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R-34b-5p、miR-150水平及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园 朱天吉(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3015-3019,共5页
目的:探究微小RNA-34b-5p(miR-34b-5p)、微小RNA-150(miR-150)在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蒙古族哮喘患者为蒙古哮喘组,以同期本院就诊的汉族... 目的:探究微小RNA-34b-5p(miR-34b-5p)、微小RNA-150(miR-150)在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蒙古族哮喘患者为蒙古哮喘组,以同期本院就诊的汉族哮喘患者120例为汉族哮喘组,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20例为健康组;RT-PCR法检查所有研究对象PBMC中miR-34b-5p、miR-150表达水平;肺功能仪检测各组肺功能指标;ELISA检测各组受试者外周血中IFN-γ、IL-2、IL-4、IL-13的水平;分析上述指标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评价miR-34b-5p、miR-150表达水平对哮喘的诊断价值。结果:汉族哮喘组和蒙古哮喘组患者miR-34b-5p、IFN-γ、IL-2水平及FEV1%均明显低于健康组,miR-150、IL-4及IL-13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蒙古族和汉族患者IFN-γ、IL-2水平及FEV1%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蒙古族miR-34b-5p显著低于汉族;而miR-150、IL-4及IL-13则显著高于汉族(P<0.05);miR-150为疾病严重程度的保护因素(OR=0.081,P=0.023),而miR-34b-5p为疾病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OR=20.898,P=0.015);两族患者开展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均显著优于miR-34b-5p及miR-150单一检测(z=12.257,10.947,P<0.001)。结论:miR-34b-5p及miR-150与内蒙古地区哮喘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显著相关,且不同种族之间哮喘患者表达水平差异明显,二者联用能对哮喘诊断的效果具有显著提升,并且可用于评价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 哮喘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微小RNA-34b-5p 微小RNA-1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SD1敲低通过诱导铁死亡增强非小细胞肺癌对吉非替尼的敏感性
2
作者 吕秀云 所鸿 任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6-434,共9页
目的探讨CDGSH铁硫结构域1(CISD1)在吉非替尼耐药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以期为吉非替尼耐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提供潜在靶点。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在线网站TIMER2.0和HPA分析CISD1在肺癌中的表达水平,采用TIMER2.0和GEPIA2.0分析肺癌中CISD... 目的探讨CDGSH铁硫结构域1(CISD1)在吉非替尼耐药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以期为吉非替尼耐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提供潜在靶点。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在线网站TIMER2.0和HPA分析CISD1在肺癌中的表达水平,采用TIMER2.0和GEPIA2.0分析肺癌中CISD1与SLC7A11表达水平的相关性;采用KMPLOT分析CISD1与肺癌患者总生存率的相关性;采用吉非替尼处理人肺癌细胞PC9及吉非替尼耐药细胞株PC9/GR,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采用shCISD1慢病毒感染敲低PC9/GR细胞中CISD1。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CISD1和SLC7A11蛋白表达。PC9/GR细胞分为shNC+DMSO组、shNC+吉非替尼组、shCISD1组、shCISD1+ferrostatin-1、shCISD1+吉非替尼组。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FerroOrange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游离Fe^(2+)含量,C11-BODIPY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脂质过氧化物水平。结果CISD1在肺癌中显著高表达(P<0.001),CISD1表达水平与肺癌患者总生存率呈负相关,与SLC7A11表达呈正相关。与DMSO对照组相比,吉非替尼处理后PC9细胞与PC9/GR细胞克隆形成及CISD1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但PC9/GR细胞克隆形成及CISD1蛋白表达降低幅度均小于PC9细胞。shCISD1感染显著抑制了PC9/GR细胞中CISD1及SLC7A11蛋白表达(P<0.05),促进了PC9/GR细胞对吉非替尼的敏感性。