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2-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血培养分离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赵亚楠 赵建平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41-645,共5页
目的通过监测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17年12月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血流感染合理用药和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血流感染阳性病原菌株,剔除同一患者相同部位的重复菌株,共2095株。采用Bact/ALE... 目的通过监测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17年12月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血流感染合理用药和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血流感染阳性病原菌株,剔除同一患者相同部位的重复菌株,共2095株。采用Bact/ALERT 3D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血培养,阳性菌进行全自动微生物分析/药敏仪鉴定。采用WHONET5.6软件和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95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50.1%,革兰阳性菌占49.9%;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4.8%)、大肠埃希菌(27.8%)、肺炎克雷伯菌(9.1%)、金黄色葡萄球菌(6.9%)、肠球菌属(6.6%)等最为常见;主要分布在ICU(22.5%)、普外科(9.3%)等病区。MRCNS与MRSA的检出率分别占各自菌种的82.3%和44.8%,尚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的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对多种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肠杆菌科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高(>80%),但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9.4%;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中鲍曼不动杆菌除对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22.2%)外,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高,且表现为多重耐药。结论血流感染患者病原菌种复杂,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所占比例持平,病区分布以ICU为主。药敏结果显示检出菌株耐药性强且广谱耐药,故应加强监测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感染 病原菌 病区分布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切除术后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复发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芦建慧 李勇利 +1 位作者 郭瑞芳 薛荣泉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26,共9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复发患者的总体情况、膳食因素等临床特征,为积极预防结石复发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2023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肝胆胰脾外科因胆石病行胆囊切除治疗的23730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术后复发33...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复发患者的总体情况、膳食因素等临床特征,为积极预防结石复发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2023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肝胆胰脾外科因胆石病行胆囊切除治疗的23730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术后复发334例。按性别分类,对复发患者的复发率、复发周期、复发年龄、复发结石类别,以及一般资料、疾病资料、影像学资料和膳食因素资料进行汇总分析。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胆囊切除术后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复发率为1.41%,复发周期频数最高集中在术后10年,男、女性复发周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38,P<0.001)。首次诊断为单纯胆囊结石和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者其术后结石复发率分别为1.23%和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04,P<0.001)。复发者中年龄>60岁在总计及男、女性中均占比最高,92%为汉族居民;10%的复发者有胆囊结石家族史;合并症中以伴高血压者占比最高。复发者中吸烟和饮酒者占比分别为76.7%和10.3%。63.8%的复发者BMI正常、23.2%为超重,且距第1次胆囊手术时体质量相比,60.1%的复发者体质量下降,22.9%体质量增加。不同性别复发者的年龄构成、民族分布、居住地类型、合并症、吸烟、饮酒、BMI分类、体质量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复发结石类型中多发、单发、泥沙样结石的比例为74∶15∶11;结石大小<1 cm、1~2 cm、>2 cm的占比分别为40.5%、48.8%和10.6%;手术方式为开腹和腹腔镜的比例分别为66.1%和33.9%;各类型血脂异常的比例均低于30%。不同性别复发者的初次结石种类、结石类型、结石大小、手术方式及高密度脂蛋白异常占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影像学资料分析发现胆道结构异常者仅4例,表现为胆囊管长而弯曲,术后73.1%者伴有胆总管扩张。膳食因素随访发现55.8%的复发者平素饮食不规律。平素饮食结构以肉类和主食为主者分别占比43.8%和37.8%,且有性别差异,男性以肉类为主、女性以主食为主;64.1%的复发者平素有高盐高油的饮食习惯;59.8%的患者第1次结石术后饮食有改变,其中80%的患者能将饮食调整为规律(即饮食规律者可提高至92%)。结论本地区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复发率较低且无性别差异,复发高峰在术后10年,60岁以上人群是结石复发的集中群体。膳食因素及临床特征分析有助于医、患进一步认识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复发的特点,为后续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提供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胆总管结石病 复发 病理状态 体征和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迪西妥单抗联合替雷利珠单抗在晚期转移性尿路上皮癌一线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3
作者 色汗 李三祥 +5 位作者 斯日古楞 苏泽农 卢超 净净 李皓静 杨宏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31-337,共7页
