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地区三种蜱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1
作者 崔梦宇 苏思 +5 位作者 木兰 高瑞娟 郭棋棋 任洪 包丽丽 于晶峰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1-177,共7页
目的 了解内蒙古地区3种蜱的种群内部遗传多样性和种群历史动态,为设计有效的媒介控制方案和揭示蜱的传播机制提供有效数据。方法 2022—2023年在内蒙古地区采用人工采集法进行采样。针对采获的边缘璃眼蜱、嗜群血蜱和波斯锐缘蜱,通过对... 目的 了解内蒙古地区3种蜱的种群内部遗传多样性和种群历史动态,为设计有效的媒介控制方案和揭示蜱的传播机制提供有效数据。方法 2022—2023年在内蒙古地区采用人工采集法进行采样。针对采获的边缘璃眼蜱、嗜群血蜱和波斯锐缘蜱,通过对16S rDNA和COI基因测序并分析序列特征与群体内部的遗传多样性。结果 经碱基组成成分分析发现,3种蜱的16S rDNA基因和COI基因的A+T平均含量明显大于C+G的平均含量。边缘璃眼蜱的COI基因鉴定出22个单倍型,16S rDNA序列鉴定出12个单倍型。嗜群血蜱的COI基因鉴定出11个单倍型,16S rDNA序列鉴定出9个单倍型。波斯锐缘蜱的COI基因鉴定出2个单倍型,16S rDNA序列鉴定出6个单倍型。除波斯锐缘蜱的16S rDNA的单倍型多样性为0.264外,其他2种蜱的16S rDNA的单倍型多样性最小值为0.579;3种蜱虫的核苷酸多样性均小于0.05。中性检验的Tajima’s值与Fu’s Fs值均为负值。经碱基饱和替换性分析,3种蜱虫的2个基因均未达到饱和。系统发育树显示,内蒙古地区的边缘璃眼蜱、嗜群血蜱和波斯锐缘蜱,3种蜱虫均独立聚合成枝。结论 内蒙古地区的边缘璃眼蜱、嗜群血蜱和波斯锐缘蜱的碱基含量符合昆虫线粒体DNA含量特征,3种蜱的种群在历史上曾经历了快速的群体膨胀且3种蜱的系统发育显示独立聚合成枝,种群内部尚未形成种群隔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璃眼蜱 嗜群血蜱 波斯锐缘蜱 序列特征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部分地区全沟硬蜱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崔梦宇 苏思 +6 位作者 邢丽丽 木兰 高瑞娟 郭棋棋 任洪 祁冬冬 于晶峰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5-301,共7页
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地区全沟硬蜱的遗传多样性和种群历史动态,为制定有效的媒介控制方案和揭示全沟硬蜱的传播机制提供科学数据。方法于2021年4月—2023年7月对内蒙古自治区的10个地区采用人工采集法或拖旗法进行采样,基于全沟硬... 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地区全沟硬蜱的遗传多样性和种群历史动态,为制定有效的媒介控制方案和揭示全沟硬蜱的传播机制提供科学数据。方法于2021年4月—2023年7月对内蒙古自治区的10个地区采用人工采集法或拖旗法进行采样,基于全沟硬蜱的16S rRNA和COI基因合成特异引物,对呼伦贝尔市阿龙山镇和兴安盟阿尔山市野外采获的游离全沟硬蜱进行PCR扩增,分析其遗传多样性。结果COI基因阳性率为90.00%,16S rRNA阳性率为98.33%;COI基因鉴定出18个单倍型,16S rRNA序列鉴定出15个单倍型;两个基因的单倍型多样性大于0.762,核苷酸多样性小于0.005;中性检验的Tajima’s值与Fu’s Fs值均为负值且达到了显著性水平(P<0.05),且核苷酸错配图显示为单峰。种群的遗传分化指数F ST显示群体的遗传分化程度较小,同时分子方差分析(AMOVA)表明,群体内的变异大于群体间的变异。系统发育树与单倍型网络图显示单倍型之间混杂分布。结论兴安盟地区与呼伦贝尔地区的全沟硬蜱拥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能适应环境变化,遗传分化主要集中在群体内部且并未出现地理隔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沟硬蜱 16S rRNA COI基因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不同地区蜱类鉴定及其空间分布 被引量:1
3
作者 崔梦宇 苏思 +6 位作者 邢丽丽 木兰 高瑞娟 郭棋棋 任洪 祁冬冬 于晶峰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74,共9页
为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全境不同地点、不同植被中蜱的种类和分布,为该地区有效防控蜱及蜱传病原体提供科学依据。本调查采用拖旗法和人工采集法于2021—2023年蜱活跃期由东向西依次对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阿龙山镇、牙克... 为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全境不同地点、不同植被中蜱的种类和分布,为该地区有效防控蜱及蜱传病原体提供科学依据。本调查采用拖旗法和人工采集法于2021—2023年蜱活跃期由东向西依次对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阿龙山镇、牙克石市和大杨树镇,兴安盟阿尔山市,赤峰市天山镇,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鄂尔多斯市成川镇,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和磴口县共12个地区进行采样,运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蜱种鉴定,并分析蜱分布的空间和生态环境特点。