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mics软件系统行三维重建指导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1
作者 王鹏 辛治 +6 位作者 张杨 白明 孟格栋 张海斌 赵健 李树文 吴一民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4期123-126,147,共5页
目的探讨Mimics软件系统行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胸腰段椎体成像模型(3D-CTTVBIM)指导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至2023年12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术的5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 目的探讨Mimics软件系统行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胸腰段椎体成像模型(3D-CTTVBIM)指导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至2023年12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术的5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n=37,采用Mimics软件进行三维重建指导)与对照组(n=15,未进行三维重建),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长、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前6钉穿刺定位次数以及术前6钉穿刺透视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前后Cobb角差值高于对照组,且置钉良品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Mimics软件制作3D-CTTVBIM指导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术,能精准识别胸腰段椎体结构,优化手术流程,提高手术效率和置钉良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ICS软件 三维重建 创伤性胸腰段骨折 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医改新形式下医院预算管理创新的研究与思考 被引量:18
2
作者 王明丽 王国强 祝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23期173-177,共5页
医院预算管理水平是医院财务管理效能的核心,涉及医院管理目标及其运行的方方面面;目前,随着新时期医疗改革步伐的持续深入,医院预算管理正面临着诸多新问题及挑战;探讨医院预算管理创新的新方法和新思路,正成为相关经济管理领域研究的... 医院预算管理水平是医院财务管理效能的核心,涉及医院管理目标及其运行的方方面面;目前,随着新时期医疗改革步伐的持续深入,医院预算管理正面临着诸多新问题及挑战;探讨医院预算管理创新的新方法和新思路,正成为相关经济管理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本文将以医改新形式为背景,立足于公立医院"职能-效益"降费增效框架,从预算管理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出发,以医院预算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为出发点,从预算编制、执行、控制路径等多个管理主题给予实践讨论,分层次阐述医改新形式下医院预算管理创新的目标策略,旨在对推动医院财务管理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改革 预算管理 问题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椎椎弓根肋骨复合体应用于脊柱侧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矫形的影像学评价 被引量:5
3
作者 邢文华 霍洪军 +6 位作者 杨学军 肖宇龙 李峰 辛大奇 付裕 赵岩 祝勇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8期167-169,共3页
目的观测脊柱侧弯患者胸椎椎弓根及周围重要结构的形态学特征,评价经椎弓根-肋骨复合体螺钉内固定技术在脊柱侧弯矫形中的可行性。方法 11例脊柱侧弯患者的术前矫形内固定节段椎体CT,观察椎弓根、椎弓根-肋骨复合体、脊髓等的形态及解... 目的观测脊柱侧弯患者胸椎椎弓根及周围重要结构的形态学特征,评价经椎弓根-肋骨复合体螺钉内固定技术在脊柱侧弯矫形中的可行性。方法 11例脊柱侧弯患者的术前矫形内固定节段椎体CT,观察椎弓根、椎弓根-肋骨复合体、脊髓等的形态及解剖位置。并在导航下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矫形植骨融合术,术后相同节段再行CT扫描,评价螺钉植入位置。结果椎弓根横径凹侧较凸侧为细,最细者1.2mm,椎弓根在凸侧呈弧形改变,椎体偏离凹侧。凹侧脊髓紧贴椎弓根,凸侧脊髓偏离椎弓根。126枚椎弓根螺钉,有25(19.8%)枚螺钉完全偏出椎弓根行椎弓根-肋骨复合体固定,但术后所有病例均无神经血管的损伤发生,并且均维持了牢靠的内固定。结论导航技术应用于脊柱侧弯椎弓根螺钉植入时,可提高螺钉植入的准确率,畸形严重时螺钉可行椎弓根-肋骨复合体内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弯 计算机辅助导航 椎弓根螺钉 椎弓根-肋骨复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族肘窝浅静脉的形态学研究
4
作者 沈虹 史文龙 +3 位作者 韩众圆 李筱贺 蔡永强 王建忠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17期25-28,共4页
目的观察蒙古族成人上肢肘窝浅静脉,为临床护理静脉穿刺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在253名(共506侧)蒙古族成人上臂扎止血带,活体观察肘窝浅静脉的形态后记录分型。结果组间各型构成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肘正中静脉变异分为八型... 目的观察蒙古族成人上肢肘窝浅静脉,为临床护理静脉穿刺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在253名(共506侧)蒙古族成人上臂扎止血带,活体观察肘窝浅静脉的形态后记录分型。结果组间各型构成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肘正中静脉变异分为八型:Ⅰ型,18例(3.56%);Ⅱ型,40例(7.91%);Ⅲ型,66例(13.04%);Ⅳ型,119例(23.52%);Ⅴ型,191例(37.74%);Ⅵ型,27例(5.34%);Ⅶ型,35例(6.92%);Ⅷ型,10例(1.98%)。前臂正中静脉注入部位有八种方式:A型,25例(4.94%);B型,155例(30.63%);C型,59例(11.66%);AB型,30例(5.93%);AC型,5例(0.99%);BC型,41例(8.10%);D型,191例(37.75%);E型,0例(0)。前臂正中静脉支数及分型:缺失型,0例(0);1支型,273例(53.95%);2支型,157例(31.03%);3支型,51例(10.08%);4支型,20例(3.95%);5支型,5例(0.99%)。有139例副头静脉,出现率是27.47%。结论本研究丰富了蒙古族体质学资料,对临床护理上肘窝浅静脉的实际应用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正中静脉 头静脉 贵要静脉 前臂正中静脉 变异 蒙古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系统性干预对脊柱手术后患者排便状况的影响
