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地区葡萄醋发酵用优势醋酸菌的筛选鉴定及应用
1
作者 聂红帆 楠极 +2 位作者 胡海霞 苗甫青 曹施静 《食品工业科技》 2025年第18期201-211,共11页
为筛选适用于葡萄醋发酵的优良醋酸菌,该研究对内蒙古自治区7个不同区域,不同品种葡萄中的菌株进行分离筛选,并采用产酸定性试验、生理生化试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进行鉴定。再对筛选的醋酸菌进行耐乙醇、耐低pH、耐乙酸的发酵特性... 为筛选适用于葡萄醋发酵的优良醋酸菌,该研究对内蒙古自治区7个不同区域,不同品种葡萄中的菌株进行分离筛选,并采用产酸定性试验、生理生化试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进行鉴定。再对筛选的醋酸菌进行耐乙醇、耐低pH、耐乙酸的发酵特性研究以及产酸量测定试验。最后用所得醋酸菌进行葡萄醋的酿造,对发酵完成的葡萄醋进行有机酸的测定、电子鼻检测分析以及感官评定。结果表明,共分离得到71株产酸菌株,并成功鉴定出4株醋酸菌,其中菌株DJN2和XHN1均为巴氏醋杆菌(Acetobacter pasteurianus),菌株TA3、XM1均为米醋酸杆菌(Acetobacter oryzae)。DJN2、XHN1、XM1这3株醋酸菌均能耐受11%的无水乙醇、最低pH为2.8、3%的冰乙酸,且这3株醋酸菌产酸能力较强,产酸量均大于41 g/L。筛选出的3株优势醋酸菌发酵的三组葡萄醋均检测出6种有机酸,分别是乙酸、苹果酸、酒石酸、柠檬酸、琥珀酸、乳酸,三组葡萄醋通过电子鼻18个传感器检测分析,得出其中有15个传感器的响应值均高于商业醋酸菌AS1.41发酵的葡萄醋,醋样香气浓郁,口感酸甜,具有独特果酸味。本研究为新型葡萄醋发酵菌种的开发以及葡萄醋品质的改良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醋 发酵 醋酸菌 产酸量 耐受 电子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苁蓉多糖通过改善肠道菌群稳态产生抗衰老作用的研究
2
作者 张春生 李冰 +7 位作者 王鲁豫 周志华 张婷 朱莉 梁彦 刘爽 王鑫 李刚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2-95,I0020-I0024,共9页
目的通过体内研究肉苁蓉多糖(Polysaccharides of Cistanche deserticola,CDPS)的抗衰老作用,探究产生这种抗衰老作用可能发生的机制。方法75只12月龄的昆明种(Kunming species,KM)小鼠按照完全随机的方法分为空白对照组(Wild Type grou... 目的通过体内研究肉苁蓉多糖(Polysaccharides of Cistanche deserticola,CDPS)的抗衰老作用,探究产生这种抗衰老作用可能发生的机制。方法75只12月龄的昆明种(Kunming species,KM)小鼠按照完全随机的方法分为空白对照组(Wild Type group,WT)、肉苁蓉多糖低剂量组(CDPS.L)、肉苁蓉多糖中剂量组(CDPS.M)、肉苁蓉多糖高剂量组(CDPS.H),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组(Positive drug group,P),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或相同体积的蒸馏水灌胃直至小鼠出现明显死亡证候,其余未出现明显死亡证候的小鼠在给药后180 d统一取材。进行血清中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T-SOD)和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的检测来观察肉苁蓉多糖的抗氧化作用;采用16S rRNA测序分析肠道菌群结构;通过小鼠海马和肠的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对小鼠认知能力和对肠道功能的影响。结果与WT组小鼠相比,CDPS给药组小鼠的生存率均提高,且CDPS.M及CDPS.H组的效果优于P组,但是并不具有显著性;与WT组小鼠相比,CDPS给药组小鼠的GSH-Px活力、T-SOD活力均有明显提高,各给药组MDA水平较WT组小鼠明显下降,且CDPS.H组的GSH-PX活力较P组有明显改善;CDPS给药可以改善小鼠的肠道菌群稳态,使Akkermansia muciniphila、Alloprevotella和Prevotellaceae这三种益生菌的水平升高,且可以改善小鼠的肠道功能,与其他组相比小鼠肠道的肠绒毛长度较长,肠壁厚度也较厚。CDPS给药同时可以减少衰老引起的海马神经元死亡。结论CDPS具有抗衰老作用,这种作用可能是因为其具有抗氧化作用,及其可以通过改善肠道功能,进而影响肠道菌群稳态,使Akkermansia muciniphila、Alloprevotella和Prevotellaceae这三种益生菌的水平升高而实现的,并且CDPS减少小鼠海马神经元死亡的作用也可能是CDPS抗衰老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多糖 衰老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竹牛奶炮制对多糖成分、免疫调节作用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3
作者 庆达嘎 兴安 +2 位作者 旭仁其木格 敖登木其尔 萨仁高娃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40-1050,1122,共12页