与shNC+DMSO组相比,shNC+吉非替尼组与shCISD1组克隆形成能力均显著降低(P<0.05),Fe^(2+)水平和脂质过氧化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shCISD1组相比,shCISD1+ferrostatin-1组克隆形成能力显著升高(P<0.05),Fe^(2+)水平和脂质过氧化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shNC+吉非替尼组相比,shCISD1+吉非替尼组克隆形成能力显著降低(P<0.05),Fe^(2+)水平和脂质过氧化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CISD1敲低通过诱导铁死亡促进非小细胞肺癌对吉非替尼的敏感性,为吉非替尼耐药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耐药 吉非替尼 CDGSH铁硫结构域1(CISD1) 铁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AE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郝璐 张卿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1425-1426,共2页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伴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AE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伴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AE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对比2组临床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5.096,对照组58.33%,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X2=10.51,P〈0.01〉。结论:给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行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法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COPD 呼吸衰竭 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对哮喘患儿气道功能改变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18
4
作者 刘再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34-1035,共2页
支气管哮喘病理生理特征包括呼吸道高反应性(AHR)、呼吸道炎症、嗜酸性粒细胞(EOS)及呼吸道重塑等[1],目前小儿哮喘的诊断缺乏特异的检测工具或检测标识物,年幼儿童的哮喘诊断仍是目前医学界公认的难题。
关键词 潮气呼吸肺功能 小儿哮喘 呼吸道炎症 标识物 嗜酸性粒细胞 肺功能检测 呼吸道感染 检测工具 峰流速 呼气流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2
5
作者 王立红 付秀华 +3 位作者 张桂芝 李国华 顾岩 高俊珍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992-996,共5页
目的评价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结核病诊断及鉴别结核病是否为活动性方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2年4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587例住院患者(结核性疾病患者128例,其中活动性结核组103例,陈旧性结核组25例... 目的评价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结核病诊断及鉴别结核病是否为活动性方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2年4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587例住院患者(结核性疾病患者128例,其中活动性结核组103例,陈旧性结核组25例;非结核性疾病患者459例,免疫损害组241例,非免疫损害组218例)的年龄、性别、病程、临床表现、T-SPOT.TB、病理、PPD、抗酸杆菌涂片及Mtb-Ab等的结果,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87例T-SPOT.TB阳性者中确诊结核病患者106例,阳性预测值56.68%(106/187),400例阴性者中确诊非结核病患者378例,阴性预测值94.50%(378/400)。587例中共确诊结核性疾病128例,T-SPOT.TB检测的敏感度为82.81%(106/128),均高于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PPD)35.71%(30/84)、抗酸杆菌涂片8.74%(9/103)及结核抗体(Mtb-Ab)14.06%(9/64)的敏感度,活动性与陈旧性结核的检测敏感度分别为93.20%(96/103)和40.00%(10/25);459例非结核性疾病患者中免疫损害组与非免疫损害组T-SPOT.TB的检测特异度分别为71.37%(172/241)和94.50%(206/218)。结核性胸膜炎及腹膜炎患者T-SPOT.TB的敏感度为100.00%(37/37)。活动性结核与陈旧性结核病患者混合肽ESAT-6和CFP-10总SFCs计数中位数分别为502个/106PBMCs和430个/106PBMCs,四分位数间距(P25,P75)分别为(217个/106PBMCs,1287个/106PBMCs)和(140个/106PBMCs,1303个/106PBMCs),两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429.5,P=0.585)。肺结核与肺外结核患者混合肽ESAT-6和CFP-10总SFC中位数分别为456个/106PBMCs和528个/106PBMCs,四分位数间距(P25,P75)分别为(264个/106PBMCs,950个/106PBMCs)和(186个/106PBMCs,1244个/106PBMCs),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083.0,P=0.871)。结论 T-SPOT.TB在低风险人群中检测的特异度较好,而在有潜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高危人群中检测的特异度明显降低,在结核性浆膜腔积液中检测的敏感度较高,与PPD、抗酸杆菌涂片及Mtb-Ab相比,敏感度较高,但对鉴别是否为活动性结核病并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诊断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护士第二受害者经验及支持和自我关怀的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张泽涵 宋志红 +3 位作者 王亚君 张娜 贺娜 李新霞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3期358-363,共6页
