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碎裂QRS波对疑诊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5
1
作者 赵瑞平 张勇 万真真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7年第3期190-193,共4页
目的探讨碎裂QRS波(fQRS)对疑诊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包头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住院,临床考虑冠心病并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492例,根据患者入院后前3 d... 目的探讨碎裂QRS波(fQRS)对疑诊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包头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住院,临床考虑冠心病并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492例,根据患者入院后前3 d内心电图有无fQRS波将其分为两组,其中fQRS波阳性组271例,fQRS波阴性组221例,比较两组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恶性心律失常发病率的差异。结果 fQRS波阳性组疑诊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阳性率高于fQRS波阴性组(86.7%比66.1%,χ~2=29.718,P<0.001),fQRS波阳性组恶性心律失常发病率也高于fQRS波阴性组(8.1%比3.2%,χ~2=5.379,P=0.02)。结论 fQRS波对疑诊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裂QRS波 冠状动脉疾病 恶性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小血管病总体负荷严重程度对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短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元 樊宇 +2 位作者 姜长春 郝飞 刘慧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809-816,共8页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CSVD)总体负荷严重程度对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ACALVOS)患者血管内治疗(EVT)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1月至2022年4月于包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接受直接或桥接EVT并成功再通的ACALVOS患者105...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CSVD)总体负荷严重程度对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ACALVOS)患者血管内治疗(EVT)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1月至2022年4月于包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接受直接或桥接EVT并成功再通的ACALVOS患者105例,根据术后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61例)和预后不良组(44例)。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线收缩压、基线血糖、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术前静脉溶栓、吸烟、既往史(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心房颤动、高脂血症)、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术前侧支循环评估系统血流分级、CSVD影像学征象、血管闭塞部位(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M1段、串联病变)、机械取栓次数、补救治疗、手术操作相关并发症、发病到首次再通时间、股动脉穿刺到首次再通时间、CSVD总体负荷程度。CSVD总体负荷评分0~1、2、3~4分分别为CSVD总体负荷程度的轻、中、重度。通过电话随访获得患者术后3个月时mRS评分,mRS评分≤2分为预后良好,mRS评分≥3分及为后不良。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CSVD总体负荷严重程度对EVT后短期(术后3个月)预后的影响。结果(1)105例患者平均年龄(62±12)岁,男72例(68.6%);中位基线NIHSS评分11.0(7.0,14.0)分;中位基线ASPECTS 7.0(6.0,8.0)分;颈内动脉闭塞16例(15.2%),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58例(55.2%),串联病变31例(29.5%);轻度CSVD总体负荷46例(43.8%),中度CSVD总体负荷34例(32.4%),重度CSVD总体负荷25例(23.8%)。(2)与预后良好组患者相比,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较大[(65±12)岁比(61±11)岁,t=2.01],基线血糖、基线NIHSS评分较高[7.00(5.84,8.79)mmol/L比5.90(4.91,7.86)mmol/L,Z=2.48;13.0(9.5,16.0)分比9.5(4.0,14.0)分,Z=3.06],机械取栓次数较多[2.00(1.00,3.00)次比1.50(1.00,2.00)次,Z=2.54],合并冠心病、心房颤动占比较高[38.6%(17/44)比18.0%(11/61),χ^(2)=5.55;31.8%(14/44)比8.2%(5/61),χ^(2)=9.6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预后不良组CSVD总体负荷程度以重度为主[50.0%(22/44)],预后良好组以轻度为主[60.7%(37/61)],两组CSVD总体负荷程度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44,P<0.01);其余一般资料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以年龄(由低到高纳入)、基线血糖(由低到高纳入)、基线NIHSS评分(由低到高纳入)、心房颤动、机械取栓次数(由低到高纳入)及CSVD总体负荷程度(以轻度为参照)为自变量,以EVT短期预后不良为因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NIHSS评分升高是EVT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1.13,95%CI:1.01~1.25,P=0.027),重度CSVD总体负荷发生短期预后不良的风险是轻度CSVD总体负荷的9.32倍(95%CI:6.76~18.12,P<0.01);而中度CSVD总体负荷、年龄、基线血糖、心房颤动、机械取栓次数不是EVT短期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重度CSVD总体负荷可增加ACALVOS患者EVT后3个月发生预后不良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小血管病 前循环 缺血性卒中 血栓切除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糖波动对2型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志 张郡 +2 位作者 戴悦萱 秦明阳 梁芙茹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47-353,共7页
