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组蛋白脱乙酰化酶-3与子宫内膜异位症严重程度的关系
1
作者 张新悦 张小霞 卢建军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78-682,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组蛋白脱乙酰化酶-3(HDAC3)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患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提取并分析2021年6月1日至2023年11月30日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109例EMT患者的临床数据。根据美国生殖医学会(ASRM)修正EMT分期标准... 目的:探讨血清组蛋白脱乙酰化酶-3(HDAC3)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患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提取并分析2021年6月1日至2023年11月30日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109例EMT患者的临床数据。根据美国生殖医学会(ASRM)修正EMT分期标准将患者分为Ⅰ/Ⅱ期组(56例)、Ⅲ/Ⅳ期组(53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HDAC3与EMT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Ⅲ/Ⅳ期EMT的诊断价值。结果:Ⅲ/Ⅳ期组患者血清HDAC3、人附睾蛋白4(HE4)、血清肿瘤糖类抗原125(CA 12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R)以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血清HDAC3、CA 125、VEGF是影响Ⅲ/Ⅳ期EMT患者的相关因素(OR】1,P<0.05);ROC曲线示,血清HDAC3、CA 125、VEGF对Ⅲ/Ⅳ期EMT评估的AUC分别为0.898、0.701、0.795,联合检测评估的AUC为0.956。结论:血清HDAC3与EMT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关,随着EMT分期的增加,HDAC3水平逐渐升高。HDAC3联合CA 125、VEGF对Ⅲ/Ⅳ期EMT患者的评估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病情严重程度 组蛋白脱乙酰化酶-3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萝卜硫素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在位内膜增殖、血管生成及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1
2
作者 卢建军 戴晓怡 +2 位作者 李响 丁阳 张微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97-1301,1307,共6页
目的:探讨萝卜硫素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模型大鼠在位内膜增殖、血管生成及JAK2/STAT3信号通路的(SFN)5 mg/kg组、SFN 10 mg/kg组和SFN 15 mg/kg组。C组只开腹不移植;其余组大鼠采用自体子宫内膜组织移植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测... 目的:探讨萝卜硫素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模型大鼠在位内膜增殖、血管生成及JAK2/STAT3信号通路的(SFN)5 mg/kg组、SFN 10 mg/kg组和SFN 15 mg/kg组。C组只开腹不移植;其余组大鼠采用自体子宫内膜组织移植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测量异位病灶重量和体积,以及在位内膜厚度。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在位内膜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Western blot测定在位内膜组织中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JAK2、磷酸化JAK2(p-JAK2)、STAT3、p-STAT3蛋白水平。结果:不同浓度SFN组大鼠异位病灶重量和体积均较小于模型组(P<0.05),且SFN对大鼠异位病灶重量和体积的影响呈剂量依赖性。取10 mg/kg SFN用于后续研究。M组大鼠在位内中PCNA蛋白灰度值低于C组(P<0.05),SFN 10 mg/kg组大鼠在位内膜组织中PCNA蛋白灰度值高于M组(P<0.05)。M组大鼠在位内膜组织中cyclin D1、VEGF、p-JAK2、p-STAT3蛋白水平高于C组(P<0.05),SFN 10 mg/kg组大鼠在位内膜组织中cyclin D1、VEGF、p-JAK2、p-STAT3蛋白水平低于M组(P<0.05)。结论:萝卜硫素可抑制EMT大鼠在位内膜增殖、抑制血管生成和JAK2/STAT3信号通路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硫素 子宫内膜异位症 增殖 血管生成 JAK2/STAT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TPX2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侵袭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常海平 宋淑芳 郑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6-221,共6页