目的:分析新护士发生患者安全事件后,其第二受害者经验及支持和自我关怀的相关性。方法:于2019年9—12月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第二受害者经验及支持量表、中文版自我关怀量表对某自治区三级甲等医院经历患者安全事件后的510名新护... 目的:分析新护士发生患者安全事件后,其第二受害者经验及支持和自我关怀的相关性。方法:于2019年9—12月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第二受害者经验及支持量表、中文版自我关怀量表对某自治区三级甲等医院经历患者安全事件后的510名新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新护士第二受害者经验及支持得分为(99.68±16.15)分,自我关怀得分为(24.00±6.71)分;组织支持、自我关怀、第二受害者相关痛苦对离职倾向的效应分别为0.482、-0.337、0.182,组织支持、自我关怀、第二受害者相关痛苦对缺勤的效应分别为-0.421、-0.261、0.678;组织支持与第二受害者相关痛苦呈正相关,与自我关怀呈负相关,自我关怀与第二受害者相关痛苦呈负相关。结论:医务管理者应加强对新护士作为第二受害者的关注,建立支持项目,使其从患者安全事件造成的负性影响中恢复,确保医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护士 第二受害者 自我关怀 患者安全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咳嗽变异性哮喘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8
7
作者 曹广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2386-2388,共3页
目的:分析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检测对诊断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因慢性咳嗽在本院呼吸科就诊的120例患者纳入研究,对以上入选者进行FeNO检测及BDT试验,对所有入选者均随访3个月并最终给予终极诊... 目的:分析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检测对诊断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因慢性咳嗽在本院呼吸科就诊的120例患者纳入研究,对以上入选者进行FeNO检测及BDT试验,对所有入选者均随访3个月并最终给予终极诊断筛查,根据诊断结果进行FeNO、BDT两种检测指标的诊断性试验评价。结果 :以上120例全部获得良好随访,最终明确诊断CVA患者54例、非CVA患者66例,FeNO法诊断CVA的灵敏度为85.7%,特异度为90.4%,与传统BDT法比较,灵敏度高于BDT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FeNO诊断CVA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FeNO检测可作为CVA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有力工具,在CVA的诊断与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变异性哮喘 呼出气一氧化氮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肺癌患者化疗期间抑郁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程丽 郭红桃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7期119-122,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患者化疗期间抑郁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253例老年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抑郁量表(GDS)调查老年肺癌患者化疗期间抑郁的发生情况,对患者的临床...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患者化疗期间抑郁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253例老年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抑郁量表(GDS)调查老年肺癌患者化疗期间抑郁的发生情况,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肺癌患者化疗期间抑郁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253例老年肺癌患者化疗期间121例患者被诊断为抑郁,化疗期间抑郁发生率为47.83%;单因素分析显示,抑郁患者中了解病情、女性、高中以下文化水平、家庭月收入低于2750元、Ⅱ度及以上疼痛、曾行肺癌针对性手术治疗的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非抑郁患者(P<0.05);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了解病情、女性、高中以下文化水平、家庭月收入低于2750元、Ⅱ度及以上疼痛为老年肺癌患者化疗期间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结论在老年肺癌患者化疗期间应,临床医师根据其收入、性别、文化程度进行个体化干预,并积极降低患者癌痛程度,从而减少化疗期间抑郁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肺癌 化疗 抑郁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吸气量测定在评价支气管扩张剂治疗稳定期COPD患者中的作用 被引量:4
9
作者 刘再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64-865,共2页
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与运动受限,支气管扩张剂是临床主要用药,肺功能检查作为临床上广泛开展的一项检查手段,具有较好的客观性,其中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已作为COPD严重程度的分级标准,有助于治疗效果... 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与运动受限,支气管扩张剂是临床主要用药,肺功能检查作为临床上广泛开展的一项检查手段,具有较好的客观性,其中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已作为COPD严重程度的分级标准,有助于治疗效果的预测,但临床用于诊断分级的FEV1对疗效的评估存在局限性,原因是FEV1的表现与COPD患者呼吸困难、运动耐力变化的相关性可能并不显著。近年来,深吸气量(IC)与COPD患者预后的关系受到重视,有报道[1],IC是评估 COPD患者的运动耐力的独立预测值。本研究将探讨IC改变对稳定期COPD患者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治疗评价的作用,以期对临床实践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支气管扩张剂 COPD患者 治疗效果 深吸气量 稳定期 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 临床实践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