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地区首例Wilson病ATP7B基因突变类型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传领 李春阳 +5 位作者 高迎春 程国强 徐亚楠 李灵 张波 肖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3202-3203,共2页
患者男.19岁。因多动、站立不稳等姿势和步态异常3个月来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治疗,经头部MRI、腹部彩超、铜蓝蛋白以及K-F环的相关检查,证实患者合并有基底节、脑干、肝脏、脾脏、角膜及血液系统的多系统损害;无家... 患者男.19岁。因多动、站立不稳等姿势和步态异常3个月来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治疗,经头部MRI、腹部彩超、铜蓝蛋白以及K-F环的相关检查,证实患者合并有基底节、脑干、肝脏、脾脏、角膜及血液系统的多系统损害;无家族遗传史,参照《实用儿科学》关于威尔逊氏病(Wilson’s disease,WD)诊断标准综合判断为疑似W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地区 WILSON病 基因突变类型 ATP7B 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头部MRI 多系统损害 家族遗传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肥减量配施微生物菌剂对蒙古黄芪生长生理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2
作者 雷雪峰 蔡萌 +6 位作者 王妍 梁清月 郝喜龙 李正男 侯丽丽 李杰 董贵成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61-168,共8页
探究化肥减量及配施微生物菌剂对蒙古黄芪生长、光合特性及养分吸收的影响,以期为蒙古黄芪生态种植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以蒙古黄芪为试验材料,设置100%化肥(CK)、75%化肥(T1)、50%化肥(T2)、75%化肥+微生物菌剂(T3)、50%化肥+微生... 探究化肥减量及配施微生物菌剂对蒙古黄芪生长、光合特性及养分吸收的影响,以期为蒙古黄芪生态种植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以蒙古黄芪为试验材料,设置100%化肥(CK)、75%化肥(T1)、50%化肥(T2)、75%化肥+微生物菌剂(T3)、50%化肥+微生物菌剂(T4)5个处理,通过测定不同生长时期蒙古黄芪的株高、根长、根粗、干重、光合特性及养分含量,系统分析化肥减量及微生物菌剂的综合效应。单独化肥减量(T1、T2)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蒙古黄芪的株高、根粗及干重积累,而化肥减量配施微生物菌剂(T3、T4)处理促进了植株生长,其中T3处理效果最佳,株高、根粗及地上部、地下部干重均高于CK;化肥减量降低了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和蒸腾速率(T_(r)),最大降幅分别为35.11%、34.11%和9.96%,而化肥减量25%配施微生物菌剂(T3)处理提高了P_(n)、G_(s)和T_(r),T3处理P_(n)平均增幅达8.97%;化肥减量降低了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氮、磷、钾含量,尤其在生长后期影响较大,而配施微生物菌剂有效促进了养分吸收,T3处理地上部分氮含量增幅达1.29%~6.96%,地上部磷、钾含量总体较CK有所增加;净光合速率与地下干重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磷、钾元素的协同作用促进了光合效率和生物量积累,而过量氮素吸收与地下干重呈负相关关系。化肥减量对蒙古黄芪生长、光合特性及养分吸收产生一定抑制作用,而配施微生物菌剂通过改善根际环境,提升光合效率及养分利用,有效弥补了化肥减量的不足,促进了生物量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黄芪 生态种植 化肥减量 微生物菌剂 养分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地区栽培及野生蒙古黄芪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王雪凤 梁颖 +3 位作者 刘德旺 杨九艳 建原 胡志玲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2-48,共7页
选取9个栽培蒙古黄芪种群和6个野生蒙古黄芪种群,采用11条ISSR引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变异研究。结果表明:11条引物共扩增出225条带,多态性225条,多态位点百分率为100%;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366,Shannon's信息指数为0.543... 选取9个栽培蒙古黄芪种群和6个野生蒙古黄芪种群,采用11条ISSR引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变异研究。结果表明:11条引物共扩增出225条带,多态性225条,多态位点百分率为100%;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366,Shannon's信息指数为0.543。9个栽培蒙古黄芪种群基因多样度(HT)为0.314,种群内的基因多样度(HS)为0.235,遗传分化系数(GST)是0.250,基因流(Nm)为1.500;6个野生种群HT为0.383,HS为0.240,GST为0.374,Nm为0.837。