5
作者 沈虹 王建忠 李莉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7年第2期64-65,共2页
目的研究早期系统性干预对脊柱手术术后患者排便状况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脊柱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术前无排便异常)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均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40例采取早期系统性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术... 目的研究早期系统性干预对脊柱手术术后患者排便状况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脊柱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术前无排便异常)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均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40例采取早期系统性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术后便秘发生率。结果对照组40例患者发生便秘22例,实验组40例患者发生便秘12例,实验组发生便秘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脊柱手术后的患者实施早期系统性干预措施有利于患者尽早恢复自主排便,预防便秘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手术 早期干预 术后排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元分析在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朱磊 霍洪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7期166-168,共3页
三维有限元分析法是研究脊柱生物力学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技术的日趋成熟和对脊柱生物力学的认识不断加深,为相关学者对治疗脊柱相关疾病过程中的应力分析影响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并日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本文从有... 三维有限元分析法是研究脊柱生物力学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技术的日趋成熟和对脊柱生物力学的认识不断加深,为相关学者对治疗脊柱相关疾病过程中的应力分析影响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并日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本文从有限元法概念及原理、构建脊柱有限元模型的作用、有限元在脊柱畸形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医学应用前景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法 生物力学 脊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目标控制的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9
7
作者 李莉 张丽天 +2 位作者 沈虹 丁然 臧苑彤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85-87,106,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目标控制的系统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SCI)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自我效能、目标希望的影响。方法将64例SCI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在常规病变干预的同时行功能性物理治疗和生物反馈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 目的探讨基于目标控制的系统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SCI)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自我效能、目标希望的影响。方法将64例SCI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在常规病变干预的同时行功能性物理治疗和生物反馈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n=32)配合常规康复护理支持,观察组(n=32)则启动基于目标控制的SCI膀胱功能康复治疗方案。干预8周后,采用慢病自我效能量表(SECD6)、希望水平量表(HHI)对两组进行评估;同时通过自行排尿频次、膀胱残余尿及膀胱容量指标的检测,评价膀胱功能状态。结果干预8周后观察组自我效能评分、希望水平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在自行排尿频次、膀胱残余尿量及膀胱容量等相关膀胱功能指标较干预初期明显改善,而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对SCI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执行基于目标控制的康复训练策略,有利于患者自我效能的提高和康复计划的稳步推进,促进尽早恢复膀胱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目标控制 系统康复干预 自我效能 希望水平 残余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中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17
8
作者 李树文 银和平 +4 位作者 吴一民 白明 杜志才 武海军 孟格栋 《中国骨伤》 CAS 2013年第3期218-221,共4页
