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指标联合检测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9
1
作者 王永杰 刘成钢 +3 位作者 马雏凤 明红霞 李云霞 孙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4-147,共4页
目的研究簇集蛋白(CLU)、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和趋化因子(FKN)联合检测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的预测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医院收治的180例糖尿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 目的研究簇集蛋白(CLU)、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和趋化因子(FKN)联合检测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的预测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医院收治的180例糖尿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成糖尿病组82例和ASCVD组98例,同时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的6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3组受试者血清CLU、NLRP3和FKN水平,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基于偏最大似然估计前进法logistic回归分析ASCVD发生的预测价值,应用ROC曲线评估不同评分系统单独及联合预测ASCVD发生的价值。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LU、FKN和NLRP3是影响ASCVD发生的危险因素(P<0.01)。ROC曲线分析表明,血清CLU单独预测最佳临界值为65.01 mg/L,敏感性为70.41%,特异性为66.20%,曲线下面积(AUC)为0.801(95%CI:0.750~0.852);血清FKN单独预测临界值为366.45 ng/L,敏感性为69.39%,特异性为65.49%,AUC为0.760(95%CI:0.707~0.812);NLRP3单独预测临界值为0.93,敏感性为60.20%,特异性为59.86%,AUC为0.631(95%CI:0.564~0.698);联合检测最佳截断值对应的敏感性、特异性和AUC分别为84.69%、69.72%和0.869(95%CI:0.831~0.907);联合预测的敏感性和AUC均明显高于单独预测。结论血清CLU、NLRP3和FKN单独和联合诊断可应用于预测ASCVD,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动脉粥样硬化 NLR家族 热蛋白结构域包含蛋白3 冠状血管造影术 趋化因子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地区本科护生专业认同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士东 谷丽莉 +2 位作者 黄海侠 梁允艳 王呼萍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24期82-83,共2页
目的了解内蒙古地区护理本科生专业观认同情况。方法采用问卷对内蒙古地区4所高校232名本科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本科护生总体专业观得分66.27±11.55,处于一般水平。不同年级、性别专业认同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目的了解内蒙古地区护理本科生专业观认同情况。方法采用问卷对内蒙古地区4所高校232名本科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本科护生总体专业观得分66.27±11.55,处于一般水平。不同年级、性别专业认同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护生总体专业认同状况一般,高年级、男护生的专业认同感较低。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医院、学校及护生应共同努力,积极改善和提高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生 护理本科 内蒙古 专业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碎石术在严重冠脉钙化病变介入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天琦 阿荣 +1 位作者 王悦喜 任家孚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81-984,共4页
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1]。在经历了4次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革命后,目前治疗CAD的主要方法有生物可降解支架、药物洗脱支架、药物涂层球囊等。但冠状动脉钙化(coronary artery calcifi... 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1]。在经历了4次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革命后,目前治疗CAD的主要方法有生物可降解支架、药物洗脱支架、药物涂层球囊等。但冠状动脉钙化(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 score,CAC)病变对介入治疗的影响仍不可忽视,据报道高达20%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结果会受到严重钙化的影响,且CAC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失败和未来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危险因素[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钙化病变 血管内碎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支药物洗脱支架+分支药物涂层球囊术式治疗真性分叉病变患者的临床预后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文 魏芳晶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5-210,共6页
目的 探究主支药物洗脱支架(DES)+分支药物涂层球囊(DCB)术式治疗真性分叉病变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DCB治疗分叉病变的临床预后。方法 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连续纳入2019年3月至2021年6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经皮冠状动... 目的 探究主支药物洗脱支架(DES)+分支药物涂层球囊(DCB)术式治疗真性分叉病变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DCB治疗分叉病变的临床预后。方法 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连续纳入2019年3月至2021年6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且诊断为真性分叉病变的患者131例。依据接受术式不同将其分组:被动球囊拘禁组43例、主动球囊拘禁组43例和主支DES+分支DCB组45例。比较术后6个月随访时各组的血管晚期管腔丢失,以及术后12个月内各组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 术后6个月随访时,三组主支血管的晚期管腔丢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7);而主支DES+分支DCB组分支血管的晚期管腔丢失均低于其他两组(均为P<0.05)。术后12个月随访时,MACE发生率分别为主动球囊拘禁组16.3%、被动球囊拘禁组18.6%和主支DES+分支DCB组4.4%,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7)。与普通球囊组(主动球囊拘禁组+被动球囊拘禁组)相比,主支DES+分支DCB组的MACE发生率显著降低(4.4%比17.4%,P=0.036)。结论 主支DES+分支DCB术式治疗真性分叉病变时,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使用DCB治疗分叉病变可取得良好的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主动球囊拘禁技术 被动球囊拘禁技术 药物涂层球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超声心动图诊断心电图不典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一例 被引量:8