目的:转移性尿路上皮癌(metastatic urothelial carcinoma,mUC)患者通常接受含铂化疗作为一线治疗。近年来,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ADCs)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抗体在mUC治疗中展现出良好... 目的:转移性尿路上皮癌(metastatic urothelial carcinoma,mUC)患者通常接受含铂化疗作为一线治疗。近年来,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ADCs)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抗体在mUC治疗中展现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HER2阳性虽与不良预后相关,但可从抗HER2-ADC维迪西妥单抗(disitamab vedotin,RC48-ADC)中获益。本研究旨在评估RC48-ADC联合替雷利珠单抗(tislelizumab)在初治mU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至2023年12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70例mUC患者,其中30例接受RC48-ADC联合替雷利珠单抗治疗(DT)组,40例接受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emcitabine plus cisplatin,GC)组。主要研究终点包括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及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eatment-related adverse events,TRAEs)。结果:DT组ORR(73.3%vs.47.5%)及DCR(86.7%vs.62.5%)均显著高于GC组(P<0.05)。DT组mPFS较GC组更长(10.98个月vs.7.67个月,P<0.005),OS亦有延长[中位总生存期(median OS,mOS):未达到vs.11.34个月],两组安全性相似(P>0.05)。最常见TRAEs包括骨髓抑制、胃肠道及肝胆系统损害、乏力、脱发和皮疹,未报告≥3级TRAEs或治疗相关死亡事件。结论:RC48-ADC联合替雷利珠单抗在初治mUC患者中表现出优越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支持其作为一线治疗的潜在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迪西妥单抗 抗体偶联药物 替雷利珠单抗 转移性尿路上皮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形成及多黏菌素B联合替加环素的体外抗菌活性
4
作者 刘洁 赵建平 《中国抗生素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89-797,共9页
目的分析肺炎克雷伯菌(KPN)生物膜形成能力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性的关系;评价多黏菌素B(PMB)与替加环素(TGC)联合用药对临床分离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采用结晶紫染色法评价66株KPN形成生物膜的能... 目的分析肺炎克雷伯菌(KPN)生物膜形成能力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性的关系;评价多黏菌素B(PMB)与替加环素(TGC)联合用药对临床分离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采用结晶紫染色法评价66株KPN形成生物膜的能力并分析KPN生物膜形成能力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性的相关性;肉汤稀释法和棋盘稀释法测定PMB和TGC对31株临床分离的CRKP最低抑菌浓度,并计算部分抑菌浓度指数。结果66株KPN中生物膜形成率为90.91%,生物膜阳性菌株的主要标本类型为痰液(60%)、支气管灌洗液(18.33%),主要科室分布于ICU(36.67%),31株CRKP生物膜生成率为90.63%,35株碳青霉烯类敏感肺炎克雷伯菌(CSKP)生物膜形成率为88.57%,未发现CRKP组与CSKP组生物膜形成能力有差异(P>0.05);CRKP分离株主要来自男性患者,科室主要分布于ICU(64.52%),标本主要来源于痰液(51.61%)和支气管灌洗液(35.48%),31株CRKP主要表现为相加作用与协同作用,比例分别为67.74%与22.58%,两药联合无关作用比例为9.68%,未出现拮抗作用。结论该院分离的KPN生物膜形成能力较强,应引起临床的重视;PMB与TGC联用在体外对CRKP抗菌效应主要表现为协同和相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碳青霉烯耐药 生物膜 多黏菌素B 替加环素 联合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111例的临床特征和预后 被引量:15
5
作者 武杰 薛丽伟 赵建平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64-270,共7页
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和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为控制细菌感染及耐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20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金葡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和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以及细菌耐药性和调... 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和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为控制细菌感染及耐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20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金葡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和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以及细菌耐药性和调整用药与死亡率的关系。结果111例金葡菌血流感染患者中,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检出率37.8%(42例),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MSSA)检出率62.2%(69例)。MRSA组的平均年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死亡率和预后不良率均显著高于MSSA组(P<0.05)。MRSA组的年龄≥65岁,呼吸衰竭,贫血,深静脉置管,留置导尿管,留置胃管,气管插管,入住ICU,使用碳青霉烯类、糖肽类、噁唑烷酮类、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使用抗真菌药,使用抗菌药物种类≥3种,使用激素均高于MSS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了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P=0.665),MRSA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MSS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对呋喃妥因、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耐药菌株。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呼吸衰竭和入住ICU是金葡菌血流感染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调整用药组死亡率15.1%(14/93),明显低于未调整用药组55.6%(1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衰竭和入住ICU是金葡菌血流感染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尤其MRSA感染易增加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死亡率和预后不良率,临床治疗中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细菌感染和耐药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血流感染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院2015—2019年MRSA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 被引量:12
6