目的:分析显微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中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总结预防及处理办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0月至2012年1月,采用显微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851例,男469例,女382例;年龄16~75岁,平... 目的:分析显微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中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总结预防及处理办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0月至2012年1月,采用显微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851例,男469例,女382例;年龄16~75岁,平均42.5岁;病程1~18个月,平均3个月。突出间隙:L3,424例,L4,5418例,L5S1409例。主要症状为腰痛伴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其中单侧下肢症状者729例,双侧下肢症状者122例,相应神经支配区感觉、肌力、反射异常及肌肉萎缩4项检查至少2项出现异常,神经牵拉试验阳性,CT或MRI表现与临床症状、体征相吻合。851例患者未同时合并腰椎失稳、椎管狭窄患者,未包括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及合并马尾神经综合征患者。记录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依据Macnab标准,总体优良率为87.5%(745/851),与开放手术相似。1例因设备故障中转为切开手术,1例术后11d因突发心肌梗塞死亡,2例于术后1h内出现急性硬膜外血肿。发生硬脊膜损伤28例,发生率3.29%(28/851)。神经根牵拉伤38例,发生率4.46%(38/851);腹膜后血肿1例,不完全性马尾损伤2例,不完全性神经根断裂2例。结论:熟练的镜下止血技巧、精细的操作是预防MED术中并发症的重要因素,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是防治显微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术中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内窥镜检查 外科手术 微创性 手术中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科患者31天内非计划再入院影响因素及控制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郭志慧 高洁 +2 位作者 李佳 韩磊 赵岩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15期80-83,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骨科患者31 d内非计划再入院的影响因素,提出控制管理降低非计划再入院率的有效对策,从而减轻患者负担,为提高医院质量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8年1~1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出院患者14950例的病历,将其中非... 目的通过分析骨科患者31 d内非计划再入院的影响因素,提出控制管理降低非计划再入院率的有效对策,从而减轻患者负担,为提高医院质量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8年1~1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出院患者14950例的病历,将其中非计划再入院患者93例命名为非计划再入院组,将剩余患者命名为剩余患者组。以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合并症、术中使用内植物、术后感染作为观察指标,对其进行描述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再入院率为0.62%(93/14950)。两组患者性别、术中使用内植物和术后感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年龄、合并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各科室需加强术前检查,明确手术并发症;注重术中内植物的合理使用;强化术后监测,防止患者术后感染,正确的引导患者术后康复训练,提高患者康复意识。从医院、医生和患者三个方面共同发力来降低非计划再入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患者 再入院 影响因素 控制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突关节角矢向化与退变性腰椎滑脱的关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宗博 王宇光 +1 位作者 祝勇 张志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18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突关节角(FJO)矢向化与退变性腰椎滑脱(DLS)的关系。方法选取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1月腰4椎体向前I°滑脱住院患者100例,作为DLS组;另选取同期未发生腰椎滑脱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 目的探讨关节突关节角(FJO)矢向化与退变性腰椎滑脱(DLS)的关系。方法选取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1月腰4椎体向前I°滑脱住院患者100例,作为DLS组;另选取同期未发生腰椎滑脱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腰椎间盘CT(包含L3~S1各间隙)扫描。将扫描数据导入后处理工作站进行后处理,采用Meyerding方法对椎体滑脱程度进行分级。测量经椎弓根中央层面关节突关节与椎体冠状面夹角余角、关节突关节与棘突夹角,标为α1和α2,二者取平均值为该椎间隙FJO。结果 DLS组L3/4、L4/5、L5/S1 FJO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DLS组L4/5左右两侧FJO α1和α2差值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DLS组L3/4、L5/S1左右两侧FJO α1和α2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腰椎FJO矢向化与腰椎滑脱密切相关,且滑脱椎体的相邻椎体的FJO具有矢向化趋势;滑脱椎体的左右FJO不对称度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 脊椎滑脱 关节突关节角 矢向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排尿情况观察及护理干预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莉 沈虹 +2 位作者 程芳芳 李梅 刘静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4年第11期57-58,共2页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排尿情况并探讨护理干预对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包括心理...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排尿情况并探讨护理干预对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包括心理干预、诱导排尿等,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自行排尿率。结果干预组患者的自行排尿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良好的护理干预可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自行排尿,明显降低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尿潴留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性导尿结合蒙医温针用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 被引量:12