结果显示,共采集1719只游离蜱和3310只寄生蜱,经鉴定后隶属2科5属5种,分别是2933只(58.32%)硬蜱科的草原革蜱(Dermacentor nuttalli)、1719只(34.18%)全沟硬蜱(Ixodes persulcatus)、128只(2.55%)边缘璃眼蜱(Hyalomma marginatum)和229只(4.55%)嗜群血蜱(Haemaphysalis concinna)以及20只(0.40%)软蜱科的波斯锐缘蜱(Argas persicus)。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蜱的18S rRNA、16S rRNA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I)基因片段分别为756、420和557 bp,本调查的蜱种分别与GenBank中同种类一致性较高(均大于96.0%),且在同一进化分支上。森林生态系统与荒漠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均没有相似度,相似性系数为0;草地生态系统与农田生态系统中等相似,相似性系数为0.50;草地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中等不相似,相似性系数为0.33;荒漠生态系统与农田生态系统和草地生态系统中等不相似,相似性系数分别为0.33和0.25。结果表明,内蒙古地区的优势蜱种为草原革蜱,不同生态环境中蜱的种类和数量分布不同,蜱种分布具有地域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蜱类鉴定 空间分布 群落相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地区样本髋关节置换假体位置数字化评估
4
作者 李佳伟 张凯 +6 位作者 丁良甲 王海燕 陈清威 刘启 于小明 兰文杰 李筱贺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5-152,共8页
目的测量内蒙古地区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位置参数,了解假体位置分布及解剖重建率。方法纳入内蒙古地区四家三级医院179例髋关节置换术后首次X线资料(年龄30~70岁),影像资料以JEPG格式导入Mimics21.0软件,采用多人重复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 目的测量内蒙古地区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位置参数,了解假体位置分布及解剖重建率。方法纳入内蒙古地区四家三级医院179例髋关节置换术后首次X线资料(年龄30~70岁),影像资料以JEPG格式导入Mimics21.0软件,采用多人重复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测量6项参数,包括髋臼假体外展角、前倾角、髋关节旋转中心垂直位置和水平位置、股骨偏心距及双下肢长度差异;比较术侧与健侧髋关节旋转中心位置、股骨头偏心距的差异,统计以上6项参数的解剖重建率。结果观察者间及观察者自身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84~0.99,可靠性较好。健侧股骨头偏心距与术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侧髋关节旋转中心垂直位置、水平位置与健侧相比,向内上方偏移,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髋臼假体外展角、前倾角、髋关节旋转中心垂直位置、水平位置、股骨头偏心距及双下肢长度差异的解剖重建率分别为79.90%、77.70%、43.02%、60.34%、60.30%、79.30%。结论本研究统计内蒙古地区髋关节置换术假体位置的分布情况,认为术后较难达到完全的解剖重建,其中髋关节旋转中心垂直位置、水平位置及股骨偏心距的解剖重建率偏低,需改进手术方法缩小两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X线 假体 解剖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检测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6
5
作者 卢爱桃 郭卫东 +3 位作者 李昕 王文瑞 跃华 于晶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33-436,共4页
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14岁以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感染状况,阐明内蒙古自治区儿童RSV感染的流行趋势。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2年10月内蒙古中、东和西部地区14岁以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及肺炎病例... 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14岁以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感染状况,阐明内蒙古自治区儿童RSV感染的流行趋势。