目的通过TPX2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在人宫颈癌HeLa细胞过表达TPX2基因,在体外研究TPX2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侵袭和凋亡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构建TPX2过表达慢病毒载体(LV11-TPX2)及阴性对照(LV11-NC),选取稳定感染过表达慢病毒载体(LV11-T... 目的通过TPX2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在人宫颈癌HeLa细胞过表达TPX2基因,在体外研究TPX2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侵袭和凋亡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构建TPX2过表达慢病毒载体(LV11-TPX2)及阴性对照(LV11-NC),选取稳定感染过表达慢病毒载体(LV11-TPX2)的HeLa细胞作为过表达组,将稳定感染(LV11-NC)的HeLa细胞作为阴性对照组,未感染病毒的人宫颈癌HeLa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CON)。采用Transwell基底膜侵袭实验测定各组细胞的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及侵袭相关蛋白质Bcl-2、Bax、Caspase-3、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及nm23-H1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TPX2过表达慢病毒载体(LV11-TPX2),可有效过表达TPX2 mRNA及蛋白质。与对照组比较,TPX2过表达组的HeLa细胞凋亡率明显减少(P<0.05),穿过Transwell小室基底膜细胞明显增加(P<0.01)。LV11-TPX2感染组HeLa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Bcl-2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Caspase-3及Bax的表达明显下调(P<0.05);侵袭相关蛋白质nm23-H1及TIMP-1水平明显下调(P<0.05),MMP-9水平明显上调(P<0.05)。结论在宫颈癌细胞过表达TPX2基因后,能抑制细胞凋亡,增强其侵袭能力,可能的机制为在宫颈癌细胞过表达TPX2能诱导凋亡和侵袭相关蛋白Caspase-3、Bax、nm23-H1及TIMP-1水平下调,Bcl-2及MMP-9水平上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LA细胞 TPX2 过表达 细胞凋亡 宫颈癌 细胞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绒山羊PPARγ基因RNA干扰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对肌内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杜琛 李金泉 陈秀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71-678,共8页
本研究以绒山羊肌内脂肪细胞为试验材料,通过靶向阻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基因,建立稳定干扰的肌内脂肪细胞株,探讨绒山羊PPARγ基因在肌内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过程中的功能。采用慢病毒质粒包装系统构建特异靶向白绒山羊P... 本研究以绒山羊肌内脂肪细胞为试验材料,通过靶向阻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基因,建立稳定干扰的肌内脂肪细胞株,探讨绒山羊PPARγ基因在肌内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过程中的功能。采用慢病毒质粒包装系统构建特异靶向白绒山羊PPARγ基因的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慢病毒载体,用以建立PPARγ基因稳定沉默的肌内脂肪细胞株。利用实时定量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PARγ基因在干扰组和对照组不同时间点的表达情况,并通过MTT和油红O染色法研究绒山羊PPARγ基因对肌内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经测序证实合成的含PPARγ-shRNA慢病毒载体寡核苷酸链插入正确,对肌内脂肪细胞的感染效率为80%以上,荧光定量和Western blot检测慢病毒介导的shRNA可以有效降低PPARγ的表达,其mRNA和蛋白水平作用的时间相隔24h。沉默PPARγ基因后,脂肪细胞内甘油三脂的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反MTT检测干扰组中细胞增殖能力高于对照组。本研究构建了绒山羊shRNA-PPARγ慢病毒干扰载体,成功转染至肌内脂肪细胞后可明显抑制脂肪细胞的分化,而促进肌内脂肪细胞的增殖,为进一步研究PPARγ基因在绒山羊脂肪细胞代谢通路中的作用及脂肪沉积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内脂肪细胞 RNA干扰 PPAR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绒山羊不同肌肉组织及肌内脂肪细胞的基因表达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杜琛 李金泉 陈秀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5-295,共11页
试验旨在研究脂肪沉积关键基因在内蒙古白绒山羊的表达规律,以期深入分析绒山羊肌内脂肪沉积特征。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PPARγ、FTO、Lipin、LPL、HSL、A-FABP和Perilipin 7个基因在绒山羊10个不同肌肉组织及肌内前体脂肪细胞... 试验旨在研究脂肪沉积关键基因在内蒙古白绒山羊的表达规律,以期深入分析绒山羊肌内脂肪沉积特征。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PPARγ、FTO、Lipin、LPL、HSL、A-FABP和Perilipin 7个基因在绒山羊10个不同肌肉组织及肌内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的3个时期(早期(D3)、中期(D7)、末期(D11))、诱导分化关键时间点(24、48、72和96h)的变化,分别从组织和细胞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并研究其与肌内脂肪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FTO基因的表达水平高于其他基因;Lipin基因的表达量最低;LPL和HSL是脂肪合成和分解的关键酶类,其表达趋势大致相同,仅仅在腰大肌和斜方肌这两个部位的表达模式相反。A-FABP和Perilipin基因表达模式也较为特殊,整体表达量较低,前者仅仅在胸下矩肌中有较高表达,后者在股二头肌中有较高表达。从细胞水平分析发现Lipin、PPARγ、A-FABP和Perilipin的表达模式相似,随着前体脂肪细胞培养日龄的增加和甘油三酯的积聚,其表达量逐渐升高;Lipin基因在各个时间点的表达丰度极低;HSL基因的表达量随分化程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Perilipin基因仅仅在诱导分化的后期有较高表达。相关性统计分析发现,PPARγ基因mRNA与肌内脂肪多呈负相关;而其他成脂基因HSL、LPL、FTO、Lipin、Perilipin、A-FABP mRNA与肌内脂肪含量多呈正相关。因此,脂肪沉积关键基因的表达具有特异性,总体上看基因表达量为FTO>PPARγ>LPL>HSL>A-FABP>Perilipin>Lipin,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脂肪沉积机制及优化山羊肉品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山羊 肌内脂肪细胞 肌内脂肪含量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碱的生物合成、转运及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静 杜琛 +2 位作者 张燕军 李金泉 张文广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71-1479,共9页
