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途径移植人脐血单核细胞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姚星宇 杨丽敏 张国华 《中国卒中杂志》 2012年第10期786-791,共6页
目的观察经不同途径移植人脐血单核细胞14天后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评分的变化,探讨干细胞移植的最佳途径。方法采用自体血二次注血/退针法制作脑出血模型,经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检查证实脑出血模型构建成功后,将从人... 目的观察经不同途径移植人脐血单核细胞14天后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评分的变化,探讨干细胞移植的最佳途径。方法采用自体血二次注血/退针法制作脑出血模型,经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检查证实脑出血模型构建成功后,将从人脐血中分离出的新鲜人脐血单核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blood mononuclear cells,HUCBMC)分别经Wistar大鼠尾静脉、左心室及脑出血局部移植入实验动物体内,对照组造模成功后,不予治疗,自然转归。各组模型均于移植1、3、7、14天采用Longa评分法评价大鼠神经功能。结果经尾静脉、左心室及脑出血局部移植HUCBMC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经统计学处理后提示不同时间点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差异有显著性(F=131.87,P<0.001);移植时间(time)与移植方法(group)的交互效应显示不同的治疗方法时间趋势相同(F=35.54,P>0.05)。大鼠神经功能评分组间比较显示,不同移植方法对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变化的差异有显著性(F=6.434,P=0.001);HUCBMC移植术后1天脑局部移植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2.35±0.67)高于其他组,移植术后3、7、14天脑局部移植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为0.40±0.60,0.25±0.37,0.03±0.22)低于其他组;HUCBMC移植后1天4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差异无显著性(F=2.14,P=0.1 0);移植3、7、14天4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差异有显著性(F值分别为5.59,22.94,11.07,其对应P值均<0.01);相同移植途径不同时间点多个样本均数之间比较各组差异有显著性(F值分别为27.71,29.07,92.11,13.47,其对应P<0.001);尾静脉与左心室移植组各时间点神经功能评分差别无显著性(P分别为0.85,0.08,0.70,0.68)。结论经尾静脉、左心室及脑出血局部途径移植人脐血单核细胞治疗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均有改善;脑局部移植是脐血单核细胞移植的最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血单核细胞 脑出血 大鼠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改良及探讨 被引量:22
2
作者 赵凯 张国华 +1 位作者 贾宇臣 李宁 《中国卒中杂志》 2012年第12期916-921,共6页
目的探讨建立一种操作简便、稳定性好、成功率高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方法 60只清洁级成年健康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传统组和改良组各30只,传统组参照ZeaLonga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改良组主要针对三个方面... 目的探讨建立一种操作简便、稳定性好、成功率高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方法 60只清洁级成年健康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传统组和改良组各30只,传统组参照ZeaLonga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改良组主要针对三个方面进行改良以提高成功率,涉及线栓头端的处理、插入线栓的方式以及插入线栓位置的选择等。通过神经功能评分及脑组织学检查来验证模型稳定性和成功率。结果制模后改良组(2.35±1.23)与传统组(1.24士1.50)神经功能评分相比差异有显著性(t=2.852;P=0.007)。改良组实验动物模型制作成功率(63.33%)、存活动物模型制作成功率(73.08%),与传统组(20.00%和33.33%)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x^2值分别为11.589和6.848,P值分别为0.001和0.009)。结论改良组模型神经功能评分、存活动物模型制作成功率和实验动物模型制作成功率均高于传统组,是较为理想的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栓法 脑缺血 再灌注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