对蒙古黄芪种群的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进行Mantel检验,结果显示两者间无显著相关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无霜期和土壤速效磷是影响栽培及野生蒙古黄芪种群遗传多样性指数的主要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黄芪 内蒙古 ISSR 遗传多样性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库页悬钩子野生资源调查及其人工管理和扦插技术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艳丽 岳鑫 +4 位作者 白雪飞 麻焕茹 向昌林 李桂林 包保全 《现代园艺》 2019年第5期21-23,共3页
库页悬钩子药用历史悠久且药用价值高,人们目前对库页悬钩子的利用一直依靠天然的野生资源,使得野生资源日渐枯竭。本试验采用野外资源调查及其人工管理和扦插技术对内蒙古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库页悬钩子进行研究,同时考察不同因素对其... 库页悬钩子药用历史悠久且药用价值高,人们目前对库页悬钩子的利用一直依靠天然的野生资源,使得野生资源日渐枯竭。本试验采用野外资源调查及其人工管理和扦插技术对内蒙古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库页悬钩子进行研究,同时考察不同因素对其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显示,采用人工管理技术,抚育后的总产量要比抚育前的总产量高,但施氮肥、磷肥后的生长状况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变化;采用扦插育苗技术,插穗随茎粗等级减小,其生根数及成活数成梯度减少,其中插穗茎粗0.8mm以上生根数和成活数最多,新枝的高度最高。因此,通过采用有效的技术手段,使野生资源得到保护,同时还提高了药材的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并能保证药材的道地性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页悬钩子 资源 人工管理 扦插 野生抚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苁蓉多糖通过改善肠道菌群稳态产生抗衰老作用的研究
5
作者 张春生 李冰 +7 位作者 王鲁豫 周志华 张婷 朱莉 梁彦 刘爽 王鑫 李刚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2-95,I0020-I0024,共9页
目的通过体内研究肉苁蓉多糖(Polysaccharides of Cistanche deserticola,CDPS)的抗衰老作用,探究产生这种抗衰老作用可能发生的机制。方法75只12月龄的昆明种(Kunming species,KM)小鼠按照完全随机的方法分为空白对照组(Wild Type grou... 目的通过体内研究肉苁蓉多糖(Polysaccharides of Cistanche deserticola,CDPS)的抗衰老作用,探究产生这种抗衰老作用可能发生的机制。方法75只12月龄的昆明种(Kunming species,KM)小鼠按照完全随机的方法分为空白对照组(Wild Type group,WT)、肉苁蓉多糖低剂量组(CDPS.L)、肉苁蓉多糖中剂量组(CDPS.M)、肉苁蓉多糖高剂量组(CDPS.H),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组(Positive drug group,P),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或相同体积的蒸馏水灌胃直至小鼠出现明显死亡证候,其余未出现明显死亡证候的小鼠在给药后180 d统一取材。进行血清中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T-SOD)和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的检测来观察肉苁蓉多糖的抗氧化作用;采用16S rRNA测序分析肠道菌群结构;通过小鼠海马和肠的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对小鼠认知能力和对肠道功能的影响。结果与WT组小鼠相比,CDPS给药组小鼠的生存率均提高,且CDPS.M及CDPS.H组的效果优于P组,但是并不具有显著性;与WT组小鼠相比,CDPS给药组小鼠的GSH-Px活力、T-SOD活力均有明显提高,各给药组MDA水平较WT组小鼠明显下降,且CDPS.H组的GSH-PX活力较P组有明显改善;CDPS给药可以改善小鼠的肠道菌群稳态,使Akkermansia muciniphila、Alloprevotella和Prevotellaceae这三种益生菌的水平升高,且可以改善小鼠的肠道功能,与其他组相比小鼠肠道的肠绒毛长度较长,肠壁厚度也较厚。CDPS给药同时可以减少衰老引起的海马神经元死亡。结论CDPS具有抗衰老作用,这种作用可能是因为其具有抗氧化作用,及其可以通过改善肠道功能,进而影响肠道菌群稳态,使Akkermansia muciniphila、Alloprevotella和Prevotellaceae这三种益生菌的水平升高而实现的,并且CDPS减少小鼠海马神经元死亡的作用也可能是CDPS抗衰老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多糖 衰老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快速、无损分析技术在肉苁蓉药材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焦慧平 莲花 +2 位作者 李润甜 渠弼 白文明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9-448,共10页