探究蒙医牛奶炮制对玉竹(Polygonati Odorati Rhizoma,POR)的多糖变化和免疫调节作用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POR和奶玉竹(Polygonati Odorati Rhizoma Lactum,PORL)的多糖成分,苯酚硫酸法测定其总糖含量,采用高... 探究蒙医牛奶炮制对玉竹(Polygonati Odorati Rhizoma,POR)的多糖变化和免疫调节作用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POR和奶玉竹(Polygonati Odorati Rhizoma Lactum,PORL)的多糖成分,苯酚硫酸法测定其总糖含量,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技术测定其分子量及分布,离子色谱法测定单糖组成。建立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抑制模型小鼠,评价POR和PORL的免疫调节作用,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法分析其对免疫抑制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POR经过奶制后多糖含量下降,分子量较大的多糖(438.752 kDa)被降解,分子量较小的多糖(4.236 kDa)的比例增加;其单糖组成中半乳糖、半乳糖醛酸、鼠李糖、阿拉伯糖含量均升高(P<0.05或P<0.01),而葡萄糖、木糖、甘露糖含量均下降(P<0.01)。药效实验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POR和PORL均上调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器官指数(P<0.05),能显著上调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IgG、IgM、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的含量(P<0.05),其中与POR比较,PORL能显著上调小鼠脾脏指数、IgM、TNF-α、IL-2的含量(P<0.05)。肠道菌群分析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PORL高剂量组(1400 mg/kg)的Alpha多样性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均有所增高(P<0.05),菌群多样性也趋向于正常,并且POR和PORL各剂量组均下调了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的比值并上调了乳酸菌的相对丰度。本研究阐明了POR牛奶炮制后的多糖成分变化特性及免疫调节功能的增效作用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为蒙药PORL的开发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竹 牛奶炮制 多糖 免疫调节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GA3和IAA浸种对尖叶胡枝子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
4
作者 邓睿 吕品 +4 位作者 汪超 田向阳 薛焱 王晓琴 曹阳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105-112,共8页
【目的】探明不同浓度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对尖叶胡枝子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为尖叶胡枝子的人工栽培和野生种质资源驯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尖叶胡枝子种子为材料,设置5个不同浓度的GA3和IAA处理,分别为100 mg/L、200 m... 【目的】探明不同浓度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对尖叶胡枝子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为尖叶胡枝子的人工栽培和野生种质资源驯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尖叶胡枝子种子为材料,设置5个不同浓度的GA3和IAA处理,分别为100 mg/L、200 mg/L、300 mg/L、400 mg/L和500 mg/L,考察不同处理尖叶胡枝子种子的株高、叶片数、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脯氨酸(Pro)含量。【结果】GA3和IAA均对尖叶胡枝子的发芽率、株高、叶片数及POD活性和Pro含量产生显著影响。GA3浸种处理中,与CK相比,除100 mg/L处理对尖叶胡枝子的叶片数表现为促进作用外,其余浓度处理对尖叶胡枝子的发芽数、株高和叶片数均表现出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GA3浓度升高逐渐增强,500mg/L处理的抑制作用最显著;POD活性和Pro含量随GA3浓度增加均先降低后升高,300 mg/L处理的POD活性和Pro含量均最低,分别为1074.67U/g和5166.67μg/g。IAA浸种处理中,与CK相比,除200mg/L处理对种子发芽数表现出促进作用外,其余浓度处理对尖叶胡枝子的发芽数、株高和叶片数均表现出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均随浓度增加逐渐增强,500 mg/L处理的抑制作用最显著;POD活性随IAA浓度增加而逐渐上升,Pro含量则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POD活性和Pro含量分别以100mg/L和200mg/L处理最低,分别为1073.00U/g和7325.00μg/g。【结论】100 mg/L GA3浸种处理可有效促进尖叶胡枝子幼苗生长,200 mg/L IAA浸种处理可有效促进尖叶胡枝子种子萌发,其余浓度的GA3和IAA浸种处理均对尖叶胡枝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叶胡枝子 生长素 赤霉素 种子萌发 过氧化物酶 脯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的蒙医安代疗法对不同蒙医体质人群影响的作用机制研究