12
作者 臧苑彤 门晓婷 +2 位作者 李莉 阿日嘎太 杨美英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24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间歇性导尿结合蒙医温针用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间歇导尿组和联合组各30例。间歇导尿组采用间歇性导尿并辅以排尿训练,联合组在此基础上结合蒙医温针治疗。... 目的探讨间歇性导尿结合蒙医温针用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间歇导尿组和联合组各30例。间歇导尿组采用间歇性导尿并辅以排尿训练,联合组在此基础上结合蒙医温针治疗。结果干预4周及8周后,联合组自主排尿量显著多于间歇导尿组,膀胱残余尿量显著少于间歇导尿组,膀胱功能评定分级及恢复自主排尿情况显著优于间歇导尿组(P<0.05,P<0.01)。结论间歇性导尿联合蒙医温针治疗可有效改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膀胱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间歇性导尿 蒙医温针 膀胱功能 排尿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α和白细胞介素-6基因多态性与椎间盘退变症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段雄 安菊霞 +1 位作者 赵岩 杨学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17期37-39,共3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α和白细胞介素-6基因多态性与椎间盘退变症相关性。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2年1月乌兰察布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外科手术治疗的椎间盘退变症患者42例为病例组,选择同期因骨折和外伤行手术治疗的非椎间盘退变...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α和白细胞介素-6基因多态性与椎间盘退变症相关性。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2年1月乌兰察布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外科手术治疗的椎间盘退变症患者42例为病例组,选择同期因骨折和外伤行手术治疗的非椎间盘退变症患者85例为对照组。采用PCT-RFLP分析IL-1α-rs1800587和IL-6-rs1800797基因频率分布;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IL-1α-rs1800587和IL-6-rs1800797基因多态性对椎间盘退变的影响。结果①病例组IL-1α-rs1800587基因型中C/C、C/T和T/T基因型分布百分比为52.4%、40.5%和7.1%,而对照组相应基因型分布百分比为55.3%、38.8%和5.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病例组IL-6-rs1800797基因型中A/A、A/G和G/G基因型分布百分比为50.0%、33.3%和16.7%,对照组相应基因型分布百分比为64.7%、28.2%和7.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②IL-1α-rs1800587基因多态性并不能增加椎间盘退变的概率,携带IL-1α-rs1800587 C/T和T/T基因型调整后的OR值(95%CI)分别为1.28(0.18~7.27)和1.43(0.27~8.06)。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IL-6-rs1800797 A/G基因多态性与椎间盘退变有相关关系。携带IL-6-rs1800797 G/G基因型的个体患椎间盘退变的概率显著高于携带IL-6-rs1800797 A/A基因型的个体,调整后的OR值(95%CI)为5.52(1.24~18.21)。结论 IL-6 rs1800797基因多态性对椎间盘退变发病过程有显著影响,检测基因多态性的可以预测椎间盘退变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Α 白细胞介素-6 椎间盘退变 发病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七叶皂苷钠对体外退变椎间盘细胞抗炎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段雄 安菊霞 +1 位作者 赵岩 杨学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12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β-七叶皂苷钠对体外退变椎间盘细胞抗炎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退变椎间盘细胞,免疫印迹法检测0、5、10、20μmol/Lβ-七叶皂苷钠作用24 h后,炎性因子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相关调控蛋白细胞核因... 目的探讨β-七叶皂苷钠对体外退变椎间盘细胞抗炎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退变椎间盘细胞,免疫印迹法检测0、5、10、20μmol/Lβ-七叶皂苷钠作用24 h后,炎性因子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相关调控蛋白细胞核因子-κB(NF-κB)、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变化。结果β-七叶皂苷钠可显著抑制退变椎间盘细胞炎性因子IL-1、TNF-α表达,退变椎间盘细胞中调控炎性因子表达的蛋白NF-κB在β-七叶皂苷钠作用后表达显著降低,而TGF-β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结论β-七叶皂苷钠可通过抑制NF-κB途径以及上调TGF-β1表达,显著抑制退变椎间盘细胞的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七叶皂苷钠 退变椎间盘细胞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椎间失稳弹性内固定后软骨终板蛋白多糖含量变化的实验研究
15
作者 张昭 杨学军 +3 位作者 宋雄英 霍洪军 邢文华 刘春杨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24期4-8,173,共5页