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2年10月内蒙古中、东和西部地区14岁以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及肺炎病例标本共3207份,采用实时荧光RT-PCR法扩增RSV的部分基因片段。对不同时间、不同年龄和不同地区的样本的RSV阳性率进行分析。结果:检测的3207份样本中,阳性样本224份,阳性率为6.980。RSV全年均可检出,检出率高峰期主要集中在10月到次年的3月份。不同年龄段对RSV的易感性不同,3岁以下儿童RSV感染高于与3岁以上儿童(X^2=31.89,P〈0.01)。1~6月龄婴儿的感染率(19.61%)最高,然后随着年龄的增加感染率逐渐下降。不同性别感染率之比为男性:女性=1.37:1。RSV感染病例在内蒙古东、中和西部地区均有分布,无明显的地域差异(X^2=0.207,P〉0.05)。结论:RSV在内蒙古自治区全区流行,发病高峰期为冬春季节,3岁以下儿童为高发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合胞病毒 实时荧光RT-PCR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地区成年人下颌骨三维CT测量及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凯 王一丹 +11 位作者 戴丽娜 于静红 张云凤 金凤 王海燕 李筱贺 温彦鑫 温鑫 樊建进 谢宇轩 倪敏 张铁馨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04-409,共6页
目的为成人下颌骨缺损修复重建、重塑面部骨骼整体形态提供解剖学参数。方法招募志愿者49例(男21例,女28例),收集71例下颌骨干骨标本进行CT扫描,使用Mimics软件建立内蒙古地区人120例下颌骨三维模型,测量120例内蒙古地区人下颌骨指标,... 目的为成人下颌骨缺损修复重建、重塑面部骨骼整体形态提供解剖学参数。方法招募志愿者49例(男21例,女28例),收集71例下颌骨干骨标本进行CT扫描,使用Mimics软件建立内蒙古地区人120例下颌骨三维模型,测量120例内蒙古地区人下颌骨指标,并将下颌骨数据作两侧比较、男性与女性比较以及与现代华北地区下颌骨数据比较。结果男、女志愿者双侧所有测量数据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下颌骨各项测量数据除下颌角外均为男性大于女性,下颌角女性大于男性。结论内蒙古地区人群较华北其他地区人群下颌骨更宽、下巴更为突出,下颌角小,咀嚼肌力量大;为内蒙古地区人群设计下颌骨假体时,设计为下颌体厚,矢状面横截面积较大,体高与下颌支高较小的形态更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 三维测量 内蒙古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内蒙古肉苁蓉多糖提取工艺 被引量:4
7
作者 霍达 张竞男 +4 位作者 马微 张善林 扈瑞平 张俊锋 马春丽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2期1667-1671,共5页
目的:确定热水浸提法提取内蒙古肉苁蓉多糖的最优条件。方法:选取热水浸提法提取内蒙古肉苁蓉多糖,把内蒙古肉苁蓉作为原材料,以内蒙古肉苁蓉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实验找到最优单因素条件,再将单因素实验结果利用响应面法对内... 目的:确定热水浸提法提取内蒙古肉苁蓉多糖的最优条件。方法:选取热水浸提法提取内蒙古肉苁蓉多糖,把内蒙古肉苁蓉作为原材料,以内蒙古肉苁蓉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实验找到最优单因素条件,再将单因素实验结果利用响应面法对内蒙古肉苁蓉多糖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热水浸提法的最优条件是:液料比为45∶1(mL∶g)、热水浸提温度为100℃,时间为130 min、乙醇醇沉浓度为100%。在此条件下,内蒙古肉苁蓉的多糖提取率为11.207%,与响应面法预测值11.609%非常接近。结论:通过实验证明采用响应面法对内蒙古肉苁蓉多糖提取工艺得到的优化条件合理可靠,可为下一步工业化生产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肉苁蓉 热水浸提法 多糖 提取率 响应面法 液料比 温度 时间 醇沉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部分地区草原革蜱携带斑点热群立克次体DNA检测及其基因型分布 被引量:3
8
作者 桂峥 于晶峰 木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0-215,共6页
目的:调查内蒙古部分地区草原革蜱携带斑点热群立克次体(SFGR)的情况,分析该地区蜱携带SFGR的种类并进行同源性分析。方法:于2019年4月中旬在内蒙古自治区的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成川镇、呼和浩特市四子王旗牧场和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天... 目的:调查内蒙古部分地区草原革蜱携带斑点热群立克次体(SFGR)的情况,分析该地区蜱携带SFGR的种类并进行同源性分析。方法:于2019年4月中旬在内蒙古自治区的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成川镇、呼和浩特市四子王旗牧场和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天山镇巴彦温都苏木地区,通过普查的方法从708只绵羊中采集了264只草原革蜱,进行单蜱DNA的提取,采用PCR法扩增立克次体16sRNA进行初筛,从每个地区阳性样本中随机选取10个,共30个阳性样本进一步扩增其gltA和ompA基因,并对阳性样品进行序列测定和聚类分析。