本文基于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预测肉苁蓉药材水分、浸出物、灰分、苯乙醇苷、多糖和甘露醇含量的快速无损分析方法。采集各批次肉苁蓉样品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利用传统分析方法测定各批次肉苁蓉样品中各成分含量的化学分析... 本文基于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预测肉苁蓉药材水分、浸出物、灰分、苯乙醇苷、多糖和甘露醇含量的快速无损分析方法。采集各批次肉苁蓉样品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利用传统分析方法测定各批次肉苁蓉样品中各成分含量的化学分析值,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和支持向量机回归法结合各种光谱前处理手段建立由肉苁蓉近红外光谱预测水分、浸出物、灰分、苯乙醇苷、多糖和甘露醇含量的定量模型,并通过校正组样品和验证组样品评价模型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的预测苯乙醇苷、多糖、甘露醇和灰分含量的最优定量模型的预测值和化学分析值间的相关系数rc和rv分别为0.950 7和0.916 5,0.980 6和0.908 9,0.937 5和0.941 7,0.938 2和0.919 4。采用支持向量机回归法建立的预测水分和浸出物含量的最优定量模型的预测值和化学分析值间的相关系数rc和rv分别为0.960 2和0.934 8、0.901 8和0.910 0。本研究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分析速度快、不破坏分析样品的药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 近红外光谱 含量测定 化学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tpbp1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的构建及初步表型分析
7
作者 常越 宋婧源 +5 位作者 杨晨曦 宋呼德尔 鲁厚可 张传领 任建军 肖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49-1456,共8页
目的:采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并繁育出携带ATP/GTP结合羧肽酶1(Agtpbp1)基因敲除纯合子(Agtpbp1-/-)不育模型小鼠,为后续探究Agtpbp1基因在雄性不育中的发病机制提供动物模型。方法:采用CRISPR/Cas9技术,根据Agtpbp1基因的主要蛋白功... 目的:采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并繁育出携带ATP/GTP结合羧肽酶1(Agtpbp1)基因敲除纯合子(Agtpbp1-/-)不育模型小鼠,为后续探究Agtpbp1基因在雄性不育中的发病机制提供动物模型。方法:采用CRISPR/Cas9技术,根据Agtpbp1基因的主要蛋白功能区域的数据结果并结合Cas9核酸酶以此获取Agtpbp1基因敲除杂合子(Agtpbp1^(+/-))小鼠。将所获得杂合子小鼠雌雄交配,对其后代使用PCR和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基因型结果判定。利用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Agtpbp1在不同水平上的表达情况,佐证鉴定结果。HE染色观察小鼠小脑及眼球结构以此来分析Agtpbp1基因敲除对浦肯野细胞和光感受器细胞的影响。结合行为学测试观察小鼠的共济失调症状。观察小鼠生长情况,分析雄性小鼠睾丸组织体积及重量变化,HE染色观察睾丸结构变化,PAS染色观察睾丸生殖细胞周期变化,最后利用精子分析仪分析小鼠精子活力,以此来分析小鼠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杂合子雌雄小鼠可继续交配,后代可获得3种基因型:Agtpbp1野生型(Agtpbp1+/+)、Agtpbp1^(+/-)和Agtpbp1-/-,用PCR成功鉴定出子代小鼠的基因型。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染色分别在不同水平验证Agtpbp1-/-小鼠模型构建成功(P<0.05)。HE染色结果显示,Agtpbp1-/-小鼠小脑中丢失浦肯野细胞且眼球中感光细胞数量减少。行为学测试证实,Agtpbp1-/-小鼠存在运动功能障碍、动作不协调等共济失调症状。与对照组相比,Agtpbp1-/-小鼠睾丸体积和重量均显著降低。HE染色观察到Agtpbp1-/-小鼠睾丸中极少量精子出现,结合精子分析仪观察到该小鼠精子无论是活率、活力还是运动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睾丸切片PAS染色结果显示,Agtpbp1-/-小鼠精子发生周期发生阻滞。结论:本研究成功繁育出Agtpbp1全身敲除模型小鼠。Agtpbp1的缺失引起成年雄性小鼠生精细胞分化阻滞,精子活力降低而出现不育。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究Agtpbp1引起雄性不育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实验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tpbp1基因 浦肯野细胞变性 CRISPR/Cas9技术 精子发生 雄性不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计数与静脉血栓栓塞的关联:双向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8