肉碱是1905年在肌肉中发现的一种必需代谢产物,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将细胞液中的长链脂肪酸转运到线粒体中参与脂肪酸β-氧化为机体提供能量。近年来,肉碱作为一种改善畜禽生产和繁殖性能的必需营养物质,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肉碱是1905年在肌肉中发现的一种必需代谢产物,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将细胞液中的长链脂肪酸转运到线粒体中参与脂肪酸β-氧化为机体提供能量。近年来,肉碱作为一种改善畜禽生产和繁殖性能的必需营养物质,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者综述了肉碱的生物合成、转运及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以期为肉碱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碱 生物合成 转运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阴道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效果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刘红霞 周晓霞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10期172-175,共4页
目的评价经阴道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97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接受经阴道病灶... 目的评价经阴道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97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接受经阴道病灶切除术的105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将接受经腹病灶切除术的92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恢复情况、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β-HCG)恢复至正常水平时间、病灶缩小时间、月经复潮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100.00%︰97.83%,P>0.05),但观察组患者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24%︰88.04%,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76%︰21.74%,P<0.05)。结论与经腹病灶切除术比较,经阴道病灶切除术治疗CSP具有更小的手术创伤和更高的安全性,对患者术后早期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阴道病灶切除术 子宫瘢痕妊娠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NA-Seq识别山羊肉品质候选基因 被引量:14
8
作者 孟宪然 杜琛 +4 位作者 王静 付绍印 郑竹清 张文广 李金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300-1307,共8页
通过研究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绒山羊背最长肌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影响绒山羊肉品质的候选基因。本研究基于RNA-Seq技术对4个绒山羊背最长肌的转录组进行高通量测序,在测序评估的基础上,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筛选、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 通过研究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绒山羊背最长肌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影响绒山羊肉品质的候选基因。本研究基于RNA-Seq技术对4个绒山羊背最长肌的转录组进行高通量测序,在测序评估的基础上,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筛选、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本研究通过CLC Genomics Workbench 6.0软件共找到263个候选基因,其中包含123个高表达有利基因和140个高表达有害基因。GO功能注释结果显示,高表达有利基因主要与骨骼肌的生长发育、细胞器的形成和蛋白结合功能有关;高表达有害基因主要与脂质代谢、细胞骨架以及结合功能有关。利用KEGG数据库作为参考,这些基因主要参与糖酵解/糖异生、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凝血-补体级联反应和色氨酸代谢等通路中。结合其他家畜基因组学研究,ADIPOQ、PDK4和CD36可能作为参与肉品质重要的候选基因。该结果为绒山羊肉品质的改善以及候选基因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山羊 背最长肌 肉品质 RNA-SEQ 候选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联蛋白A2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及其与痛经的关系 被引量:4
9