结果:在264只蜱虫中,共检出SFGR阳性蜱218只,阳性率为82.57%。成功测序14个SFGR ompA阳性样本,7个SFGR gltA阳性样本,序列分析发现gltA基因和ompA基因的相似度分别为100.00%及99.86%。系统发育分析,所检出的序列与劳氏立克次体在一个分支上,gltA基因序列与乌拉尔立克次体、帕克立克次体和西伯利亚立克次体亲缘关系较近;ompA基因序列与马赛立克次体和扇头蜱立克次体的亲缘关系接近;两者均与蒙纳克立克次体亲缘关系较远。结论:内蒙古自治区西部、中部和东部3个地区的草原革蜱携带SFGR的基因型均是劳氏立克次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式反应 草原革蜱内蒙古株 劳氏立克次体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酶-过氧化氢消解法在法医学硅藻检验中的应用
9
作者 郭文青 陈敏 +2 位作者 马骜 黄平 张吉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7-323,共7页
目的 提出一种新型法医学硅藻检验方法,即蛋白酶-过氧化氢(protease-hydrogen peroxide,PHP)消解法,探讨该方法在法医学鉴定实践中的应用潜力。方法 应用PHP消解法对肺组织进行处理并在硅藻数量、硅藻回收率、硅藻碎片占比以及不同硅藻... 目的 提出一种新型法医学硅藻检验方法,即蛋白酶-过氧化氢(protease-hydrogen peroxide,PHP)消解法,探讨该方法在法医学鉴定实践中的应用潜力。方法 应用PHP消解法对肺组织进行处理并在硅藻数量、硅藻回收率、硅藻碎片占比以及不同硅藻科属回收效能等方面与传统的硝酸破机法进行比较。结果 PHP消解法在硅藻数量、硅藻回收率以及硅藻碎片占比方面均高于传统的硝酸破机法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平均硅藻回收率高达93.95%。硝酸消解后的肺组织中曲壳藻属(65个)、菱形藻属Ⅰ(36个)、菱形藻属Ⅱ(22个)、双壁藻属(20个)、桥弯藻属(8个)均低于提取水样(曲壳藻属154个、菱形藻属Ⅰ44个、菱形藻属Ⅱ45个、双壁藻属33个、桥弯藻属23个),而PHP消解法仅菱形藻属Ⅱ低于提取水样(P<0.05),同时其硅藻回收稳定性方面高于硝酸破机法。结论 PHP消解法在肺组织硅藻提取效能方面优于传统的硝酸破机法,且在安全、环保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有望应用于溺死鉴定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溺死 硅藻检验 蛋白酶-过氧化氢消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羊脑磷脂型DHA对小鼠生理机能的影响
10
作者 包音都古荣·金花 宝鲁日 +6 位作者 和硕特麦丽斯 侯荣伦 呼格吉勒图 敖日格勒 岩松 敖日格乐 周欢敏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67,共8页
旨在为草原羊脑磷脂型DHA(DHA-PLs)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从苏尼特羊脑中萃取DHA-PLs,在确定其不携带朊病毒蛋白的基础上,选择7周龄、平均体质量为27 g的SPF级昆明雌性小白鼠30只,分为空白组(基础饲料)、鱼油组(基础饲料+鱼油)和羊脑D... 旨在为草原羊脑磷脂型DHA(DHA-PLs)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从苏尼特羊脑中萃取DHA-PLs,在确定其不携带朊病毒蛋白的基础上,选择7周龄、平均体质量为27 g的SPF级昆明雌性小白鼠30只,分为空白组(基础饲料)、鱼油组(基础饲料+鱼油)和羊脑DHA-PLs组(基础饲料+羊脑DHA-PLs),考察饲喂3个月后各组小鼠体征指标、周能量排出量、粪便中粗脂肪含量和脏器指数的变化,测定其血清生化和肝功能指标,观察肠道和脏器组织形态,以揭示羊脑DHA-PLs对小鼠营养物质吸收、脏器、血脂和肝功能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羊脑中无朊病毒蛋白,正常朊蛋白含量最高达200 mg/g;3个月饲喂试验结束后,各组小鼠健康状况良好,平均日采食量无差异,终体质量均显著增大(p<0.05);与空白组比较,羊脑DHA-PLs组小鼠周能量排出量,粪便中粗脂肪含量,血清中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以及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水平显著降低(p<0.05),但与鱼油组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小鼠脏器指数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心脏、肝脏、肾脏、脾脏、胃和脑等组织均未出现病变,肠道均无损伤,空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组间无差异(p>0.05),但羊脑DHA-PLs组和鱼油组小鼠肠道分别长出14个和13个潘氏斑,而空白组未出现。