目的探讨椎间失稳环境下软骨终板蛋白多糖的变化。方法选取48只6月龄日本大耳白兔,体重(2.50±0.15)kg,均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喂养,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4只;两组兔均进行椎间手术失稳。实验组在手术失稳2个月后用椎弓根螺... 目的探讨椎间失稳环境下软骨终板蛋白多糖的变化。方法选取48只6月龄日本大耳白兔,体重(2.50±0.15)kg,均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喂养,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4只;两组兔均进行椎间手术失稳。实验组在手术失稳2个月后用椎弓根螺丝钉和张力钢丝弹性内固定的方法进行L6/7的稳定性重建,对照组不进行稳定性重建。两组分别在内固定术后2、4、6个月取材对椎间盘软骨终板蛋白多糖进行检测,比较不同时间软骨终板蛋白多糖水平变化。结果 1组内比较,两组术后2、4、6个月蛋白多糖灰度及光密度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4个月蛋白多糖灰度低于同组术后2个月,光密度值高于术后2个月,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术后6个月蛋白多糖灰度低于同组术后4个月,光密度值高于术后4个月,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术后4个月蛋白多糖灰度高于同组术后2个月,光密度值低于术后2个月,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术后6个月蛋白多糖灰度高于同组术后4个月,光密度值低于术后4个月,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2组间比较,实验组术后6个月蛋白多糖灰度高于对照组,光密度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弹性内固定能有效地阻止椎间盘软骨终板蛋白多糖的退变,而且有部分恢复的征象,它为进一步进行其他治疗创造了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椎间盘 软骨终板 蛋白多糖 弹性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化病人教学法在提高住院医师岗位胜任力方面的研究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艳 李峰 +5 位作者 姜海燕 王志洁 张磊 夏婷 宁婕 仝日忠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第27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采取标准化病人教学法(standardized patient,SP),对其岗位胜任力的影响。方法纳入该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18级学员117名,依据教学方式的不同分为传统教学组和SP教学组,传统教学组(n=58)接受传统教... 目的探讨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采取标准化病人教学法(standardized patient,SP),对其岗位胜任力的影响。方法纳入该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18级学员117名,依据教学方式的不同分为传统教学组和SP教学组,传统教学组(n=58)接受传统教学,SP教学组(n=59)基于此加以SP教学法,就两组学员的考核成绩进行组间比对,轮转科室医护人员对学员的评价进行对比。结果出科考试及年度考试中两组学员理论考试成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SP教学组学员在技能考试中各项成绩均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教学组的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成绩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轮转科室的带教老师和护士对两组学员的360测评结果比较,SP教学组在接诊患者的服务态度、医患沟通能力、专业素养与技能水平方面的评分高于传统教学组(P<0.05)。问卷调查显示SP教学组学员对课程和教学方法的认可度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住院医师应用SP教学法进行培训,可提升住院医师的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和沟通能力,加强其岗位胜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病人教学 住院医师 教学模式 岗位胜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生命支持课程联合情景模拟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心血管急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艳 李峰 +5 位作者 姜海燕 王志洁 张磊 温霞 夏婷 宁婕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第28期14-17,共4页
目的评价美国心脏协会(AHA)基础生命支持课程(BLS)联合情景模拟在住院医师心血管急救技能培训中的效果。方法2018年3月—2019年3月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2017级78名住培学员为研究对象,实验组学员30名,对照组学员48名。对照组学员按照... 目的评价美国心脏协会(AHA)基础生命支持课程(BLS)联合情景模拟在住院医师心血管急救技能培训中的效果。方法2018年3月—2019年3月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2017级78名住培学员为研究对象,实验组学员30名,对照组学员48名。对照组学员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的要求于急诊科轮转,完成管理患者、参加急诊工作和教学活动等工作,实验组学员在完成上述轮转任务外,均参加了美国心脏协会的BLS课程,全部通过了理论考核及技能考核,获得了美国心脏协会BLS学员证书。之后为实验组学员安排了以临床实际案例为原型开发的心血管急救模拟课程进行演练。急诊科轮转结束后,通过反馈装置测试两组学员心肺复苏的成绩,比较两组学员的出科考核成绩及带教老师和护士对两组学员360度测评结果。结果实验组学员心肺复苏测评考核结果优于对照组学员,急诊科的出科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学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60度测评结果显示,实验组学员在专业素养与技能水平、团队协作意识方面优于对照组学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显示100%的实验组学员对BLS课程的导师、课程内容及技能掌握方面满意,75%的学员建议增加更多关于急救方面的模拟课程,62%的学员建议更多的人群学习BLS课程。结论BLS课程联合情景模拟有助于提高学员的心血管急救技能,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生命支持课程 情景模拟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心血管急救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