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旋前方肌血管瘤的高频超声表现 被引量:5
1
作者 赵新宇 王俊青 鄂占森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64-767,共4页
目的旋前方肌肿瘤早期不易发现,本文探讨旋前方肌血管瘤高频超声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以提高旋前方肌血管瘤的超声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3例旋前方肌血管瘤患者的超声像图特点,观察病灶大小、边界、内部回... 目的旋前方肌肿瘤早期不易发现,本文探讨旋前方肌血管瘤高频超声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以提高旋前方肌血管瘤的超声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3例旋前方肌血管瘤患者的超声像图特点,观察病灶大小、边界、内部回声、钙化,实时动态观察肿块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以及血供情况。结果 23例病灶均位于旋前方肌内,最大者约50 mm×50 mm×40 mm,最小者约10 mm×10 mm×9 mm,其中11例旋前方肌血管瘤内可见静脉石、钙化灶声像。实质回声型8例:超声示形态不规则的低强不均质回声,部分可见囊实混合性回声,多见钙化,边界清楚,包膜完整,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CDFI以连续性静脉血流频谱为主;病理类型为海绵状血管瘤、混合型血管瘤。囊性回声型12例:声像为相互交错的管状暗区低无回声光团,呈蜂窝状,少有钙化,边界清楚,无明显包膜,与周围组织界限尚可分辨;CDFI见暗淡血流信号;病理分型为蔓状血管瘤、混合型血管瘤。混合回声型3例:超声示中低强不均匀回声,夹杂有点、带状或不规则偏强回声区交错分布声像,多见钙化,边界不清,无明显包膜,与周围组织界限分辨不清,与周围肌肉肌腱神经关系密切;CDFI见少许血流信号,偶见搏动性低速高阻型动脉血流频谱;病理分型为混合型血管瘤。超声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87%(20/23)。结论高频超声可以清晰地显示旋前方肌血管瘤,可作为旋前方肌血管瘤首选无创的检查方法,通过分型有助于提高术前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旋前方肌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病理学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拇长屈肌毗邻解剖结构的高频超声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赵新宇 王俊青 鄂占森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50-353,共4页
目的探讨正常成人拇长屈肌毗邻解剖结构的高频超声声像图特征及检查方法,为拇长屈肌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影像学信息。资料与方法 55例正常志愿者上肢呈解剖位,应用高频超声检查110侧拇长屈肌毗邻解剖结构,观察拇长屈肌毗邻关系及超声... 目的探讨正常成人拇长屈肌毗邻解剖结构的高频超声声像图特征及检查方法,为拇长屈肌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影像学信息。资料与方法 55例正常志愿者上肢呈解剖位,应用高频超声检查110侧拇长屈肌毗邻解剖结构,观察拇长屈肌毗邻关系及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以拇长屈肌作为解剖标志,高频超声清晰地显示了前臂腹侧拇长屈肌起始段、上段、旋前方肌段、大鱼际第一掌骨中点处拇长屈肌腱短轴毗邻的声像图特征,详细描述了鱼际间隙和拇收肌后间隙的超声解剖关系。55例受检者中,19例存在起始部拇长屈肌副头先天变异,其中2例起始于喙突,17例起始于肱骨内上髁。结论以拇长屈肌作为解剖标志,高频超声可以清晰地显示拇长屈肌及其周围肌肉、骨骼、神经、血管的毗邻关系与声像图特征,可以作为拇长屈肌及其毗邻结构的首选无创性检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指 超声检查 高频超声 解剖学 局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拇长伸肌毗邻解剖结构的超声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赵新宇 苗凤玲 +1 位作者 王俊青 鄂占森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39-842,846,共5页
目的拇长伸肌是多种疾病的好发部位。本文探讨正常成人拇长伸肌毗邻解剖结构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特征及检查方法,为拇长伸肌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影像学信息。资料与方法收集2014年7—12月深圳市龙岗区耳鼻咽喉医院30例正常志愿者的手... 目的拇长伸肌是多种疾病的好发部位。本文探讨正常成人拇长伸肌毗邻解剖结构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特征及检查方法,为拇长伸肌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影像学信息。资料与方法收集2014年7—12月深圳市龙岗区耳鼻咽喉医院30例正常志愿者的手及前臂进行前瞻性研究,分别采用拇指休息位、功能位等不同体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60侧拇长伸肌毗邻解剖结构,观察拇长伸肌毗邻关系及其特征。结果以桡动脉、骨间背侧动脉等血管及尺骨、桡骨、舟骨等骨骼作为解剖标志,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拇长伸肌前臂段、腕掌段、拇指背侧段等断面的骨骼、肌肉、血管、神经声像图特征,描述鼻咽窝处、指甲及其附属器官的解剖关系。所有志愿者中2例存在鼻咽窝部桡动脉行程变异,均为左侧。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作为拇长伸肌及其毗邻结构的首选无创性检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指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解剖学 横断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骨骨折的高频超声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杨普查 苗凤玲 赵新宇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7年第5期495-498,共4页
目的探讨鼻骨骨折高频超声表现与CT检查对照分析,以提高鼻骨骨折的超声诊断水平。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深圳市龙岗区耳鼻咽喉医院有外伤史的疑似闭合性鼻骨骨折154例患者,其中男性97例,女性57例;年龄14~54岁,中位年龄35.9岁。... 目的探讨鼻骨骨折高频超声表现与CT检查对照分析,以提高鼻骨骨折的超声诊断水平。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深圳市龙岗区耳鼻咽喉医院有外伤史的疑似闭合性鼻骨骨折154例患者,其中男性97例,女性57例;年龄14~54岁,中位年龄35.9岁。以CT检查为参照,回顾性分析闭合性鼻骨骨折患者的超声图像特点,即鼻骨骨折分为线型骨折、粉碎型骨折、复合型骨折、不完全型骨折等4种类型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 154例鼻骨骨折患者中,CT检查单纯线型骨折53例,粉碎型骨折39例,复合型骨折45例,不完全型骨折7例,未发现骨折10例;超声检查单纯线型骨折67例,粉碎型骨折42例,复合型骨折18例,不完全型骨折13例,14例未发现骨折声像。超声检查和CT检查的诊断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查粉碎型鼻骨骨折检出率与CT相近,单纯线型鼻骨骨折超声检出率较高。结论高频超声是实时、快速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作为鼻骨骨折首选无创、无辐射的检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骨骨折 高频超声 超声检查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