5
作者 萨其拉 包丽红 呼亚格图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859-2877,共19页
目的探讨基于代谢组学的蒙医安代疗法对不同蒙医体质人群的影响。方法在文献研究、专家访谈、问卷及实地调查安代疗法的历史渊源、操作方法、临床作用、适应证和禁忌证等基础上,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所有纳入病例的基线血... 目的探讨基于代谢组学的蒙医安代疗法对不同蒙医体质人群的影响。方法在文献研究、专家访谈、问卷及实地调查安代疗法的历史渊源、操作方法、临床作用、适应证和禁忌证等基础上,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所有纳入病例的基线血浆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比较实验组(接受安代疗法的3种体质组)与对照组(未接受安代疗法的3种体质组)的差异代谢物,对相关代谢物进行功能分析,通过筛选相关的代谢物及其通路去探索调控机制相关因素。结果安代疗法能够显著降低实验组样本中有害代谢物的含量,表明其可能具有调节体内代谢物水平的作用。不同体质对安代疗法的反应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赫依体质样本中血清素和枞酸等代谢物含量降低,而希拉体质和巴干达体质样本中则呈现出更为复杂的变化。安代疗法对代谢通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柠檬酸循环、谷胱甘肽代谢和脂质代谢等方面,可能促进了能量代谢和其他生理过程。结论安代疗法在调节体内代谢物水平和代谢通路活性方面显示出潜力,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全面评估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蒙医体质学 安代疗法 非靶向代谢组学 相关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道与非呼吸道标本分离MRSA临床株耐药性比较及其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被引量:2
6
作者 额尔德木图 王艳艳 +2 位作者 李喻瞳 陈贵林 王俊瑞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2-430,共9页
目的:探讨呼吸道与非呼吸道标本分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耐药性、分子分型和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差异。方法:选取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的100株MRSA,其中50株MRSA分离自呼吸道标本,50株MRSA分离自非呼吸道标本。对100株MRS... 目的:探讨呼吸道与非呼吸道标本分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耐药性、分子分型和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差异。方法:选取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的100株MRSA,其中50株MRSA分离自呼吸道标本,50株MRSA分离自非呼吸道标本。对100株MRSA进行14种抗菌药物的体外药敏试验,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Spa)分型方法进行分子分型,结晶紫染色实验检测MRSA菌株生物膜形成能力。结果:体外药敏试验,100株MRSA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莫西沙星和四环素的总体耐药率较高,均大于60.0%,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仅为9.0%,且所有菌株均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和奎奴普丁/达福普汀敏感。呼吸道标本分离的MRSA对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四环素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呼吸道标本分离株(P<0.05)。100株MRSA中共检出17种基因型,其中优势型别为ST5-t2460型(26.0%)、ST239-t030型(23.0%)和ST59-t437型(20.0%)。呼吸道标本分离MRSA中优势型别为ST5-t2460型(20.0%)和ST239-t030型(13.0%),其次为ST59-t437型(7.0%);非呼吸道标本分离MRSA中共检出13种基因型,优势型别为ST59-t437型(13.0%)和ST239-t030型(10.0%)。100株MRSA全部为产膜菌株,强产膜菌株、中产膜菌株和弱产膜菌株比例分别为2.0%(2/100)、24.0%(24/100)和74.0%(74/100)。ST59-t437型克隆株整体产膜能力较强,60.0%(12/20)为中产膜株和强产膜株。结论:呼吸道标本分离MRSA菌株整体耐药率明显高于非呼吸道标本分离MRSA株。ST59-t437基因型和ST239-t030基因型为2类标本共有优势克隆株,ST59-t437型菌株呈现较强的生物膜形成能力,而ST239-t030型菌株整体耐药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药性 分子分型 生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日嘎-4味散成分组成分析及6种成分含量测定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君 王跃武 +3 位作者 张谦 翠平 叶日贵 吉日木巴图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2,共9页