作者 郭展立 王媛 +4 位作者 张磊 李嘉媛 李若柠 冬颖 孙建军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6-455,共10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淋巴细胞5种白细胞计数与静脉血栓栓塞(VTE)之间的因果关联。方法:利用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方法,以5种白细胞相关的遗传变异基因作为工具变量,以VTE发生风险作为结局变量,采...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淋巴细胞5种白细胞计数与静脉血栓栓塞(VTE)之间的因果关联。方法:利用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方法,以5种白细胞相关的遗传变异基因作为工具变量,以VTE发生风险作为结局变量,采用逆方差加权法(IVW)为主要分析方法,MR-Egger回归法、加权中位数(WME)、简单模型及加权模式法作为补充,对5种白细胞计数与VTE之间的因果关联进行分析,再进行反向MR分析。结果: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对VTE发生风险具有因果关联,其中中性粒细胞计数IVW(OR=0.867,95%CI:0.761-0.981,P=0.031),MREgger(OR=0.754,95%CI:0.571-0.996,P=0.048),加权中位数法(OR=0.846,95%CI:0.729-0.981,P=0.027),加权模型(OR=0.748,95%CI:0.595-0.942,P=0.014);淋巴细胞计数IVW(OR=0.838,95%CI:0.741-0.949,P=0.005),加权中位数法(OR=0.024,95%CI:0.718-0.977,P=0.024)。反向MR分析表明VTE发生风险对中性粒细胞计数有因果关联,其中IVW(OR=0.989,95%CI:0.980-0.999,P=0.024)。结论: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对VTE发生风险有因果关联,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数量降低可能会增加VTE的发生风险;VTE发生风险对中性粒细胞计数有因果关联,VTE发生风险降低可能会增加中性粒细胞数量。需进一步研究来了解这种因果关系背后的潜在生物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 血栓栓塞疾病 白细胞计数 孟德尔随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黄腐酸钾对NaCl胁迫下甘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佳琳 王晓琴 +5 位作者 魏少奇 张奥 王素巍 薛焱 贾鑫 曹阳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168,共7页
为探究外源黄腐酸钾(FA)对NaCl胁迫条件下甘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设置不同浓度NaCl溶液处理,筛选出NaCl胁迫的阈值,再设置不同浓度黄腐酸钾溶液处理,筛选对甘草种子萌发促进效果最显著的黄腐酸钾浓度。结果表明,不同浓度NaCl溶... 为探究外源黄腐酸钾(FA)对NaCl胁迫条件下甘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设置不同浓度NaCl溶液处理,筛选出NaCl胁迫的阈值,再设置不同浓度黄腐酸钾溶液处理,筛选对甘草种子萌发促进效果最显著的黄腐酸钾浓度。结果表明,不同浓度NaCl溶液对甘草种子萌发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75 mmol/L是NaCl溶液对甘草种子萌发产生抑制作用的阈值。FA浸种对NaCl胁迫下甘草种子萌发有显著的促进作用,0.5 g/L FA浸种处理可以有效缓解NaCl胁迫对甘草种子萌发造成的抑制作用,且能有效促幼苗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NACL胁迫 黄腐酸钾 种子萌发 幼苗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C-MS/MS结合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体内外实验探究红花总黄酮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10
作者 李明奇 王映荷 +4 位作者 赵晓璐 包小妹 岳鑫 任贵强 马月宏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86-598,共13页
目的:阐明红花总黄酮药效和网络药理学机制,探讨其关键靶点和相关通路,明确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对红花总黄酮进行LCMS/MS测定及成分分析;通过TCMSP数据库、SWISS ADME数据库及文献查询筛选出有效成分;在Swiss Target Predict... 