5
作者 王婧 雪梅 王悦喜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12-1213,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2岁,因间断性气短3个月,加重半月。于2019年12月24日来我院就诊。入院诊查:颈静脉充盈,桶状胸,双肺哮鸣音,其余体征为阴性,无高血压史,12导联动态心电图及静态心电图检查提示:V1~V3导联T波低平,幅度<5mV,V4导联T...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2岁,因间断性气短3个月,加重半月。于2019年12月24日来我院就诊。入院诊查:颈静脉充盈,桶状胸,双肺哮鸣音,其余体征为阴性,无高血压史,12导联动态心电图及静态心电图检查提示:V1~V3导联T波低平,幅度<5mV,V4导联T波低平,偶发室性期前收缩;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0.030μg/L;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4078ng/L;既往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支气管哮喘病史。患者3个月前因胸痛,气短,于外院诊断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药物对症治疗,病情好转后,出院。之后气短反复发作,伴下肢水肿再次入我院。常规超声心动图提示(图1),静息状态下,未见明显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双心房、左心室增大,主肺动脉及分支增宽,二、三尖瓣反流(轻度),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肺动脉高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肌病 肥厚性 微循环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心室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联合增强在诊断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形成中的价值 被引量:7
6
作者 王婧 张小杉 +1 位作者 雪梅 王悦喜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18-921,共4页
目的研究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联合增强检出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左心耳血栓形成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20年10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经TEE检查的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145例,根据TEE联合增强检查结果分为血栓... 目的研究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联合增强检出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左心耳血栓形成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20年10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经TEE检查的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145例,根据TEE联合增强检查结果分为血栓形成组52例和非血栓组93例。先后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及TEE检查。并对疑似血栓形成又不能排除的12例患者完成TEE联合增强检查。对比TTE与TEE对左心房及左心耳不同血流状态的检出情况。比较2组一般临床资料,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TEE联合增强血栓检出率明显高于TT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9%vs 5.5%,P<0.01)。与非血栓组比较,血栓形成组左心房内径(LAD)、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左心耳流速和LVEF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AD及D-二聚体是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4,95%CI:1.03~1.25,P=0.027;OR=4.79,95%CI:1.40~16.70,P=0.012),左心耳流速为保护因素(OR=0.84,95%CI:0.78~0.90,P=0.001)。结论TEE可以直观显示心房及心耳的血流状态,准确测量左心耳流速,联合增强更有助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经食管 心房颤动 血栓形成 高半胱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阿托伐他汀联用曲美他嗪对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3
7
作者 王一然 郑宇 王悦喜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580-582,共3页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阿托伐他汀联用曲美他嗪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连续筛选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患者136例,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66例和对照组70例;另根据高血压诊断标准筛选出合并高血压患者94例,又分为联合用药Ⅰ组4...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阿托伐他汀联用曲美他嗪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连续筛选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患者136例,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66例和对照组70例;另根据高血压诊断标准筛选出合并高血压患者94例,又分为联合用药Ⅰ组42例和对照Ⅱ组52例。监测术前、术后24、48h血尿素、肌酐、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胱抑素C。结果与术前比较,联合用药组术后24、48h尿素明显降低[(4.84±1.03)mmol/L、(4.65±1.23)mmol/L vs(5.55±1.38)mmol/L,P<0.01];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用药组术后48h胱抑素C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Ⅱ比较,联合用药Ⅰ组术后48h肌酐、胱抑素C明显降低,eGFR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老年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短期服用阿托伐他汀联用曲美他嗪可保护肾功能,预防造影剂急性肾损害的发生,对于高血压患者具有同样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美他嗪 降血脂药 高血压 肾小球滤过率 冠状血管造影术 造影剂 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认知行为管理 被引量:4