目的分析协日嘎-4味散成分组成,并测定黄柏碱、绿原酸、栀子苷、小檗碱、芦丁、姜黄素的含量。方法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HPLC-Q-Exactive-MS)定性分析采用Agilent ZORBAX SB-Aq色谱柱(4.6 mm×150 mm,5μm)... 目的分析协日嘎-4味散成分组成,并测定黄柏碱、绿原酸、栀子苷、小檗碱、芦丁、姜黄素的含量。方法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HPLC-Q-Exactive-MS)定性分析采用Agilent ZORBAX SB-Aq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1%甲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5 mL/min;柱温35℃;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扫描。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HPLC-MS/MS)定量分析采用Shim-pack GIST-HP C_(18)色谱柱(2.1 mm×100 mm,3μm);流动相甲醇-0.1%甲酸;体积流量0.25 mL/min;柱温35℃;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结果共鉴定出65种成分,包括19种生物碱、13种有机酸、13种黄酮、7种姜黄素、6种环烯醚萜、4种脂肪酸、2种醛、1种氨基酸。6种成分在各自范围线性关系良好(r≥0.9991),平均加样回收率96.44%~102.37%,RSD 2.05%~3.74%。结论本研究可为协日嘎-4味散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日嘎-4味散 成分组成 化学成分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HPLC-Q-Exactive-MS)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HPLC-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药那如-3味丸对普瑞巴林联合神经阻滞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越娜 澈力木格 +4 位作者 李辉 吕亮亮 郎海云 铁植 都义日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68-1072,共5页
目的探究蒙药那如-3味丸对普瑞巴林联合神经阻滞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NP)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确诊为NP的疼痛科住院患者41例,男20例,女21例,年龄40~80岁,BMI≥18.5 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蒙... 目的探究蒙药那如-3味丸对普瑞巴林联合神经阻滞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NP)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确诊为NP的疼痛科住院患者41例,男20例,女21例,年龄40~80岁,BMI≥18.5 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蒙药那如-3味丸组(观察组,n=20)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n=21)。对照组为常规治疗,口服普瑞巴林胶囊联合超声引导下疼痛区域神经阻滞;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蒙药那如-3味丸(2 g/10粒),每晚临睡前口服3~5粒,共2周。记录治疗前1 d、治疗后2周、1个月、2个月数字评分量表(NRS)疼痛评分、简化McGill疼痛问卷(SF-MPQ)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分别于治疗前1 d、治疗后2周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6、IL-8、IL-1β、TNF-α浓度。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如恶心、呕吐、腹胀、心悸、嗜睡和头晕等。结果与治疗前1 d比较,治疗后2周、1个月、2个月两组NRS疼痛评分、SF-MPQ评分、PSQI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2周两组血清IL-6、IL-1β、TNF-α浓度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2周、1个月、2个月观察组NRS疼痛评分、SF-MPQ评分、PSQI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2周观察组IL-6、IL-1β、TNF-α浓度明显降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蒙药那如-3味丸联合常规疗法可有效减轻NP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且可能具有调节神经炎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药那如-3味丸 神经病理性疼痛 疼痛评分 睡眠质量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色马铃薯花青素的抑菌性及其对草莓保鲜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海霞 包良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293-298,共6页