目的:阐明红花总黄酮药效和网络药理学机制,探讨其关键靶点和相关通路,明确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对红花总黄酮进行LCMS/MS测定及成分分析;通过TCMSP数据库、SWISS ADME数据库及文献查询筛选出有效成分;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出红花总黄酮相关靶点;在GeneCards数据库筛选出肝纤维化相关靶点;通过Venny.2.1.0取交集获得红花总黄酮抗肝纤维化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互作分析;通过Cytoscap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在Metascape平台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运用AutoDock软件对核心靶点和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通过动物模型实验和离体细胞实验验证红花总黄酮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结果:共鉴定出红花黄酮类成分41个。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获得红花总黄酮抗肝纤维化靶点149个,其中核心靶点23个。GO富集分析共涉及生物过程(BP)、细胞组分(CC)、分子功能(MF)三个方面。KEGG富集结果显示,PI3K/Akt、MAPK等是参与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通路。通过分子对接验证了活性成分Quercetin、Acacetin、Glabridin分别与Akt1、HIFIA紧密结合。在动物模型实验中,通过HE和Masson染色观察到红花总黄酮给药组纤维增生减少,胶原沉积减少,炎性细胞浸润减少,纤维化的肝脏组织得到改善;Western blotting结果提示,红花总黄酮可以使肝纤维化标志因子α-SMA、Collagen I(P<0.01)和PI3K/Akt信号通路标志蛋白PPI3K、PI3K、P-Akt、Akt表达量下降(P<0.01);在离体细胞实验中:Western blotting结果提示,红花总黄酮可以使肝纤维化标志因子α-SMA、Collagen I(P<0.01)和PI3K/Akt信号通路标志蛋白P-PI3K、PI3K、P-Akt、Akt表达量下降(P<0.01)。结论:红花总黄酮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形式发挥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MS/MS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肝纤维化 药理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AI识别模型对冷蒿根系共生菌根的综合评价
11
作者 金昆 薛焱 +2 位作者 王同智 穆东祺 曹阳 《西北林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3-100,共8页
应用AI图像识别技术判断并评价冷蒿丛枝菌根真菌(AMF)共生结构的染色效果。以被AM真菌(AMF)侵染的冷蒿根系为材料,用苏丹红Ⅳ、台盼蓝、醋酸墨水、酸性品红和苯胺蓝染色剂分别对其染色,通过AI识别技术与Python语言实现并构建基于层次分... 应用AI图像识别技术判断并评价冷蒿丛枝菌根真菌(AMF)共生结构的染色效果。以被AM真菌(AMF)侵染的冷蒿根系为材料,用苏丹红Ⅳ、台盼蓝、醋酸墨水、酸性品红和苯胺蓝染色剂分别对其染色,通过AI识别技术与Python语言实现并构建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FCE)的评价模型,对染色效果进行客观评价。结果显示,5种丛枝菌根染色剂适宜性优劣顺序依次为:台盼蓝、苏丹红Ⅳ、醋酸墨水、酸性品红和苯胺蓝,其中台盼蓝染色剂为冷蒿根系丛枝菌根真菌结构的首选染色剂。本研究建立的染色方法适宜性评价体系,具有可操作性和大样本处理能力,可为同类型研究提供客观、准确的新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冷蒿 AI图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GA3和IAA浸种对尖叶胡枝子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
12
作者 邓睿 吕品 +4 位作者 汪超 田向阳 薛焱 王晓琴 曹阳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105-112,共8页
【目的】探明不同浓度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对尖叶胡枝子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为尖叶胡枝子的人工栽培和野生种质资源驯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尖叶胡枝子种子为材料,设置5个不同浓度的GA3和IAA处理,分别为100 mg/L、200 m... 【目的】探明不同浓度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对尖叶胡枝子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为尖叶胡枝子的人工栽培和野生种质资源驯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尖叶胡枝子种子为材料,设置5个不同浓度的GA3和IAA处理,分别为100 mg/L、200 mg/L、300 mg/L、400 mg/L和500 mg/L,考察不同处理尖叶胡枝子种子的株高、叶片数、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脯氨酸(Pro)含量。【结果】GA3和IAA均对尖叶胡枝子的发芽率、株高、叶片数及POD活性和Pro含量产生显著影响。GA3浸种处理中,与CK相比,除100 mg/L处理对尖叶胡枝子的叶片数表现为促进作用外,其余浓度处理对尖叶胡枝子的发芽数、株高和叶片数均表现出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GA3浓度升高逐渐增强,500mg/L处理的抑制作用最显著;POD活性和Pro含量随GA3浓度增加均先降低后升高,300 mg/L处理的POD活性和Pro含量均最低,分别为1074.67U/g和5166.67μg/g。