8
作者 高瑞英 刘向玲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21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通过认知行为管理克服心理危机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仅执行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根据认知理论进行综合认知行为管理,包括... 目的探讨通过认知行为管理克服心理危机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仅执行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根据认知理论进行综合认知行为管理,包括认知重建、放松训练、情绪调适等。采用焦虑、抑郁量表及匹兹堡睡眠指数测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状况,并于患者出院前对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血压控制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干预组焦虑、抑郁、睡眠质量及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运用认知行为管理可以有效缓解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水平,改善睡眠质量,对提升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认知行为管理 心理危机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对高糖高脂环境下大鼠心肌细胞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其铁死亡机制
9
作者 孟根托娅 袁向珍 +2 位作者 解晓江 成玲 刘苗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23-831,共9页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激动剂Exendin-4 (E4)对高糖高脂(HGHL)环境下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阐明其相关机制。方法:大鼠心肌H9C2细胞分为对照组、HGHL组、HGHL+E4组和HGHL+E4+铁死亡激活剂(Erastin)组,H9C2细胞采用33 mmol&...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激动剂Exendin-4 (E4)对高糖高脂(HGHL)环境下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阐明其相关机制。方法:大鼠心肌H9C2细胞分为对照组、HGHL组、HGHL+E4组和HGHL+E4+铁死亡激活剂(Erastin)组,H9C2细胞采用33 mmol·L^(-1)葡萄糖和500μmol·L^(-1)棕榈酸脂诱导HGHL模型,HGHL+E4组和HGHL+E4+Erastin组H9C2细胞在诱导形成HGHL细胞模型后分别采用100 nmol·L^(-1) E4和5μmol·L^(-1) Erastin进行处理,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各组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2’,7’-二氢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荧光探针检测各组细胞中活性氧(ROS)水平,采用相关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中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水平,JC-1染色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线粒体膜电位(MMP)水平,FerroOrange荧光探针检测各组细胞中铁离子(Fe^(2+))水平,Western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GPX4)和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GHL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细胞出现碎裂和皱缩,呈典型凋亡表现,细胞凋亡率及细胞中ROS和MDA水平明显升高(P<0.05),细胞中GSH和MMP水平明显降低(P<0.05),Fe^(2+)水平明显升高(P<0.05),GPX4和SLC7A1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HGHL组比较,HGHL+E4组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P<0.05),凋亡细胞减少,细胞凋亡率及细胞中ROS和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细胞中GSH和MMP水平明显升高(P<0.05),Fe^(2+)水平明显降低(P<0.05),GPX4和SLC7A1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HGHL+E4组比较,HGHL+E4+Erastin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细胞碎裂和皱缩现象明显减轻,细胞凋亡率及细胞中ROS和MDA水平明显升高(P<0.05),细胞中GSH和MMP水平明显降低(P<0.05),Fe^(2+)水平明显升高(P<0.05),GPX4和SLC7A1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GLP-1R激动剂能够减轻HGHL环境下心肌细胞损伤,其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铁死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高脂 心肌细胞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EXENDIN-4 铁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参数联合实验室标志物对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宇航 王婧 +2 位作者 张小杉 王悦喜 董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35-1138,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导管射频消融(RFCA)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因非瓣膜性房颤行RFCA的老年患者83例,根据术后1年随访结果分为复发组24例和非复... 目的探讨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导管射频消融(RFCA)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因非瓣膜性房颤行RFCA的老年患者83例,根据术后1年随访结果分为复发组24例和非复发组59例。收集所有入选者术前基本临床资料,检测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与miR-21水平,并利用经胸超声心动图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获取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F和左心耳排空流速(LAAEV)。