作者 武杰 赵建平 薛丽伟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96-603,共8页
目的通过对2015—2019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控制感染提供意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分离出的461株MRSA的标本来源、科室分布及检出率... 目的通过对2015—2019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控制感染提供意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分离出的461株MRSA的标本来源、科室分布及检出率的变化趋势和耐药率的变化趋势;对比分析461株MRSA和1007株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的耐药性。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Whonet 5.6软件和SPSS 22.0软件。结果 2015—2019年各年度MRSA检出率分别为40.70%、24.75%、26.83%、34.33%和30.72%,平均31.34%。MRSA主要分布于ICU病房、干部保健病房、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和儿科,构成比分别为17.35%、16.70%、15.84%、12.80%和7.81%。MRSA检出率最高的科室是神经内科,检出率为74.68%。ICU中MRSA检出率64.00%,显著高于非ICU中MRSA检出率28.31%(P<0.05)。MRSA主要分离自痰液、分泌物、血液、脓液和尿液,构成比分别为52.28%、20.61%、9.76%、5.42%和4.34%。MRSA检出率最高的是痰液标本的60.40%,显著高于非痰液标本的20.52%(P<0.05)。2015—2019年MRSA对红霉素、呋喃妥因、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和奎奴普丁/达福普汀5种药物耐药率变化均较小(P>0.05);对庆大霉素、利福平、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克林霉素和四环素7种药物5年平均耐药率在50%100%之间,但总体上耐药率呈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复方磺胺甲噁唑耐药率呈上升趋势(P<0.05)。MRSA对青霉素、庆大霉素、利福平、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克林霉素、红霉素、呋喃妥因和四环素这1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MSSA(P<0.05);但MSSA对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显著高于MRSA(P<0.05)。结论 MRSA主要分布于ICU,标本来源以痰液为主,5年间MRSA感染略有下降,但是MRSA检出率依然维持在30%左右,呈现多重耐药,故医院应加强抗菌药物管理、细菌耐药监测以及手卫生和消毒隔离等措施,有效控制MRSA的感染和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临床分布 耐药变迁 耐药性 多重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院连续5年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性变迁 被引量:5
7
作者 冯江涛 赵建平 +1 位作者 杨国安 李敏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1-417,共7页
目的分析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的分离情况和耐药性变化,为IRPA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提供支持。方法回顾性统计2017年1月—2021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IRPA检出率、科室来源、标本来源、耐药率以及治疗常用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DDs... 目的分析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的分离情况和耐药性变化,为IRPA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提供支持。方法回顾性统计2017年1月—2021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IRPA检出率、科室来源、标本来源、耐药率以及治疗常用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DDs)值,并分析治疗常用抗菌药物DDDs值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关系。结果2017—2021年4170株铜绿假单胞菌中检出IRPA 1114株,检出率为26.71%,各年度检出率分别为31.09%、30.05%、27.64%、26.66%、23.18%,呈逐年下降趋势(χ^(2)=17.347,P<0.001)。IRPA主要来源于干部保健病房科、重症监护病房(ICU)和呼吸内科,分别占54.76%、11.85%、8.26%;IRPA检出率最高的科室为ICU(44.30%)。IRPA主要分离自痰、尿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分别为80.61%、5.92%、5.39%;IRPA检出率最高的标本类型为咽拭子(54.17%)。IRPA对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美罗培南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为先升后降;除美罗培南外,对其他检测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变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017—2021年IRPA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和妥布霉素的耐药率较低,对其余7种抗菌药物都有较强程度的耐药,尤其对美罗培南耐药率>80%。总DDDs 2018年起逐年降低,5年中DDDs值在该院常用抗菌药物中居前三位的分别为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IRPA耐药率与常用抗菌药物DDDs值无线性相关(P>0.05)。结论IRPA主要分布于干部保健病房,标本来源以痰为主,5年中IRPA耐药性与常用抗菌药物DDDs无线性相关。IRPA耐药性有所控制,但依然较为严峻,医院应加强各项感染防控措施,有效控制IRPA的耐药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 临床分布 耐药性 用药频度 耐药性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氧化三甲胺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罗嘉欣 张傲琪 +4 位作者 高瑞江 李自如 朱润秀 姚远 袁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30-1135,共6页
背景有效评估脑卒中发生风险及尽早启动一级预防对于降低脑卒中发病率至关重要,而氧化三甲胺(TMAO)是一种近年被发现的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其与脑卒中发生风险关系的研究尚少。目的探究血清TMAO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AIS)发生风险的相关... 背景有效评估脑卒中发生风险及尽早启动一级预防对于降低脑卒中发病率至关重要,而氧化三甲胺(TMAO)是一种近年被发现的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其与脑卒中发生风险关系的研究尚少。目的探究血清TMAO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AIS)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方法2020年10—12月,基于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社区脑卒中筛查人群中随机抽取50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研究标准最终纳入399例。依据"中风"危险评分卡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n=121)、中危组(即AIS发生风险中危人群,n=141)、高危组(即AIS发生风险高危人群,n=137)。