IAA浸种处理中,与CK相比,除200mg/L处理对种子发芽数表现出促进作用外,其余浓度处理对尖叶胡枝子的发芽数、株高和叶片数均表现出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均随浓度增加逐渐增强,500 mg/L处理的抑制作用最显著;POD活性随IAA浓度增加而逐渐上升,Pro含量则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POD活性和Pro含量分别以100mg/L和200mg/L处理最低,分别为1073.00U/g和7325.00μg/g。【结论】100 mg/L GA3浸种处理可有效促进尖叶胡枝子幼苗生长,200 mg/L IAA浸种处理可有效促进尖叶胡枝子种子萌发,其余浓度的GA3和IAA浸种处理均对尖叶胡枝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叶胡枝子 生长素 赤霉素 种子萌发 过氧化物酶 脯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MS/MS法同时测定安神补心六味丸中12种成分的含量及其化学模式识别研究
13
作者 刘成东 李君 +5 位作者 张谦 刘静 陆景坤 董馨 廖园红 王跃武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834-2840,共7页
目的建立HPLC-MS/MS法同时测定安神补心六味丸中去氢二异丁香酚、丁香酚、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槲皮素、异鼠李素、木犀草素、咖啡酸、没食子酸、原儿茶酸、鞣花酸、山柰酚的含量,并进行化学模式识别。方法分析采用Shim-pack GIST... 目的建立HPLC-MS/MS法同时测定安神补心六味丸中去氢二异丁香酚、丁香酚、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槲皮素、异鼠李素、木犀草素、咖啡酸、没食子酸、原儿茶酸、鞣花酸、山柰酚的含量,并进行化学模式识别。方法分析采用Shim-pack GIST-HP C_(18)色谱柱(2.1 mm×100 mm,3μm);流动相甲醇-水(含0.1%甲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25 mL/min;柱温35℃;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再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结果12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0),平均加样回收率95.38%~105.00%,RSD 1.91%~5.14%。13批样品聚为3类,鞣花酸、去氢木香内酯、去氢二异丁香酚、原儿茶酸、没食子酸、槲皮素、山柰酚为潜在质量差异标志物。结论该方法精确灵敏,稳定性、重复性良好,可用于安神补心六味丸的质量控制及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神补心六味丸 化学成分 含量测定 化学模式识别 HPLC-MS/MS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不同农作物水浸提液对桔梗化感作用的研究
14
作者 刘鹏飞 王晓琴 +4 位作者 于娟 麻剑南 曹阳 乔娥 贾鑫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69,共7页
为探究不同农作物水浸提液对桔梗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采用水浸提法,研究玉米、谷子、大豆不同浓度(10、20、30、50 mg/mL)水浸提液对桔梗种子萌发、幼苗生长以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农作物水浸提液在低浓度时对... 为探究不同农作物水浸提液对桔梗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采用水浸提法,研究玉米、谷子、大豆不同浓度(10、20、30、50 mg/mL)水浸提液对桔梗种子萌发、幼苗生长以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农作物水浸提液在低浓度时对桔梗种子萌发无抑制作用,但在50 mg/mL浓度时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大豆秸秆水浸提液在30 mg/mL浓度时与ck相比促进作用显著,对桔梗幼苗根长的促进作用大于玉米和谷子秸秆水浸提液处理;大豆秸秆水浸提液浓度为10、20、30 mg/mL时,桔梗幼苗丙二醛(MDA)含量均低于ck,优于玉米和谷子秸秆水浸提液处理;玉米、谷子、大豆秸秆水浸提液对桔梗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趋势呈“低促高抑”变化;玉米秸秆水浸提液浓度为20 mg/mL时桔梗幼苗脯氨酸(Pro)含量最大;30 mg/mL玉米和大豆水浸提液处理下桔梗幼苗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表现较高。玉米、谷子、大豆均可以与桔梗进行轮作或间、套作,对桔梗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无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大豆秸秆水浸提液的促进作用最强,其次是玉米秸秆水浸提液,谷子秸秆水浸提液促进作用最弱,表明大豆更适宜与桔梗进行轮作或间作、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梗 玉米 谷子 大豆 化感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冷蒿生长、生理指标和药效物质含量的影响