绘制ROC曲线评价不同指标及联合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与非复发组比较,复发组LAD、miR-21、NT-proBNP水平明显升高,LAAEV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AD(OR=1.304,95%CI:1.026~1.656,P=0.030)、LAAEV(OR=0.889,95%CI:0.804~0.982,P=0.021)和miR-21(OR=1.464,95%CI:1.143~1.877,P=0.003)是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RFCA术后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LAD、LAAEV、miR-21预测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RFCA术后复发的AUC分别为0.733(95%CI:0.606~0.860)、0.772(95%CI:0.663~0.880)、0.831(95%CI:0.719~0.944)。LAD+LAAEV+miR-21联合模型的AUC明显大于LAD、LAAEV、miR-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D、LAAEV以及miR-21与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RFCA术后复发明显相关,3项指标联合模型可以明显提高房颤术后复发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术 复发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房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动脉狭窄血运重建的治疗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2
11
作者 孟雅琪 刘艳阳 +1 位作者 田海萍 李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04-1410,共7页
肾动脉狭窄(RAS)为一侧或双侧肾动脉管腔直径减小,可引起肾血管性高血压、缺血性肾病、闪烁性肺水肿等多个系统病变,随诊断水平的提高其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对于RAS的治疗方法仍不甚明确,血运重建效果有待考量且为相关学科研究热点... 肾动脉狭窄(RAS)为一侧或双侧肾动脉管腔直径减小,可引起肾血管性高血压、缺血性肾病、闪烁性肺水肿等多个系统病变,随诊断水平的提高其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对于RAS的治疗方法仍不甚明确,血运重建效果有待考量且为相关学科研究热点。本文分析了血运重建在部分研究中效果欠佳的原因和机制,归纳了近年来改善血运重建效果不佳的策略及该领域的新兴辅助治疗方法,强调了患者筛选的重要性,旨在为肾动脉血运重建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资料,为未来临床患者的筛选及治疗有效性的提高提供未来可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脉 肾动脉狭窄 经皮腔内肾血管成形术 经皮肾血管重建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自主神经及其重构区参与心房颤动的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那丞(综述) 黄织春(审校)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79-883,共5页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工作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约占因心律失常住院患者的1/3。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心脏自主神经及其重构参与了房颤的发生与维持,是房颤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目前房颤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及射频消融术,众...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工作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约占因心律失常住院患者的1/3。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心脏自主神经及其重构参与了房颤的发生与维持,是房颤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目前房颤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及射频消融术,众所周知,药物治疗存在较多的局限性,文章从交感、副交感神经与房颤发生机制及发生前后心脏自主神经重构区变化方面进行研究,探索更好的房颤治疗方式,进而简化繁琐的射频消融步骤,减小消融范围,更加精确定位异位触发点及易损基质,降低消融强度,提高手术成功率,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脏自主神经 自主神经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耳屏迷走神经刺激治疗心房颤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董阳 黄织春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1年第1期82-85,共4页
近年来,迷走神经成为心房颤动的潜在治疗靶点。研究发现,低强度耳屏迷走神经刺激可抑制心房颤动,延缓心房重构。本文就其机制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脏自主神经系统 低强度迷走神经刺激 低强度耳屏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细胞移植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高乐 王悦喜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7年第6期464-467,共4页
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一种主要表现为以单侧或双侧心室扩大,同时伴有心肌收缩功能障碍为特征的心肌病,其病因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临床主要以药物治疗为基础,进而改善症状,延缓病情进展。左心室辅助装置、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植入型心律转... 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一种主要表现为以单侧或双侧心室扩大,同时伴有心肌收缩功能障碍为特征的心肌病,其病因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临床主要以药物治疗为基础,进而改善症状,延缓病情进展。左心室辅助装置、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心脏移植和基因治疗等方法,因为多种原因无法真正根治DCM。近年来,干细胞移植治疗DCM取得了巨大进展,大量实验研究表明,干细胞在移植后可分化为心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增加心肌收缩力、逆转心室重构、改善心肌供血,进而提高心功能。尽管干细胞的作用机制、转归及移植后远期不良反应尚未完全明确,移植干细胞种类及植入方法选择等问题也存在很多争议,但干细胞移植仍被看作是未来一种非常有前景的DCM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移植 心肌病 扩张型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