为研究紫色马铃薯花青素的抑菌性及其对草莓保鲜的作用,考察了紫色马铃薯花青素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青霉菌和酵母菌的抑菌能力、最低抑菌浓度和紫色马铃薯花青素与山梨酸钾、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及其混合液的抑菌效果;测定紫色马... 为研究紫色马铃薯花青素的抑菌性及其对草莓保鲜的作用,考察了紫色马铃薯花青素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青霉菌和酵母菌的抑菌能力、最低抑菌浓度和紫色马铃薯花青素与山梨酸钾、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及其混合液的抑菌效果;测定紫色马铃薯花青素对室温贮藏条件下的草莓失重率、腐败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菌落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色马铃薯花青素的抑菌能力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青霉菌>酵母菌;对四种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5.625、11.25、22.5和45 mg/mL。25 mg/mL紫色马铃薯花青素+0.5μg/mL对羟基苯甲酸乙酯混合液处理组草莓的失重率、腐败率显著低于对照CK(P<0.0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对照CK(P<0.05),菌落总数极显著低于对照CK(P<0.0001)。保鲜能力为对羟基苯甲酸乙酯+花青素>对羟基苯甲酸乙酯>花青素>对照。综上,紫色马铃薯花青素具有一定的抑菌和保鲜效果,但效果差于对羟基苯甲酸乙酯,与其联合使用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马铃薯 花青素 抑菌性 草莓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玫瑰花中新唢呐草素Ⅰ的分离、含量测定和体外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萨仁高娃 苏龙嘎 +1 位作者 才仁拉毛 齐和日玛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2年第8期1319-1324,共6页
采用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从阿尔山玫瑰花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得到纯度较高(95.48%)的新唢呐草素I,并鉴定其化学结构;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11种不同产地的玫瑰花中新唢呐草素I含量,其含量为0.7%~7.4%;体外活性... 采用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从阿尔山玫瑰花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得到纯度较高(95.48%)的新唢呐草素I,并鉴定其化学结构;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11种不同产地的玫瑰花中新唢呐草素I含量,其含量为0.7%~7.4%;体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新唢呐草素I对α-葡萄糖苷酶有较强的抑制活性,IC为10.0μg/mL,并不同产地玫瑰花提取物均显示抑制活性;新唢呐草素I也具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半数清除率IC为8.1μg/mL,不同产地玫瑰花提取物均有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而随着玫瑰花中新唢呐草素I含量的增加,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和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有增强的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本研究为玫瑰花提取物的降低餐后血糖活性成分的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花 新唢呐草素I 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药绿松石的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白文明 莲花 +1 位作者 渠弼 那生桑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023-3029,共7页