综上,草原羊脑DHA-PLs能促进小鼠营养物质吸收,显著降低血脂,提高肝脏机能和肠道免疫机能,对小鼠脏器无不良影响,可以应用于食品和保健品生产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羊脑磷脂型DHA 脏器指数 血脂 肝功能 组织学分析 潘氏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活化相关因子与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的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方姣 陈闻锦 +8 位作者 郑文凯 勾梦壮 刘永利 陈松 李娜 黄隽超 李艳丽 潘淑娟 谭云龙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活化相关因子与精神分裂症(SCZ)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选取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诊断标准的门诊或住院SCZ患者(n=166)和正常对照(n=71)为对象。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患者精神病理症状,用酶联...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活化相关因子与精神分裂症(SCZ)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选取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诊断标准的门诊或住院SCZ患者(n=166)和正常对照(n=71)为对象。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患者精神病理症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实验(ELISA)测定α-NaGalases、MAF和IL-18浓度。分析生物学指标和临床症状的相关性并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SCZ组α-NaGalases (P<0.001)和MAF(P<0.01)浓度低于正常对照组。SCZ组中,IL-18与α-NaGalases浓度(r=-0.24,P<0.01)负相关;α-NaGalases与MAF浓度(r=0.67,P<0.001),PANSS阳性症状量表总分与IL-18 (r=0.21,P <0.05)、MAF浓度(r=0.22,P <0.01)正相关。α-NaGalases和MAF的中介效应有统计学意义,相对中介效应占比25.47%。结论:IL-18水平升高可能提示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的发生,α-NaGalases和MAF可能会负性调节IL-18对SCZ的炎性损伤作用,从而代偿性缓解阳性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白细胞介素-18 α-N-乙酰半乳糖胺酶 巨噬细胞活化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源自副干酪乳杆菌ALAC-4的抗真菌肽APT对粘红酵母细胞抑制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敏宇 李恋 +3 位作者 李汇 满都拉 孙子羽 陈忠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5-31,共7页
目前,关于乳酸菌抗真菌肽抑制真菌的作用机制研究相对较少。该试验以副干酪乳杆菌ALAC-4产生的抗真菌肽APT为研究对象,采用活细胞计数法评价了其最小抑菌浓度为15.63 mg/mL,抑菌率为65%。以粘红酵母菌作为指示菌,对抗菌肽的抑菌机理进... 目前,关于乳酸菌抗真菌肽抑制真菌的作用机制研究相对较少。该试验以副干酪乳杆菌ALAC-4产生的抗真菌肽APT为研究对象,采用活细胞计数法评价了其最小抑菌浓度为15.63 mg/mL,抑菌率为65%。以粘红酵母菌作为指示菌,对抗菌肽的抑菌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测定了抗菌肽处理后粘红酵母的β-1,3-葡聚糖和几丁质的暴露量,结果表明APT可能破坏了粘红酵母细胞壁的结构;K^(+)泄漏实验结果显示,粘红酵母菌胞内K^(+)释放量随APT浓度的升高显著增加;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显示APT可使菌体细胞表面出现皱缩、孔洞,细胞质出现空泡现象;通过碘化丙啶和5(6)-羧基二乙酸荧光素琥珀酰亚胺酯标记实验结果表明APT处理粘红酵母细胞内酶失活状况与细胞膜的破损并非同步进行。综上可知抗菌肽APT对粘红酵母细胞壁膜以及胞内酶系造成影响从而起到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真菌肽 副干酪乳杆菌 粘红酵母菌 抑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铂类为基础的新辅助化疗疗效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泛素特异性蛋白酶39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程海东 莎仁高娃 陈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7-281,共5页