15
作者 金昆 丛龙琦 +3 位作者 穆东祺 曹阳 张奥 薛焱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3-500,共8页
本研究以冷蒿(Artemisia frigida Willd.)为试验材料,分别探究轻度干旱胁迫处理(土壤相对含水率保持在75%±5%)、中度干旱胁迫处理(土壤相对含水率保持在50%±5%)、重度干旱胁迫处理(土壤相对含水率保持在25%±5%)对冷蒿生... 本研究以冷蒿(Artemisia frigida Willd.)为试验材料,分别探究轻度干旱胁迫处理(土壤相对含水率保持在75%±5%)、中度干旱胁迫处理(土壤相对含水率保持在50%±5%)、重度干旱胁迫处理(土壤相对含水率保持在25%±5%)对冷蒿生长发育、抗氧化酶活性、活性氧含量、抗氧化物含量和药用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干旱胁迫程度的提高,冷蒿叶片游离脯氨酸(Pro)含量、还原型抗坏血酸(AsA)含量、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谷胱甘肽还原酶(GR)、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上升趋势。表明在受到干旱胁迫后,冷蒿能够维持动态平衡和相对稳定的内环境。随干旱胁迫程度的提高,冷蒿叶片叶周长、叶面积、叶长、叶宽、株高、茎粗等生长指标整体呈下降趋势,总黄酮含量呈上升趋势。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冷蒿株高、茎粗等生长指标与干旱胁迫程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总黄酮含量与干旱胁迫程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对冷蒿产量-品质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含水率为57%~59%的土壤中栽培冷嵩可以较好地平衡其产量与质量。本研究结果可为蒙药药材冷蒿的优质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冷蒿 阿给 生理指标 药效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无损检测技术在肉蓉鉴别研究中的应用
16
作者 杨洁 牧丹 +2 位作者 李润甜 莲花 白文明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020-3029,共10页
本文建立基于红外光谱与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的肉蓉混淆品、伪品和产地快速无损鉴别方法。采集不同产地荒漠肉蓉及其混淆品、伪品药材粉末的衰减全反射中红外光谱和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基于主成分分析与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算法结合Sa... 本文建立基于红外光谱与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的肉蓉混淆品、伪品和产地快速无损鉴别方法。采集不同产地荒漠肉蓉及其混淆品、伪品药材粉末的衰减全反射中红外光谱和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基于主成分分析与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算法结合Savitzky-Golay导数滤波、多元散射校正等光谱前处理技术构建鉴别模型,通过留一交叉验证与独立测试集验证评估模型性能。所建方法对验证集中荒漠肉蓉与混淆品(管花肉蓉、锁阳等)、不同产地荒漠肉蓉(内蒙古与新疆)、不同产地管花肉蓉的鉴别准确率均达100%。该方法显著提升分析效率,为实现中药材生产流程实时在线质量控制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蓉 红外光谱 近红外光谱 化学计量学 快速无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组学技术探讨蒙药通拉嘎-5对骨质疏松症大鼠的影响
17
作者 师甜甜 王辰 +5 位作者 董馨 王海博 胡少男 李春燕 陈倩雯 薛培凤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58-1268,共11页
目的探究蒙药通拉嘎-5(TLG-5)对维甲酸诱导的骨质疏松(OP)大鼠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阿仑膦酸钠片组)以及TLG-5低、高剂量组,每组6只。采用维甲酸诱导建立OP大鼠模型,ELISA法... 目的探究蒙药通拉嘎-5(TLG-5)对维甲酸诱导的骨质疏松(OP)大鼠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阿仑膦酸钠片组)以及TLG-5低、高剂量组,每组6只。采用维甲酸诱导建立OP大鼠模型,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ALP、β-ALP、CTX-1、OST、PINP以及ACP-5水平;Micro-CT分析大鼠胫骨BMD、BV/TV、Tb.N、Tb.Th和Tb.Sp水平;测试大鼠胫骨最大载荷能力;采用TRAP染色观察并分析各组大鼠桡骨TRAP的表达水平。基于HPLC-Q-Exactive-MS/MS分析各组大鼠血清内源性代谢物,识别TLG-5治疗OP大鼠的生物标志物及代谢通路。结果TLG-5显著回调OP大鼠血清ALP、β-ALP、CTX-1、OST、PINP和ACP-5水平;增高大鼠胫骨BMD、BV/TV、Tb.N、Tb.Th水平,降低Tb.Sp水平;增强胫骨最大载荷能力;降低骨组织中TRAP表达水平。由代谢组学筛选出22个TLG-5调控OP的生物标志物,富集得到7条代谢通路,其中嘧啶代谢、脂肪酸生物合成、胆汁酸的生物合成为TLG-5改善OP大鼠调控的代谢通路。结论TLG-5通过调控22个生物标志物和7条主要代谢通路来发挥改善OP大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蒙医药 通拉嘎-5 药效学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基化神经酰胺相关代谢酶与动脉粥样硬化