作者 乌音嘎 郑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3702-3705,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在位及异位内膜组织和血清中膜联蛋白A2的表达及其与痛经的关系。方法:选取开腹子宫切除的腺肌病患者在位和异位内膜组织各30例免疫组化SP法检测膜联蛋白A2表达,并分析其与痛经的相关性,3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正常子宫...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在位及异位内膜组织和血清中膜联蛋白A2的表达及其与痛经的关系。方法:选取开腹子宫切除的腺肌病患者在位和异位内膜组织各30例免疫组化SP法检测膜联蛋白A2表达,并分析其与痛经的相关性,3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为对照组。选取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患者各42例,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患者术前血清中膜联蛋白A2的浓度。结果:膜联蛋白A2在子宫腺肌病在位和异位内膜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较正常内膜中表达均明显增高(P<0.05)。其在异位内膜中表达与痛经强度呈正相关(r=0.577,P=0.001),在位内膜中表达与痛经强度无相关性(r=0.283,P=0.130)。子宫腺肌病患者术前血清中膜联蛋白A2浓度明显高于子宫肌瘤患者(P<0.05)。结论 :膜联蛋白A2在子宫腺肌病组织及血清中表达增高有助于该病的发生发展并可能促进痛经,这为该疾病及痛经提供新的诊断和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膜联蛋白A2 痛经 免疫组织化学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和超重/肥胖与妊娠糖尿病发生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胜男 赵荣伟 郑晶晶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10期114-117,共4页
目的分析孕妇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基因C667T多态性与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本院诊治的GDM孕妇(GDM组)和正常... 目的分析孕妇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基因C667T多态性与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本院诊治的GDM孕妇(GDM组)和正常妊娠孕妇(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检测两组孕妇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分析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GDM发生风险的相关性及其与BMI的交互作用。结果 GDM组与对照组孕妇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孕妇纯合突变型(TT)基因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MI≥24kg/m^2时,TT型基因在两组中的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相加交互作用模型中,AP=0.47(95%CI:0.09~0.86,P<0.05)。结论MTHFR基因C677T突变尤其是携带TT型基因增加GDM发生风险,在超重/肥胖孕妇中,携带TT型基因与GDM存在显著相关性。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超重/肥胖可能增加GDM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基因多态性 妊娠糖尿病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环氧合酶2和β-连环蛋白表达水平及其与痛经的关系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晓颖 何源哈达 +5 位作者 王静媛 宿瑞俊 王淇 鲁容钶 郑博 郑健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39-1546,共8页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AM)患者在位子宫内膜和病灶组织及血清中环氧合酶2(COX-2)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表达水平,并阐明其与痛经的关系。方法:选取90例经腹子宫切除的临床和术后病理确诊AM的痛经患者作为AM组,30例无痛经子宫肌瘤(UM...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AM)患者在位子宫内膜和病灶组织及血清中环氧合酶2(COX-2)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表达水平,并阐明其与痛经的关系。方法:选取90例经腹子宫切除的临床和术后病理确诊AM的痛经患者作为AM组,30例无痛经子宫肌瘤(UM)患者作为UM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检测AM患者痛经程度,并将90例AM组患者分为轻度痛经组、中度痛经组和重度痛经组(n=30)。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法检测2组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COX-2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2组患者血清中COX-2和β-catenin水平,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2组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COX-2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痛经程度的关系。结果:COX-2蛋白主要表达于子宫内膜组织细胞浆中,β-catenin蛋白主要表达于子宫内膜组织细胞膜或细胞浆中。与UM组比较,AM组患者病灶和在位子宫内膜组织中COX-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AM组患者在位子宫内膜组织比较,AM组患者病灶组织中COX-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轻度痛经组比较,中度痛经组AM患者病灶组织和重度痛经组AM患者在位子宫内膜及病灶组织中COX-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中度痛经组比较,重度痛经组AM患者在位子宫内膜和病灶组织中COX-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不同程度痛经组AM患者在位子宫内膜和病灶组织中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UM组比较,AM组患者血清中COX-2水平升高(P<0.05),β-catenin水平降低(P<0.05)。