背景胃癌新辅助化疗是胃癌综合治疗的重要内容,取得了很好的结果,但是仍然有部分患者在治疗期间疾病进展,失去治疗机会。寻找能够预测新辅助化疗疗效的指标是今后研究的热点。目的探讨以铂类为基础的新辅助化疗疗效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 背景胃癌新辅助化疗是胃癌综合治疗的重要内容,取得了很好的结果,但是仍然有部分患者在治疗期间疾病进展,失去治疗机会。寻找能够预测新辅助化疗疗效的指标是今后研究的热点。目的探讨以铂类为基础的新辅助化疗疗效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泛素特异性蛋白酶39(USP39)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2013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进行以铂类为基础的新辅助化疗的胃癌患者4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以铂类为基础的新辅助化疗SOX方案进行治疗,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USP39的表达。结果 44例患者采用以铂类为基础的新辅助化疗SOX方案,其中有效组23例,无效组21例。有效组与无效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分数(N)、淋巴细胞分数(L)、血清清蛋白水平及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术前化疗疗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效组患者N/L≥3及USP39阳性率高于有效组(P<0.05)。结论以铂类为基础的新辅助化疗治疗胃癌,有效组患者的N/L、USP39低于无效组,N/L、USP39有可能成为预测胃癌以铂类为基础的新辅助化疗疗效的有效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39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黄韧带干预TGF-β1/Smad3信号通路抑制兔硬膜外纤维瘢痕形成的实验研究
14
作者 王鹏 张德宝 +5 位作者 张杨 张海斌 时嘉 张少杰 李树文 吴一民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75,共7页
目的通过对不同组别的兔分别行椎板切除术,对比其各组术后3、6周TGF-β1、Smad3蛋白表达量以及两者相应的mRNA表达水平,从而探讨自体黄韧带抑制腰椎术后硬膜外纤维瘢痕形成与TGF-β1/Smad3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将于内蒙古医科大学实验... 目的通过对不同组别的兔分别行椎板切除术,对比其各组术后3、6周TGF-β1、Smad3蛋白表达量以及两者相应的mRNA表达水平,从而探讨自体黄韧带抑制腰椎术后硬膜外纤维瘢痕形成与TGF-β1/Smad3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将于内蒙古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购买的48只6~8月龄的日本大白兔,分为保留黄韧带组,自体脂肪回置组,不保留黄韧带组,对不同组别进行手术造模。术后对每组间的实验动物分别饲养3、6周后进行处死(3、6周各处死8只)。采用Western blot蛋白定量分析、RTPCR技术测定各组样本中的TGF-β1、Smad3蛋白含量及mRNA表达水平,并将以上数据分别进行组间比较,分析其差异性。结果①Western blot检测结果:3、6周保留组TGF-β1、Smad3蛋白表达量小于不保留组和脂肪组(P<0.05),不保留组和脂肪组之间并未发现明显差异。②RT-PCR结果显示:对于TGF-β1、Smad3两者的mRNA表达量而言,3、6周保留组明显小于不保留组和脂肪组(P<0.05),不保留组和脂肪组之间并未见明显差异。结论腰椎手术术后,会形成不同程度的硬膜外纤维瘢痕。若在术中保留自体黄韧带,可减少硬膜外成纤维细胞的形成,其机制与TGF-β1/Smad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韧带 纤维瘢痕 TGF-β1/Smad3信号通路 Western blot RT-PCR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观遗传学在法医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雅冉 王鹏翔 +1 位作者 方向东 严江伟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5期366-370,共5页
表观遗传学指DNA序列无变化的、可遗传的基因表达改变,主要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塑、基因组印记、X染色体失活以及非编码RNA调控等方面。随着研究的深入,表观遗传学逐渐在法医学实践常遇到的特殊问题中发挥作用,如妊娠... 表观遗传学指DNA序列无变化的、可遗传的基因表达改变,主要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塑、基因组印记、X染色体失活以及非编码RNA调控等方面。随着研究的深入,表观遗传学逐渐在法医学实践常遇到的特殊问题中发挥作用,如妊娠期胎儿父权的认定、单亲鉴定中亲代必需等位基因的确定、同卵双生子的区分、微量组织来源确定及伪造DNA的鉴定等。本文介绍了表观遗传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并对表观遗传学在亲权鉴定、年龄推断、双生子鉴别及组织来源鉴定和死亡时间推断等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表观遗传学 综述[文献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Del遗传标记在法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盛翔 包云 +5 位作者 张家硕 李敏 李亚男 徐倩男 张素华 李成涛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4期420-427,共8页