18
作者 谭欣 魏强 +1 位作者 廖园红 陆景坤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05-1010,共6页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涉及脂质代谢异常和炎症反应的动脉病变,是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始动因素。糖基化神经酰胺是指神经酰胺分子上附加了糖基化基团的衍生物,其不仅影响细胞膜的结构完整性,还调控细胞凋亡、炎症及脂质代谢,糖基化神经酰胺...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涉及脂质代谢异常和炎症反应的动脉病变,是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始动因素。糖基化神经酰胺是指神经酰胺分子上附加了糖基化基团的衍生物,其不仅影响细胞膜的结构完整性,还调控细胞凋亡、炎症及脂质代谢,糖基化神经酰胺代谢紊乱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该文主要探讨了糖基化神经酰胺相关的代谢酶——葡萄糖神经酰胺合成酶、葡萄糖脑苷酶、乳糖神经酰胺合成酶、半乳糖苷酶等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具体功能,以及其对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影响。同时,该文综述了这些代谢酶的靶向治疗策略、相关药物开发及在动脉粥样硬化防治中的重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基化神经酰胺 动脉粥样硬化 葡萄糖神经酰胺合成酶 葡萄糖脑苷酶 乳糖神经酰胺合成酶 半乳糖苷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HPLC-Q-Exactive Orbitrap MS/MS联用技术的草乌及炮制品化学成分快速鉴定
19
作者 布仁 高晨阳 +2 位作者 马广平 莲花 白文明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54-863,共10页
本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高分辨质谱(UHPLC-Q-Exactive Orbitrap MS/MS)对草乌及其炮制品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快速鉴定。实验使用Acclaim 120 C_(18)色谱柱(2.1 mm×100 mm,3μm),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 本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高分辨质谱(UHPLC-Q-Exactive Orbitrap MS/MS)对草乌及其炮制品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快速鉴定。实验使用Acclaim 120 C_(18)色谱柱(2.1 mm×100 mm,3μm),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为30℃,流速为0.3 mL·min^(-1),进样量为10μL。同时,基于电喷雾离子源(ESI),于正、负离子扫描模式下采集样品数据。通过数据解析,共鉴定得232个化合物,其中包括生物碱类105个(主要为C_(18)、C_(19)和C_(20)型二萜生物碱)、有机酸类54个、氨基酸及其衍生物33个、糖类11个、核苷酸9个和其他类20个。本研究结果能够为草乌及其炮制品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也可作为草乌药材深入研究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乌 高分辨质谱法 化学成分 快速鉴定 数据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洛地平缓释片的原辅料相容性研究
20
作者 莫丽娟 于姝燕 +3 位作者 王国英 纪紫薇 周刚 陈建平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81-791,共11页
考察非洛地平缓释片中各辅料与非洛地平原料药的相容性,研究主成分与各辅料之间的物理化学反应,并对各辅料在加速试验条件下与主成分发生不相容反应进行探索。对非洛地平原料药进行强制降解试验,对其所含杂质进行杂质归属,推测杂质A、杂... 考察非洛地平缓释片中各辅料与非洛地平原料药的相容性,研究主成分与各辅料之间的物理化学反应,并对各辅料在加速试验条件下与主成分发生不相容反应进行探索。对非洛地平原料药进行强制降解试验,对其所含杂质进行杂质归属,推测杂质A、杂质B及杂质C的裂解途径。并开展非洛地平与30种辅料的相容性研究,将非洛地平原料药与各辅料混合后,通过稳定性影响因素试验,HPLC法检测有关杂质含量的变化,结合两种试验结果进一步探索原辅料产生不相容的原因。通过强制降解实验,进一步确证了杂质A为降解杂质,杂质B和杂质C为工艺及降解杂质,原辅料相容性试验共发现非洛地平与7种辅料混合后,在高湿、光照及高温条件下有不相容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洛地平 原辅料相容性 强制降解试验 稳定性 处方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