分为空白对照组(无HIF2α干预)、低剂量转染组(100 ng/ml HIF2α干预)、高剂量转染组(200 ng/ml HIF2α干预),采用MTT法检测769-P细胞的增殖活力,采用Transwell法检测769-P细胞侵袭迁移能力,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769-P细胞HIF2α、趋化因子CXC亚家族受体4(CXC subfamily receptor 4,CXCR4)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转染抑制HIF2α后,高剂量转染组和低剂量转染组769-P细胞活力均随时间的延长而显著下降(P<0.05),且高剂量转染组769-P细胞活力明显低于低剂量转染组(P<0.05);高剂量转染组和低剂量转染组769-P细胞侵袭力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且高剂量转染组769-P细胞侵袭力显著低于低剂量转染组(P<0.05)。转染抑制HIF2α后,三组769-P细胞HIF2α、CXCR4及VEGF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慢病毒转染抑制HIF2α的表达可以抑制肾癌769-P细胞的侵袭力,HIF2α基因可能通过调控CXCR4和VEGF信号途径参与肾癌769-P细胞的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缺氧诱导因子2α 趋化因子CXC亚家族受体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睾丸旁混合型脂肪肉瘤1例
5
作者 施琳 袁宏伟 +4 位作者 刘霞 郝粉娥 任超 樊文广 贾永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6-128,共3页
患者男性,64岁,因阴囊坠胀不适加重3个月于2019年12月4日就诊。彩超示右侧睾丸内混合型包块和右侧附睾区实性团块,性质待定,门诊拟“右阴囊肿物”收入院。患者2010年曾行右侧腹股沟未分化多形性肉瘤切除术。查体:右侧阴囊内可触及3个肿... 患者男性,64岁,因阴囊坠胀不适加重3个月于2019年12月4日就诊。彩超示右侧睾丸内混合型包块和右侧附睾区实性团块,性质待定,门诊拟“右阴囊肿物”收入院。患者2010年曾行右侧腹股沟未分化多形性肉瘤切除术。查体:右侧阴囊内可触及3个肿物,无明显触痛,右侧睾丸触诊不清,右侧阴囊上方脂肪增厚。MRI示右侧阴囊、睾丸外侧及后方多发病变,考虑恶性肿瘤(图1),12月16日行阴囊肿物切除术+右侧睾丸根治切除术,术中见4个肿物,右侧睾丸鞘膜内和鞘膜外、右侧阴囊内侧和阴囊外侧均见肿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肉瘤 混合型 睾丸旁区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色素性结节状肾上腺皮质病1例
6
作者 施琳 袁宏伟 +2 位作者 任超 张朋来 贾永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516-1517,共2页
患者女性,36岁,因高血压5年伴向心性肥胖2年就诊,影像学检查示左侧肾上腺皮质增生,2020年12月12日我院门诊以左侧肾上腺皮质增生、皮质醇增多症收入院。查体:血压170/110 mmHg,呈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多血质面容,多毛,痤疮,腹部及... 患者女性,36岁,因高血压5年伴向心性肥胖2年就诊,影像学检查示左侧肾上腺皮质增生,2020年12月12日我院门诊以左侧肾上腺皮质增生、皮质醇增多症收入院。查体:血压170/110 mmHg,呈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多血质面容,多毛,痤疮,腹部及大腿内侧见紫纹。患者亲属中无类似家族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欣综合征 原发性色素性结节状肾上腺皮质病 Carney综合征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部分切除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7
作者 张乐飞(综述) 易发现(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4-167,共4页
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肾癌)是起源于肾实质泌尿小管上皮系统的恶性肿瘤。由于肾癌晚期治愈率较低,因此早发现、早治疗尤其重要。肾癌对放疗、化疗等治疗方式不敏感,首选治疗方法是手术。肾部分切除术是治疗T1期肾癌的推... 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肾癌)是起源于肾实质泌尿小管上皮系统的恶性肿瘤。由于肾癌晚期治愈率较低,因此早发现、早治疗尤其重要。肾癌对放疗、化疗等治疗方式不敏感,首选治疗方法是手术。肾部分切除术是治疗T1期肾癌的推荐术式[1]。肾癌发生于解剖性或功能性的孤立肾,或肾癌对侧肾存在某些良性疾病的早期肾癌,可行肾部分切除术。目前肾部分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证已由之前的T1a期逐渐过渡到T1b,甚至T2期局限性肾肿瘤也可以行肾部分切除术。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局限性肾癌较根治性肾切除和开放性手术对于术后肾功能的恢复以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本文就目前微创技术在肾癌手术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部分切除术 开放性手术 肾细胞癌 根治性肾切除 肾实质 孤立肾 手术适应证 解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