法医DNA分型的遗传标记经历了可变数目串联重复(variable number of tandem repeat,VNTR)序列和短串联重复(short tandem repeat,STR)序列。随着测序技术的产生,出现了第三代遗传标记,因其基因座通常只有两个等位基因,故又被称为二等位... 法医DNA分型的遗传标记经历了可变数目串联重复(variable number of tandem repeat,VNTR)序列和短串联重复(short tandem repeat,STR)序列。随着测序技术的产生,出现了第三代遗传标记,因其基因座通常只有两个等位基因,故又被称为二等位基因遗传标记,主要包括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和插入/缺失(insertion/deletion,In Del)。由DNA片段插入或缺失形成的DNA长度多态性In Del遗传标记分布于整个基因组中,数目众多,兼具STR和SNP遗传标记的优势,现已应用于遗传学、人类学等领域。本文主要对In Del遗传标记在法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回顾和总结近年来的主要研究成果并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遗传标记 综述 插入/缺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力衰竭中心脏能量代谢变化研究进展
17
作者 马双双 邢岩江 +1 位作者 张佳玮 王婧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0期3831-3840,共10页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是指左心室射血分数≥50%但存在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临床体征的临床综合征,目前临床上约有50%的心力衰竭患者为HFpEF。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心力衰竭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其能量代谢变化显著,而能量代谢网络尚未...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是指左心室射血分数≥50%但存在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临床体征的临床综合征,目前临床上约有50%的心力衰竭患者为HFpEF。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心力衰竭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其能量代谢变化显著,而能量代谢网络尚未明晰。本综述将从糖代谢、脂代谢、酮体代谢及氨基酸代谢4个方面阐述心力衰竭中能量代谢的变化,通过HFpEF与射血分数下降型心力衰竭(HFrEF)的对比研究进一步了解不同代谢在HFpEF心脏中能量代谢的变化和意义,明确心力衰竭与各底物能量代谢之间的关系,从心脏能量代谢角度为不同类型心力衰竭的精准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治疗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 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 能量代谢 葡萄糖代谢 脂肪酸代谢 酮体代谢 氨基酸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儿童连续薄层解剖数据集三维重建骶椎及其软骨的可视化研究
18
作者 张凤珍 尹兆正 +6 位作者 伊钰营 李磊 赵婧 王星 李琨 李志军 张少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5,共8页
目的基于儿童连续薄层解剖数据集重建骶椎及其软骨并行三维观测,为临床、教学及研究应用提供三维可视化模型。方法利用冷冻数控技术对1例中国3岁女童盆部标本进行铣切,获取女童盆部连续高清断层解剖数据集。然后,应用软件分割骶椎的骨... 目的基于儿童连续薄层解剖数据集重建骶椎及其软骨并行三维观测,为临床、教学及研究应用提供三维可视化模型。方法利用冷冻数控技术对1例中国3岁女童盆部标本进行铣切,获取女童盆部连续高清断层解剖数据集。然后,应用软件分割骶椎的骨、软骨及椎间盘等结构并建立相应路径,在此基础上完成儿童骶椎模型的重建,并且对重建后的模型观测分析。最后,将该模型与收集的20例3~4岁儿童盆部影像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对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予以验证。结果获得女童盆部薄层高清解剖学图像数据集,并构建中国3岁女童的骶椎及其软骨三维可视化数字模型。测量结果显示S_(1)~S_(4)神经弓中心软骨联合(NCS)的前后径从头侧向尾端呈现由大到小的变化,S_(1) NCS的横径明显大于其余骶椎的NCS横径。S_(1)~S_(3)椎体-肋部软骨(VB-CEC)的高度、周长和前后径从头侧向尾端逐渐减小。S_(1) VB-CEC的横径明显大于其余骶椎VB-CEC的横径。三维模型与CT影像测量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儿童骶椎三维可视化模型可以清晰显示骶椎及骶椎软骨的结构及位置,儿童骶椎各软骨具有发育解剖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椎 软骨 可视化 儿童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C-MS/MS结合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体内外实验探究红花总黄酮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19