与轻度痛经组比较,中度痛经组和重度痛经组患者血清中COX-2水平升高(P<0.05)。不同程度痛经组患者血清中β-cateni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患者病灶组织中COX-2蛋白表达水平与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364,P<0.05);AM患者在位子宫内膜和病灶组织中COX-2蛋白表达水平与痛经程度呈正相关关系(r=0.511,P<0.05;r=0.696,P<0.05),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与痛经程度无相关性(P>0.05)。AM患者术前血清中COX-2水平与β-catenin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534,P<0.05),COX-2水平与痛经程度呈正相关关系(r=0.613,P<0.05)。结论:AM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COX-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及二者的关联性均可诱导AM发生和子宫内膜异位侵袭,COX-2高表达可能促进了痛经,可作为治疗AM及相关痛经的潜在分子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环氧合酶2 Β-连环蛋白 痛经 视觉模拟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髂内动脉球囊阻断术联合子宫胎盘植入部位切除修补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海英 杨彩荣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11期115-119,共5页
目的探讨双侧髂内动脉球囊阻断术联合子宫胎盘植入部位切除修补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pernicious placenta previa,PPP)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本院行剖宫产术的65例PPP合并胎盘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双侧髂内动脉球囊阻断术联合子宫胎盘植入部位切除修补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pernicious placenta previa,PPP)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本院行剖宫产术的65例PPP合并胎盘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双侧髂内动脉球囊阻断术联合胎盘剥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对胎盘植入严重的子宫下段部位行梭形切除与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围术期资料及新生儿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孕周、既往剖宫产次数、人工流产次数、PPP类型等基线资料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_均> 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24小时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_均<0.05),子宫全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术后住院天数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所有患者无一例死亡,均未出现穿刺部位血肿、动脉破裂、血栓、导丝断裂等并发症。所有新生儿经积极治疗后均存活,且随访结果提示发育情况均正常。两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出生身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_均> 0.05)。结论双侧髂内动脉球囊阻断术联合子宫胎盘植入部位的切除修补术能显著减少PPP患者剖宫产术术中和术后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子宫全切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凶险性前置胎盘 胎盘植入 髂内动脉 球囊阻断 子宫修补术 剖宫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胎妊娠和双胎妊娠产妇子宫平滑肌收缩力比较 被引量:2
13
作者 木尼拉.吾拉木 刘丽学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8期130-132,共3页
目的分析单胎妊娠和双胎妊娠产妇的子宫平滑肌收缩力。方法选取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行剖宫产的产妇6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单胎妊娠产妇与双胎妊娠产妇各32例,取所有产妇子宫肌样本进行检验。采用离体培养的方法将肌条纵... 目的分析单胎妊娠和双胎妊娠产妇的子宫平滑肌收缩力。方法选取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行剖宫产的产妇6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单胎妊娠产妇与双胎妊娠产妇各32例,取所有产妇子宫肌样本进行检验。采用离体培养的方法将肌条纵向固定于麦氏浴管中,给予肌条不同浓度的缩宫素刺激,通过换能器记录并比较单胎妊娠与双胎妊娠产妇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力。结果在低浓度缩宫素和高浓度缩宫素作用下,单胎妊娠产妇子宫平滑肌收缩力均大于双胎妊娠产妇(P<0.05)。在高浓度缩宫素作用下,单胎和双胎妊娠产妇子宫平滑肌收缩力均大于低浓度缩宫素作用下子宫平滑肌收缩力(P<0.05);在缩宫素浓度为1~10 mol/L时,子宫平滑肌收缩力变化最显著,且当缩宫素浓度为10 mol/L时子宫平滑肌收缩力达到最大值。结论在不同环境下,双胎妊娠产妇子宫平滑肌收缩力均低于单胎妊娠产妇。因此,子宫平滑肌收缩力较低的双胎妊娠产妇及时进行定期检查,对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胎妊娠 单胎妊娠 子宫平滑肌 收缩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