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所有受试者血清TMAO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TMAO与AIS发生风险相关指标的相关性,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AIS发生风险的影响因素,绘制TMAO预测AIS发生风险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结果高危组TMAO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MAO与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目前吸烟、目前饮酒呈负相关关系(r=-0.182,r_(s)值分别为-0.130、-0.262、-0.147、-0.178、-0.140,P<0.05),与缺乏运动、BMI呈正相关关系(r;=0.153,r=0.210,P<0.05)。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MAO(B=3.084,SE=0.426,P<0.001)是AIS发生风险评估分级的独立影响因素。当TMAO预测AIS发生风险的最佳截断值为3.28μmol/L时,灵敏度为62.0%,特异度为91.6%,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90〔95%CI(0.737,0.837)〕。结论血清TMAO水平与AIS发生风险独立相关,可作为预测AIS发生风险的临床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氧化三甲胺 脑卒中发生风险 影响因素分析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耐药性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9
作者 王珊珊 吴忠伟 赵建平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5期428-432,共5页
目前,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肠杆菌科细菌。由于临床上对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使得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的检出率不断增加,而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 目前,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肠杆菌科细菌。由于临床上对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使得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的检出率不断增加,而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是临床所分离CRE中最为常见的。本文将从CRKP感染现状、影响因素、耐药机制等方面进行介绍,提高人们对CRKP感染的重视和控制,以期对临床治疗CRKP提供有效的抗菌药物及联合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类 肺炎克雷伯菌 医院感染 耐药机制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SA的检测、耐药、流行及抗菌药物选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0
作者 武杰 赵建平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37-844,共8页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一直以来是全世界引起感染性疾病的重要致病菌之一。MRSA的耐药机制主要与由葡萄球菌染色体mec盒(SCCmec)上的mecA和mecC耐药基因有关。同时,在sarA系统和...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一直以来是全世界引起感染性疾病的重要致病菌之一。MRSA的耐药机制主要与由葡萄球菌染色体mec盒(SCCmec)上的mecA和mecC耐药基因有关。同时,在sarA系统和agr系统等调控下细菌容易聚集形成生物膜,能有效的阻挡抗菌药物作用而产生极大的耐药性。耐药基因和生物膜的共同作用使MRSA的耐药机制更为复杂,并在全球广泛传播,而及时准确地选择抗菌药物和检测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MRSA流行状况、抗菌药物选择、SCCmec的基本结构与功能、MRSA耐药机制和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更好地为临床治疗和预防MRSA引起的感染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SCCMEC 耐药机制 检测方法 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2018年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分离及耐药率分析 被引量:17
11
作者 王珊珊 赵建平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0期1058-1062,共5页
目的通过对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和非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分离结果和耐药性分析,为临床提供合理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2014年1月—2018年12月分离出的284株CRKP和2... 目的通过对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和非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分离结果和耐药性分析,为临床提供合理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2014年1月—2018年12月分离出的284株CRKP和2272株非CRKP的标本来源、病区分布和耐药性。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6统计软件,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耐药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2014—2018年5年CRKP分离率分别为0、0.6%、0.2%、3.2%和26.5%,平均分离率为11.1%;病区分布主要为重症监护病房(ICU)、干部保健病房、神经内科、呼吸内科、肿瘤外科,构成比分别为33.8%、26.1%、8.8%、7.0%和4.9%。ICU的CRKP分离率明显高于非ICU(χ2=101.514,P<0.05),二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CRKP标本来源主要是痰液,构成比达到48.6%。CRKP出现多重耐药,CRKP对常用的革兰阴性抗菌药物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耐药率均超过95%,对氨基糖苷类的耐药率也超过90%;而非CRKP耐药率较低,对所有11种抗菌药物耐药率<28.6%,非CRKP对1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CRKP,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RKP分离率和耐药率较高,CRKP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CRKP,检验科应及时报告CRKP的分离和耐药情况,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强化消毒、隔离等感染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亚胺培南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2
作者 武杰 赵建平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5-240,共6页