作者 李明奇 王映荷 +4 位作者 赵晓璐 包小妹 岳鑫 任贵强 马月宏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86-598,共13页
目的:阐明红花总黄酮药效和网络药理学机制,探讨其关键靶点和相关通路,明确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对红花总黄酮进行LCMS/MS测定及成分分析;通过TCMSP数据库、SWISS ADME数据库及文献查询筛选出有效成分;在Swiss Target Predict... 目的:阐明红花总黄酮药效和网络药理学机制,探讨其关键靶点和相关通路,明确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对红花总黄酮进行LCMS/MS测定及成分分析;通过TCMSP数据库、SWISS ADME数据库及文献查询筛选出有效成分;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出红花总黄酮相关靶点;在GeneCards数据库筛选出肝纤维化相关靶点;通过Venny.2.1.0取交集获得红花总黄酮抗肝纤维化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互作分析;通过Cytoscap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在Metascape平台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运用AutoDock软件对核心靶点和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通过动物模型实验和离体细胞实验验证红花总黄酮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结果:共鉴定出红花黄酮类成分41个。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获得红花总黄酮抗肝纤维化靶点149个,其中核心靶点23个。GO富集分析共涉及生物过程(BP)、细胞组分(CC)、分子功能(MF)三个方面。KEGG富集结果显示,PI3K/Akt、MAPK等是参与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通路。通过分子对接验证了活性成分Quercetin、Acacetin、Glabridin分别与Akt1、HIFIA紧密结合。在动物模型实验中,通过HE和Masson染色观察到红花总黄酮给药组纤维增生减少,胶原沉积减少,炎性细胞浸润减少,纤维化的肝脏组织得到改善;Western blotting结果提示,红花总黄酮可以使肝纤维化标志因子α-SMA、Collagen I(P<0.01)和PI3K/Akt信号通路标志蛋白PPI3K、PI3K、P-Akt、Akt表达量下降(P<0.01);在离体细胞实验中:Western blotting结果提示,红花总黄酮可以使肝纤维化标志因子α-SMA、Collagen I(P<0.01)和PI3K/Akt信号通路标志蛋白P-PI3K、PI3K、P-Akt、Akt表达量下降(P<0.01)。结论:红花总黄酮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形式发挥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MS/MS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肝纤维化 药理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脂腺类器官的构建要素与应用
20
作者 武禄 刘标 翁立新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120,共9页
皮脂腺是一种重要的皮肤附属器官,其主要功能是分泌多种脂质物质。这些脂质物质在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如参与体温调节、维持皮肤稳态及调节免疫系统等。皮脂腺功能异常可能导致一系列皮肤疾病的发生,其中以痤疮最为常见。痤疮是... 皮脂腺是一种重要的皮肤附属器官,其主要功能是分泌多种脂质物质。这些脂质物质在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如参与体温调节、维持皮肤稳态及调节免疫系统等。皮脂腺功能异常可能导致一系列皮肤疾病的发生,其中以痤疮最为常见。痤疮是由于皮脂腺过度分泌导致毛囊堵塞,引起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而产生的。此外,皮脂腺癌也是一种罕见且严重的皮肤恶性肿瘤,其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类器官与其来源的器官组织在细胞类型、空间结构和功能上均高度相似,皮脂腺类器官是研究皮脂腺及其相关疾病的理想平台。本文对皮脂腺的结构、功能、稳态及皮脂腺类器官的构建和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皮脂腺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皮脂腺 类器官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