目的探讨血糖波动对2型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与海马组织氧化应激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通过高糖高脂饮食联合腹腔注射链脲菌素(streptozotocin,STZ)建立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模型,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血糖正... 目的探讨血糖波动对2型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与海马组织氧化应激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通过高糖高脂饮食联合腹腔注射链脲菌素(streptozotocin,STZ)建立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模型,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血糖正常对照组(control group,C group)(n=10)和2型糖尿病组(n=26)。24只造模成功的2型糖尿病大鼠采用简单随机化法随机分为持续高糖组(sustained hyperglycemia group,SHG group)(n=12)和血糖波动组(intermittent hyperglycemia group,IG group)(n=12),其中IG组通过改变大鼠的饮食习惯和生活节律来建立血糖波动模型。6周后每周随机测定各组大鼠一日内9个时间点的血糖浓度,从而得到血糖日平均水平(mean blood glucose,MBG)、日平均血糖的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daily average blood glucose,SDBG)、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rgest amplitude of glycemic excursions,LAGE)和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ean amplitude of glycemic excursion,MAGE)的改变情况。第10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第11周检测大鼠海马组织内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比较各组氧化应激指标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1)血糖波动6周后,IG组和SHG组MBG、SDBG、LAGE、MAGE均明显高于C组(P<0.05);IG组的SDBG、LAGE、MAGE高于SHG组,MBG低于SHG组(P<0.05)。2)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比较,糖尿病大鼠(IG组和SHG组)第4天的逃避潜伏期比C组延长(P<0.05),且第5天穿越平台的次数、经过目标象限(定位航行实验中平台所在象限)的活动路程比与活动时间比均较C组减少(P<0.05)。IG组与SHG组比较,第5天穿越平台次数、经过目标象限的活动路程比与活动时间比均较少(P<0.05)。3)氧化应激指标检测:IG组、SHG组与C组比较,MDA含量升高,SOD及GSH-Px含量降低(P<0.05)。IG组与SHG组比较,MDA升高、SOD及GSH-Px降低。4)氧化应激指标与学习记忆能力相关性分析显示:MDA与活动路程比、活动时间比及穿越平台次数呈负相关(P<0.01)。GSH-Px、SOD与活动路程比、活动时间比及穿越平台次数呈正相关(P<0.01)。结论1)通过高糖高脂饮食联合腹腔注射小剂量的STZ(30 mg/kg),并通过改变饮食习惯及生物节律可以成功建立T2DM血糖波动模型。2)血糖波动比持续高血糖更易影响T2DM大鼠的认知功能。3)血糖波动会加剧海马区氧化应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血糖波动 氧化应激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测量成人视神经鞘直径诊断颅内高压症:Meta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旭 杨丽娟 +3 位作者 刘晓宇 姚娜 戴云跃 鲁睿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64-1469,共6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估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ONSD)诊断颅内高压症(ICH)的准确性及其诊断阈值。方法检索万方医学网、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PubMed、Web of Science、Medline及SinoMed数据库自建库至2021年12月31日收录的关于超声测...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估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ONSD)诊断颅内高压症(ICH)的准确性及其诊断阈值。方法检索万方医学网、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PubMed、Web of Science、Medline及SinoMed数据库自建库至2021年12月31日收录的关于超声测量ONSD评估ICH的文献并进行筛选,提取相关数据。采用Stata 15.1、Meta Disc 1.4等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评估ONSD诊断ICH的准确性;绘制受试工作者特征曲线,获取其诊断阈值。结果最终纳入12篇文献,包括568例ICH及816例颅内压正常患者。超声测量ONSD评价ICH的合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诊断比值比及综合受试者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95%CI(0.87,0.92)]、0.88[95%CI(0.86,0.90)]、7.38[95%CI(4.71,11.56)]、0.13[95%CI(0.11,0.17)]、66.40[95%CI(36.35,121.30)]及0.92[95%CI(0.89,0.94)]。超声测量ONSD诊断ICH验前概率20.00%,验后概率升至69.00%。以ONSD≥5.01 mm为最佳阈值诊断ICH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为83.30%。结论超声测量ONSD诊断ICH准确性较高;其最佳阈值为5.01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 颅内高压症 超声检查 荟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glec-15抗体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调控机制研究
5
作者 李延康 贺钢枫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4-148,共5页
唾液酸结合免疫球蛋白样凝集素-15(sialic acid-binding immunoglobulin-like lectin,Siglec-15)作为新发现的一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其广泛表达于多种肿瘤细胞,并与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唾液酸结合免疫球蛋白样凝集素-15(sialic acid-binding immunoglobulin-like lectin,Siglec-15)作为新发现的一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其广泛表达于多种肿瘤细胞,并与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1,PD-1)和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PD-L1)的表达互斥,可以作为一个新的ICIs治疗靶点,为PD-1/PD-L1治疗无响应的患者提供另一种治疗选择。本文拟从Siglec-15的特征通路、参与免疫调节机制以及在肿瘤相关的表达等方面的近期研究成果综述。分析研究Siglec-15抗体的临床应用结果,探讨Siglec-15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治疗中的应用意义以及治疗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唾液酸结合免疫球蛋白样凝集素-15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