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骨水泥椎间盘成形术治疗腰椎轴向失稳症的中期疗效
1
作者 王宇鹏 银和平 +10 位作者 吴一民 李树文 于英楠 白明 孟格栋 徐翔 赵健 张海斌 张杨 张皓博 高文瑞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21-827,836,共8页
目的:探讨经皮骨水泥椎间盘成形术(percutaneous cement discoplasty,PCD)治疗腰椎轴向失稳症的中期疗效、技术要点及适应证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科行PCD治疗的腰椎轴向失稳症患者9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4例,年... 目的:探讨经皮骨水泥椎间盘成形术(percutaneous cement discoplasty,PCD)治疗腰椎轴向失稳症的中期疗效、技术要点及适应证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科行PCD治疗的腰椎轴向失稳症患者9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4例,年龄62~87岁(75.7±8.2岁),随访时间0.5~3年(2.3±1.0年)。3例同时行3个椎间盘手术,3例行双间隙手术,另3例行单间隙手术;L2/3椎间盘3例,L3/4椎间盘3例,L4/5椎间盘4例,L5/S1椎间盘3例。术前行卧立位腰椎正侧位X线检查、腰椎CT三维成像及MRI检查,术后1d、3、6、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行腰椎X线及腰椎间盘CT检查,测量并记录术前术后椎间隙高度、责任椎间隙椎间孔矢状面积。术前、术后1d、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腰痛评分,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进行腰椎功能评价。记录每个间隙骨水泥注入量、每个椎间盘手术操作时间及出血量。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骨水泥渗漏。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及ODI均较术前显著性改善(P<0.05)。每个椎间隙骨水泥注入量3.50±0.73mL,每个椎间盘手术操作时间16.33±1.28min,每个椎间盘手术出血量3.83±0.71mL。术后任一时间点责任间隙高度与术前相比均有差异(P<0.05),术后各时间点相比均无差异。术后任一时间点责任间隙椎间孔矢状面积与术前相比均有差异(P<0.05),术后1d和末次随访时有差异(P<0.05)。结论:PCD治疗腰椎轴向失稳症,术后椎间隙高度增加,腰痛缓解,疗效持久,中期疗效满意,不易发生骨水泥渗漏,较安全,但仍需长期大样本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水泥 椎间盘 真空征 腰椎失稳症 经皮骨水泥椎间盘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