目的建立蒙药绿松石的质量标准。方法收集不同产地绿松石,共10批。观察绿松石样品和粉末的性状并进行理化鉴别;按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方法测定绿松石样品中水分、浸出物含量;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绿松石样品铜元素含量。... 目的建立蒙药绿松石的质量标准。方法收集不同产地绿松石,共10批。观察绿松石样品和粉末的性状并进行理化鉴别;按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方法测定绿松石样品中水分、浸出物含量;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绿松石样品铜元素含量。结果绿松石为不规则、周围带有黑石的块状物,表面蓝绿色,体重,质硬脆,难砸碎,断面呈贝壳状,蜡样光泽,粉末呈灰绿色,无臭,味淡;理化鉴别结果显示,呈铜盐反应;10批次样品中水分含量为0.41%-3.94%(SD=1.37%),浸出物含量为0.21%-0.81%(SD=0.21%),铜元素含量为3.03%-4.63%(SD=0.63%)。结论初步拟定绿松石中水分含量不得超多5.0%、浸出物含量不得低于0.10%,铜元素含量应为2.60%-4.84%,制定的标准可用于蒙药材绿松石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松石 原子吸收光谱法 含量测定 铜元素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玫瑰总黄酮脂质体的制备及其表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鑫晶 成日青 +2 位作者 塔娜 齐和日玛 萨仁高娃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4-149,共6页
本试验旨在制备玫瑰总黄酮脂质体(RTF-L),优化其处方,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以薄膜-超声分散法制备RTF-L,采用超速离心-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包封率,以包封率为主要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其处方,并通过最优处方下制备的RTF-L的外观... 本试验旨在制备玫瑰总黄酮脂质体(RTF-L),优化其处方,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以薄膜-超声分散法制备RTF-L,采用超速离心-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包封率,以包封率为主要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其处方,并通过最优处方下制备的RTF-L的外观形态、粒径、粒度分布(PDI)、Zeta电位、体外累积释放率等评价其性质。结果显示,制备RTF-L的最佳处方为磷脂浓度0.3%,药物与磷脂比1∶15,水相介质pH 6.5,胆固醇与磷脂比1∶2;所制得的RTF-L包封率为(77.0±0.2)%,粒径为(155.40±2.11)nm,Zeta电位为(-21.03±1.24)mV,PDI为0.035±0.003,稳定性良好;体外累积释放试验结果显示,玫瑰总黄酮(RTF)溶液在6 h累积释放率为85.15%,基本释放完全,而RTF-L在6 h累积释放率为76.42%,与原药相比有一定的缓释作用。结果表明,优选处方稳定可行,所制备的RTF-L包封率高,粒径小且均匀,为RTF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及其新剂型的研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总黄酮 脂质体 制备 正交试验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奶减轻硫酸葡聚糖钠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炎症 被引量:1
13
作者 乌云 王爽 +4 位作者 敖登其木格 巴达玛斯仁 锡林其其格 查干其其格 斯琴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57-1062,共6页
目的 探讨马奶对硫酸葡聚糖钠(DSS)诱导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灌胃生理盐水0.8 mL/d)和DSS造模组,造模后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0.8 mL/d)、柳氮磺吡啶(SASP)处理组[430 mg/(kg·d)]和马奶... 目的 探讨马奶对硫酸葡聚糖钠(DSS)诱导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灌胃生理盐水0.8 mL/d)和DSS造模组,造模后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0.8 mL/d)、柳氮磺吡啶(SASP)处理组[430 mg/(kg·d)]和马奶组(0.8 mL/d),每组16只。灌胃给药10 d后,HE染色观察小鼠结肠炎症情况,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和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评分;ELISA测定小鼠结肠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 IL-6、 IL-10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和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各项指标均反映DSS对成功诱导UC的发生起促进作用;与模型组相比,马奶组能够减轻UC小鼠结肠的缩短,抑制结肠组织炎症和溃疡形成,降低DAI和CMDI指数,显著降低小鼠结肠组织中的IL-1β和IL-6含量,增加IL-10水平,降低CD4^(+)/CD8^(+)T细胞比值。结论 马奶通过调节机体免疫抑制DSS诱导UC小鼠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奶 溃疡性结肠炎(UC) 细胞因子 T淋巴细胞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