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是革兰阳性球菌,在一般人群中的携带率为25%~50%,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成为致病菌,尤其是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已经成为了医院和社区获得性感染重要病原之一[1]。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MRSA不仅对β内酰胺类耐药... 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是革兰阳性球菌,在一般人群中的携带率为25%~50%,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成为致病菌,尤其是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已经成为了医院和社区获得性感染重要病原之一[1]。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MRSA不仅对β内酰胺类耐药,对其他临床常用抗生素敏感率也逐渐降低。在欧洲,金葡菌中MRSA的检出率约为29.9%[2]。在中国,根据2019年CHINET三级医院细菌耐药监测数据,临床分离的革兰阳性菌中最多的是金葡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分型方法 流行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2022年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检出率的变化趋势及耐药性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洁 赵建平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10-1217,共8页
目的 分析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RE)检出率的变化趋势及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应用WHONET 5.6软件分析2013年1月—2022年12月某院就医患者CRE的分离率、标本来源、病区分布及耐药性。结果 2013—2022年从该院... 目的 分析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RE)检出率的变化趋势及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应用WHONET 5.6软件分析2013年1月—2022年12月某院就医患者CRE的分离率、标本来源、病区分布及耐药性。结果 2013—2022年从该院就医患者的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32 320株,其中CRE 1 347株,CRE检出率为4.17%。CRE中居前三位者依次为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CREC)、耐碳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CRECL),分别占78.10%(1 052株)、7.94%(107株)、7.80%(105株);检出率分别为12.37%(1 052/8 504)、0.58%(107/18 407)、5.36%(105/1 960)。2022年CRE、CRKP、CREC和CRECL的检出率较2013年高(均P<0.05),且2018年检出率较2017年高(P<0.05);其他时间段CRE和CRKP检出率有升高趋势,但变化趋势平稳;CRECL检出率从2020年开始下降,2021年较2020年下降明显(P<0.05),其他时间段CRECL检出率有升高趋势,但变化趋势平稳。CRKP和CRECL的标本来源主要为下呼吸道,其次为尿和血;CREC的标本来源主要为尿,其次为下呼吸道和血。CRE的病区来源主要为干部保健病房、重症监护病房和神经外科。CRKP、CREC和CRECL对替加环素的耐药率均为0,对氨基糖苷类药物(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比较,CRECL最低(分别为3.81%、15.31%、32.65%),其次为CREC(分别为34.58%、61.96%、65.22%),最高为CRKP(分别为84.22%、87.06%、88.16%);CRECL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82.86%~89.80%)低于CRKP(97.72%~98.35%)和CREC(94.39%~97.83%)。CRKP、CREC和CRECL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98.10%、83.65%、82.52%。结论 CRE的检出率呈增长趋势,且耐药情况严峻。临床医生应结合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采取有效措施降低CRE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 耐药性 抗菌药物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低GALNT2基因对高糖培养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天洋 格日勒图 +4 位作者 张玉凤 李春宇 金琳 包岭君 王佳乐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46-853,共8页
目的探讨敲低多肽N-乙酰半乳糖胺转移酶2(GALNT2)对高糖环境中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HRCECs)增生及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GALNT2基因为模板构建小发夹RNA(shRNA)干扰慢病毒载体。将HRCECs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NC-shGAL... 目的探讨敲低多肽N-乙酰半乳糖胺转移酶2(GALNT2)对高糖环境中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HRCECs)增生及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GALNT2基因为模板构建小发夹RNA(shRNA)干扰慢病毒载体。将HRCECs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NC-shGALNT2组和shGALNT2组,分别于含5.5 mmol/L葡萄糖、25 mmol/L葡萄糖、shGALNT2阴性对照病毒+25 mmol/L葡萄糖和shGALNT2敲低病毒+25 mmol/L葡萄糖培养基中培养24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GALNT2 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GALNT2、表皮生长因子(EGF)、EGF受体(EGFR)、磷酸化EGFR(p-EGFR)蛋白相对表达量;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生值;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模型组GALNT2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shGALNT2组GALNT2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模型组中细胞增生值较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shGALNT2组中细胞增生值较模型组和NC-shGALNT2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空白对照组、模型组、NC-shGALNT2组和shGALNT2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73±0.26)%、(8.66±0.25)%、(9.26±1.12)%和(5.47±0.18)%,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2.921,P<0.001),其中模型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shGALNT2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模型组和NC-shGALNT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模型组中EGFR蛋白相对表达量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p-EGFR蛋白相对表达量较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hGALNT2组中p-EGFR蛋白相对表达量较模型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敲低GALNT2可以提高高糖培养下HRCECs的增生能力,减少HRCECs凋亡,其可能与EGFR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多肽N-乙酰半乳糖胺转移酶2 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